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挪用公款罪在司法认定中的几个难题
1
作者 吴学斌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0-12,40,共4页
刑法第382条第2款在性质上属于法定拟制。一般主体与有特殊身份的人相互勾结可以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挪用公款罪的犯罪本质在于公款私用。应该以构成要件作为区分此罪与彼罪的依据。
关键词 挪用公款罪 共同犯罪 法定拟制 罪的区别
下载PDF
基于犯罪人地域特征的共同犯罪网络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赵迪 陈鹏 +2 位作者 江欢 李海成 苗红斌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64,共8页
现有共同犯罪研究缺少从犯罪人的地域特征角度对其参与共同犯罪的合作关系构成及原因进行分析。该文以北京市2006-2017年入室盗窃案件为例,基于犯罪人的地域特征构建共同犯罪网络模型,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和二次指派程序(QAP)回归方法对... 现有共同犯罪研究缺少从犯罪人的地域特征角度对其参与共同犯罪的合作关系构成及原因进行分析。该文以北京市2006-2017年入室盗窃案件为例,基于犯罪人的地域特征构建共同犯罪网络模型,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和二次指派程序(QAP)回归方法对共同犯罪现象及其原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2006-2017年参与北京市入室盗窃共同犯罪的犯罪人主要来自京、冀、豫、川等地,但不同地域犯罪人群体间的共同犯罪合作关系呈弱化趋势,其中北京籍犯罪人的参与度逐年降低,黑龙江籍犯罪人日趋活跃;2)犯罪人的地域特征分布对其共同犯罪的合作对象选择有一定影响,来自同地域犯罪人数较多时形成同地域共同犯罪比例较高,反之形成跨地域共同犯罪比例较高;3)犯罪人所属地域的文化相似性和地理距离对其共同犯罪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地域间文化相似性越高、地理距离越小,则形成共同犯罪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室盗窃 地域特征 共同犯罪 社会网络分析 二次指派程序(QAP)回归
下载PDF
论涉档案犯罪刑事司法规制现状及出路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学良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3,共9页
涉档案犯罪案发总量少、罪名分布集中,部分案件定性存在较大分歧,个案间量刑差异较小,缓刑适用率高但适用标准不统一。涉档案犯罪数量较少的事实根本性地决定了将档案犯罪单独设置一节的建议欠缺现实依据,也存在浪费立法资源的问题。《... 涉档案犯罪案发总量少、罪名分布集中,部分案件定性存在较大分歧,个案间量刑差异较小,缓刑适用率高但适用标准不统一。涉档案犯罪数量较少的事实根本性地决定了将档案犯罪单独设置一节的建议欠缺现实依据,也存在浪费立法资源的问题。《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条两款罪名实为规制涉档案犯罪的基本条款,在行为对象为国家所有的档案时原则上以该条款规定的罪名定罪处罚。当行为人窃取的档案不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时,应当以盗窃罪作为基本条款,判断具体案件中不法行为的罪与刑。区分档案的信息价值与物理价值,当国有档案包含国家秘密、军事秘密、商业秘密时,原则上《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条两款罪名规制不法行为,除非其他罪名有更重的法定刑时排除该两款罪名的适用。明确涉档案犯罪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将再犯的危险的区分为再犯的社会危险与再犯的人身危险,综合评价危险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档案犯罪 罪名适用 竞合犯 缓刑
原文传递
共同犯罪论 被引量:69
4
作者 陈兴良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8-57,共10页
本文系研究共同犯罪基本理论的学术论文。本文通过对共同犯罪的概念、正犯的概念 ,共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入手 ,研究各共同犯罪人的犯罪构成及其刑事责任。
关键词 共同犯罪 共同正犯 教唆犯 帮助犯 组织犯 间接正犯
下载PDF
单一正犯视角下的共同正犯问题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明祥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33,共23页
共同正犯的概念是为弥补区分正犯与共犯(即区分制)的犯罪参与体系的缺陷而提出的,是区分制的产物。共同正犯的法律规定和相关解释论,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区分制定罪处罚上的一些问题,但同时带来了诸多新的难题。我国刑法采取不做这... 共同正犯的概念是为弥补区分正犯与共犯(即区分制)的犯罪参与体系的缺陷而提出的,是区分制的产物。共同正犯的法律规定和相关解释论,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区分制定罪处罚上的一些问题,但同时带来了诸多新的难题。我国刑法采取不做这种区分的单一正犯体系,自然也就没有共同正犯的规定。区分制带来的定罪和处罚难题,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和单一正犯的解释论,即可迎刃而解,自然不需要运用共同正犯的理论来解释我国的共同犯罪规定,并且,对司法实践中的共同正犯案件,按我国刑法的规定比按德、日刑法的规定来处理,有更为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正犯 共同犯罪 单一正犯 犯罪参与
原文传递
从单一正犯视角看共谋共同正犯论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明祥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8,共14页
