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在煤田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赵镨 《中国煤田地质》 2001年第2期62-64,75,共4页
90年代以来,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在海上石油勘探中获得成功。其中的三维三分量转换波地震技术因能解决水文和煤层裂隙等问题,而被应用于煤田普查。本文简要介绍了模波和转换波地震勘探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近年来三维三分量转换波地震... 90年代以来,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在海上石油勘探中获得成功。其中的三维三分量转换波地震技术因能解决水文和煤层裂隙等问题,而被应用于煤田普查。本文简要介绍了模波和转换波地震勘探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近年来三维三分量转换波地震技术在煤田勘查中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波 纵波 转换波 煤田勘查 地震勘探 反射波
下载PDF
中国煤矿区的土地复垦 被引量:40
2
作者 何书金 郭焕成 +1 位作者 韦朝阳 刘慧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32,共10页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和资料综合分析,阐明了煤炭资源开发及其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总结和归纳了我国煤矿区主要被破坏土地的类型、数量及分布;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指出了煤矿区土地复垦的原则、方向、程序模式以及相应的主要技...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和资料综合分析,阐明了煤炭资源开发及其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总结和归纳了我国煤矿区主要被破坏土地的类型、数量及分布;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指出了煤矿区土地复垦的原则、方向、程序模式以及相应的主要技术措施;评估了煤矿区土地复垦的效益;并对我国不同地区煤矿土地破坏的特征及其复垦途径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矿区 土地复垦
下载PDF
淮南煤田13-1煤层顶板地质特征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刘钦甫 刘衡秋 +3 位作者 彭苏萍 孟召平 曹代勇 张玉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8-322,共5页
根据大量钻孔和矿井生产资料,对淮南煤田13-1煤层顶板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煤层顶板的沉积环境及沉积特征对顶板的稳定性起主要控制作用,煤层小构造和顶板岩性组合等因素影响顶板稳定性的局部变化.分流河道砂岩是... 根据大量钻孔和矿井生产资料,对淮南煤田13-1煤层顶板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煤层顶板的沉积环境及沉积特征对顶板的稳定性起主要控制作用,煤层小构造和顶板岩性组合等因素影响顶板稳定性的局部变化.分流河道砂岩是稳定性最好的顶板岩性,厚层分流间湾泥岩顶板的稳定性次之,泛滥平原泥岩顶板和决口扇、潮坪砂岩顶板为不稳定或中等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煤田 顶板地质特征 沉积环境 顶板稳定性
下载PDF
煤体采动裂隙现场实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彭永伟 齐庆新 +3 位作者 汪有刚 邓志刚 李宏艳 李春睿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4188-4193,共6页
为获取高强度开采条件下煤体采动裂隙,以天地王坡矿3207工作面为背景,采用钻孔窥视法、测线法和测窗法等综合手段进行煤体采动裂隙现场实测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COMSOLMultiphysics软件研究煤体采动裂隙场对采动应力分布、煤层瓦斯压... 为获取高强度开采条件下煤体采动裂隙,以天地王坡矿3207工作面为背景,采用钻孔窥视法、测线法和测窗法等综合手段进行煤体采动裂隙现场实测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COMSOLMultiphysics软件研究煤体采动裂隙场对采动应力分布、煤层瓦斯压力的影响;探讨瓦斯压力与采动裂隙分布之间关系,并分析采动裂隙条件下抽放孔的合理布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煤体采动裂隙场 实测 瓦斯抽放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新疆煤田火区火风压模式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曾强 常心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55-958,共4页
