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封闭技术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蒙家辉 施伟业 +2 位作者 黄侣 吴江华 黄家基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2期1834-1836,共3页
负压封闭技术是一种治疗急、慢性创伤创面和(或)创腔的新疗法,包括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该项疗法能促进创面肉芽生长,使创面或创腔达到持续封闭的有效引流,促进炎症消退,有利于大创面的二期修复,因此负压封闭技术在... 负压封闭技术是一种治疗急、慢性创伤创面和(或)创腔的新疗法,包括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该项疗法能促进创面肉芽生长,使创面或创腔达到持续封闭的有效引流,促进炎症消退,有利于大创面的二期修复,因此负压封闭技术在临床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就其在伤口治疗中的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封闭引流 伤口处理
下载PDF
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难愈合性创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陈伟锋 吴海燕 +1 位作者 施丽娟 田丹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7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在难愈合性创面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该院接诊的59例骨科难治性创面损伤患者,给予患者改良封闭负压引流临床治疗,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4月该院接诊的59例难... 目的探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在难愈合性创面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该院接诊的59例骨科难治性创面损伤患者,给予患者改良封闭负压引流临床治疗,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4月该院接诊的59例难治性创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常规引流术治疗,设为对照组。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难治性创面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难治性创面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术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封闭式 负压引流技术 难愈合性 创面
下载PDF
一期手术清创+VSD持续负压吸引技术+二期植皮加压+VSD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容勇贤 刘信恒 +2 位作者 李梦华 樊俭文 卢仕才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22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一期手术清创糖尿病足引起的溃疡创面+VSD持续负压吸引+二期创面植皮加压+VSD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一期手术清创糖尿病足引起的溃疡创面+VSD... 目的观察一期手术清创糖尿病足引起的溃疡创面+VSD持续负压吸引+二期创面植皮加压+VSD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一期手术清创糖尿病足引起的溃疡创面+VSD持续负压吸引+二期创面植皮加压+VSD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组及创面换药+创面清创植皮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分别对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创面肉芽情况及植皮创面修复情况观察,及住院时间观察,发现一期手术清创糖尿病足引起的溃烂创面+VSD持续负压吸引+二期创面植皮加压+VSD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组的创面能较快培养出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创面植皮存活率明显提高,且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期手术清创+VSD持续负压吸引技术+二期植皮加压+VSD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研究疗效确切,效果良好,一期术后肉芽鲜红,分泌物少,二期术后皮片容易存活,愈合快,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且手术简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 密闭 负压吸引 护创
下载PDF
Value of negative pressure sealing drainage on wound healing of Gustilo IIIB and IIIC open fractures
4
作者 Bo Fang Yong-Sheng Wang +2 位作者 Wei Li Kai Ying Gang Zo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20期4199-4205,共7页
BACKGROUND Gustilo III fractures have a high incidence and are difficult to treat.Patients often experience difficulty in wound healing.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technology can help shorten wound healing time and has... BACKGROUND Gustilo III fractures have a high incidence and are difficult to treat.Patients often experience difficulty in wound healing.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technology can help shorten wound healing time and has positive value in improving patient prognosis.AIM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e negative pressure sealing drainage technique in wound healing of Gustilo IIIB and IIIC open fractures.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Gustilo IIIB and IIIC open fractures with skin and soft tissue injuries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Dalian from March 2019 to Dec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a study group(n=40,healed with negative pressure closed drainage)and a control group(n=40,healed with conventional dressing changes)according to the variation in the healing they received.The efficacy of the clinical interventions,the variations in the regression indicators(time to wound healing,time to fracture healing,time to hospitalization),and the conversion and healing of bacterial wounds were compared 1-3 mo after the intervention.