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柱后光衍生荧光法测定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 被引量:27
1
作者 郝爱鱼 赵丽元 +4 位作者 刘英慧 王戈 金红宇 毕秀玲 门启鸣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03-2207,共5页
目的:采用免疫亲和净化HPLC柱后紫外光化学衍生荧光检测法研究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测定的加样回收率,考察该方法在中药饮片黄曲霉毒素残留测定中的可行性,评价120批中药饮片的污染状况,总结污染规律。方法:样品经溶剂提取、免疫亲和柱... 目的:采用免疫亲和净化HPLC柱后紫外光化学衍生荧光检测法研究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测定的加样回收率,考察该方法在中药饮片黄曲霉毒素残留测定中的可行性,评价120批中药饮片的污染状况,总结污染规律。方法:样品经溶剂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后由HPLC柱后光衍生荧光检测法测定其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对每种饮片进行4μg.kg-1(以黄曲霉毒素B1计)的加样回收率考察。结果: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44,0.12,0.41,0.16 pg;线性范围分别为1.74~218.0,0.50~62.17,1.63~203.1,0.62~61.94 pg(r﹥0.9999)。所考察饮片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总回收率和B1回收率均在60%~120%之间的占87%;被污染的批次占9.2%,其中污染程度超过目前中国药典限度的占6.7%。结论:免疫亲和净化HPLC柱后光衍生荧光检测法具有方法简便,衍生反应稳定,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反应系统污染少的优点,适合于大多数中药饮片的黄曲霉毒素检测;种子类被污染的程度严重,应扩大该类中药的监测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二呋喃香豆素类代谢产物 中药饮片毒性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 光衍生 免疫亲和柱 回收率 安全监测
原文传递
Assessment of pH-responsive nanoparticles performance on laboratory column flotation cell applying a real ore feed 被引量:22
2
作者 Samiramis Nasirimoghaddam Ali Mohebbi +1 位作者 Mohsen Karimi M.Reza Yarahmad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20年第2期197-205,共9页
Nanoparticles(NPs)can promote the column flotation process in mining industry.Nanoparticles'effects on column flotation process(copper recovery,grade and flotation rate constant)are assessed in Sarcheshmeh Copper ... Nanoparticles(NPs)can promote the column flotation process in mining industry.Nanoparticles'effects on column flotation process(copper recovery,grade and flotation rate constant)are assessed in Sarcheshmeh Copper Complex,Iran,through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optimization technique.The c-Al2O3,a-Fe2O3,SiO2,and TiO2 nanoparticles are selected for these experiments.A flotation rate constant is chosen as a response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nanoparticles on flotation in its kinetic sense.The process p H and nanoparticle dosage are selected as the influential parameters.Results obtained from RSM indicated that the maximum percentage of Cu recovery and grade is obtained at p H of 12 and nanoparticle dosage of 6 kg/t,through a-Fe2O3 and c-Al2O3 nanoparticles,respectively.Applying nanoparticles in particular c-Al2O3 and a-Fe2O3 increases the Cu recovery by 8–10%together with the grade by 3–6%in a significant manner.It is revealed that nanoparticles could effectively be applied in enhancing the flotation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umn FLOTATION NANOPARTICLES Cu recover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下载PDF
云南某褐铁矿的选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卫强 张宗华 《云南冶金》 2006年第3期18-20,共3页
对云南某褐铁矿采用磁选、重选、重选—絮凝—磁选、焙烧磁选等选矿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在焙烧磁选试验中获得了铁精矿品为59.24%,回收率为87.03%的好的分选指标。从经济方面考虑,建立采用重选—絮凝—磁选工艺联合流程比较适宜。
