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能力结构关系模型的区域协同创新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范斐 杜德斌 +2 位作者 游小珺 盛垒 肖泽磊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4,共9页
根据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结构的内涵,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能力5个方面构造了区域协同创新研究的指标体系。利用能力结构关系模型,测度1998~2011年中国省级区域的各项创新能力结构,从时空... 根据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结构的内涵,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能力5个方面构造了区域协同创新研究的指标体系。利用能力结构关系模型,测度1998~2011年中国省级区域的各项创新能力结构,从时空维度揭示不同区际创新能力结构的均衡与匹配程度,在此基础上,辨析不同省级区域在区际协同创新中获益效果的相对变化趋势及时空关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省级区域的创新能力都呈现上升趋势,但区域整体综合创新能力东、中、西阶梯分布的格局并没有改变,且地带间的综合创新能力差异有逐步扩大的趋势。2省级区域创新能力结构耦合度网络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不平衡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层现象与核心-边缘空间分异格局。3区域协同创新获益效果质量不高,区际协同创新获益值及获益比空间差异显著,但区际协同创新空间格局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创新 创新能力结构 省级区域 协同创新获益
下载PDF
协同创新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被引量:43
2
作者 吴绍芬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2年第6期16-19,29,共5页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教育部、财政部于今年年初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要把该计划落到实处,关键在于:以"国家...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教育部、财政部于今年年初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要把该计划落到实处,关键在于: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坚持整体协同创新;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坚持多元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深化科技评价体制改革;以人才为核心要素,激发释放协同创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校科技 创新能力
下载PDF
企业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对协同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共生行为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林少疆 徐彬 陈佳莹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19,25,共5页
以335个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及相关技术,分析了企业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对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基于共生理论,检验共生行为在企业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与协同创新能力间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的网... 以335个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及相关技术,分析了企业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对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基于共生理论,检验共生行为在企业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与协同创新能力间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的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网络开放度三个维度与协同创新能力、共生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共生行为与协同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且,共生行为在网络开放度与协同创新能力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与协同创新能力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网络 结构嵌入性 共生行为 协同创新能力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共智融合的大数据智能化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8
4
作者 冯永 钟将 +1 位作者 王茜 李学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25,共10页
针对大数据智能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尚不明确、融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核心内涵的能力与知识体系尚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与大数据智能化行业发展要求尚不匹配、缺少支撑大数据智能化共性基础能力提升的课程群和教学案例库四个大数据智... 针对大数据智能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尚不明确、融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核心内涵的能力与知识体系尚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与大数据智能化行业发展要求尚不匹配、缺少支撑大数据智能化共性基础能力提升的课程群和教学案例库四个大数据智能化人才培养中的教学难题,该文提出了数智融合的分层级能力度量与动态扩展知识体系,理工融合、产教融合、创新牵引的开放式培养团队组织与教学过程,良性互动、协同创新的产学研用多方培养机制体系,多途径众智贡献与协同的特色课程项目与场景案例池和“4-5-3”实践创新教学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标准的技术道德伦理全贯穿、全渗透教育6项教学研究与改革创新工作,结合在知识及教学案例资源推荐机制方面的教育技术突破,通过不断的研究、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批高质量教学实践成果。建成了体现新工科特点的首批计算机类一流特色专业,建立了共智融合的大数据智能化人才培养体系,塑造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基于大数据智能化的复杂工程问题求解能力以及大数据智能化技术驱动的高质量创新创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智能化 计算机类专业 新工科 协同创新培养 系统能力
下载PDF
网络视角下应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宋英华 卢婷婷 +1 位作者 方丹辉 王喆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07-113,共7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公共安全需求日益增长,应急产业正快速成长。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创新是其首要驱动力,协同创新网络是其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依赖。基于应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构成分析,构建协同耦合、创新动力、沟通学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公共安全需求日益增长,应急产业正快速成长。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创新是其首要驱动力,协同创新网络是其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依赖。基于应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构成分析,构建协同耦合、创新动力、沟通学习、联合互补、评价反馈等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应急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构建应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利用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法对湖北省随州市应急专用车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如何提升应急专用车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产业 产业集群 协同创新网络 协同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
下载PDF
TRIZ应用中协同创新意识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君华 彭华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6-151,共6页
在构建面向TRIZ的协同创新体系过程中,离不开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第三方服务机构等主体之间的协同配合。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企业协同创新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员工创新能力以及主体之间的兼容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以TRIZ应用中的... 在构建面向TRIZ的协同创新体系过程中,离不开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第三方服务机构等主体之间的协同配合。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企业协同创新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员工创新能力以及主体之间的兼容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以TRIZ应用中的协同创新意识为自变量,以员工创新能力提升为因变量,以TRIZ应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为中介变量,以主体兼容性为调节变量,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及中介效应、调节效应的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TRIZ应用中的协同创新意识对于员工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正向影响;TRIZ应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对于协同创新意识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能力有部分中介作用;TRIZ应用中的主体兼容性对于协同创新意识与员工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意识 组织协调能力 主体兼容性 个人创新能力
