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67
1
作者 胡志毅 沈家维 +1 位作者 陶松年 宋李军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9年第1期23-25,共3页
为避免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发生不愈合。我们采用特殊体位下的闭合复位和经皮穿针克氏针内固定技术治疗了9例患者,结果所有病例的骨折均愈合,没有并发症发生。认为这种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合理,是值得推荐治疗Ⅱ型锁骨外侧端骨折的方法。
关键词 锁骨骨折 闭合复位 内固定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微创技术与开放手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3
2
作者 马超 王成伟 唐国柱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443-1452,共10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结合空心拉力螺钉或小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9月至2017年04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50例闭合性跟骨骨折(sanderⅡ、Ⅲ型)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结合空心拉力螺钉或小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9月至2017年04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50例闭合性跟骨骨折(sanderⅡ、Ⅲ型)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采用跗骨窦小切口结合空心拉力螺钉或小钢板内固定术者为微创组;采用传统外侧“L”型入路结合传统钢板内固定术者为开放组。微创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4.53±13.74)岁(范围,19~78岁)。开放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5.35±12.93)岁(范围,19~70岁)。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均纠正跟骨内翻及恢复跟骨长度、宽度和高度,但以不同方式进行骨折端固定。术前及术后均行X线及CT检查,评价骨折类型及复位、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并记录术后并发症,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微创组中7例行异体骨植骨,17例采用微型钢板、13例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开放组中5例行异体骨植骨,均采用常规跟骨外侧钢板固定。微创组手术时间为(48.23±5.56)min,开放组为(54.25±5.09)min;微创组术中出血量为(53.10±8.5)ml,开放组为(61.75±7.13)m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5,t=3.87,均P<0.01)。微创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60±1.52)周,开放组为(11.05±2.33)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P<0.05)。末次随访时微创组Maryland评分优良率为80.00%,开放组为50%。术后影像学显示两组患者跟骨术后关节面塌陷复位,跟骨高度、宽度和长度恢复,跟骨轴线得到纠正。微创组Bohler角术前为15.50°±4.18°,术后改善为31.03°±3.35°(t=15.88,P<0.001),微创组Gissan角术前为101.87°±9.94°,术后改善为129.17°±4.85°(t=13.52,P<0.001);开放组Bohler角术前为15.00°±4.22°,术后改善为30.75°±3.39°(t=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闭合性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原文传递
手法整复外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B型踝关节骨折的早期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46
3
作者 曹建刚 张传开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手法整复外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B型踝关节骨折早期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接诊的68例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对比分析手法整复外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B型踝关节骨折早期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接诊的68例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则进行手法整复外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两组患者术后的肿胀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分析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踝关节功能活动评分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在B1型和B2型的踝关节骨折分型中的治疗优良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B3型踝关节骨折中,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92.3%,显著高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治疗后肿胀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试验组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两组患者各骨折分组类型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复位方法对B1型和B2型踝关节骨折分型术后的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各项分值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3型踝关节骨折中,对照组患者的AOFAS评分优于试验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外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B1型和B2型的踝关节骨折方面在术后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但手术内固定术在治疗B3型的踝关节骨折中更加有效,术后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闭合性 踝关节 骨折固定术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5
4
作者 胡翔 刘保健 +2 位作者 温孝明 郑永浩 贾柯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在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33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其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19~59岁,平均38.5岁;左侧20例,右侧13例;受...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在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33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其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19~59岁,平均38.5岁;左侧20例,右侧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5 d,平均3 d。按照Garden分型:Ⅰ型1例,Ⅱ型11例,Ⅲ型18例,Ⅳ型3例。术后定期随访,复查髋关节X线片,了解骨愈合和股骨头坏死情况,末次随访采用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手术时间30~50 min,术中出血量20~70 ml。3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42个月,平均24个月。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优18例,良10例,中2例,差3例,其中疼痛(40.61±5.08)分,功能(38.94±6.78)分,畸形(3.88±0.69)分,运动范围(3.70±0.64)分,总分(87.12±11.98)分。30例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12个月,平均7.5个月,2例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均为GardenⅣ型),1例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GardenⅣ型),所有患者未出现术后感染、内固定松动、再骨折等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具有方法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等优势,骨折愈合率高,股骨头坏死风险低,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闭合复位 空心加压螺钉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98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3
