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春季江苏沿海大风的特征 被引量:33
1
作者 孙燕 吴海英 +2 位作者 沈树勤 曾明剑 严明良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9-704,共6页
利用江苏2005—2006年460个自动站和加密站的风速资料,分析了2005—2006年冬春季发生的大风过程,研究发现冬春季沿海大风多由强冷空气引发,并具有一定的间断性、持续性、突发性和阵性特点,并对典型过程的阵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冷空... 利用江苏2005—2006年460个自动站和加密站的风速资料,分析了2005—2006年冬春季发生的大风过程,研究发现冬春季沿海大风多由强冷空气引发,并具有一定的间断性、持续性、突发性和阵性特点,并对典型过程的阵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冷空气的入侵促使地面风场发展,大风u、v分量的变化与旋转系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旋转系数的逐时波动与v分量的波动基本呈同位相变化趋势,而其与u分量的波动则有反位相关系;在冷空气影响前后,这样的相关特征始终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春季 沿海大风 江苏
下载PDF
黄渤海北部沿海大风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9
2
作者 吴曼丽 陈宇 +4 位作者 王瀛 乔小湜 梁寒 陆井龙 李爽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年第6期65-71,共7页
基于1971—2008年黄渤海北部沿海18个气象站风向、风速历史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利用统计学、小波分析和天气学分型方法分析黄渤海北部辽宁沿海风场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渤海北部沿海大风呈减少趋势,大风主要出现在春季,4月为最多... 基于1971—2008年黄渤海北部沿海18个气象站风向、风速历史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利用统计学、小波分析和天气学分型方法分析黄渤海北部辽宁沿海风场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渤海北部沿海大风呈减少趋势,大风主要出现在春季,4月为最多,11月次之。风向主要以偏北风和偏南风为主,夏半年主要以南风为主,冬半年盛行偏北风。海上大风的天气学分型主要划分为冷锋后部型、高压后部型、台风型和气旋型,其中气旋型包括江淮气旋型、华北气旋型、蒙古气旋型和东北低压型;冷锋后部型大风出现次数最多,气旋型次之,台风型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渤海 沿海大风 气候变化 天气学分型
下载PDF
浙江沿海大风的天气气候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卢美 朱业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474-480,共7页
利用浙江嵊泗、嵊山、大陈、北麂、南麂站建站以来的风速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浙江省沿海发生的大风天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浙江省沿海的大风发生频率较高,全年有1/3为大风日;浙北沿海大风日数要略多于浙中南沿海;大风主要集中在... 利用浙江嵊泗、嵊山、大陈、北麂、南麂站建站以来的风速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浙江省沿海发生的大风天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浙江省沿海的大风发生频率较高,全年有1/3为大风日;浙北沿海大风日数要略多于浙中南沿海;大风主要集中在秋冬季(每年11月至翌年3月),其次是夏季(每年的7—9月),冬半年大风多为冷空气大风,春季及初夏大风多为低压、倒槽引起,夏季大风主要是受热带气旋影响产生;浙北沿海偏北大风略多于偏南大风,各1/2左右;浙中南沿海偏北大风占了绝大多数,约占3/4左右;大风的分布在海上存在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大风核带,在沿海区域大风的密集梯度几乎和海岸平行,向内陆快速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沿海大风 天气气候特征 影响天气系统
下载PDF
1971—2015年辽宁省海岸带大风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敖雪 翟晴飞 +5 位作者 崔妍 周晓宇 龚强 赵春雨 朱玲 沈历都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5期108-118,共11页
利用1971—2015年辽宁省海岸带气象站逐日最大风速风向观测资料,分析了辽宁省海岸带大风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1—2015年辽宁省海岸带春季大风高发,冬季次之,夏季大风发生最少;渤海北部地区和渤海海峡大风日数月变化均呈双峰... 利用1971—2015年辽宁省海岸带气象站逐日最大风速风向观测资料,分析了辽宁省海岸带大风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1—2015年辽宁省海岸带春季大风高发,冬季次之,夏季大风发生最少;渤海北部地区和渤海海峡大风日数月变化均呈双峰型,4月为大风活动高峰期;海岸带大风主要以偏北风和偏南风为主,东西风出现次数较少;除盖县外其他海岸带气象站点的大风日数均呈显著减少的趋势,渤海海峡平均大风日数减少最明显,减少速率为19.3 d/10 a,其次为渤海北部地区,黄海北部地区大风日数减少速率相对缓慢。渤海北部地区和渤海海峡大风日数主要存在7 a左右的主周期,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生突变减少;黄海北部地区大风日数则以11 a的变化周期为主,且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生突变减少。近45 a辽宁省海岸带年平均大风日数存在3个高值中心和3个低值中心,高值中心分别位于旅顺口和大连地区、长海、锦州盘山一带;低值中心主要分布在东港、绥中、普兰店附近,大风高发区和低发区交叉分布。西风指数增强导致经向环流减弱,不利于冷暖空气交换;亚洲区极涡面积和北半球极涡面积指数显著下降,且极涡中心位置呈北进状态,说明冷空气活动强度和发生频率有所减少;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减弱,降低了东西方向的气压梯度;寒潮和强冷空气出现次数逐渐减少,气温日较差显著减小,可能是辽宁省海岸带大风日数减少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大风日数 突变 周期
下载PDF
