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生活污水与小流域水环境协同治理的规则型构——基于临沂“兰山模式”的实践样本 被引量:9
1
作者 苏淑仪 周玉玺 蔡威熙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1年第1期80-87,共8页
如何对农村地区的流域水环境进行高效而低成本的治理,是当前农村资源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之一。本文以山东临沂市兰山区柳青河水环境污染治理作为典型案例,从规则型构视角剖析行动规则对"兰山模式"的作用机制。其中,边界规则... 如何对农村地区的流域水环境进行高效而低成本的治理,是当前农村资源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之一。本文以山东临沂市兰山区柳青河水环境污染治理作为典型案例,从规则型构视角剖析行动规则对"兰山模式"的作用机制。其中,边界规则打破了农村生活污水与小流域水环境资源治理的边界,企业等新行动主体的资金、技术的溢出效应提高了治理效率;身份规则改变了行动主体的参与动机,加强了多方主体间的交互作用;选择规则减少了多方治理主体的责任冲突;聚合规则弥补了农户在环境治理中的缺位。在四项行动规则的共同作用下,"兰山模式"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与小流域水环境的协同治理,是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实践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小流域水环境 协同治理 规则型构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的理论解码与法制构造
2
作者 张天泽 张祖增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2期87-96,共10页
作为统筹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与全球气候变化两大环境危机的优选路径,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认识论”的遵循“、整体政府理论”的运用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理论”的践行,从哲学、行政学以及经济学等多维学科凝萃... 作为统筹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与全球气候变化两大环境危机的优选路径,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认识论”的遵循“、整体政府理论”的运用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理论”的践行,从哲学、行政学以及经济学等多维学科凝萃上,塑造了一个合理且自洽的理论框架。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这一环境议题,无论是在技术话语还是国际政治导向上,均具有法制转轨的强烈需求。为纾解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在法制供需样态上呈现出的内在张力,宜将以法律和政策为主体构成的法制体系的塑造,作为驱动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目标实现的根本工具,通过对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政策体系的布局安排,以及协同治理理念完整的法律表达,以有效回应“双碳”目标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协同推进的时代所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 协同治理 法制转轨 法制构造 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
下载PDF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协作治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冠生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4-19,共6页
近20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协作治理这一新的治理模式成为公共管理领域学界与实践中的热门主题,跨部门、跨区域的协作关系在应对复杂棘手的社会问题上出色表现正是协作治理颇受人们青睐的主要原因。但协作治理也远非"完美"... 近20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协作治理这一新的治理模式成为公共管理领域学界与实践中的热门主题,跨部门、跨区域的协作关系在应对复杂棘手的社会问题上出色表现正是协作治理颇受人们青睐的主要原因。但协作治理也远非"完美",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文章将协作治理这一新的治理结构视为一种制度安排与设计,以交易成本为理论框架,分析协作治理过程中潜在交易成本的构成其形成的原因,以期服务于公共管理者能更好地决策是否在某一领域协作治理,或是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实现有效协作,控制协作治理的交易成本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治理 交易成本 构成 成因
下载PDF
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协同机制研究
4
作者 樊泓 丁锐 秦贝贝 《工程管理学报》 2023年第2期37-42,共6页
为解决我国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长期存在的多主体缺乏协同的问题,从主体、权责、模式3个角度切入分析,发现多主体动机异化、权责配置的交叉与悬浮及分段式管理模式滞后所形成的逻辑闭环是导致问题形成的关键。基于“程序-结构”协同机... 为解决我国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长期存在的多主体缺乏协同的问题,从主体、权责、模式3个角度切入分析,发现多主体动机异化、权责配置的交叉与悬浮及分段式管理模式滞后所形成的逻辑闭环是导致问题形成的关键。基于“程序-结构”协同机制框架,构建我国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的协同机制,以降低交易成本与减少合作风险促进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内多主体间达成协同。并提出促进协同治理的相关建议,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系 协同治理理论 程序—结构 协同机制
下载PDF
有质量的高等教育招生公平:发展趋势、内涵解读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向红 谢志钊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6-119,共4页
