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拓展训练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班级凝聚力促进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全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9-53,共5页
以184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拓展训练教学进行16周的实验处理,检验拓展训练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班级凝聚力的促进效应。结果显示,拓展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班级凝聚力,在影响效应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对女生的影... 以184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拓展训练教学进行16周的实验处理,检验拓展训练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班级凝聚力的促进效应。结果显示,拓展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班级凝聚力,在影响效应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对女生的影响效应显著高于男生。因此,拓展训练教学是一种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班级凝聚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展训练 大学生 心理健康 班级凝聚力
下载PDF
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提升高校班级凝聚力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小霞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47-49,共3页
客观分析当前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面临的问题,从班级文化建设出发,提出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相应对策:加强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班级制度建设、加强班级活动引导以及注重班级人文关怀。通过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凝聚力。
关键词 班级凝聚力 班级制度 班级活动 班级文化
下载PDF
基于数据切片度量JAVA内聚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必信 朱平 +3 位作者 谭毅 李宣东 郑国梁 南京大学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851-1858,共8页
面向对象的程序切片在程序分析、程序理解、软件测试和调试以及软件维护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首先建立了抽象数据切片和类内切片的概念 ,然后基于这两种切片讨论了 JAVA语言中存在的内聚问题 ,通过分析这些切片与数据、方法、类之间的... 面向对象的程序切片在程序分析、程序理解、软件测试和调试以及软件维护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首先建立了抽象数据切片和类内切片的概念 ,然后基于这两种切片讨论了 JAVA语言中存在的内聚问题 ,通过分析这些切片与数据、方法、类之间的关系来度量数据、方法以及类的内聚性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切片度量 数据类聚 JAVA语言 面向对象 软件开发
下载PDF
检测JavaScript类的内聚耦合Code Smell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子杰 陈军华 高建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05-2521,共17页
Code Smell是软件程序中存在不良设计和不良实现的征兆.正确地检测和识别Code Smell可以指导软件重构,提高软件的可用性和可靠性.通过Code Smell的度量指标,可以量化软件的设计问题.JavaScript已成为最常用的编程语言之一,类是JavaScrip... Code Smell是软件程序中存在不良设计和不良实现的征兆.正确地检测和识别Code Smell可以指导软件重构,提高软件的可用性和可靠性.通过Code Smell的度量指标,可以量化软件的设计问题.JavaScript已成为最常用的编程语言之一,类是JavaScript的设计模式,优秀类的设计体现为高内聚和低耦合.现有关于JavaScript内聚耦合的Code Smell研究均在微观的层面,即函数和语句上进行.它们可以提供程序实现的重构建议,但无法分析内聚耦合相关的软件系统设计问题.针对FE、DC和Blob这3种类的内聚耦合Code Smell,提出一种JavaScript类的内聚耦合Code Smell检测方法JS4C.该方法基于静态分析,同时适用于客户端和服务端程序.它通过遍历软件系统中所有的类,利用源程序的文本相似度特征和结构特征,识别Code Smell并检测其强度.在结构特征检测中,JS4C使用了经扩展的对象类型推断及非严格的耦合分散度度量法NSCDISP,有效地降低了解释型语言的静态分析过程中,类型信息缺失对检测产生的影响.实验通过对6个开源项目的分析表明,JS4C对内聚耦合设计问题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e Smell JAVASCRIPT 内聚 耦合
下载PDF
Effect of slice scope on data slice-based class cohesion metrics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毓明 徐宝文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8年第2期174-177,共4页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a single class rather than methods should be used as the slice scope to compute class cohesion. First, for a given attribute, the statements in all methods that last define the attribute are c...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a single class rather than methods should be used as the slice scope to compute class cohesion. First, for a given attribute, the statements in all methods that last define the attribute are computed. Then, the forward and backward data slices for this attribute are generated by using the class as the slice scope and are combined to compute the corresponding class data slice. Finally, the class cohesion is computed based on all class data slices for the attribute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cohesion metrics that use methods as the slice scope, the proposed metrics that use a single class as slice scope take into account the possibl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lass cohesion can be more accurately measured when using the class as the slice sco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hesion class data slice metrics OBJECT-ORIENTED
下载PDF
论高中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晴晴 《现代教育科学》 2017年第4期66-69,共4页
