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行为疗法和团体游戏联合放松训练在青少年唇腭裂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袁冯 李光早 +3 位作者 刘姗姗 张瑞锐 曹明明 徐志慧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2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团体游戏联合放松训练在青少年唇腭裂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29例青少年唇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团体游戏联合放松训练在青少年唇腭裂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29例青少年唇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心理疏导及认知行为疗法、团体游戏联合放松训练的心理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自我接纳水平和应对方式。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SCL-90评分为(192.88±24.03)分,明显低于干预前[(233.29±43.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214.00±30.88)分,t=-2.072,P=0.048];在接纳自我方面,观察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总分为(47.18±4.64)分,对照组为(36.08±3.1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4,P<0.001);在应对方式方面,观察组积极因子分[(13.52±1.19)分]高于对照组[(10.86±1.19)分,t=5.901,P<0.001],消极因子分[(3.36±0.84)分]低于对照组[(5.62±0.96)分,t=-6.702,P<0.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团体游戏联合放松训练可以改善青少年唇腭裂患者心理状态;可以帮助患者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困难,促进自我接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团体游戏 放松训练 青少年唇腭裂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疗法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抑郁、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5
2
作者 傅亮 吴密彬 胡雁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734-742,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抑郁,提高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h 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4期)、Ovid-JBI、PubMed、EMbase、PsycARTICLES、CBM和CNKI数据库,收集关于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 目的系统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抑郁,提高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h 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4期)、Ovid-JBI、PubMed、EMbase、PsycARTICLES、CBM和CNKI数据库,收集关于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抑郁,提高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研究,2 16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认知行为疗法在6个月内能够改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抑郁[SMD=–0.26,95%CI(–0.41,–0.10),P=0.001]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SMD=–0.57,95%CI(–1.04,–0.11),P=0.02],也能提高患者长期服药依从性[WMD=3.98,95%CI(1.67,6.30),P=0.000 8]。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抑郁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短期效果,对提高服药依从性具有长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认知行为疗法 抑郁 服药依从性 生活质量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门诊森田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治疗慢性失眠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时雨欣 夏仲 戎伟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8期1318-1321,共4页
目的对比门诊森田疗法与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CBT-I)对慢性失眠的疗效,了解2种疗法的差异,促进门诊森田疗法在临床中的推广与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1月于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复诊的慢性失眠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 目的对比门诊森田疗法与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CBT-I)对慢性失眠的疗效,了解2种疗法的差异,促进门诊森田疗法在临床中的推广与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1月于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复诊的慢性失眠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门诊森田疗法和CBT-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主观睡眠质量、被束缚症状及焦虑症状。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除催眠药物外,其余各项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除入睡时间和催眠药物外得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1.47±0.63)分、入睡时间(1.73±0.91)分、日间功能障碍(1.37±0.93)分及PSQI总分(12.23±4.1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80±0.48)分、(2.67±0.66)分、(2.03±0.77)分、(14.23±3.07)分];研究组中文版神经症被束缚自评量表(SSTN)各维度与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减少,对照组仅症状受容性维度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为(3.50±2.86)分,对照组为(4.73±2.46)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2组间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结论 2种疗法均对慢性失眠有疗效,门诊森田疗法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及总体的睡眠评价上的疗效优于CBT-I,且门诊森田疗法能缓解患者的被束缚症状,可以在临床推广门诊森田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森田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 慢性失眠
原文传递
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沈峰 杨彦春 +11 位作者 邓红 张树森 张倬秋 陶庆兰 胡咏梅 申文武 邱昌建 朱燕 耿婷 刘善明 吴嘉 孙学礼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索对于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合并小组认知行为治疗是否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方法对总病程少于五年的56名门诊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到药物治疗结合认知心理治疗的试验组(n=28)及单纯使用药物的对照组(n=28),... 目的探索对于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合并小组认知行为治疗是否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方法对总病程少于五年的56名门诊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到药物治疗结合认知心理治疗的试验组(n=28)及单纯使用药物的对照组(n=28),试验组进行5次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开始后6个月及9个月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大体评定量表及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的评估。结果试验组在6月的评定中PANSS总分(P<0.01)、阳性症状得分(P<0.01)、一般精神病理得分(P<0.01)、MADRS得分(P<0.01)的减少量及大体评定得分(P<0.01)得增加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在9月的评定中阴性症状量表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也出现了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合并小组认知行为治疗的试验组,在精神病症状,抑郁情绪及大体评定上的改善要优于单纯药物组。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很有前景的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治疗 精神病