5
作者 冯青 许效坤 +3 位作者 曹希武 苏海涛 丁光宁 徐国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168-170,174,共4页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9年8月收治的98例非粉碎型内外踝双骨折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闭合复位组)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切开...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9年8月收治的98例非粉碎型内外踝双骨折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闭合复位组)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后外踝有无疼痛及术后1年AOFAS足踝评分。结果闭合复位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骨折愈合后外踝出现疼痛发生率明显优于切开复位组(P<0.05)。闭合复位组51例术后随访16~81个月,平均29.7月,骨折全部愈合;切开复位组42例随访17~80个月,平均28.3月,4例出现切口红肿、皮缘坏死,经换药后切口愈合,无深部感染发生,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出血少、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后外踝疼痛发生率低的优点,并能获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同的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空心螺钉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内固定
下载PDF
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33
6
作者 姜春岩 黄强 +2 位作者 耿向苏 王满宜 荣国威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25-729,共5页
目的 对应用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适应证和手术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随访 4 9例应用经皮穿针固定治疗的肱骨近端新鲜闭合骨折患者 ,平均随访时间 16 9个月。患者平均年龄 4 0 4岁。 2部分外科颈骨折 39例 ,2部... 目的 对应用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适应证和手术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随访 4 9例应用经皮穿针固定治疗的肱骨近端新鲜闭合骨折患者 ,平均随访时间 16 9个月。患者平均年龄 4 0 4岁。 2部分外科颈骨折 39例 ,2部分大结节骨折 6例 ,外展嵌插 4部分骨折 4例。最终随访时进行ASES评分、Constant Murley评分、UCLA评分以及SST(SimpleShoulderTest)问卷评估。结果  4 9例患者ASES评分平均为 91 4 ,VAS疼痛评分平均为 1 7,肩关节活动度平均为前屈上举 14 6 7°,外旋 39 6°,内旋T8~T9水平 ;Constant Murley评分平均为 88 2 ;UCLA评分平均为 31 2 ;SST问卷中回答“是”的问题平均为 10 1个。 4 9例患者骨折均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为 8 8周。患者对于疼痛的满意度为 95 9% (4 7/ 4 9) ,对于功能恢复的满意度为 91 8% (4 5 / 4 9)。最终随访时均未出现肱骨头坏死的征象。结论 应用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大多数 2部分外科颈骨折、外展嵌插型的 2部分大结节骨折以及外展嵌插 4部分骨折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结合及时、充分的术后康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针固定 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切开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1
7
作者 张铁山 赵刚 +1 位作者 陈杰 张文龙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3-01诊治的移位股骨颈骨折51例,32例采用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闭合复位组),19例采用切开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切开复位组...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3-01诊治的移位股骨颈骨折51例,32例采用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闭合复位组),19例采用切开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切开复位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发症情况(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结果 51例均获得随访12~90个月,平均39个月。闭合复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术中透视时间、骨折不愈合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于闭合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闭合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移位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低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股骨颈骨折 切开复位 闭合复位 空心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两种经皮螺钉内固定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1
8
作者 周利强 晏葵 +2 位作者 陈娟 杨爱华 黄富国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2期57-59,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同是微创的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14例内、外、后三踝骨折,内、外踝双骨折,内、后踝骨折或者单纯内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他(她)们均采用闭... 目的:比较两种同是微创的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14例内、外、后三踝骨折,内、外踝双骨折,内、后踝骨折或者单纯内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他(她)们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术治疗,根据内固定物不同分为常规空心螺钉组和无头加压螺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及皮肤坏死、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时间)后的AOF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及皮肤坏死差异无显著性,但无头加压螺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固定牢固程度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常规空心螺钉组,AOFAS踝关节-后足评分:优76例,良29例,一般9例。结论:虽然同是经皮螺钉内固定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但是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方法具有固定更牢固、骨折愈合时间短、无内固定物外露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经皮微创手术 闭合复位 空心螺钉 无头加压螺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Pilon骨折疗效及对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2
9