本文在探讨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凝聚力的形成与班级发展的阶段性、影响班级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提高高中班级凝聚力的路径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在刚刚组成的班级中逐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及学习环... 本文在探讨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凝聚力的形成与班级发展的阶段性、影响班级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提高高中班级凝聚力的路径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在刚刚组成的班级中逐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及学习环境,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凝聚力 班级建设 班主任 层次阶段 班级规范
下载PDF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效应 被引量:2
7
作者 吴静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56-59,共4页
从角色魅力、教育的可信度、班级凝聚力以及激励差生四个方面探讨了情感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主要体现,强调了情感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指出:班主任要分析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关键词 班主任 情感 角色魅力 教育的可信度 班级凝聚力 激励差生
下载PDF
Measuring Class Cohesion Based on Dependence Analysis 被引量:1
8
作者 Zhen-QiangChen Bao-WenXu Yu-MingZhou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04年第6期859-866,共8页
Classes are the basic modules in object-oriented (OO) software, which consist of attributes and methods. Thus, in OO environment, the cohesion is mainly about the tightness of the attributes and methods of classes. Th... Classes are the basic modules in object-oriented (OO) software, which consist of attributes and methods. Thus, in OO environment, the cohesion is mainly about the tightness of the attributes and methods of clas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ttributes and attributes, attributes and methods, methods and methods of a class based on dependence analysis. Then the paper presents methods to compute these dependencies. Based on these, the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to measure the class cohesion, which satisfies the properties that a good measurement should have. The approach overcomes the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class cohesion measures, which consider only one or two of the three relationships in a class. Keywords cohesion - object-orientation - class - program complexity - dependence analysi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60073012;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973 Program of China under Grant No.2002CB312000; the Program for Cross-Century Outstanding Teacher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20020286004;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Jiangsu, China, under Grant No.BK2001004; the Jiangsu Ke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under Grant No.BE2001025; the Opening Foundation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in Wuhan University; the Opening Foundation of 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Soochow University.Zheng-Qiang Chen was born in 1976. He received the M.S. and Ph.D. degrees in computer science in 2000 and 2003, respectively. His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program analysis, understanding and testing as well as other topics related to reverse engineering. 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30 technical papers.Bao-Wen Xu was born in 1961. He received the M.S. and Ph.D. degrees in computer science in 1984 and 2002, respectively. He is a professor in the Computer Science &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Southe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hesion OBJECT-ORIENTATION class program complexity dependence analysis
原文传递
以集体活动塑造和提升班级凝聚力——五年制高职班级管理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袁诲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19年第35期98-99,共2页
一个班级有序健康的发展需要和谐团结的氛围,班级凝聚力则是一个班集体的重要指标,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项目。班级凝聚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班主任和班级成员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凝聚力的建设和提升。如何能够快速塑造... 一个班级有序健康的发展需要和谐团结的氛围,班级凝聚力则是一个班集体的重要指标,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项目。班级凝聚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班主任和班级成员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凝聚力的建设和提升。如何能够快速塑造和提升班级凝聚力往往是一个新生班主任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五年制高职班主任的经历发现,集体活动是塑造和提升班级凝聚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聚力 集体活动 班级管理 五年制高职
原文传递
浅谈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冠良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9,共2页
班集体作为院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校园生活的基本组织,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以及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的关键环节就是班级凝聚力形成。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班委都起着十分重要的... 班集体作为院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校园生活的基本组织,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以及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的关键环节就是班级凝聚力形成。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班委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 凝聚力 班主任 班委