下载PDF
同情聚焦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功能与病耻感的影响
5
作者 刘晓云 李冠增 +1 位作者 杨春玲 王艾君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 探讨同情聚焦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功能与病耻感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认知... 目的 探讨同情聚焦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功能与病耻感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同情聚焦疗法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羞耻感、认知功能、自我批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病耻感水平评分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批评水平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同情聚焦疗法可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批评水平、羞耻感,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同情聚焦疗法 认知功能 羞耻感 认知行为疗法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在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张圣洁 靳修 +1 位作者 杨濮瑞 魏花萍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3期55-59,共5页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发展,痴呆患病人数呈上升态势。目前,痴呆患者主要由家庭成员提供照护,照顾者需要提供长期的照料工作,由于痴呆的长期性和不可治愈性,会增加照顾者的照护负担,容易对其身心造成不利影响。认知行为疗法作为一种心理干预...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发展,痴呆患病人数呈上升态势。目前,痴呆患者主要由家庭成员提供照护,照顾者需要提供长期的照料工作,由于痴呆的长期性和不可治愈性,会增加照顾者的照护负担,容易对其身心造成不利影响。认知行为疗法作为一种心理干预方法,能有效改善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其照护负担,促进身心健康,在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现就认知行为疗法的概念、干预形式,以及认知行为疗法在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现状及效果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为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提供心理治疗,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痴呆 家庭照顾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网络化认知行为疗法在进食障碍病人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美倩 王阿凤 +2 位作者 陆关珍 刘雨今 曹葙 《全科护理》 2023年第33期4655-4658,共4页
对国外网络化认知行为疗法在进食障碍病人中的应用现状及其优势进行综述,为国内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进食障碍 互联网 认知行为疗法 综述
下载PDF
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co-occurring with psychosis: Systematic review of evidence 被引量:2
8
作者 Antonio Tundo Roberta Necci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SCIE 2016年第4期449-455,共7页
AIM To review available evidence on the use of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CBT) for treating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co-occurring with psychosis.METHOD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detailed and comprehensive re... AIM To review available evidence on the use of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CBT) for treating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co-occurring with psychosis.METHOD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detailed and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 focusing on CBT treatment of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 co-occurring with schizophrenia or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 We identified relevant literature published between 2001 and May 2016 through MEDLINE/PubM ed search using as search string("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s" or "obsessive compulsive symptoms") and("schizophrenia" or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 or "psychosis") and("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Other citations of interest were further identified from references reported in the accessed articles. The search was limited to studies written in English and carried out in adult patients. A total of 9 studies, 8 case reports and 1 case series, were found.RESULTS The reviewed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CBT is:(1) safe, i.e., does not worsen psychotic symptoms;(2) well accepted, with a discontinuation rate quite similar to that reported for patients with OCD without psychosis comorbidity;(3) effective, with a symptom reduction quite similar to that reported for patients with OCD without psychosis and for SRIs treatment of OCD cooccurring with psychosis; and(4) effective in patients with OCD induced by 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 as well as in patients with OCD not induced by 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 Alcohol/substance use disorder comorbidity and OCD onset preceding that of SCH/SA was predictors of poor outcome. These results are derived only by additional studies with adequate sample size.CONCLUSION Our results support the use of CBT for OCD in patients with psych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OBSESSIVE COMPULSIVE symptoms Schizophrenia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 Clozapine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斌 蔡太生 +1 位作者 朱虹 贺达仁 《医学与哲学(B)》 2010年第7期60-61,共2页
强迫症已经被认为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模型在成人研究中得到了大量的实证支持,但这个模型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研究相对较少。认知行为疗法被广泛认为是治疗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有效心理治疗方案,但对于认知... 强迫症已经被认为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模型在成人研究中得到了大量的实证支持,但这个模型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研究相对较少。认知行为疗法被广泛认为是治疗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有效心理治疗方案,但对于认知行为治疗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实证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认知行为治疗 强迫症
下载PDF
Impaired Executive Function in Everyday Life: A Predictor of OCD Relapse?