下载PDF
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实践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施章清 罗建林 昝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11,共4页
协同创新以系统内元素和资源相互支撑,协同配合来打破之间的壁垒和孤岛,形成新聚力的思维范式,已展示出强大功效并深受各界的关注。该文以浙江师范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例,利用协同创新理论与方法,探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培养... 协同创新以系统内元素和资源相互支撑,协同配合来打破之间的壁垒和孤岛,形成新聚力的思维范式,已展示出强大功效并深受各界的关注。该文以浙江师范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例,利用协同创新理论与方法,探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机制机理,研究相关可行的协同创新模式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协同创新 文科综合 能力提升
下载PDF
基于高校协同创新模式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被引量:5
8
作者 陈芳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4期6-8,共3页
随着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长,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和就业困难问题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注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来进行培养,可以采用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方式,极大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格局。本文... 随着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长,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和就业困难问题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注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来进行培养,可以采用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方式,极大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格局。本文联系协同创新模式的基本概述,对协同创新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细致阐述,并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存问题,从主动转变思想观念、全面开发双创资源、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有效运用现代技术、积极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效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模式 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培育
下载PDF
学术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杜栋 胡慧玲 雷凯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86-89,共4页
对我国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做了初步分析,基于协同学和协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协同创新背景下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理论模型,并对新形势下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 对我国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做了初步分析,基于协同学和协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协同创新背景下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理论模型,并对新形势下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能力 学术学位 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以社会调查能力窥探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硕 任义科 《未来与发展》 2014年第9期76-79,共4页
大学生实践能力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其中,社会调查能力是最基本的实践能力,也是其他一切实践能力的基础。本文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从大学生社会调查实践课程着手,研究高校内部协同创新各主体在大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 大学生实践能力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其中,社会调查能力是最基本的实践能力,也是其他一切实践能力的基础。本文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从大学生社会调查实践课程着手,研究高校内部协同创新各主体在大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必须加强大学生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要从社会调查实践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行政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等多方面着手,来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调查 实践能力 协同创新
下载PDF
多学科专业研究生知识共享对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6
11
作者 苏利 金辉 龚文超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1-158,共8页
如何提高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从团队视角出发,通过对294个在校跨学科创新团队的问卷调查,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知识共享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团队特征与协同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团队学习能... 如何提高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从团队视角出发,通过对294个在校跨学科创新团队的问卷调查,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知识共享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团队特征与协同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团队学习能力的调节效应进行研究。实证研究发现:知识共享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团队特征与协同创新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团队学习能力在知识共享多样性与协同创新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知识共享复杂性与协同创新之间不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共享 协同创新 团队特征 团队学习能力 多学科专业研究生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与因材施教的研究生能力培养研究
12
作者 刘同来 张万桢 郭建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0期74-77,共4页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研究生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产教融合是一种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能够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推动产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因材施教是一种个性化的培...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研究生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产教融合是一种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能够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推动产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因材施教是一种个性化的培养方式,可使每名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灵活调整培养方案和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可实现个性化培养和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因材施教 协同创新能力 研究生培养 职业竞争力
下载PDF
高校学生整体协同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构建——基于学生主体性的视角 被引量:6
13
作者 宋小娇 陈文 《重庆高教研究》 2015年第6期28-32,共5页
