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耦合模式热带太平洋云—气候反馈模拟误差评估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志强 俞永强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7-472,共16页
云—气候反馈是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气候模拟的难点。本文利用IPCCAR4提供的耦合模式20世纪模拟试验结果和观测资料,通过滤波和经验正交展开(EOF)的方法将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信号分别提取出来,... 云—气候反馈是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气候模拟的难点。本文利用IPCCAR4提供的耦合模式20世纪模拟试验结果和观测资料,通过滤波和经验正交展开(EOF)的方法将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信号分别提取出来,然后再分别计算观测和模式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云—辐射和热通量反馈特征,发现在上述两个时间尺度上,耦合模式模拟的云—辐射和热通量的反馈都要比观测和再分析资料的偏弱。反馈偏弱的可能原因是模式中热带大气对流和云对海表温度变化的敏感性比真实大气要偏弱。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耦合模式热带太平洋年代际热力反馈偏弱,但是耦合模式模拟的热带太平洋南北纬10°之间海表温度的年代际增温趋势与观测相当。进一步分析表明,只用年代际热力反馈来解释热带太平洋的气候变化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动力反馈对于海表温度变化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际变化 云—气候反馈 耦合模式 热通量
下载PDF
BCC_AGCM2.1对中国东部地区云辐射特征模拟的偏差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祎 王在志 宇如聪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60-1275,共16页
通过与观测及再分析资料的对比,评估了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大气环流模式BCC_AGCM2.1对中国东部地区云辐射特征的模拟性能,并着重分析了模拟偏差的原因。在云辐射特征的基本气候态模拟方面,模式能大致再现中国东部中纬度层状云大值带,以及... 通过与观测及再分析资料的对比,评估了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大气环流模式BCC_AGCM2.1对中国东部地区云辐射特征的模拟性能,并着重分析了模拟偏差的原因。在云辐射特征的基本气候态模拟方面,模式能大致再现中国东部中纬度层状云大值带,以及层状云冷季多、暖季少的季节特征,模拟的短波云辐射强迫也具有与观测相对应的季节变化特征。在云辐射强迫和地面温度相互影响过程的模拟方面,模式也能模拟出与观测相近的相互作用过程,即地面温度降低伴随着层状云云量增多以及负的净云辐射强迫加强,升温时层状云云量减少和净云辐射强迫减弱。但模式模拟的大陆层状云云量系统性偏少(尤其在冷季),使得模式在该处的短波云辐射强迫明显偏弱。初步分析表明,造成层状云模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在中国西南地区对流层低层模式模拟的偏南气流明显偏弱以及陆-气潜热通量偏小。偏南气流偏弱导致低层散度和垂直运动条件不利于中层云的形成。同时偏南气流偏弱也不利于向西南地区的水汽输送,再加上模式模拟地表向上潜热通量偏小,这二者都使得模式模拟中国西南区域对流层低层的水汽含量严重偏少,相对湿度偏低,同样不利于层状云生成和发展。水汽偏少进一步导致在冷异常情况下青藏高原下游云辐射-地表温度反馈模拟偏弱,即呈现冷异常时,水汽条件偏弱限制了云量增加,弱化了进一步降低温度的反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中国东部 层状云 云辐射强迫 云-气候反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