10
作者 Nathalie Fournet Ouafae Achachi +4 位作者 Arnaud Roy Jérémy Besnard Céline Lancelot Didier Le Gall Martine Bouvard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 2019年第3期90-107,共18页
Objective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set out to establish whether executive function in everyday life is impaired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patients, and if it is more impaired (or not) in patients who relapsed... Objective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set out to establish whether executive function in everyday life is impaired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patients, and if it is more impaired (or not) in patients who relapsed after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than in treatment-na?ve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patients. Method: The Behavior Rating Inventory of Executive Function— Adult Version (BRIEF-A) was used to measure executive function in everyday life in three groups of 19 participants: treatment-na?ve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patients,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patients having relapsed after CBT, and healthy controls. Results: The BRIEF-A results revealed an impairment in executive function in the treatment-na?ve and relapse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groups, relative to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xecutiv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impaired executive function is not associated with relapse in 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having undergone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RELAPSE EXECUTIVE Function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下载PDF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高颖 陶筱琴 +2 位作者 武静 刘希凌 陈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3期68-69,88,共3页
目的探索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及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出院前简易应对方... 目的探索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及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出院前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评分。结果观察组出院前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应对方式
下载PDF
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雪晶 郭轶 +2 位作者 傅春恋 陈立勇 张志滨 《中国康复》 2013年第4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讨小组认知行为治疗(GCBT)在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精神分裂症伴有顽固性幻听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服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观察组同时合并GCBT,共9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及9个月... 目的:探讨小组认知行为治疗(GCBT)在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精神分裂症伴有顽固性幻听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服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观察组同时合并GCBT,共9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及9个月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听幻觉评分量表(AHR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PANSS及AHR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0.05);治疗9个月后,观察组AHRS评分较治疗6个月后及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0.05),观察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结论:GCBT不仅能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顽固性幻听,而且对改善其余精神症状、提高社会功能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顽固性幻听 小组认知行为治疗
下载PDF
早期认知行为疗法预防严重创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颖 李峰 +1 位作者 季建红 蒋雅琼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4期1574-1577,共4页
目的 观察早期认知行为疗法(CBT)对重症监护病房内严重创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急性应激障碍(ASD)症状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58例严重创伤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12月我院EICU收治的73例... 目的 观察早期认知行为疗法(CBT)对重症监护病房内严重创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急性应激障碍(ASD)症状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58例严重创伤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12月我院EICU收治的73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CBT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和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评分。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HADS评分、SASR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早期应用CBT能缓解EICU严重创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减轻ASD症状,具有预防早期创伤患者发生AS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认知行为疗法 严重创伤 急性应激障碍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武宁强 王奇艳 孔莲娥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06-207,共2页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有持续幻觉和/或妄想等阳性症状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维持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认知行为...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有持续幻觉和/或妄想等阳性症状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维持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联合普通心理治疗。观察3mo。于治疗前及治疗3mo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mo末,研究组有效率91.7%,对照组为76.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04,P<0.05);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治疗3mo末研究组总分、幻觉和思维障碍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对照组总分有显著性下降(P<0.01),但研究组总分、幻觉和思维障碍因子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结论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阳性症状 认知行为治疗
下载PDF