原文传递
状态依赖的类内聚度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万艮 陈松乔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24-27,161,共5页
类是面向对象软件中的模块,包含属性和方法。类内聚度量是对类属性和方法相关程度的度量。通过对类方法和属性的分类及其与类状态之间的关系分析,提出了类核的概念和状态依赖的类内聚度量方法。该方法有利于克服类内聚度量复杂性和判断... 类是面向对象软件中的模块,包含属性和方法。类内聚度量是对类属性和方法相关程度的度量。通过对类方法和属性的分类及其与类状态之间的关系分析,提出了类核的概念和状态依赖的类内聚度量方法。该方法有利于克服类内聚度量复杂性和判断模糊性问题,并可以在设计阶段对类的内聚进行度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 内聚度量 类核
下载PDF
Decomposing class responsibilities using distance-based method similarity
12
作者 Junha LEE Dae-Kyoo KIM +1 位作者 Suntae KIM Sooyong PARK 《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SCIE EI CSCD 2016年第4期612-630,共19页
Cohesion is a design quality that has a great im- pact on the posterior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As software evolves, the cohesion of the system becomes weaker due to the changes introduced during evolution. Over ... Cohesion is a design quality that has a great im- pact on the posterior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As software evolves, the cohesion of the system becomes weaker due to the changes introduced during evolution. Over evolution, a single responsibility class may be unintentionally assigned other responsibilities, which makes the class less cohesive and more complex and consequently increas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entire system. There has been much work on decomposing class responsibilities based on internal class relationships such as method-attribute referencing and internal method calls. However, object-oriented systems involve significant external class relationships carrying important behavioral semantics, which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identifying class responsibilitie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ovel approach for identifying and decomposing classes responsibilities based on method similarity using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class relationships. We extend the existing work for measuring similarity of internal class relationships and present a distance-based method for measuring external class relationships. We evaluate the approach using three open source applications -- JMeter, JHotDraw, and ArgoUML. The evaluation shows that the presented approach improves precision over the existing work. We validate the results using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and ANOVA applied to a set of hypotheses. The validation confirms that the result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 decomposition cohesion external rela-tionships identifying responsibility method similarity
原文传递
建立骨干桥梁,提升班级凝聚力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洁 叶胜军 《科教导刊》 2011年第10期178-179,共2页
高校学生管理困难重重,学生的违纪率较高。学生思政工作应主要围绕着学生的思想问题展开,利用班级环境对个体的良性引导作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着重论述通过提升班级凝聚力和建立班级骨干来营造良好班级环境,使高校学生管理工... 高校学生管理困难重重,学生的违纪率较高。学生思政工作应主要围绕着学生的思想问题展开,利用班级环境对个体的良性引导作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着重论述通过提升班级凝聚力和建立班级骨干来营造良好班级环境,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得心应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干桥梁 凝聚力 班级环境 学生管理
下载PDF
论大学英语“慢班”的班级凝聚力培养
14
作者 谈宏慧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69-71,共3页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后,"慢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往往被忽视。从班级组织形式看,"慢班"也是一个具有教育管理意义的班级,培养"慢班"的班级凝聚力将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后,"慢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往往被忽视。从班级组织形式看,"慢班"也是一个具有教育管理意义的班级,培养"慢班"的班级凝聚力将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对"慢班"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慢班” 班级凝聚力
下载PDF
小学低年级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策略与方法
15
作者 连小凤 《天津教育》 2020年第33期151-152,共2页
在开展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将课内外阅读进行有效衔接,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当前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没有充分意识到课内外阅读衔接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要性,直接影响了课外阅读衔接效果。本文将详细分析小学低年级... 在开展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将课内外阅读进行有效衔接,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当前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没有充分意识到课内外阅读衔接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要性,直接影响了课外阅读衔接效果。本文将详细分析小学低年级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具备的意义,并根据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合理给出相关参考建议,希望逐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衔接 课内外阅读 小学低年级