通过对新疆煤田火区火风压物理过程的分析,提出煤田火区火风压由地上、地下区域组成.地上、地下区域火风压主要是由空气柱内外温度差形成的密度差导致对流作用产生的.同时认为地下区域箱体内存在烟气的多变膨胀效应.基于上述作用机理,... 通过对新疆煤田火区火风压物理过程的分析,提出煤田火区火风压由地上、地下区域组成.地上、地下区域火风压主要是由空气柱内外温度差形成的密度差导致对流作用产生的.同时认为地下区域箱体内存在烟气的多变膨胀效应.基于上述作用机理,提出了新疆煤田火区火风压计算模型,并对火区状态系数C进行了分析.从确定火区地面覆盖层厚度和估算火区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2个方面对该模型进行了应用分析,初次提出了火区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的估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火区 火风压 火区气体排放
下载PDF
潞安常村井田陷落柱分布规律与成因初探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书林 张子敏 +1 位作者 王运革 卢志刚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283-287,共5页
陷落柱发育、导水和集聚瓦斯都对煤矿安全生产产生威胁.依据常村井田现勘探揭露陷落柱发育的位置和特征,从岩溶发育条件、地下水径流条件以及构造发育条件等3个方面对常村井田陷落柱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上述3个条件是常村井田陷落柱发... 陷落柱发育、导水和集聚瓦斯都对煤矿安全生产产生威胁.依据常村井田现勘探揭露陷落柱发育的位置和特征,从岩溶发育条件、地下水径流条件以及构造发育条件等3个方面对常村井田陷落柱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上述3个条件是常村井田陷落柱发育的主要因素,且三者相互联系,进而得出了陷落柱发育的规律:陷落柱多发育在奥灰水富水异常区、张扭性断层应力集中部位和向斜轴部褶曲部位及其转折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潞安常村井田 陷落柱 岩溶 径流 构造
下载PDF
内蒙古胜利煤田锗矿床赋存规律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3
7
作者 秦胜利 《中国煤田地质》 2001年第3期18-19,共2页
胜利煤田首次发现全国最大的锗矿床,其储量占全国30%以上,且赋存条件好,宜于大型露天开采。研究了其赋存规律,指明了今后找矿方向。
关键词 特大型锗矿床 赋存规律 找矿方向 胜利煤田
下载PDF
煤矸石填埋场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时空变异 被引量:15
8
作者 马守臣 张合兵 +2 位作者 王锐 关中美 郭增长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08-1614,共7页
为了研究煤矸石填埋场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时空变异,以山西长治司马矿煤矸石填埋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对不同复垦年限矸石场的土壤微生物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矸石场不同层次土壤的微生物数量以及真... 为了研究煤矸石填埋场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时空变异,以山西长治司马矿煤矸石填埋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对不同复垦年限矸石场的土壤微生物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矸石场不同层次土壤的微生物数量以及真菌、放线菌占微生物总数的比例随着复垦年限增加而逐渐增加,而细菌与真菌的比值(B/F值)呈降低趋势。在林木根区水平方向上,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S1(树基附近)处的细菌占微生物总数的比例逐渐减少,真菌和放线菌占微生物总数的比例逐渐增加。充填复垦5 a后,S1位点的细菌数较S2处(距树干基部约100 cm处)显著低11.70%,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S2处高31.18%和19.08%,B/F值比S2处低19.95%。矸石场各土壤层次的过氧化氢酶、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在水平方向上,在充填复垦5 a后,与S2位点相比,S1处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降低23.81%和17.95%,脲酶酶活性显著提高19.05%,但S1处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与S2位点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矸石场复垦土壤呼吸速率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在复垦第1年,S1和S2位置土壤呼吸速率没有显著差异。充填复垦3 a后,S2处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S1,但到复垦5 a后,S1处的土壤呼吸速率较S2显著提高3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填埋场 土壤微生学特性 复垦年限 时空变异
下载PDF
山西沁水煤层气田煤层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胡国艺 关辉 +2 位作者 蒋登文 杜平 李志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3-217,共5页