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patients among the study group was 95.00%(38/40),which was notably higher than 75.00%(30/40)among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wound healing time,fracture healing time,and hospital stay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negative bacterial culture at the wound site rate and wound healing rate of the patients among the study group increased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Negative pressure sealing and drainage technology has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Gustilo IIIB and IIIC open fracture wounds with skin and soft tissue injury.It can notably enhance the wound healing rate and the negative rate of bacteria on the wound surface and help to speed up the recovery process of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gative pressure closed drainage Gustilo type III open fracture wound healing Clinical outcome Research value
下载PDF
Smart bioadhesives for wound healing and closure 被引量:1
5
作者 Jia Zhu Honglei Zhou +7 位作者 Ethan Michael Gerhard Senhao Zhang Flor Itzel Parra Rodríguez Taisong Pan Hongbo Yang Yuan Lin Jian Yang Huanyu Cheng 《Bioactive Materials》 SCIE CSCD 2023年第1期360-375,共16页
The high demand for rapid wound healing has spurred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functional and smart bioadhesives with strong bioadhesion,antibacterial effect,real-time sensing,wireless communication,and on-demand treatme... The high demand for rapid wound healing has spurred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functional and smart bioadhesives with strong bioadhesion,antibacterial effect,real-time sensing,wireless communication,and on-demand treatment capabilities.Bioadhesives with bio-inspired structures and chemicals have shown unprecedented adhesion strengths,as well as tunable optical,electrical,and bio-dissolvable properties.Accelerated wound healing has been achieved via directly released antibacterial and growth factors,material or drug-induced host immune responses,and delivery of curative cells.Most recently,the integration of biosensing and treatment modules with wireless units in a closed-loop system yielded smart bioadhesives,allowing real-time sensing of the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e.g.,pH,temperature,uric acid,glucose,and cytokine)with iterative feedback for drastically enhanced,stage-specific wound healing by triggering drug delivery and treatment to avoid infection or prolonged inflammation.Despite rapid advances in the burgeoning field,challenges still exist in th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integrated systems,particularly for chronic wounds,presenting 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next-generation smart materials and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rt bioadhesives Immunomodulatory bioadhesives Mechanically/electrically active bioadhesives closed-loop system On-demand treatments wound healing and closure
原文传递
闭合性跟骨骨折经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宾 郑科 +4 位作者 黄涛 陈培生 林朝晖 林东泽 林凤飞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14-820,共7页
目的探讨经外侧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28例(139足)经外侧扩大"L"形切口行切... 目的探讨经外侧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28例(139足)经外侧扩大"L"形切口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3例(123足),女15例(16足);年龄24~79岁[(48.2±10.8)岁]。单侧117例,双侧11例。根据骨折线Sanders分型:Ⅰ型3足,Ⅱ型92足,Ⅲ型40足,Ⅳ型4足。根据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33足)和对照组(106足)。记录两组性别、年龄、侧别、骨折分型、合并骨折、糖尿病史、吸烟史、局部水疱、术前等待时间、植骨、引流、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次数、术后改善微循环治疗、术前及术后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上述指标与术后切口并发症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吸烟史、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次数、术后改善微循环治疗、术后白蛋白、术后血红蛋白与术后切口并发症有一定的相关性(P均<0.05);性别、年龄、侧别、骨折分型、合并骨折、局部水疱、术前等待时间、植骨、引流、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术前白细胞计数、术前白蛋白、术前血红蛋白、术后白细胞计数与术后切口并发症不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史(OR=3.51,95%CI 1.29~9.50,P<0.05)、吸烟史(OR=3.53,95%CI 1.34~9.30,P<0.05)、预防性使用抗生素<2次(OR=2.52,95%CI 1.04~6.10,P<0.05)及术后未进行改善微循环治疗(OR=2.97,95%CI 1.79~12.45,P<0.05)与术后切口并发症显著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史、吸烟史、预防性使用抗生素<2次、术后未进行改善微循环治疗是闭合性跟骨骨折行外侧扩大"L"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闭合性 手术后并发症 外科伤口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CO_2激光切除肉芽肿后缝合创面结合PPI抗反流治疗喉接触性肉芽肿疗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龚辉成 于锋 +1 位作者 焦粤龙 谭国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19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喉接触性肉芽肿疗效的新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5年10月诊治的13例喉接触性肉芽肿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在支撑喉镜下CO_2激光手术切除肉芽肿后,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创面边缘黏膜封闭创面,同时所有患者均结合... 