Extreme Wind Characteristics of Coastal Communities in Bayelsa State: Implications for Community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in Nigeria
5
作者 Vincent Ezikornwor Weli Jimmy O. Adegoke Douye Pere-Ere Wodu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 2016年第2期180-189,共10页
The study examined extreme wi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astal communities in Bayelsa State, Nigeria for possible community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o achieve this aim, data on wind speed were sourced from the Niger... The study examined extreme wi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astal communities in Bayelsa State, Nigeria for possible community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o achieve this aim, data on wind speed were sourced from the Nigeri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NIMET). Personal interview and focused group discussions were done with the aid of well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in the various coastal communities sampled to identify impact and coping strategies from extreme winds. The Beaufort Winds Scale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the statistical tools us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turn period to obtain maximum 1-year wind speed value of 29.3 m/s (violent storm), 27.8 m/s (storm), 24.3 m/s (strong Gale) and 20.6 m/s (fresh Gale) will be 17 years, 5.7 years, 2.8 years and 1.4 years respectively. Fresh Gale characterized the extreme wind events in the area. Result further showed that out of 19 occurrences of wind events, 11 were extreme cases, while 2 occurred as violent storm of 29.3 m/s. Findings also showed that extreme winds occurred more (8 cases) during the early part (March-April) of the raining season when the area i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ritime moisture laden air mass than the dry season which is dried and dust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return period of the magnitude of extreme wind and the log of wind speed for the 16 years a model predicting the incidence of extreme wind was done. Awareness on the dangers of wind hazard increases while early warning systems are advocated to mitigate the associated dangers with extreme wind events in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eme Winds gale coastal Communities coastal Storms Wind Hazards
下载PDF
1993-2020年北仑大风特征及天气分型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姚霞 王杰 史学凡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9期40-43,共4页
利用天气学和统计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北仑区大风月、季、年时间变化特征,并对引起大风的天气系统进行分类。北仑年平均大风日数24 d,大风日数1998年最多,2011年最少。秋、冬两季出现大风的日数较多,春季出现日数最少,持续时间1 d最多,北... 利用天气学和统计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北仑区大风月、季、年时间变化特征,并对引起大风的天气系统进行分类。北仑年平均大风日数24 d,大风日数1998年最多,2011年最少。秋、冬两季出现大风的日数较多,春季出现日数最少,持续时间1 d最多,北仑大风的风向以西北风(NW)为主,偏北大风日数大于偏南大风日数。影响北仑大风天气系统可分为冷空气、低压倒槽、高压后部、热带气旋、中小尺度、低涡东移六类,冷空气大风在所有大风类型比例最多,风向常为偏北风,热带气旋型次之,低涡东移型最少。通过分析北仑的大风特征及天气分型,提升大风灾害预报预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大风 气候变化 天气学分型
下载PDF
三种风场再分析资料在辽宁省海岸带的比较与评估 被引量:12
7
作者 敖雪 翟晴飞 +5 位作者 崔妍 周晓宇 易雪 沈历都 赵春雨 林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5-285,共11页