关键词 褐铁矿 焙烧磁选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及奶制品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桂琴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7-171,共5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牛奶及奶制品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进行同时检测,着重研究样品的前处理,最终确立乙腈/水(体积比为4∶1)为提取剂,无水乙醇为沉淀剂,并采用氨基柱作为净化柱。结果表明:四环素类药物线性关系良好,RSD<5%,实际样...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牛奶及奶制品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进行同时检测,着重研究样品的前处理,最终确立乙腈/水(体积比为4∶1)为提取剂,无水乙醇为沉淀剂,并采用氨基柱作为净化柱。结果表明:四环素类药物线性关系良好,RSD<5%,实际样品检出率为100%,超标率在13.33%~60.00%之间。此方法灵敏度高、操作快速、简便,回收率在89.75%~9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及奶制品 四环素类药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 提取剂 沉淀剂 净化柱 回收率
下载PDF
改性沸石吸附柱去除和回收脱磷尿液废水中氨氮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温国期 胡正义 +2 位作者 刘小宁 孟宪超 朱春游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88-2494,共7页
经鸟粪石沉淀法回收尿液中磷后的废水中仍含有高浓度的氨氮,若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水体污染,也导致氮资源浪费。本文在5%HCl浸提,400℃焙烧,结合微波处理改性沸石以提高氨氮吸附能力的基础上,研究了改性沸石吸附柱高度(H)、吸附柱串联数... 经鸟粪石沉淀法回收尿液中磷后的废水中仍含有高浓度的氨氮,若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水体污染,也导致氮资源浪费。本文在5%HCl浸提,400℃焙烧,结合微波处理改性沸石以提高氨氮吸附能力的基础上,研究了改性沸石吸附柱高度(H)、吸附柱串联数量(N)以及水力停留时间(T)对脱磷尿液废水中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评价了HCl溶液、NaCl溶液及其组合对吸附氨氮饱和的沸石的再生效果。结果表明:HCl-焙烧-微波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平衡吸附量为17.9 mg·g-1,是天然沸石对氨氮平衡吸附量(6.9 mg·g-1)的2.6倍。当柱高H=35 cm,水力停留时间T=2.0 h,吸附柱串联个数N=3时,改性沸石对脱磷尿液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最佳。当吸附柱内氨氮负荷小于6370 mg时,吸附柱出水中氨氮浓度低于30 mg·L-1。10%HCl+5 g·L-1NaCl混合液作为沸石再生剂时,氨氮洗脱率达到88.3%,再生沸石的平衡吸附量可达16.4 mg·g-1,为改性沸石的91.6%。可见,改性沸石吸附柱可有效去除脱磷尿液废水中氨氮,同时10%HCl+5 g·L-1NaCl混合溶液能够有效实现沸石再生和氨氮回收。研究结果为脱磷尿液废水中氨氮处理与回收中试试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磷尿液废水 改性沸石 吸附柱 氨氮回收 沸石再生
下载PDF
某低品位金铜矿石浮选柱应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廖德华 鲁军 +2 位作者 廖银英 李广 崔立凤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9,共5页
某低品位金铜矿石含铜0.46%、金0.18 g/t,矿石中铜矿物主要以蓝辉铜矿、辉铜矿、铜蓝、硫砷铜矿等次生铜矿物存在,其可浮性好但容易过磨,造成浮选时细粒级损失较高,试验采用浮选柱+浮选机联合选别与单独采用浮选机相比,其它指标相当的... 某低品位金铜矿石含铜0.46%、金0.18 g/t,矿石中铜矿物主要以蓝辉铜矿、辉铜矿、铜蓝、硫砷铜矿等次生铜矿物存在,其可浮性好但容易过磨,造成浮选时细粒级损失较高,试验采用浮选柱+浮选机联合选别与单独采用浮选机相比,其它指标相当的情况下,铜精矿品位提高9.6%,硫精矿回收率提高9.23%,试验表明浮选柱对提高精矿品质、简化流程和强化细粒级回收方面具有较为明显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铜矿 浮选柱 低品位矿石 浮选 综合回收
下载PDF
浮选柱在钼选矿中的应用和实践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剑波 王彦锋 陈忠典 《中国钼业》 2006年第2期22-24,共3页
为了改变选矿三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粗选和精选采用浮选柱进行改造,增大了富集比,提高了回收率,减少了动力消耗,选别指标较好,产品质量稳定,尤其对性质复杂的矿石选别适应性强,从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浮选柱 品位 选别 回收率
下载PDF
不同直径层析柱纯化人凝血因子Ⅷ效果的比较
8