作者 李峰 庞争取 张修春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与解剖钢板(AP)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Pilon骨折疗效及对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2例闭合性胫骨Pilon骨折病人随机分为LCP内固定治疗组(LCP组)和AP内固定治疗组(AP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与解剖钢板(AP)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Pilon骨折疗效及对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2例闭合性胫骨Pilon骨折病人随机分为LCP内固定治疗组(LCP组)和AP内固定治疗组(AP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关节评分系统(AOFAS-AHS)评价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下肢功能,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结果 LCP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依次为(103.34±11.34)ml、(47.65±7.89)分钟、(9.01±2.23)天、(5.31±1.27)天、(16.23±2.12)周,AP组依次为(132.25±34.41)ml、(60.54±11.23)分钟、(11.43±2.57)天、(6.23±1.56)天、(23.12±3.31)周,LCP组低于AP组(P<0.05);LCP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12%,显著高于AP组的82.93%(P<0.05);LC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AP组的29.27%(P<0.05);术后3、6、12个月,LCP组的AOFAS-AHS评分依次为(69.52±4.18)分、(78.89±6.73)分、(87.23±6.34)分,AP组依次为(65.09±4.45)分、(70.13±5.34)分、(76.69±5.91)分,LCP组显著高于AP组(P<0.05);术后3、6、12个月,LCP组的Lysholm评分依次为(77.12±6.43)分、(82.12±7.81)分、(86.19±8.11)分,AP组依次为(67.25±5.56)分、(72.21±7.23)分、(77.12±7.54)分,LCP组显著高于AP组(P<0.05)。术后3天、4周,LCP组的血清IL-1β、IL-6分别为(0.37±0.09)pg/ml、(0.19±0.06)pg/ml和(201.23±30.12)ng/L、(102.23±25.21)ng/L,AP组分别为(0.45±0.13)pg/ml、(0.27±0.09)pg/ml和(246.71±41.23)ng/L、(158.95±30.41)ng/L,LCP组显著低于AP组(P<0.05)。结论 LCP与AP治疗闭合性胫骨Pilon骨折均具有显著疗效,但LCP能够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一定程度上提高踝关节及下肢功能,并可减少内固定后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PILON骨折 闭合性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解剖钢板 内固定手术 下肢功能
下载PDF
牵引床与手法牵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32
10
作者 徐俊杰 李业海 +3 位作者 梁俊升 刘庆 唐浩然 刘和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比较牵引床与手法牵引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1-12—2016-12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3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采用手法牵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手法牵引组),19例... 目的比较牵引床与手法牵引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1-12—2016-12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3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采用手法牵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手法牵引组),19例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牵引床组)。比较2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X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股骨大粗隆顶点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7(5~12)个月。与牵引床组进行比较,手法牵引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更短,X线暴露次数更少,术中出血量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股骨大粗隆顶点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满意,采用侧卧位手法牵引闭合复位在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X线暴露次数方面体现出明显优势,而且不需要使用牵引床,术者掌握一定技巧后就可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手法牵引复位 闭合复位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跟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1
作者 赵志 尚希福 +1 位作者 周新社 吴敏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优选方法。方法对2007年2月-2011年9月收治的65例(73足)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4例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A组),18例采用经皮撬拔复位石膏固定(B组),33例手术切...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优选方法。方法对2007年2月-2011年9月收治的65例(73足)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4例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A组),18例采用经皮撬拔复位石膏固定(B组),33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组),比较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22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通过测定治疗前后跟骨高度、宽度、Bhler角及Gissane角进行比较,按AO-FAS评分,A组优良率为64.3%,B组为88.9%,C组为90.9%。结论跟骨骨折临床应采取个性化治疗,关键是尽可能恢复跟距关节面的相适应和跟骨的正常解剖形态,最大限度地恢复足踝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手术切开 闭合复位 固定术
原文传递
距下关节后侧入路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27
12
作者 董福 陆春 +2 位作者 朱金荣 李云峰 米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评价距下关节后侧入路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Essex-Lopresti舌型及SandersⅡA、ⅡB、ⅢAB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单侧跟骨骨折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18~65岁,平均37.8岁。致... 目的评价距下关节后侧入路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Essex-Lopresti舌型及SandersⅡA、ⅡB、ⅢAB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单侧跟骨骨折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18~65岁,平均37.8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0例,交通事故伤6例。Essex-Lopresti舌型骨折4例,SandersⅡA型5例、ⅡB型4例、ⅢAB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8 d,平均5.94 d。均采用距下关节后外侧、后内侧入路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术前后测量B?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术后12个月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无坏死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63个月。术后6个月X线片示骨折线消失,局部无明显压痛及纵向叩击痛,无内固定物断裂及退出,跟骨外侧壁无明显突出,跟骨结节无明显内翻,足弓形态良好,无距下关节融合及腓骨肌腱压迫症状。术后2例发生跟腱激惹,取出内固定物后症状消失;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其中1例症状明显者取出内固定物并行距下关节清理后症状缓解,另1例取钉时未予以关节清理,术后口服塞来昔布症状缓解。术后3 d及6个月B?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各指标均较术后3 d轻度丢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获优11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87.5%。结论距下关节后侧入路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可有效治疗Essex-Lopresti舌型及SandersⅡA、ⅡB、ⅢAB型跟骨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优良,发挥了微创手术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关节镜 闭合复位 内固定 微创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林涛 董震 +3 位作者 李伟 李友 齐鹏 吕杰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8期579-586,共8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0月—2017年10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骨科收治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患者88例,男性48例,女性40例;年龄4~10岁,平均6.7岁...