下载PDF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静 史雪飞 《高等理科教育》 2020年第3期119-123,共5页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知识平台的核心课程.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深化课程内容、重视课程衔接、丰富授课过程、搭建随课...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知识平台的核心课程.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深化课程内容、重视课程衔接、丰富授课过程、搭建随课实验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加深了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电子技术 实践模式 课程衔接 随课实验
下载PDF
浅论高校班集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17
作者 衡靖 张红峻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班集体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和载体,在大学生教育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本文主要从班集体发展水平和班集体凝聚力水平两大方面进行探讨,建立了以共同目标、集体认同、组织核心、人际交往、自我管理五个指标为基础的高校班集体教育功能的... 班集体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和载体,在大学生教育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本文主要从班集体发展水平和班集体凝聚力水平两大方面进行探讨,建立了以共同目标、集体认同、组织核心、人际交往、自我管理五个指标为基础的高校班集体教育功能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集体教育 高校教育 班集体凝聚力 大学生教育 自我管理 主要作用 量化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水平 目标
下载PDF
班级团体辅导在高校新生班级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丽芳 张晶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年第2期72-75,共4页
班级是高校管理的基本单位。目前,一些高校班级中因学生个性差异大、学分制的实行以及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班级成员交流不够深入,班级凝聚力不强。在高校新生班级建设中应用班级团体辅导这一新模式,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分... 班级是高校管理的基本单位。目前,一些高校班级中因学生个性差异大、学分制的实行以及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班级成员交流不够深入,班级凝聚力不强。在高校新生班级建设中应用班级团体辅导这一新模式,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分享体验,促进成员沟通,解决他们的共同困惑,加强班级凝聚力。班级团体辅导应该在新生班级形成之时就开始介入,可以从培养领导者的素质、设计恰当的辅导方式、选择合适的辅导主题等方面着手,让其在班级建设的关键时期发挥更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团体辅导 班级凝聚力 新生班级建设
下载PDF
班级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班级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以J大学J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莉娟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61-65,共5页
高校管理以班级为单位,大学一年级是新集体的形成期,也是班级建设的关键期。新生班级在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适应性难题,如班级成员交流不够深入、班级凝聚力不强、班干部能力不足等问题。在高校新生班级建设中应用班级团体辅导这一新模... 高校管理以班级为单位,大学一年级是新集体的形成期,也是班级建设的关键期。新生班级在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适应性难题,如班级成员交流不够深入、班级凝聚力不强、班干部能力不足等问题。在高校新生班级建设中应用班级团体辅导这一新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心理状况、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学风与班风,充分彰显班级特色文化与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团体辅导 班级凝聚力 新生班级建设
下载PDF
Exploring Design Level Class Cohesion Metrics
20
作者 Kuljit Kaur Hardeep Singh 《Journa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2010年第4期384-390,共7页
In object oriented paradigm, cohesion of a class refers to the degree to which members of the class are interrelated. Metrics have been defined to measure cohesiveness of a class both at design and source code levels.... In object oriented paradigm, cohesion of a class refers to the degree to which members of the class are interrelated. Metrics have been defined to measure cohesiveness of a class both at design and source code levels. In comparison to source code level class cohesion metrics, only a few design level class cohesion metrics have been proposed. Design level class cohesion metrics are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if all the methods of a class have access to similar para-meter types then they all process closely related information. A clas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parameter types common in its methods is more cohesive than a class with less number of parameter types common in its method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design level class cohesion metrics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metrics which use similarity of parameter types of methods of a class as the basis of its cohesiveness. Basically three metrics fall in this category: Cohesion among Methods of a Class (CAMC), Normalized Hamming Distance (NHD), and Scaled NHD (SNHD). Keeping in mind the anomalies in the definitions of the existing metrics, a variant of the existing metrics is introduced. It is named NHD Modified (NHDM). An automated metric collection tool is used to collect the metric data from an open source software program. The metric data is then subjected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IGN Metrics class cohesion Metrics cohesion among Methods of a class Normalized Hamming DISTANCE Scaled NH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