利用1981-2015年辽宁省海岸带20个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与同期ERA-Interim、JRA-55和CFSR三种再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风速场再分析资料在辽宁省海岸带的适应性问题。结果表明,三种再分析资料与观测资料的大风相关性均通过显著性检... 利用1981-2015年辽宁省海岸带20个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与同期ERA-Interim、JRA-55和CFSR三种再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风速场再分析资料在辽宁省海岸带的适应性问题。结果表明,三种再分析资料与观测资料的大风相关性均通过显著性检验,ERA资料相关性最好,但ERA的最大小时风速明显较观测资料偏小。三种再分析资料在空间上的偏差有明显的不均匀性,绥中、兴城一带偏差较小,旅顺口站偏差较大;CFSR资料最大小时风速的偏差绝对值小于1的站点最多,适用性较好;ERA资料的大风次数与观测资料最为接近,且14:00(北京时,下同)最大小时风速和大风次数的偏差均较08:00偏小。三个海区最大小时风速平均绝对误差的差别不显著,基本在1.5~3 m·s-1之间,而大风次数的误差较显著,渤海海峡误差相对较大,黄海北部次之,渤海北部误差最小,其中CFSR资料的风速平均绝对误差最小。观测的最大小时风速和大风次数呈显著减少趋势,JRA和CFSR资料呈缓慢减少趋势,而ERA资料呈增加趋势;ERA和JRA资料的年代际曲线波动平稳,不能表现出观测资料的年代际变化趋势,CFSR资料与观测值最为接近,但是变化趋势较观测资料缓慢。在长期变化趋势空间分布上,CFSR资料的可信度相对较好,JRA资料次之,ERA资料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分析资料 辽宁省海岸带 最大小时风速 大风次数
下载PDF
青岛近海海陆大风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井传才 唐万林 +1 位作者 王建平 吴洁晶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5年第4期17-22,共6页
本文利用1951~199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青岛近海海陆大风的出现频数、风向频率,阐述了该区的季风特征和形成原因,海陆大风差别及其规律,并提出了统计预报方程。通过试报和多年使用结果表明,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
关键词 青岛 近海 回归分析 海风 陆风 对比分析
下载PDF
青岛沿海地区大风特征及其预警评估 被引量:5
9
作者 郭丽娜 马艳 于慧珍 《海洋气象学报》 2022年第2期90-98,共9页
利用2007—2019年青岛8个海岛站和22个岸基站的观测数据,结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以及2015—2019年青岛市气象台发布的大风预警信息,统计分析了青岛沿海地区的大风特征,检验评估了大风预警发布的命中率并由此提出... 利用2007—2019年青岛8个海岛站和22个岸基站的观测数据,结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以及2015—2019年青岛市气象台发布的大风预警信息,统计分析了青岛沿海地区的大风特征,检验评估了大风预警发布的命中率并由此提出了实况预警参考站点的建议。分析结果表明,青岛沿海地区60.3%的大风日出现在冬、春季,82.9%的大风出现在海岛站,青岛环胶州湾地区全年不易受到大风的影响;造成青岛大风的环流型主要由冷高压型、低压槽型、温带气旋型和台风型组成,其中冷高压型是以冬季大风为主,低压槽型以春季大风为主,温带气旋型以春、夏季大风为主;2015—2019年青岛海岛站大风平均预警准确率为81.0%,沿海地区大风预警发布提前量平均为12.1 h,解除预警滞后20.8 h;海岛站中的田横岛、长门岩、朝连岛、灵山岛以及岸基站中的胶州营海、红岛休闲渔村、罗家营、奥帆基地和大涧山可作为大风实况参考站点,用以开展青岛沿海地区大风预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沿海 大风 预警评估
下载PDF
沿海大风区的线岔平面布置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熙 吴积钦 +1 位作者 钟源 韩峰 《电气化铁道》 2020年第S02期189-194,共6页
接触网线岔是接触网故障的多发区。广梅汕铁路地处潮汕地区,属于沿海大风气候,需要优化接触网线岔的平面布置才能满足安全运行要求。目前线岔计算方法相对粗糙,有必要针对大风区的线岔布置进行计算研究。本文采用分段分析法将线岔分为... 接触网线岔是接触网故障的多发区。广梅汕铁路地处潮汕地区,属于沿海大风气候,需要优化接触网线岔的平面布置才能满足安全运行要求。目前线岔计算方法相对粗糙,有必要针对大风区的线岔布置进行计算研究。本文采用分段分析法将线岔分为一般悬挂区、始触区等,首先建模分段部分并运用流体计算软件仿真模拟沿海大风区环境,数值求解分段部分风荷载,然后利用当量计算法计算最大风偏移值,最终根据仿真计算结果确定线岔各部分拉出值允许范围,并整体优化线岔平面布置,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应于沿海大风区环境,具有借鉴意义,值得推广。此外研究还发现:无交叉线岔相较交叉线岔在抗风性能方面更具有优势;当跨距在35 m以上,风速在25 m/s以上时,采用分段分析法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线岔 沿海大风区 分段分析法
下载PDF
用调整边界层湍流系数的QNSE方案模拟夏秋季沿海大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有利 徐慧燕 +2 位作者 卢美 朱业 刘瑞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3-350,362,共9页
利用WRF模式,采用YSU、QNSE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以及调整参数后的QNSE边界层参数化方案(MQNSE),对2009年7月梅雨个例、2015年苏迪罗台风以及2013年10月的近海大风进行了模拟试验,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检验,着重检验参数调整后的QNSE方案模... 利用WRF模式,采用YSU、QNSE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以及调整参数后的QNSE边界层参数化方案(MQNSE),对2009年7月梅雨个例、2015年苏迪罗台风以及2013年10月的近海大风进行了模拟试验,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检验,着重检验参数调整后的QNSE方案模拟沿海大风效果.研究结果如下:参数调整后的QNSE边界层参数化方法改进了对沿海风场的模拟效果,尤其是当风速小幅脉动时,参数调整后的QNSE方案较接近于实况风速的波动.通过登陆台风个例模拟试验和对沿海10个岛屿观测站的490个样本统计检验表明,参数调整后的QNSE方案较YSU和原QNSE方案的绝对误差(AE)和相对误差(RE)小,表明调整后的方案对海上风速模拟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在对连续1个月的沿海风场模拟试验对比中发现,参数调整后,海上过大的风速模拟值明显降低,模拟效果更趋近于实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QNSE参数化方案 苏迪罗台风 沿海大风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