培养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学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备受国内外高等教育界关注。相关研究涉及议题广泛,其研究方法的系统性、议题的聚焦程度都有待提升。有针对性地提高中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从"内部—外... 培养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学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备受国内外高等教育界关注。相关研究涉及议题广泛,其研究方法的系统性、议题的聚焦程度都有待提升。有针对性地提高中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从"内部—外部"和"个体—组织"两个维度厘清高校学生整体协同创新能力的时代内涵,从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文化革新三个方面构建学生整体协同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协同创新 知识经济 能力培养 学生主体性
下载PDF
论协同创新理念下的工科大学生培养 被引量:5
14
作者 顾爱萍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9期26-28,共3页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高等学校跨领域、跨部门、跨学科合作,发挥科教结合、协同创新优势,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科教结合、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可有效拓展...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高等学校跨领域、跨部门、跨学科合作,发挥科教结合、协同创新优势,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科教结合、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可有效拓展课堂空间,使学生可以在校内外接受全方位培养,为其能力提升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大学生 科技人才 能力培养
下载PDF
协同创新模式下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琼 于江华 +2 位作者 陶涛 许正文 陈敏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29期149-152,共4页
论文以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例,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以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为手段,注重项目引领和科教融合在提升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中的作用。通过三重递进式培养模... 论文以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例,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以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为手段,注重项目引领和科教融合在提升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中的作用。通过三重递进式培养模式,即基本技能培养过程,专业技能强化过程,创新技能提升过程,从创新思维训练和专业基础技能起步,以"本科生导师制"为纽带,通过项目引领强化学生科技创新研究水平及科研写作训练能力。同时在三个递进过程中贯穿三重培养保障,即自主课程资源保障,高质量和数量实践平台保障以及本科生导师制度保障,最终以学科竞赛、论文和专利作为检验标准,全面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轨道交通类专业人才协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以广州铁路职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哲 伍世英 许昌 《科技风》 2023年第13期62-64,113,共4页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注重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工程项目实践能力,需要具备多学科交叉的创新能力。对轨道交通类专业人才多学科交叉、跨专业、跨学科协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式和途径进行改进,定位轨道交通设备产业需求发展...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注重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工程项目实践能力,需要具备多学科交叉的创新能力。对轨道交通类专业人才多学科交叉、跨专业、跨学科协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式和途径进行改进,定位轨道交通设备产业需求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探索如何全面融入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环节,凸显轨道交通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本文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专业为例,就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协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也能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轨道交通 协同创新 高职院校 实践能力
下载PDF
离散型制造企业模块化产品协同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杨烨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第11期7-11,共5页
模块化产品的多主体协同创新已成为离散型制造企业加快产品创新迭代,应对市场快速变化的新趋势。主导企业作为多主体协同创新的具体组织者,其协同创新能力成为提升整体创新效率的关键。为充分提升主导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以协同创新理论... 模块化产品的多主体协同创新已成为离散型制造企业加快产品创新迭代,应对市场快速变化的新趋势。主导企业作为多主体协同创新的具体组织者,其协同创新能力成为提升整体创新效率的关键。为充分提升主导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以协同创新理论和创新资源理论为基础,系统地从知识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源、关系资源、人才资源协同五个维度提出模块化产品主导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并从信息管理、关系维护、人才应用方面为离散型制造企业提升模块化产品协同创新能力提出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产品 协同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协同创新”理念推动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4
18
作者 邓毛程 李静 王瑶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2-25,共4页
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从本校食品与生物工程系协同创新基地建设的实践经验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拓展资源、锻炼内功、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重点围绕机制建设、技术服务、人才服务等方面展开讨论,为其他高职院校深入领会... 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从本校食品与生物工程系协同创新基地建设的实践经验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拓展资源、锻炼内功、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重点围绕机制建设、技术服务、人才服务等方面展开讨论,为其他高职院校深入领会和实施"协同创新"、促进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能力
下载PDF
大学科技城创新环境与协同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成鹏飞 谢芳婷 +1 位作者 李松亮 谢力 《系统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32,共10页
创新环境是大学科技城聚集创新资源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吸引更优质的创新资源,从而提升大学科技城的协同创新能力。基于大学科技城的创新环境与协同创新能力的内在关系,构建创新环境与协同创新能力测度指标,综合运用熵值法、BW... 创新环境是大学科技城聚集创新资源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吸引更优质的创新资源,从而提升大学科技城的协同创新能力。基于大学科技城的创新环境与协同创新能力的内在关系,构建创新环境与协同创新能力测度指标,综合运用熵值法、BWM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11-2018年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创新环境与协同创新能力的耦合协调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2011至2018年创新环境与协同创新能力处于中度耦合阶段,耦合系统处于发展阶段初期,耦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一直处于稳步上升态势,已逐步从耦合失调转变为良好协调,正向高度协调阶段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城 创新环境 协同创新能力 系统耦合 BWM方法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能力的高校协同创新过程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飞 李晗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78,共8页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协同创新投入-产出-转化过程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C9联盟高校为例对其协同创新能力和过程效率进行评价研究,以期为高校协同创新管理实践提供借鉴。实证结果表明,第一,C9联盟高校协同创新能力分化严重...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协同创新投入-产出-转化过程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C9联盟高校为例对其协同创新能力和过程效率进行评价研究,以期为高校协同创新管理实践提供借鉴。实证结果表明,第一,C9联盟高校协同创新能力分化严重,投入、产出和转化越向后段差距越大,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整体实力突出;第二,对于C9联盟高校协同创新投入-产出、产出-转化和转化-投入效率,大部分高校协同创新投入-产出水平较高,但是产出-转化、转化-投入的效率较低,系统整体运行不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协同创新 动态能力理论 TOPSIS法 过程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