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秋季积层混合云系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方法 被引量:17
1
作者 樊志超 周盛 +3 位作者 汪玲 周长青 李琼 彭月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0-216,共17页
统计分析2007-2016年秋季湖南省长沙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湖南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资料,得到湖南省秋季积层混合云系的降水分布情况、一般结构特征和相应的飞机增雨作业方法。使用多普勒天气雷达、GRAPES_CAMS数值模式和中小尺度气象站... 统计分析2007-2016年秋季湖南省长沙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湖南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资料,得到湖南省秋季积层混合云系的降水分布情况、一般结构特征和相应的飞机增雨作业方法。使用多普勒天气雷达、GRAPES_CAMS数值模式和中小尺度气象站网等资料对典型作业天气过程进行云降水物理和数值模拟分析,采用成对对流云和基于TREC算法的回波跟踪等方法进行作业效果评估。归纳得到湖南省秋季积层混合云系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判别的12个宏微观指标,探讨在使用运7飞机、碘化银烟条作业装备条件下,开展飞机增雨作业的最佳催化时机、部位和剂量。针对积层混合云系中的降水性层状云系、积云对流泡,飞机增雨适宜作业的区域、播撒高度和催化剂量:在过冷高层云的-15^-5℃层,播撒达到30 L^(-1)的人工冰晶浓度;在过冷积云的-15^-7℃层,静力催化使冰晶浓度达到30 L^(-1)或动力催化达到100 L^(-1)。这些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飞机作业 积层混合云系 播云方法
下载PDF
层状云人工增雨机制、条件和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28
2
作者 胡志晋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0-13,共4页
该文提出了新的层状云人工增雨机制 ,指出人工冰晶除通过贝吉隆过程使过冷云水转化为降水外 ,还使一部分冰面过饱和水汽转化为降水 ,凝华潜热的释放导致空气增温和局部升速加大 ,促进云降水的发展。与此相应提出了适合人工增雨的云层条... 该文提出了新的层状云人工增雨机制 ,指出人工冰晶除通过贝吉隆过程使过冷云水转化为降水外 ,还使一部分冰面过饱和水汽转化为降水 ,凝华潜热的释放导致空气增温和局部升速加大 ,促进云降水的发展。与此相应提出了适合人工增雨的云层条件、监测识别方法以及最佳催化部位、药剂、剂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云 人工增雨 播云方法
下载PDF
基于区域多参量动态对比法的地面人工增雨作业技术优化研究
3
作者 李德俊 王飞 +4 位作者 柳草 祝传栋 叶建元 易柯欣 汪天怡 《暴雨灾害》 2022年第5期588-597,共10页
为了优化地面人工增雨作业技术,提出了区域多参量动态对比法(以下简称K值法),并使用该方法对2015-2017年选取的26次地面增雨作业,从不同参量、不同作业工具、不同作业剂量和不同作业方式等方面进行效果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地面催化作业... 为了优化地面人工增雨作业技术,提出了区域多参量动态对比法(以下简称K值法),并使用该方法对2015-2017年选取的26次地面增雨作业,从不同参量、不同作业工具、不同作业剂量和不同作业方式等方面进行效果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地面催化作业有较好的增雨效果,作业后3 h内的增雨率为14.4%,2 h时增雨效果最好;不同作业工具比较,火箭增雨速度快且增雨率大,增雨效果比高炮好;不同作业剂量比较,单次高炮作业剂量N≤35发、单次火箭作业剂量21的时效延长1 h,技术优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人工增雨 技术优化 作业效果评估 区域多参量动态对比法 增雨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