作者 刘环 曹璟 +3 位作者 吴鹏 李勇 许周敏 江砚芳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RJ300型和GE450型层析柱对人凝血因子Ⅷ(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Ⅷ, F Ⅷ)的纯化效果, 探究GE450型层析柱纯化FⅧ的适用性。方法分别采用2种层析柱各制备3批FⅧ制品, 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的要求对制品进行检测, 比... 目的通过比较RJ300型和GE450型层析柱对人凝血因子Ⅷ(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Ⅷ, F Ⅷ)的纯化效果, 探究GE450型层析柱纯化FⅧ的适用性。方法分别采用2种层析柱各制备3批FⅧ制品, 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的要求对制品进行检测, 比较2种层析柱制备的FⅧ原液的回收率、比活性、洗脱峰的峰形差异、杂蛋白去除效果以及成品的检定结果, 并进行产品稳定性考察。结果 RJ300型和GE450型层析柱纯化后的FⅧ原液回收率分别为(63.8±4.8)%和(61.0±4.3)%,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5%和7.0%, 原液比活性分别为(100.7±5.8)和(114.0±12.2)国际单位(international unit, IU)/mg, 2种层析柱洗脱峰的峰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2, P>0.05), 2种层析柱均能有效去除杂蛋白, 成品检定结果均合格, 成品比活性分别为(38.6±5.5)和(39.4±6.2) IU/mg。2种层析柱制备的FⅧ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 GE450型层析柱能实现较好的FⅧ纯化效果, 成品安全有效、稳定性良好, 适合商业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血因子Ⅷ 层析柱 离子交换层析 纯化 回收率 比活性 稳定性
原文传递
浮选柱在微细粒矿物浮选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国蓉 张福亚 +1 位作者 高自然 侯孝安 《有色设备》 2024年第3期19-23,共5页
浮选柱由于其对细粒级有较好的回收效果而得到广泛应用。代表性的微细粒柱浮选装备主要有Jame-son浮选柱、FCSMC旋流微泡浮选柱以及KYZB空气直充型浮选柱,三种浮选柱在矿化形式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其中,空气直充型浮选柱的应用范围最... 浮选柱由于其对细粒级有较好的回收效果而得到广泛应用。代表性的微细粒柱浮选装备主要有Jame-son浮选柱、FCSMC旋流微泡浮选柱以及KYZB空气直充型浮选柱,三种浮选柱在矿化形式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其中,空气直充型浮选柱的应用范围最广。本文总结了以上三种柱浮选设备在微细粒浮选领域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为新一代微细粒浮选柱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 微泡 浮选柱 回收 矿化
下载PDF
Recovery and grade prediction of pilot plant flotation column concentrate by a hybrid neural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6
10
作者 F. Nakhaei M.R. Mosavi A. S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3年第1期69-77,共9页
Today flotation column has become an acceptable means of froth flotation for a fairly broad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particular the cleaning of sulfides. Even after having been used for several years in mineral proce... Today flotation column has become an acceptable means of froth flotation for a fairly broad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particular the cleaning of sulfides. Even after having been used for several years in mineral processing plants, the full potential of the flotation column process is still not fully exploited. There is no prediction of process performance for the complete use of available control capabilities. The on-line estimation of grade usually requires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work in maintenance and calibration of on-stream analyzers, in order to maintain good accuracy and high availability. These difficulties and the high cost of investment and maintenance of these devices have encouraged the approach of prediction of metal grade and recovery. In this paper, a new approach has been proposed for metallurgical performance prediction in flotation columns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Despite of the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and flexibility of NNs, there is still no general framework or procedure through which the appropriate network for a specific task can be designed. Design a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NNs is still strongly dependent upon the designer's experience. To mitigate this problem, a new method for the auto-design of NNs was used,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GA). The