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生理论下港口物流集群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马玮 《物流技术》 2015年第5期89-90,183,共3页
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对港口的物流产业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共生理论的研究对港口物流产业共生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在共生机制下对港口物流集群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究,对于我国港口物流产业的共生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总结,目的是能够为我国港口物流... 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对港口的物流产业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共生理论的研究对港口物流产业共生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在共生机制下对港口物流集群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究,对于我国港口物流产业的共生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总结,目的是能够为我国港口物流产业的共生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港口物流 集群产业
下载PDF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杰 程超 《汽车工程师》 2010年第9期24-26,共3页
当前中国正处于产业集群发展的高速时期,为了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研究便利,文章从地域、人力资源和发展历史等角度对中国当前主要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目前阶段各主要汽车产业集群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及所存在... 当前中国正处于产业集群发展的高速时期,为了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研究便利,文章从地域、人力资源和发展历史等角度对中国当前主要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目前阶段各主要汽车产业集群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及所存在的不足。指出各产业集群都应该就其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取长补短,向先进的产业集群学习经验并与自身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汽车工业 自主创新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茜 陈丽珍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4-56,共3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业已初具规模,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本文在对苏、沪、浙现代服务业整体比较的基础上,分析苏、沪、浙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集聚产业、优势产业。提出对江苏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建议:即应重点发展既服务于江苏先进制造业... 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业已初具规模,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本文在对苏、沪、浙现代服务业整体比较的基础上,分析苏、沪、浙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集聚产业、优势产业。提出对江苏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建议:即应重点发展既服务于江苏先进制造业又服务长三角整体发展,实现同沪、浙协同发展的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等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区位商 集聚产业
下载PDF
东北东部边境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以该地区的22个县(市)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琳 于天福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1-25,33,共6页
选取东北东部边境地区的22个县(市)作为研究对象,从其经济发展的差异化分析入手,剖析东北东部边境县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东北东部边境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是既要遵循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变"边... 选取东北东部边境地区的22个县(市)作为研究对象,从其经济发展的差异化分析入手,剖析东北东部边境县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东北东部边境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是既要遵循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变"边界屏障"为地缘优势,实现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国内分工协作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地区 县域经济 集群产业
下载PDF
复杂科学管理视角下的农村电商集群生态系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金勇 王柯 《决策与信息》 2019年第3期102-110,共9页
如何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经济战略发展的重大课题。基于复杂科学管理角度,农村电商集群生态系统可被定义为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商产业开启了基于"互联网+"的集群式协同发展... 如何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经济战略发展的重大课题。基于复杂科学管理角度,农村电商集群生态系统可被定义为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商产业开启了基于"互联网+"的集群式协同发展,如"遂昌模式"就以"产业+服务"的电商生态圈,将产业集群概念与创新系统、生态学相结合,突破集群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电商集群创新生态进行了优化升级。然而,该模式仍存在产业层次低、协同创新失衡、发展空间有限、农村资源有待开发、内部成员缺乏创新力、高素质电商人才短缺等问题。要克服这些弊端,就要从环境层、主体层和模式层三个层面着手,促进农村电商集群生态系统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科学管理 农村电商 集群产业 生态系统
下载PDF
集群工业化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6
作者 吴红霞 乔光云 孙进涛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3-84,95,共3页
在分析产业集群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产业集群和集群工业化的关系,提出了集群工业化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有效途径的观点,并根据我国目前集群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集群工业化 产业集群 专业化分工
下载PDF
武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邵琼 范韬 《科技创业月刊》 2014年第9期14-16,共3页
经济开发区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武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为例,探讨了开发区的管理机制和发展历程中各阶段的特点。研究对比了开发区的区域特色、产业定位、发展目标,并针对政府部门在开发区转型和升级过程中所起的重要... 经济开发区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武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为例,探讨了开发区的管理机制和发展历程中各阶段的特点。研究对比了开发区的区域特色、产业定位、发展目标,并针对政府部门在开发区转型和升级过程中所起的重要引导作用进行了讨论,认为开发区的升级应注重错位发展,培养区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开发区 区域经济 产业定位 发展模式