"人人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从形式上实现了高等教育招生公平。有质量的公平是高等教育招生公平的发展趋势。它以进一步推进公平为核心价值取向,以"让最合适的学生进入最适合的院校"为基本准则,以促进学... "人人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从形式上实现了高等教育招生公平。有质量的公平是高等教育招生公平的发展趋势。它以进一步推进公平为核心价值取向,以"让最合适的学生进入最适合的院校"为基本准则,以促进学生各得其所的发展为最终旨归。当前,我国亟需建立政府-相关主体的协同治理结构、落实高校-学生的双向自主选择权责、实行双轨-分层的多样化招生标准等举措来推进有质量的高等教育招生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质量的高等教育招生公平 协同治理结构 双向自主选择权责 多样化招生标准
下载PDF
新阶段我国核能公众沟通的协同机制建设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敏 《决策与信息》 2022年第3期91-96,共6页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石。核能公众沟通工作是核能发展事业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核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随着核能产业规模化快速发展,我国的核能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但与核能发展速度不相匹配...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石。核能公众沟通工作是核能发展事业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核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随着核能产业规模化快速发展,我国的核能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但与核能发展速度不相匹配的是核能公众沟通的机制、策略、行动的迟滞和落后。主要表现为核能沟通过程中各主体间信息的不对称、不均衡;各主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益分化;沟通行动的工作分散、责任不清、协同机制不健全。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优势,构建包括具备纵向信息传播、横向信息扩散功能的核能公众沟通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信息协同,提高沟通效率;二是要加强对核能公众沟通过程中利益相关方相互关系的研究,基于利益目标协同原理,构建核能公众沟通过程中的利益共享机制;三是要统筹各方行动,建构可持续的参与主体协同行动机制,引导和规范核能公众沟通行动,积极开展核安全教育,推动各行业主体凝聚力量、协同行动,共同构建核安全工作新格局和核能公众沟通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 公众沟通 社会协同治理 国家能源结构
下载PDF
基于协同理论的城市共享汽车发展问题
7
作者 张武桥 《城市学刊》 2019年第6期69-73,共5页
当代社会对城市共享汽车的治理需要结合共享汽车的本质特征。具有协同性、动态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的协同理论,对于共享汽车问题治理具有重要的启发性和适用性。在协同治理的网络组织框架下,共享汽车的管理模式打破了原先零散、单一的... 当代社会对城市共享汽车的治理需要结合共享汽车的本质特征。具有协同性、动态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的协同理论,对于共享汽车问题治理具有重要的启发性和适用性。在协同治理的网络组织框架下,共享汽车的管理模式打破了原先零散、单一的系统功能与效用,有效实现多元的治理格局。从制度建设、权力结构、技术支持、组织体制等管理决策出发,构建“政府部门—社会公众—企业单位—维保部门”互动协同的网络系统,有利于推动共享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汽车 协同治理 网络结构
下载PDF
公共危机事件的协同治理困境与对策——以新冠肺炎为例
8
作者 窦正斌 吴玲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27-33,共7页
当前新冠肺炎治理中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形式主义行为、政府监督缺位等现象,引发了一系列治理困境。引发因素则主要有自上而下的权限压力、政府对企业和公民教育缺位、公职人员的形式主义盛行以及行动主体制度结构不完善等。因此引入协... 当前新冠肺炎治理中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形式主义行为、政府监督缺位等现象,引发了一系列治理困境。引发因素则主要有自上而下的权限压力、政府对企业和公民教育缺位、公职人员的形式主义盛行以及行动主体制度结构不完善等。因此引入协同治理理论并比照其核心观点,构建新冠肺炎协同治理框架,从主体关系、行为规划、制度结构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从改变政府不良的行政文化、培育多方参与的公民社会、遵循诚信的信息公开制度、健全以人为本的社会应急机制等方面,提出消解新冠肺炎治理困境的对策,这对于应对和推动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有效解决,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极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协同治理 公共危机 制度结构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协作治理主体网络结构变迁及优化——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颖 沈敏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125,179,共6页
以2010—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大气污染协作治理为研究视域,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协作治理主体网络的整体结构演变过程和多元治理主体的地位变化。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协作治理主体网络密度不断增大,... 以2010—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大气污染协作治理为研究视域,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协作治理主体网络的整体结构演变过程和多元治理主体的地位变化。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协作治理主体网络密度不断增大,多元主体之间的协作愈加紧密;各治理主体之间地位差距不断缩小,中央政府协作治理参与减少,社会组织与公民的参与和监督仍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协作治理 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法 长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