沁水煤层气田单层煤层厚,分布在1~12m之间,一般大于6m,热演化程度高,R0分布在2.6%~3.7%之间,含气量大于14m3/t,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沁水煤层气田热成因的煤层气在煤层中经历了解析-扩散-运移等作用,在... 沁水煤层气田单层煤层厚,分布在1~12m之间,一般大于6m,热演化程度高,R0分布在2.6%~3.7%之间,含气量大于14m3/t,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沁水煤层气田热成因的煤层气在煤层中经历了解析-扩散-运移等作用,在构造高部位富集成藏,成藏期后的煤层气藏保存条件好,在上述3个因素的作用下,使得沁水煤层气田煤层气成藏条件较好,富含煤层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煤层气田 煤层气 碳同位素 组分 成藏条件:山西
下载PDF
神府煤田废弃堆积体新增水土流失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建明 王文龙 +3 位作者 王贞 詹松 王正利 李仁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9-249,共11页
通过野外模拟降雨试验,对比分析了弃土弃渣体、煤矸石与原生地面的径流产沙规律。结果表明:(1)原生地面产流量随时间变化较小,煤矸石产流量随时间递增,弃土弃渣体产流量在产流开始后6 min内波动较大,随后趋于稳定。原生地面和弃土弃渣... 通过野外模拟降雨试验,对比分析了弃土弃渣体、煤矸石与原生地面的径流产沙规律。结果表明:(1)原生地面产流量随时间变化较小,煤矸石产流量随时间递增,弃土弃渣体产流量在产流开始后6 min内波动较大,随后趋于稳定。原生地面和弃土弃渣体的稳定产流量与雨强呈显著的线性关系;(2)原生地面及煤矸石的侵蚀发生于整个降雨过程,弃土弃渣废弃堆积体的侵蚀主要发生在产流初期。弃土体在产流开始后的0~6 min内侵蚀速率显著递增,6~15 min内缓慢递减,15 min后达到相对稳定。弃渣体的侵蚀速率分两个阶段:产流开始后0~6 min内,侵蚀速率较大,且随雨强变化波动明显,6 min后达到相对稳定;(3)原生地面、弃土体及沙少石多弃渣体的侵蚀总量与雨强、径流总量均分别呈线性函数、指数函数和线性函数关系;(4)与原生地面相比,煤矸石的侵蚀总量和径流总量分别减少了86.53%~98.41%和26.42%~71.39%,弃土弃渣体的新增侵蚀总量和新增径流总量为原生地面的2.25~631.59倍和-0.01~10.57倍。因此,矿区需要做好弃土弃渣堆积体的防护工作,以减缓其严重的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煤田 不同下垫面 径流 产沙 新增水土流失
下载PDF
巨野煤田天然焦、无烟煤综合方法划分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汤振清 梁奉奎 《中国煤田地质》 2001年第2期4-5,共2页
目前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中,唯独对天然焦没有明确的分类指标。在巨野煤田勘查过程中,通过对天然焦、无烟煤的宏观鉴定、煤质化验测试指标、镜下显微测定结果、测井曲线物性特征等方法的分析研究,对其划分问题取得了多种参数、依据... 目前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中,唯独对天然焦没有明确的分类指标。在巨野煤田勘查过程中,通过对天然焦、无烟煤的宏观鉴定、煤质化验测试指标、镜下显微测定结果、测井曲线物性特征等方法的分析研究,对其划分问题取得了多种参数、依据,获得了良好地质效果并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焦 无烟煤 巨野煤田 分类指标 煤质化验 测试指标 镜下显微测定 测井曲线
下载PDF
基于FLAC^3D横观各向同性模型的煤矿井田初始地应力场反演方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余大军 杨张杰 +2 位作者 郭运华 杨永刚 王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427-3434,共8页
大多数初始地应力场的反演均将对象岩体简化为各向同性弹性体,但是对于具有层状构造、倾角多变、力学性质方向差异较大的含煤地层,这样简化就会导致反演结果误差很大,同时这种多层交互岩体在计算建模、参数取值等过程中也存在难度。为... 大多数初始地应力场的反演均将对象岩体简化为各向同性弹性体,但是对于具有层状构造、倾角多变、力学性质方向差异较大的含煤地层,这样简化就会导致反演结果误差很大,同时这种多层交互岩体在计算建模、参数取值等过程中也存在难度。为了提高具有复杂地质条件的煤系地层初始地应力场反演精度,提出了基于FLAC^3D横观各向同性弹性模型和各向同性弹性模型相结合的地应力反演方法。同时为解决多层交互、倾角多变等煤系地层的计算建模、参数选取等问题,根据岩层交互规律、岩性特征,通过对复杂地层进行地质概化,建立与实际岩层基本一致的计算模型,进行数值试验,得到了用于数值计算的多层岩体等效力学参数。根据数值试验结果,建立了局部区域的横观各向同性弹性模型和各向同性弹性模型相结合的计算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拟合地应力场并将地应力场精确加载至计算模型并实现力的平衡,最终完成初始地应力场的加载。结果表明,采用建立数值模型来计算各层岩体的等效力学参数的方法优化了建模过程,提高了数值计算效率。对比两种方法反演结果,采用横观各向同性模型进行计算更能体现具有层状构造的煤系地层力学性质的方向差异性,能有效提高局部区域的地应力拟合精度,其地应力反演结果更符合实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田 地应力反演 横观各向同性 层状构造 FLAC^3D
下载PDF
大同塔山井田煌斑岩侵入对煤层煤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富强 《山西煤炭》 2007年第2期17-20,共4页
通过对大同塔山井田正常煤与接触变质煤的反射率及主要煤质指标、煤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的对比,探讨了煌斑岩侵入对煤层煤质的影响及其原因。
关键词 塔山井田 煌斑岩 煤质 影响
下载PDF