下载PDF
实施产业聚群战略 推进山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8
作者 顾颖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6期48-50,共3页
产业聚群是高新技术园区内企业乃至整个园区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机制 ,山西高新区有企业空间聚集但缺产业聚群。实施产业聚群战略 ,推进山西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应注重四个方面 :在区内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 ,进一步完善“产学研... 产业聚群是高新技术园区内企业乃至整个园区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机制 ,山西高新区有企业空间聚集但缺产业聚群。实施产业聚群战略 ,推进山西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应注重四个方面 :在区内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 ,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聚群发展的区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园区 产业聚群 “产学研”合作机制
下载PDF
论集群产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
9
作者 王补生 《机械管理开发》 2009年第S1期86-88,共3页
文中以定襄县法兰集群产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创新为切入点,剖析制造业企业实现信息化存在的难点与热点问题,论证了加速实现信息化的应对策略与有效措施,并对集群产业实现信息化目标提出了可行的模式以及促进技术信息资源整合共享... 文中以定襄县法兰集群产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创新为切入点,剖析制造业企业实现信息化存在的难点与热点问题,论证了加速实现信息化的应对策略与有效措施,并对集群产业实现信息化目标提出了可行的模式以及促进技术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与集成开发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产业 信息化 服务体系 模式
下载PDF
论绍兴传统集群产业升级的循环经济模式取向——兼论绍兴县①滨海工业园与丹麦卡伦堡工业园的比较
10
作者 朱宁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56-62,共7页
绍兴传统的"三缸"经济在历史上就具有集群现象,而且内涵了循环经济思想.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的循环经济模式体现了工业园区内可以有效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绍兴滨海工业园区是目前浙江唯一试行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从试点... 绍兴传统的"三缸"经济在历史上就具有集群现象,而且内涵了循环经济思想.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的循环经济模式体现了工业园区内可以有效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绍兴滨海工业园区是目前浙江唯一试行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从试点工作的效果来看,总体上获得了一些成绩,但仍任重道远.在比较两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工业园区为了实现产业升级而采取循环经济模式的几点普遍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产业 循环经济 绍兴 生态工业
下载PDF
集群产业发展升级影响地方经济管理研究
11
作者 姜岚 卢静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第26期24-25,共2页
产业集群现象是以社会经济政策和环境为前提的,一旦产业集群现象产生,各大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都会明显增加,从而促使这些企业开始创新,提升技术、管理、产品质量水平,最后实现部分区域乃至整个社会的产业升级。基于此,就产业... 产业集群现象是以社会经济政策和环境为前提的,一旦产业集群现象产生,各大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都会明显增加,从而促使这些企业开始创新,提升技术、管理、产品质量水平,最后实现部分区域乃至整个社会的产业升级。基于此,就产业集群如何形成产业升级以及产业升级对地方经济管理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产业 地方经济管理 发展升级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角下集群式产业转移进化博弈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友金 袁祖凤 易秋平 《系统工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8,共7页
在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中,集群式转移成为主要的产业转移模式,它是指集群产业链中纵向关联或横向关联企业的抱团迁徙,企业之间抱团迁徙的发生正是由于集群企业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强共生关系。集群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共生... 在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中,集群式转移成为主要的产业转移模式,它是指集群产业链中纵向关联或横向关联企业的抱团迁徙,企业之间抱团迁徙的发生正是由于集群企业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强共生关系。集群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共生关系极其相似,因此本文引入共生理论,构建集群式产业转移进化博弈模型,探讨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下集群式转移达到进化稳定的条件,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制定产业承接政策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式产业转移 进化博弈 条件 共生理论
原文传递
基于产业集群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机制构建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林 肖玉超 王永宁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5,共5页
产学研战略联盟是一种依托产业集群而发展起来的经济现象,其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从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特征入手,探讨了基于产业集群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三种形式及其对产业集群的作用,并从充分发... 产学研战略联盟是一种依托产业集群而发展起来的经济现象,其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从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特征入手,探讨了基于产业集群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三种形式及其对产业集群的作用,并从充分发挥战略联盟本身的优越性,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的角度提出了包括分工机制、协调机制、信息沟通机制、文化整合机制、人才交流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产学研 战略联盟 合作机制
下载PDF
群链产业合作模式下“京津冀”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谭佳音 蒋大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0-166,共7页
产业间的合作在不同区域中呈现出不同的形式,这会导致基于其建立的水资源合作联盟形式各异,进而会影响区域内合作水资源的整体收益。为优化"京津冀"区域内的水资源配置,本文基于产业合作的群链模式机理和模糊联盟博弈思想,提... 产业间的合作在不同区域中呈现出不同的形式,这会导致基于其建立的水资源合作联盟形式各异,进而会影响区域内合作水资源的整体收益。为优化"京津冀"区域内的水资源配置,本文基于产业合作的群链模式机理和模糊联盟博弈思想,提出了一种具有三阶段结构的"京津冀"区域水资源配置模式。在第一阶段,以满足"京津冀"区域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并兼顾产业间的水资源配置公平为目标,通过构建水资源一次配置模型,进行区域内各用水主体间的一次配置;在第二阶段,针对"京津冀"区域内产业间合作的群链结构,分析产业间进行水资源模糊合作博弈可能出现的模糊联盟形式,进而构建出水资源二次配置模型以实现水资源收益(效率)最大化,二次配置模型采用"优先规则"建立各水资源合作模糊联盟的支付函数,将"京津冀"区域内所有产业用水主体在第一阶段配置中获得的水资源按一定比率配置到各联盟中;在第三阶段,考虑模糊联盟的稳定性,采用模糊shapley值法对第二阶段配置后各模糊联盟的收益分配给产业用水主体。本文运用算例对上述水资源配置模式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算例分析结果显示:(1)"京津冀"区域内各产业间合作关系为群链模式时,各产业通过形成多种形式的水资源合作模糊联盟,获得比其单独利用水资源时更高的用水收益;(2)京津冀区域内各产业的总体用水收益也高于各产业单独利用水资源时的总用水收益。即本研究中的水资源配置模式有效。因此,该水资源配置模式可为产业合作关系为群链模式的区域,在进行产业间水资源优化配置时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合作联盟 水资源配置 群链模式