new proposed method was evaluated by a case study in pilot plant flotation column at Sarcheshmeh copper plant. The chemical reagents dosage, froth height, air, wash water flow rates, gas holdup, Cu grade in the rougher feed, flotation column feed, column tail and final concentrate streams were used to the simulation by GANN. In this work, multi-layer NNs with Back Propagation (BP) algorithm with 8-17-10-2 and 8- 13-6-2 arrangements have been applied to predict the Cu and Mo grades and recoveries, respectively.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values for the testing sets for Cu and Mo grades were 0.93, 0.94 and for their recoveries were 0.93, 0.92,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Genetic algorithm Flotation column Grade recovery Prediction
下载PDF
立体传质塔板在硫磺回收装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立军 李春利 李柏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8-20,共3页
介绍了湛江东兴石油企业有限公司硫磺回收装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装置的主要控制参数。选用了大通量高效立体传质塔板CTST,对硫磺回收装置中的溶剂再生塔和酸性水汽提塔进行扩能改造,使溶剂处理量由改造前的40 t/h提高到60 t/h;... 介绍了湛江东兴石油企业有限公司硫磺回收装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装置的主要控制参数。选用了大通量高效立体传质塔板CTST,对硫磺回收装置中的溶剂再生塔和酸性水汽提塔进行扩能改造,使溶剂处理量由改造前的40 t/h提高到60 t/h;酸性水处理量由改造前的40 t/h提高到60 t/h,装置运行良好,实现了装置长周期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传质塔板(CTST) 再生塔 汽提塔 改造 硫磺回收
下载PDF
多中段空区稳定性分析及间柱回采顺序优选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德镛 高聪 +3 位作者 贾子月 吕世玮 刘孙政 郭琦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114,共10页
以甘肃某铅锌矿为工程背景,针对矿山复杂条件下多中段采空区中遗留大量高品位的矿柱,如何安全高效回采残矿已成为提高矿山安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回采方案及复杂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探究最佳矿柱回采方案和回采顺序。根据... 以甘肃某铅锌矿为工程背景,针对矿山复杂条件下多中段采空区中遗留大量高品位的矿柱,如何安全高效回采残矿已成为提高矿山安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回采方案及复杂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探究最佳矿柱回采方案和回采顺序。根据研究区域的矿柱数量,对中段间、中段内开采顺序及方向进行组合,最终得出14个方案,并通过选取矿山的矿岩样品和尾砂,进行岩石室内力学参数试验,得出相应力学参数,并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建立FLAC^(3D)模型。将折减后的岩体力学参数带入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中,从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等方面分析采区的稳定性,从而优选出中段自下而上、中段内采取隔一采一、由中间向两翼回采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柱回采 多中段采空区 采空区稳定 回采顺序 FLAC^(3D)数值模拟
下载PDF
震损可原位修复组合柱抗震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婷婷 郭子雄 +2 位作者 刘阳 黄群贤 吕英婷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6-690,共5页
采用ABAQUS建立新型组合柱的有限元模型,对组合柱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全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新型组合柱的受力机理.研究表明:按照"强柱弱阻尼"理念合理设计的新型组合柱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大位移角下塑性变形集中于软钢... 采用ABAQUS建立新型组合柱的有限元模型,对组合柱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全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新型组合柱的受力机理.研究表明:按照"强柱弱阻尼"理念合理设计的新型组合柱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大位移角下塑性变形集中于软钢阻尼器,能有效地控制结构的损伤部位,并实现震后的快速原位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柱 性能可恢复 原位修复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浮选柱在低品位白钨矿精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兆金 辛亚淘 邓双丽 《中国钨业》 CAS 2013年第6期25-28,37,共5页