330MW对冲燃烧锅炉燃烧和污染物排放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猛 胡桂林 +1 位作者 樊建人 岑可法 《能源工程》 2005年第3期25-28,共4页
分别对330MW对冲锅炉在额定负荷、55%额定负荷工况下的流场、温度场、煤粉颗粒场和NOx场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实际运行经验吻合较好。通过研究得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对大型对冲燃烧锅炉的设计优化和安全运行具有较为重要的... 分别对330MW对冲锅炉在额定负荷、55%额定负荷工况下的流场、温度场、煤粉颗粒场和NOx场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实际运行经验吻合较好。通过研究得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对大型对冲燃烧锅炉的设计优化和安全运行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排放 数值模拟 锅炉燃烧 对冲燃烧 参考价值 额定负荷 负荷工况 模拟研究 煤粉颗粒 运行经验 模拟结果 安全运行 设计优化 燃烧锅炉 温度场 NOx
下载PDF
铁法煤田煤层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崔玉环 王生辉 +2 位作者 马银起 李希彦 宋绍民 《煤炭技术》 CAS 2005年第3期98-100,共3页
根据地质勘探和矿井开采资料,归纳总结出铁法煤田煤层赋存特征,并简要分析了煤层赋存的影响因素, 对今后煤田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铁法煤田 煤层赋存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模糊集合度量配煤方法在数据处理及昆钢煤场管理改进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东 张昆钢 +2 位作者 程实 魏亚玲 张学梅 《煤质技术》 2015年第2期33-38,共6页
结合煤岩学的特点介绍了模糊集合配煤方法的数学基础,定义了"类强度指数集合PSI"和"类组分平衡指数集合PCBI"的概念,用实测镜质组数值型反射率和活惰比数据计算2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再根据阿莫索夫-夏皮罗法计算强... 结合煤岩学的特点介绍了模糊集合配煤方法的数学基础,定义了"类强度指数集合PSI"和"类组分平衡指数集合PCBI"的概念,用实测镜质组数值型反射率和活惰比数据计算2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再根据阿莫索夫-夏皮罗法计算强度指数SI和组分平衡指数CBI。以SI、CBI为自变量,分别以相对应的焦炭性能参数CRI、CSR、M40、M10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采用剩余标准差值最接近零的二次二元二项式方程为最佳回归方程,并利用模糊集合配煤方法加强对昆钢煤场的管理。对煤场来煤在原有性能测试的基础上加强镜质组型反射率和活惰比的测定,利用模糊集合配煤理论指导煤场各批次煤种的PSI及PCBI集合的计算,进而计算配合煤的SI及CBI,为预测焦炭的性能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煤方法 镜质组 反射率 活惰比 类强度指数集合 类组分平衡指数集合 强度指数 组分平衡指数 煤场管理
下载PDF
高炉喷煤直吹管内气粉两相流的浓度场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宗彦 邹宗树 王文忠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09期6-9,共4页
在对高炉局部富氧喷煤直吹管内气固两相流流场研究的基础上 ,对直吹管内氧和煤粉的浓度场进行了数值研究 ,包括氧 -煤喷枪的插入角度和枪位、局部富氧射流的漩流数以及煤粉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氧 -煤喷枪的插入角度和枪位对氧 ,特别... 在对高炉局部富氧喷煤直吹管内气固两相流流场研究的基础上 ,对直吹管内氧和煤粉的浓度场进行了数值研究 ,包括氧 -煤喷枪的插入角度和枪位、局部富氧射流的漩流数以及煤粉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氧 -煤喷枪的插入角度和枪位对氧 ,特别是对煤粉的浓度场分布有较大的影响 ;合适的富氧率下氧气的旋流作用能够促进氧气与煤粉的混合 ,增强氧 -煤喷枪出口附近区域的动量传输和质量传输 ;利用氧 -煤喷枪可以形成一个局部富氧区域 ,显著提高煤粉周围的氧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喷煤 直吹管 氧浓度场 煤粉浓度场
下载PDF
优化光谱指数的露天煤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估算 被引量:7
18
作者 亚森江·喀哈尔 茹克亚·萨吾提 +4 位作者 尼加提·卡斯木 尼格拉·塔什甫拉提 张飞 阿不都艾尼·阿不里 师庆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486-2494,共9页