下载PDF
基于“三链”高级化的集群式产业链升级机理 被引量:16
15
作者 严北战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4-70,共7页
集群式产业链是研究产业集群升级的一个很好的研究视角。本文在对集群式产业链升级概念、逻辑分析的基础上,深入集群式产业链组织内部,重点就集群式产业链升级的核心机制———"三链"高级化机制进行分析。基于"产品链&qu... 集群式产业链是研究产业集群升级的一个很好的研究视角。本文在对集群式产业链升级概念、逻辑分析的基础上,深入集群式产业链组织内部,重点就集群式产业链升级的核心机制———"三链"高级化机制进行分析。基于"产品链""知识链""价值链"三维提出并论述了"三链"高级化与升级机制,探讨了其升级路径,剖析了集群式产业链"三链"高级化协同发展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式产业链 “三链”高级化 升级路径 协同升级
原文传递
武陵源遗产地旅游产业集群的特征和演变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利伟 徐红罡 张朝枝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9-1035,共7页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演变规律的研究在目前国内外旅游产业集群研究中较为薄弱。选择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作为案例地,通过对历年旅游企业的动态变化、旅游发展的回顾分析,深入研究武陵源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演变规律及内在...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演变规律的研究在目前国内外旅游产业集群研究中较为薄弱。选择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作为案例地,通过对历年旅游企业的动态变化、旅游发展的回顾分析,深入研究武陵源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演变规律及内在机制,指出武陵源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表现出很强的路径依赖的特征。最后总结了集群各发展阶段的特征和分析了今后的发展可能,认为制订基于集群的政策是武陵源旅游目的地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集群 集群 演变 武陵源
原文传递
贵州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组织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冯静 邹显强 《北方经贸》 2009年第5期153-156,共4页
以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来实现贵州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是提高贵州旅游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贵州的旅游业在产业规模、入境旅游人数等方面同全国的旅游强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交通落后,管理机... 以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来实现贵州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是提高贵州旅游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贵州的旅游业在产业规模、入境旅游人数等方面同全国的旅游强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交通落后,管理机制不健全,产业生产集中度低,旅游产品落后、老化、单一,宣传手段落后,对旅游资源的利用、保护不够等问题。应正确定位政府职能,加强旅游产业规划;整合区域资源,立足生态保护,锤炼企业精神;合理布局,建设贵州旅游产业集群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模式 产业集群 旅游产业 竞争优势 对策
下载PDF
基于“钻石模型”的泸州白酒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涛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8-61,共4页
泸州的白酒产业作为泸州四大支柱产业的排头兵,在泸州城市竞争力提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并使用波特的"钻石模型"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对泸州白酒产业集群... 泸州的白酒产业作为泸州四大支柱产业的排头兵,在泸州城市竞争力提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并使用波特的"钻石模型"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对泸州白酒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从而为泸州白酒产业根据自身的实力和所处环境选择合理策略,提升泸州白酒产业竞争力提供研究基础,并根据分析提出进一步健康持续发展泸州白酒产业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产业 “钻石模型” 产业集群 竞争力
下载PDF
对“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的若干质疑——兼谈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思路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婷婷 蔡建刚 谢珊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5年第9期1146-1148,共3页
从集群商品的相似性、集群企业的竞合性、集群产业的支柱性等集群特性来看,"旅游商品产业集群"是一个伪命题。重视并发展旅游商品产业是提升旅游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而张家界发展旅游商品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市场"... 从集群商品的相似性、集群企业的竞合性、集群产业的支柱性等集群特性来看,"旅游商品产业集群"是一个伪命题。重视并发展旅游商品产业是提升旅游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而张家界发展旅游商品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市场"。在建设全国旅游商品市场时,张家界需正确处理好园区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构建绿色低碳的生态工业区与交易区;正确处理好本土商品与外来商品的关系,以集聚全国甚至全球优质的特色旅游商品,打造旅游商品市场的"小义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商品产业集群 旅游商品市场 集群商品相似性 集群企业竞合性 集群产业支柱性
下载PDF
基于因地制宜原理下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20
作者 唐名阳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0-43,共4页
针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的落后态势,为探讨湘西州三大集群产业及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采用计算扩大系数、相关系数、比较趋势图的评价方法构建量化评价体系,运用Excel等软件,在因地制宜原理的指导... 针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的落后态势,为探讨湘西州三大集群产业及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采用计算扩大系数、相关系数、比较趋势图的评价方法构建量化评价体系,运用Excel等软件,在因地制宜原理的指导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大集群产业和旅游业对湘西地区的国民经济相关性高,对产业结构的转型非常重要。矿产业可待续性差,食品加工产业、生物制药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旅游业将成为新的支柱型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经济 因地制宜 湖南湘西 三大集群产业 旅游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