分析现有系统技术改造的原因和浮选柱工作原理,探索浮选柱代替浮选机在低品位白钨精选中的应用。经过试验室试验、半工业化试验两个阶段的技术论证,对现有白钨精选系统进行浮选柱改造,取得了预期效果。生产实践证明,经过改造前后精选系... 分析现有系统技术改造的原因和浮选柱工作原理,探索浮选柱代替浮选机在低品位白钨精选中的应用。经过试验室试验、半工业化试验两个阶段的技术论证,对现有白钨精选系统进行浮选柱改造,取得了预期效果。生产实践证明,经过改造前后精选系统主要动力消耗的计算、精选改造前后生产技术指标的比较,浮选柱在白钨精选中的应用能提高白钨精选段回收率和钨精矿品位,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柱 回收率 品位 白钨矿精选
下载PDF
利用废弃无烟煤煤泥生产冶金喷吹料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军 刘炯天 +1 位作者 马力强 王永田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93-496,共4页
利用浮选柱回收凤凰山矿废弃无烟煤煤泥,突破了无烟煤不浮选的传统,把浮选柱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于废弃资源回收,既充分利用煤泥资源、增加经济效益,又减少煤泥外排对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 浮选柱 煤泥 废弃物资源化 冶金喷吹料 无烟煤
下载PDF
采用同种异体腓骨植骨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被引量:5
16
作者 翁蔚宗 张军 +3 位作者 曹烈虎 周启荣 苏佳灿 纪方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5期844-848,共5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腓骨移植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行同种异体腓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8例。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26例,四部分骨...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腓骨移植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行同种异体腓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8例。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26例,四部分骨折12例;随访期间测量肱骨头内翻角度、肱骨头高度;患肩功能评分采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标准、美国肩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及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同时记录患者并发症。结果: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5.5±1.8个月;末次随访Constant肩关节评分平均89.0±3.2分;美国肩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为平均81.2±14.5分;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平均27.6±5.3;根据UCLA评分系统,患者术后优良率为89.4%。患侧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及内旋运动范围分别是143±20°、138±9°、44±12°、42±9°。影像学结果显示:末次随访肱骨头高度平均丢失1.9 mm,颈干角度平均为128±16°。根据Paavolainen方法,末次随访优30例、良7例、差1例。结论:同种异体腓骨移植重建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柱,术中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能有效支撑肱骨头,预防肱骨头塌陷及螺钉穿出,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同种异体腓骨 植骨 内侧柱 康复
原文传递
芳烃装置中二甲苯塔顶冷凝热用于有机朗肯循环低温热发电 被引量:5
17
作者 姚玉婷 李士雨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6-361,共6页
研究了回收芳烃装置中二甲苯塔的塔顶冷凝热的一种新方法,即采用有机朗肯循环(ORC)低温热发电技术,将二甲苯塔的塔顶冷凝热回收并转化为电能。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该回收方法进行了模拟分析,给出了低温热发电系统有机工质的选择方案及... 研究了回收芳烃装置中二甲苯塔的塔顶冷凝热的一种新方法,即采用有机朗肯循环(ORC)低温热发电技术,将二甲苯塔的塔顶冷凝热回收并转化为电能。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该回收方法进行了模拟分析,给出了低温热发电系统有机工质的选择方案及运行参数。模拟结果表明,该ORC发电系统适宜的工质为正戊烷,在蒸发温度为125℃、冷凝温度为45℃的运行条件下,净输出功率达3.23 MW、发电效率为11.4%。该ORC发电系统发电量大、效率高,具有生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苯塔 低温发电 回收 模拟 运行参数
下载PDF
粗细粒级差异化给矿对浮选柱选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卢世杰 张跃军 +2 位作者 史帅星 韩登峰 张福亚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1,共4页