光谱学提供了对土壤中许多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和快速无损检测的方法。可见光和近红外反射光谱(Vis-NIR)为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于新疆准东露天煤矿区采集51个0~1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在实验室中分别测定样品的有机质(S... 光谱学提供了对土壤中许多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和快速无损检测的方法。可见光和近红外反射光谱(Vis-NIR)为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于新疆准东露天煤矿区采集51个0~1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在实验室中分别测定样品的有机质(SOM)含量、重金属砷(As)含量与高光谱;使用基于 JAVA 语言自主开发的两波段组合软件V1.0(No: 2018R11S177501)计算不同高光谱数据变换形式(原始反射率( R),倒数(1/ R),对数(lg R)和平方根( R)下Vis-NIR区域(400~2 400 nm)所有两波段组合得到的优化光谱指数(NPDI)与As的相关性,在最优光谱指数(| r |≥0.73和 p =0.001)中通过变量重要性准则(VIP)进一步筛选VIP≥1的指数作为模型自变量,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估算As含量并使用四个交叉验证度量标准:相对分析误差(RPD),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最小信息准则(ACI)评价模型精度,从而探讨优化光谱指数方法应用于高光谱检测露天煤矿区土壤重金属砷含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研究区As含量离散度较高,所有样品中SOM含量均小于2%,且As含量与SOM含量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无显著相关性(| r |=0.113)。(2)As含量与单波段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很低(| r |≤0.228),而通过 R , 1/ R , lg R , R 计算的NPDIs与As含量的相关性在近红外(NIR, 780~1 100 nm)和短波红外(SWIR, 1 100~ 1 935 nm)光谱中发现最高的相关系数和最低的 p 值(|r|≥0.73和 p =0.001),在长波近红外(LW-NIR)区域基于 R 形成的NPDIs与As含量相关性最高(|r|=0.74)。(3)VIP方法分别筛选NPDI R (1 417/1 246), NPDI 1/ R (799/953, 825/947)、 NPDI sqrt- R (1 023/1 257, 1 008/1 249, 1 021/1 250, 1 020/1 247)和NPDI lg R (801/953, 811/953, 817/951, 825/947, 828/945)为GWR模型自变量。(4)从4个预测模型的表现可以看出, Model-a( R)与其他三个模型(Model-b(1/ R), Model-c( R)和Model-d(lg R))相比,它具有最高的验证系数(R^2=0.831, RMSE=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优化光谱指数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露天煤矿区
下载PDF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三塘湖煤田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任小丽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6年第5期646-651,共6页
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三塘湖煤田进行勘探,通过分析区内地震地质条件,建立相应的观测系统。针对获取的原始数据特点,采用折射波静校正、动较切除、多道预测反褶积等技术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三维处理成果。在资料解释中,重点将地震... 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三塘湖煤田进行勘探,通过分析区内地震地质条件,建立相应的观测系统。针对获取的原始数据特点,采用折射波静校正、动较切除、多道预测反褶积等技术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三维处理成果。在资料解释中,重点将地震反演技术与地质资料相结合,构建全三维地质模型,充分展现了煤层及其厚度的发育情况,与地质认识吻合较好,体现出解释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三塘湖煤田 波阻抗反演 全三维地质模型
下载PDF
神头二电厂灰场植物群落分析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红 上官铁梁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109-1114,共6页
火电厂贮灰场常位于电厂附近平原地带 ,占地面积大 ,贮留时间长。以山西省神头二电厂马邑贮灰场为例 ,采用等级聚合分类分析、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 ,系统研究了灰场环境对植物群落类型、分布、多样性的影响... 火电厂贮灰场常位于电厂附近平原地带 ,占地面积大 ,贮留时间长。以山西省神头二电厂马邑贮灰场为例 ,采用等级聚合分类分析、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 ,系统研究了灰场环境对植物群落类型、分布、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灰场区植物分为 4个群落 ,以强耐盐碱的碱蓬群落为优势群落 ,群落分布和多样性受灰场的影响较小 ,但随着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加重 ,植物群落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多样性指数 神头二电厂 灰场 植物群落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