目的:探讨提高喉接触性肉芽肿疗效的新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5年10月诊治的13例喉接触性肉芽肿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在支撑喉镜下CO_2激光手术切除肉芽肿后,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创面边缘黏膜封闭创面,同时所有患者均结合PPI抗反流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13例患者声带创面愈合良好,黏膜光滑。3个月和6个月后复查13例患者均无复发,治愈率100%。结论:喉接触性肉芽肿有强烈的复发倾向,支撑喉镜下CO_2激光手术切除肉芽肿后,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创面边缘黏膜封闭创面结合PPI抗反流治疗,可闭塞创面,使肉芽肿无法生长,明显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肉芽肿 激光手术 封闭创面 制酸治疗
下载PDF
闭合伤致肾蒂断裂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明国 李卫平 +2 位作者 李亚玮 李富东 王养民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目的探讨闭合伤致肾蒂断裂的诊疗方法,提高闭合性肾蒂断裂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成功率。方法分析总结我科2014年9月成功救治的1例因挤压伤导致闭合性肾蒂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文献报道病例,比较案例间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总结闭合性... 目的探讨闭合伤致肾蒂断裂的诊疗方法,提高闭合性肾蒂断裂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成功率。方法分析总结我科2014年9月成功救治的1例因挤压伤导致闭合性肾蒂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文献报道病例,比较案例间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总结闭合性肾蒂断裂的诊治方法。结果超声和CT是目前诊断闭合性肾蒂断裂的重要手段,手术是首选的抢救方法。结论及时就诊,快速明确诊断和手术治疗可提高闭合性肾蒂断裂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 肾蒂断裂 闭合伤
下载PDF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电击伤后皮肤及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守聚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修复高压电击伤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方法 32例高压电击伤创面早期清创,一期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运用其专用敷料覆盖,生物半透膜封闭,视创面情况定期更换敷料,待创面培养出新鲜肉芽组织,二期采用皮...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修复高压电击伤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方法 32例高压电击伤创面早期清创,一期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运用其专用敷料覆盖,生物半透膜封闭,视创面情况定期更换敷料,待创面培养出新鲜肉芽组织,二期采用皮辩移植或游离皮片移植封闭创面,观察术后皮瓣及皮片的成活情况。结果 16例使用1次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10例使用2次(更换一次敷料)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丰富,二期行刃厚皮片或中厚皮片移植,皮片均存活良好;16例创面伴有骨外露,行邻位或随意皮瓣转移,皮瓣存活良好。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能提高皮片或皮瓣移植成活率,减少创面植皮次数,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便于操作和护理,在治疗电击伤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负压引流 治疗应用 电击伤 治疗 封闭创面
下载PDF
14例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诊疗研究
10
作者 张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4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破裂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例食管破裂患者,7例自发性食管破裂,6例异物致食管破裂,1例医源性食管破裂,对所有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住院时间为21~48 d,其中7例自发性食... 目的探讨食管破裂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例食管破裂患者,7例自发性食管破裂,6例异物致食管破裂,1例医源性食管破裂,对所有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住院时间为21~48 d,其中7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患者中,6例食管裂口在2~4 cm,采取一期缝合后治愈出院,1例食管裂口纵径在8 cm以上及黏膜裂口在10 cm以上,在采取一期手术结扎及二期手术重建食管后治愈出院。6例食管异物致破裂采取保守治疗后均治愈出院,1例医源性食管破裂采取一期缝合手术后治愈出院。结论尽早针对食管破裂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进行食管造影及影像学检查,尽快采取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措施,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破裂 裂口封闭 感染控制 诊治
下载PDF
超声对闭合性肝脾创伤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李真鹰 刘会盈 +4 位作者 徐敏 孟庆云 盛梅花 潘晖 丁莉华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闭合性肝、脾创伤的价值。方法:常规测量肝、脾各径线数值以及其内异常细小密集回声光点分布范围。仔细检查肝肾隐窝、脾门区及盆腔,测量由肝、脾创伤出血聚积在上述区域内形成的液性暗区范围。结果:确诊57例(...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闭合性肝、脾创伤的价值。方法:常规测量肝、脾各径线数值以及其内异常细小密集回声光点分布范围。仔细检查肝肾隐窝、脾门区及盆腔,测量由肝、脾创伤出血聚积在上述区域内形成的液性暗区范围。结果:确诊57例(57/62),诊断符合率91.49%,误诊1例(1/62),漏诊4例(4/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诊断 闭合伤 肝损伤 脾损伤
下载PDF
持续冲洗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光子治疗在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及护理 被引量:38