开放式管理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尚兰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探讨开放式管理并认知行为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6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开放式管理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6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封闭式管理并一般的心理支持治疗... 目的探讨开放式管理并认知行为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6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开放式管理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6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封闭式管理并一般的心理支持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入组6周时、入组12周时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社会功能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间MRSS、NOSIE-30、SD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入组6周时观察组MRSS、NOSIE-30、SDSS、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入组12周时观察组MRSS、NOSIE-30、SDSS、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开放式管理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效果肯定,是精神分裂症病人回归社会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管理 认知行为治疗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COPD合并认知衰弱患者的效果评价
16
作者 王伏 张俊梅 +2 位作者 程奕飒 毛盼 朱杉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6期2707-2712,共6页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认知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COPD合并认知衰弱患者120例,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认知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COPD合并认知衰弱患者120例,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60~78(69.25±4.19)岁,病程1~15(8.00±1.53)年,肺功能分级:Ⅱ级35例,Ⅲ级25例。观察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60~78(69.58±4.00)岁,病程1~15(8.15±1.40)年,肺功能分级:Ⅱ级38例,Ⅲ级2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患者出院后,通过门诊复诊或电话随访持续对其干预6个月,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衰弱水平、认知功能评分、自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结果干预6个月后、1年后,观察组衰弱评分分别为(2.57±0.11)分、(2.00±0.18)分,低于对照组的(3.00±0.15)分、(2.71±0.20)分(t=17.906、20.439,均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22.68±1.05)分、(25.69±1.20)分,高于对照组的(20.36±1.00)分、(23.18±1.11)分(t=12.394、11.894,均P<0.05);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分别为(83.15±5.28)分、(88.63±6.47)分,高于对照组的(75.26±4.16)分、(80.23±5.18)分(t=9.092、7.581,均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5.60±3.09)分、(40.23±2.69)分,低于对照组的(50.18±4.00)分、(45.18±3.15)分(t=7.019、9.256,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延缓老年COPD合并认知衰弱患者的认知衰弱进程,改善其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提高其自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认知衰弱 老年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阿戈美拉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松涛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首次诊断治疗的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服用阿戈美拉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首次诊断治疗的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服用阿戈美拉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GQOLI-74)分别评价治疗8周后患者的抑郁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的HAMD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能促进PSD患者的早期康复,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戈美拉汀 认知行为治疗 脑卒中 抑郁症
原文传递
浅谈认知行为治疗在肥胖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贵 蔡太生 +1 位作者 张斌 吴灵香 《医学与哲学(B)》 2011年第6期65-66,共2页
肥胖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各自具有不同的针对性和疗效特点,如何选择是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这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近年来,在肥胖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也开始应用于肥胖的治疗之中。不少追踪研究表明... 肥胖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各自具有不同的针对性和疗效特点,如何选择是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这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近年来,在肥胖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也开始应用于肥胖的治疗之中。不少追踪研究表明,该方法对于肥胖的长期疗效较佳,表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认知行为治疗 治疗 体重 复发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拒绝上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芳 吴歆 +1 位作者 朱澜 施穗琴 《临床误诊误治》 2007年第7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及氟西汀治疗拒绝上学(school refusal,SR)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7月~2007年3月符合SR诊断标准者75例,随机分为CBT组(n=36)、CBT+氟西汀组(n=39),疗程24周,治疗...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及氟西汀治疗拒绝上学(school refusal,SR)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7月~2007年3月符合SR诊断标准者75例,随机分为CBT组(n=36)、CBT+氟西汀组(n=39),疗程24周,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临床全面印象量表(CGI-S)和返校率进行评估.结果:CBT组治疗前后SAS、SDS、CGI-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返校率72.22%;CBT+氟西汀组治疗前后SAS、SDS、CGI-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返校率82.05%.两组间返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BT和CBT联合氟西汀均可以有效治疗SR,以联合治疗效果可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拒绝上学 认知行为治疗 氟西汀
下载PDF
体像障碍的认知机制及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倩兰 陈艾彬 邓光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5-283,共9页
体像障碍是一种对想象的或轻微外表缺陷的先占观念,这种先占观念给个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其负性的自我认知框架,影响个体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及评估。因此结合心理实验范式和神经生理综合分析体像障碍的认知过程,对深化体像障碍认知机制... 体像障碍是一种对想象的或轻微外表缺陷的先占观念,这种先占观念给个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其负性的自我认知框架,影响个体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及评估。因此结合心理实验范式和神经生理综合分析体像障碍的认知过程,对深化体像障碍认知机制和优化其认知行为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像障碍 认知特征 神经生理 认知行为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