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行输电线路可靠性同调指标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韶峰 李碧君 +3 位作者 徐泰山 黄道姗 张恒 吴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31,共8页
对输电系统可靠性非同调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输电利用效率和可用率。针对多回平行输电线路,基于单重原发故障,考虑保护拒动和相关跳闸,分析输电线路可用率和传输容量概率分布。提出两个绝对同调指标(降额运行概率比、期望载荷容量比)以及... 对输电系统可靠性非同调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输电利用效率和可用率。针对多回平行输电线路,基于单重原发故障,考虑保护拒动和相关跳闸,分析输电线路可用率和传输容量概率分布。提出两个绝对同调指标(降额运行概率比、期望载荷容量比)以及一个条件同调指标(满足给定载荷概率比),确定两回线路优于三回线路的非同调条件。对条件同调指标关于一次和二次设备可靠性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以此量化相同同调水平下,一次和二次设备可靠性参数的换算关系。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输电线路 同调指标 灵敏度 可靠性 输电系统
下载PDF
多回并列运行输电线路的可靠性非同调辨识 被引量:2
2
作者 纪静 谢开贵 +1 位作者 曹侃 胡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22-1028,共7页
由于网络结构、负荷水平、元件可靠性等因素的影响,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可靠性非同调元件。退出非同调元件,系统可靠性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得到改善。通过辨识可靠性非同调元件,可有效降低电力元件对系统可靠性的负面影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 由于网络结构、负荷水平、元件可靠性等因素的影响,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可靠性非同调元件。退出非同调元件,系统可靠性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得到改善。通过辨识可靠性非同调元件,可有效降低电力元件对系统可靠性的负面影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此,给出了多回并行线路的可靠性解析模型,推导非同调元件的辨识模型,即由系统参数可直接辨识某元件是否非同调元件,而不需计算可靠性指标;同时还提出了非同调概率、频率及非同调时间等新指标用以描述系统的可靠性非同调程度。分析3回并行线路的结果表明,负荷水平和元件可靠性参数是影响系统非同调特性的重要因素,当负荷大于非同调临界负荷时,系统同调,反之系统非同调,负荷越小,非同调特性越显著;但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会改变系统可靠性非同调临界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回并行线路 可靠性非同调 辨识模型 非同调指标 负荷水平 元件可靠性参数
下载PDF
配电变电站典型接线的可靠性非同调元件辨识
3
作者 纪静 谢开贵 +1 位作者 曹侃 胡博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80,共7页
由于配电变电站接线形式、断路器等设备可靠性参数及负荷水平等因素,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可靠性非同调元件。辨识出可靠性非同调元件并使其退出运行可有效改善系统可靠性。给出了配电变电站可靠性非同调的定义,以及可靠性非同调概率、频... 由于配电变电站接线形式、断路器等设备可靠性参数及负荷水平等因素,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可靠性非同调元件。辨识出可靠性非同调元件并使其退出运行可有效改善系统可靠性。给出了配电变电站可靠性非同调的定义,以及可靠性非同调概率、频率及非同调电量等指标用以描述系统的可靠性非同调程度,基于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可靠性评估原理给出配电变电站非同调元件辨识方法。理论分析和算例表明:配电变电站高压侧母联断路器在单台变压器容量满足负荷需求时可能成为可靠性非同调元件,且断路器等设备可靠性参数对系统可靠性非同调特性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非同调 变电站主接线 非同调元件辨识 非同调指标
下载PDF
交变磁场治疗神经衰弱患者前后脑电相干函数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贾渭泉 刘焱 +2 位作者 周秀丽 贾桂梅 李永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5期3492-3493,共2页
目的:探讨交变磁场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和治疗机制。方法:应用磁场强度11~20mT交变磁场,对60例临床确定的神经衰弱患者进行了治疗,用脑电相干函数的分析方法观察了42例治疗前后相干值的变化,耳垂作为参考电极,安静状态记录10min脑电波... 目的:探讨交变磁场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和治疗机制。方法:应用磁场强度11~20mT交变磁场,对60例临床确定的神经衰弱患者进行了治疗,用脑电相干函数的分析方法观察了42例治疗前后相干值的变化,耳垂作为参考电极,安静状态记录10min脑电波。结果:治疗过程中患者没有不适反应,85%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治疗后α频段在额区(F3-F4)、额顶区(FZ-CZ)脑电相干函数值(0.723±0.033与0.749±0.022;0.634±0.031与0.674±0.018)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68,P<0.032;t=3.241,P<0.004)。结论:交变磁场是治疗神经衰弱一种有效方法,脑电相干函数的分析提示其治疗机制与交变磁场增加大脑半球神经元之间的协调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衰弱 交变磁场 磁疗法 脑电相干函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