12
作者 胡晓晓 李茂全 姜金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72-676,共5页
目的观察持续冲洗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光子治疗对糖尿病足溃疡(DFU)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0例DFU患者参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常规糖尿病康复措施、清创处理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应用持... 目的观察持续冲洗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光子治疗对糖尿病足溃疡(DFU)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0例DFU患者参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常规糖尿病康复措施、清创处理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应用持续冲洗合并VSD处理创面,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光子治疗仪治疗,记录两组平均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采用Mc Gill疼痛问卷简表(SF-MPQ)评价现有疼痛强度(PPI)、视觉模拟量表(VAS)及疼痛分级指数(PRI),比较两组溃疡愈合速度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PPI、VAS、PR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第2周、4周及6周溃疡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55%(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VSD联合光子治疗仪及针对性的护理治疗DFU,可促进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冲洗负压封闭引流 光子治疗 糖尿病足溃疡 护理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4
13
作者 赵斌 褚庆玉 +1 位作者 安玉章 杨庆圆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402-1407,共6页
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VSD)是目前临床上各种伤口的首选治疗方法,临床广泛应用,包括急性创伤、慢性难愈合性创面、糖尿病足、伤口感染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VSD通过充分引流、增加血液灌注、促进伤口创缘的机械牵拉... 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VSD)是目前临床上各种伤口的首选治疗方法,临床广泛应用,包括急性创伤、慢性难愈合性创面、糖尿病足、伤口感染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VSD通过充分引流、增加血液灌注、促进伤口创缘的机械牵拉、促进血管生成、增殖细胞因子的表达等从而促进伤口愈合。VSD的临床使用需要注意其最佳负压压力值的设定、适时的敷料更换终止以及掌握好VSD的适应证及禁忌证。VSD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将作为抗菌剂的银制成含银VSD敷料可以减少创面的细菌负荷、防治感染;智能负压确保VSD管道的畅通;VSD联合局部氧疗、超声清创、植骨术及中药等促进创面愈合。本文就VSD的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 智能负压 伤口康复 伤口感染
下载PDF
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35例汶川地震伤员创面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永忠 胡晓东 +2 位作者 Moris Topaz 李云飞 陈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地震伤员创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35例汶川地震伤员的临床资料,并与2008年1月1日至5月1日收治的采用常规治疗的同类型患者35例对照,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封闭式负压... 目的探讨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地震伤员创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35例汶川地震伤员的临床资料,并与2008年1月1日至5月1日收治的采用常规治疗的同类型患者35例对照,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封闭式负压组伤员经治疗6~12天(平均7.5±1.8天)后,创面达到Ⅱ期闭合条件。创面全部治愈,其中植皮覆盖24处、Ⅱ期缝合4处、局部皮瓣转移修复5处、交腿皮瓣修复2处。与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在Ⅱ期缝合、植皮或皮瓣转移的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期后续植皮疗效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能缩短创面Ⅱ期处理时间、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及材料耗费、有利于Ⅱ期所植皮片成活;在紧急情况下,VSD敷料及生物透性薄膜价格昂贵且有限,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应急治疗方法,且可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 汶川地震 创面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力 陈玉 韩戟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1期6-8,共3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 64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观察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 64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换药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创伤 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孙全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 目的探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创面面积、换药次数、住院时间、VAS视觉评分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有较高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创面面积减小,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感染的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 效果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自体游离皮片移植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病人创面愈合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邱海军 潘力生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治疗下肢静脉溃疡(VLU)病人生活质量问卷(VLU-QoL)评分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2018年5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VLU病人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治疗下肢静脉溃疡(VLU)病人生活质量问卷(VLU-QoL)评分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2018年5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VLU病人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自体游离皮片移植,观察组采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术后5~7天拆除VSD引流装置。