粗细粒级矿物具有不同的浮选特性,浮选柱主要应用于精选作业的细粒级矿物分选,对粗颗粒矿物回收率较低,限制了浮选柱的应用。在泡沫层分选理论的基础上,以纯石英矿物(纯度大于99%)为代表矿样,将其分成150~280μm和-15μm粗细粒级两个组... 粗细粒级矿物具有不同的浮选特性,浮选柱主要应用于精选作业的细粒级矿物分选,对粗颗粒矿物回收率较低,限制了浮选柱的应用。在泡沫层分选理论的基础上,以纯石英矿物(纯度大于99%)为代表矿样,将其分成150~280μm和-15μm粗细粒级两个组分,采用Ф100 mm×2 000 mm浮选柱开展试验考察粗细粒级差异化给矿对选别性能的影响。在一个试验中将粗细粒级矿物混合给入浮选柱泡沫层之下进行常规浮选,在另一个试验中将粗细粒级矿物差异化给入浮选柱泡沫层之上和泡沫层以下分别进行泡沫层分选和常规浮选。试验对比结果表明,粗细粒级差异化给矿提高了浮选柱精矿回收率,对粗颗粒矿物回收效果提升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柱 给矿方式 粒级差异化 回收率
下载PDF
树脂柱串联法分离地质样品中Sr-Nd-U
19
作者 骆正骅 李超 +5 位作者 赖正 王晨羽 郭玉龙 段知非 徐娟 杨守业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13,共12页
Sr、Nd、U等同位素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地球表生过程中年代测定及物源示踪等研究,高效地分离这些同位素体系,对于推广这些同位素方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若要同时分析地质样品中Sr、Nd、U三种元素的同位素,现有方法往往需要消解两份样... Sr、Nd、U等同位素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地球表生过程中年代测定及物源示踪等研究,高效地分离这些同位素体系,对于推广这些同位素方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若要同时分析地质样品中Sr、Nd、U三种元素的同位素,现有方法往往需要消解两份样品,一份用于Sr-Nd而另一份用于U的分离提纯。这种方法不但增加了样品用量,而且需要多次蒸干溶液转换介质,既延长了分离流程也增加了样品被污染的风险。为了提高样品利用率和分析效率,本文通过将树脂柱串联改进了分离流程,提出一种仅需消解一份样品,便可同时提取Sr、Nd、U三种元素的新方法。本方法中Sr的分离采用Sr特效树脂,包含Nd在内的稀土元素(REE)的分离采用AG50W-X8树脂,U的分离采用UTEVA特效树脂。实验中将三种树脂柱串联,采用3mol/L硝酸淋洗液淋洗,同步进行平衡树脂、上样、洗杂志,避免了蒸干操作。分离后的淋出液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试元素含量。结果表明:U的回收率接近99.9%,Sr的回收率超过90%,Nd的回收率超过80%;同时三种树脂柱串联的分离流程,主要基体元素(K、Ca、Na、Ba、Fe、Rb等)的去除率均超过99%,降低了对Sr、Nd、U高精度同位素分析的干扰;REE中的Sm则可以通过后续使用Ln树脂等进一步去除。此外,本文还交换了Sr特效树脂和UTEVA树脂的位置,比对两种不同串联顺序对分离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树脂柱串联顺序对目标元素的分离并无显著影响。使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Sr、Nd、U的分离,在减少操作步骤的同时节省约一半的样品用量,提高了同位素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 Nd U 串联树脂 柱回收率 同位素分离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下载PDF
DNA recovery from agarose gels with a simple centrifuge-driven sephadex filtration 被引量:3
20
作者 Niu Chen Li Yun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6年第1期32-34,共3页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DNA recovery from agarose gel generally require expensive equipment, extended elution times, or considerable handling of the sample after elution. We developed a simple protocol for a quick and...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DNA recovery from agarose gel generally require expensive equipment, extended elution times, or considerable handling of the sample after elution. We developed a simple protocol for a quick and effective recovery of DNA from agarose gels with good yield and quality. Using a Sephadex resin filled spin column, DNA fragments of 500 bp to 6 kb in an agarose gel slice were easily recovered by a 2 min centrifugation. The recovery efficiencies were over 40% -50% and the eluted DNA can be used directly for downstream application, such a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 (PCR) and restriction enzyme digestion. This method could also be used to recover large DNA fragment (48 kb) without degradation. The use of Sephadex helps to remove small molecular impurities from agarose and it also reduces the chance of clogging the column filter caused by direct contact with agaro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recovery agarose gel SEPHADEX filter column CENTRIFUG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