共谋共同正犯理论是从判例发展而来,宗旨是为使犯罪的共谋者中未分担实行行为的幕后大人物受到更重的处罚(即作为正犯处罚)。目前这种理论已被日本刑法学界多数学者所接受,也得到许多德国学者的支持。但是,将未分担实行行为者作为正犯... 共谋共同正犯理论是从判例发展而来,宗旨是为使犯罪的共谋者中未分担实行行为的幕后大人物受到更重的处罚(即作为正犯处罚)。目前这种理论已被日本刑法学界多数学者所接受,也得到许多德国学者的支持。但是,将未分担实行行为者作为正犯来处罚或评价,违背区分正犯与共犯的初衷,会动摇区分制的根基。我国采取不区分正犯与共犯的单一正犯体系,刑法对作为犯罪参与特殊类型的共同犯罪及其处罚原则有明文规定,将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危险性的共谋犯罪案件,认定为共同犯罪,根据共谋者在犯罪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分为主犯或从犯,给予轻重不同的处罚,能确保参与者之间处罚均衡合理,根本不需要引进共谋共同正犯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谋 共同正犯 共同犯罪 单一正犯
原文传递
论事后抢劫罪 被引量:4
7
作者 桥爪隆 王昭武(译)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9年第5期185-200,共16页
由于与抢劫罪一样,同时具有作为财产犯罪的性质与作为人身犯罪的性质,因而,事后抢劫罪被称为准抢劫罪,要求暴力、胁迫达到按照社会一般观念一般情况下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的程度。要成立事后抢劫罪,以在盗窃机会的持续过程中实施暴力、... 由于与抢劫罪一样,同时具有作为财产犯罪的性质与作为人身犯罪的性质,因而,事后抢劫罪被称为准抢劫罪,要求暴力、胁迫达到按照社会一般观念一般情况下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的程度。要成立事后抢劫罪,以在盗窃机会的持续过程中实施暴力、胁迫为必要。判断盗窃机会的持续性标准是,盗窃犯与被害人等之间的紧迫对立状态是否仍然在持续。作为本罪主体的“盗窃犯”还包括盗窃的未遂犯,并且,应该以盗窃行为的既遂或未遂作为本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别标准。另外,本罪是以盗窃行为以及暴力、胁迫作为实行行为的结合犯,因而在盗窃犯实施了盗窃行为之后再参与进来,仅仅参与了盗窃犯的暴力、胁迫行为的,就属于是否成立承继的共同正犯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后抢劫罪 准抢劫 盗窃机会的持续 结合犯 承继的共犯
下载PDF
有组织犯罪集团挖掘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德权 史伟奇 凌志刚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5年第9期196-200,共5页
互联网的发展使有组织犯罪集团的认定与处罚变的更为困难.针对有组织犯罪集团的特点,采用共犯网络结构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有组织犯罪集团结构及其组成实体,提出一种对有组织犯罪集团进行系统分析和挖掘的新算法.该算法... 互联网的发展使有组织犯罪集团的认定与处罚变的更为困难.针对有组织犯罪集团的特点,采用共犯网络结构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有组织犯罪集团结构及其组成实体,提出一种对有组织犯罪集团进行系统分析和挖掘的新算法.该算法能从大型真实犯罪数据集提取信息,快速获取有组织犯罪集团证据,提高了有组织犯罪集团检测效率.最后将算法与其他现有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时间性能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组织犯罪集团 共犯矩阵 挖掘技术 犯罪证据 时间性能
下载PDF
基于共犯网络结构的有组织犯罪集团挖掘方法
9
作者 唐德权 史伟奇 凌志刚 《微型机与应用》 2015年第12期17-19,共3页
有组织犯罪集团挖掘是目前数据挖掘技术研究的热点,利用共犯网络结构提出一种新的有组织犯罪集团挖掘的方法。该方法能从大型真实犯罪数据集获取有组织犯罪集团信息,提高了有组织犯罪集团检测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分析出有组织... 有组织犯罪集团挖掘是目前数据挖掘技术研究的热点,利用共犯网络结构提出一种新的有组织犯罪集团挖掘的方法。该方法能从大型真实犯罪数据集获取有组织犯罪集团信息,提高了有组织犯罪集团检测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分析出有组织犯罪集团特征演变轨迹,对挖掘有组织犯罪集团证据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共犯网络 有组织犯罪集团 检测效率
下载PDF
单一正犯视野下共谋共同正犯的考察与批判
10
作者 钱日彤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84-93,共10页
发端于判例的共谋共同正犯是日本刑法理论强行贴合向司法实践的产物。尽管共谋共同正犯在日本居于通说地位,但其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经不起逻辑推敲,且在外延上早已超出典型的正犯概念。共谋共同正犯与我国现有的单一制共犯立法模式和司... 发端于判例的共谋共同正犯是日本刑法理论强行贴合向司法实践的产物。尽管共谋共同正犯在日本居于通说地位,但其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经不起逻辑推敲,且在外延上早已超出典型的正犯概念。共谋共同正犯与我国现有的单一制共犯立法模式和司法现状格格不入,如贸然引入不仅会损害我国共犯理论的体系自洽性,而且也将使司法实务中对共犯问题的处理复杂化。相反,现有的单一正犯体系完全可以解决类似的问题,所以,共谋共同正犯理论的引入既无实益,又显多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谋共同正犯 单一制 区分制 谋议行为
下载PDF
关于辽阳社区矫正工作的调查及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晓舒 朱丽荣 臧丽红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9-21,共3页
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罚的一种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习惯,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 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罚的一种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习惯,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自2009年8月起,辽阳市社区矫正工作已从派出所转由矫正支队承担,就工作整体而言开展有序,社区司法专干、志愿者积极参与,矫正人员的日常监管、教育逐步规范。但同时通过调研其社区矫正工作发现还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矫正人员 矫正队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