比较两组病人创面愈合情况、术后感染情况、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VLU-QoL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创面愈合的良好率为93.55%,对照组为70.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皮片感染率、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分别为3.23%、(8.70±1.69)次、(17.32±3.30)天、(13.61±2.20)天,对照组分别为22.58%、(15.79±2.58)次、(25.39±4.88)天和(22.13±2.68)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12周VLU-QoL总分及日常生活、主观感受、局部症状3个维度评分分别为(36.87±7.92)分,(13.56±4.18)分,(13.01±3.24)分,(10.30±2.36)分;对照组分别为(53.05±14.82)分,(19.72±4.96)分,(18.55±3.26)分,(14.78±2.90)分,两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12周观察组VLU-QoL总分及日常生活、主观感受、局部症状3个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VLU病人给予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治疗可促进创面愈合,降低皮片感染率,减少换药次数,降低创面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VLU-QoL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性溃疡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皮片移植 创面愈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术对烧伤整形患者疼痛程度及创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明鸣 武海龙 赵哲媛 《中国医疗美容》 2017年第3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对烧伤整形患者疼痛程度及创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31例行常规换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将2015年12月~2016年11月行负压封闭引流术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对烧伤整形患者疼痛程度及创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31例行常规换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将2015年12月~2016年11月行负压封闭引流术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创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7.50%(28/32),高于对照组64.52%(20/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感染发生率为6.25%(2/32)低于对照组29.03%(9/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可缓解烧伤整形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术 烧伤整形 疼痛程度 创面感染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重度皮肤潜行性剥脱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牛朝阳 邓友章 +1 位作者 孙永强 王上增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中厚皮片回植治疗重度皮肤潜行性剥脱伤(closed internal degloving injury,CIDI)的疗效。方法 2008年7月-2011年4月,收治16例重度皮肤CIDI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17~56...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中厚皮片回植治疗重度皮肤潜行性剥脱伤(closed internal degloving injury,CIDI)的疗效。方法 2008年7月-2011年4月,收治16例重度皮肤CIDI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17~56岁,平均28岁。均为交通事故伤。受伤至手术时间2~8 h,平均5 h。皮肤剥脱部位:上肢3例,下肢13例。皮肤剥脱范围为5%~12%体表面积,平均7%体表面积。剥脱皮肤均有不同程度污染。彻底清创后,切取剥脱皮肤制备为断层中厚皮片原位回植,术后应用VSD治疗。结果 14例经7 d VSD治疗后,回植皮肤顺利成活;2例VSD治疗7 d后约0.3%体表面积回植皮肤发生坏死,再次彻底清创后VSD联合抗生素治疗,7 d后游离植皮修复后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肢体外观满意,无明显瘢痕形成,血运及感觉正常;关节均活动良好。结论重度皮肤CIDI患者剥脱皮肤回植后应用VSD治疗,可改善肢体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回植皮肤成活,缩短回植皮肤成活时间,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重度皮肤潜行性剥脱伤 皮片回植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分别结合藻酸盐敷料和医用海绵材料治疗难愈性烧伤创面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20
作者 贺兴 孙家驹 +1 位作者 陈天庆 邱海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9期82-84,共3页
目的比较负压封闭引流分别联合藻酸盐辅料及医用海绵材料治疗难愈性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难愈性烧伤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及对照组(28例)。试验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藻酸盐辅料治... 目的比较负压封闭引流分别联合藻酸盐辅料及医用海绵材料治疗难愈性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难愈性烧伤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及对照组(28例)。试验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藻酸盐辅料治疗,对照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海绵材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疼痛程度、创面新鲜肉芽生长时间、细菌阳性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创面疼痛程度及治疗后第7、14天的细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新鲜肉芽生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藻酸盐辅料可有效降低难愈性烧伤创面患者疼痛程度,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新鲜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时间,有效减少创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酸盐辅料 医用海绵材料 负压封闭引流 难愈性烧伤创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