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0月—2017年10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骨科收治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患者88例,男性48例,女性40例;年龄4~10岁,平均6.7岁。致伤原因:摔伤49例,运动伤21例,高处坠落伤1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治疗44例(微创组),采用切开复位外支架固定治疗44例(外支架组)。应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系统、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疼痛及活动程度、瘢痕情况,采用MarshaⅡ法测量两组腕关节活动度,并对比临床常规指标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定期复查和随访,观察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1~59个月,平均23.4个月。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拔除固定物周期短于外支架组[(32.12±12.06)min vs.(42.93±15.47)min、(3.26±1.15)d vs.(4.83±1.62)d、(3.12±0.75)个月vs.(3.99±1.02)个月、(3.26±1.61)个月vs.(4.05±1.93)个月,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外支架组[(21.02±9.35)mL vs.(30.21±12.51)mL,P<0.05],术中透视次数多于外支架组[(6.35±2.41)次vs.(3.02±1.15)次,P<0.05]。微创组术后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90.91%,外支架组88.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P>0.05)。两组患者术后Gartland-Werley评分、PRWE评分、VSS评分逐渐降低(P<0.05),Gartland-Werley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PRWE评分、VSS评分低于外支架组(P<0.05)。微创组患侧掌屈、背伸、尺侧倾斜、桡侧倾斜、旋前角度大于外支架组[(42.52±4.77)°vs.(40.31±4.02)°、(61.73±5.19)°vs.(59.02±5.06)°、(30.35±3.53)°vs.(30.11±2.59)°、(16.15±4.37)°vs.(14.26±4.19)°、(86.07±12.54)°vs.(83.47±11.93)°,P<0.05],两组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闭合复位 微创 内固定 儿童
下载PDF
陈旧性舟骨骨折的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滕晓峰 陈宏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 探讨陈旧性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对16例陈旧性舟骨腰部骨折患者,采用腕关节背侧入路,去除骨折处硬化骨后加自体骨植骨,并用Herbert螺钉加克氏针进行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 目的 探讨陈旧性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对16例陈旧性舟骨腰部骨折患者,采用腕关节背侧入路,去除骨折处硬化骨后加自体骨植骨,并用Herbert螺钉加克氏针进行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根据Krimmer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术后16例获得随访(平均为8.5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按Krimmer评分:优8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1.3%。结论对于陈旧性舟骨骨折,通过自体骨植骨及Herbert钉加克氏针内固定,能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骨 骨折 闭合性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MIPPO重建外侧壁联合PFNA固定与单纯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外侧壁不完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15
作者 陈漳鑫 胡翠玉 +5 位作者 郑振华 江惠祥 高明明 吴本文 黄国锋 丁真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85-1090,共6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重建外侧壁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与单纯闭合复位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外侧壁不完整的...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重建外侧壁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与单纯闭合复位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外侧壁不完整的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31-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4例符合选择标准的AO/OTA 31-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锁定钢板MIPPO重建外侧壁联合PFNA内固定,24例)和B组(单纯闭合复位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侧别、致伤原因及合并内科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术后2 d、2个月及1年测量尖顶距(tip apex distance,TAD)。术后12个月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并计算合格率(Harris评分>70分)。结果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切口并发症发生。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B组,术后开始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A组9~20个月,平均14.7个月;B组9~19个月,平均13.8个月。两组间术后2 d、2个月及1年TA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后各时间点间TAD值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出现1例感染、1例退钉、2例螺钉切出、1例骨不连,并发症发生率为16.7%;A组仅出现1例退钉合并螺旋刀片退出,并发症发生率为4.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9,P=0.146)。术后12个月,A组Harris评分的疼痛、功能、畸形和关节活动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优于B组(P<0.05)。其中A组合格率为95.83%(23/24),B组合格率为76.67%(23/30),两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外侧壁 闭合复位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Intertan髓内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郝连升 王新昌 +1 位作者 陈健 黄峰 《中医正骨》 2016年第10期14-17,23,共5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47例采用MI...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47例采用MIPPO治疗、35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男67例,女15例。年龄19~67岁,中位数39岁。左侧31例,右侧51例。根据骨折AO分型,A型61例、B型13例、c型8例。合并腓骨骨折69例,其中用}骨中上1/3骨折23例、中下1/3骨折4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5d,中位数3d。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1d疼痛数字分级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6个月的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了16个月的随访。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83±2.14)min,(50.76±1.38)min,t=1.761,P=0.953];MIPPO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数字分级评分及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8.15±1.02)am,(23.65±2.46)am,t=2.794,P=0.031;(80.32±10.09)mL,(253.76±27.12)mL,t=3.642,P=0.025;(80.32±10.09)d,(119.32±7.13)d,t=2.014,P=0.039;(2.19±0.72)分,(5.74±1.46)分,t=2.173,P=0.041;(96.83±2.14)分,(80.76±1.38)分,t=2.592,P=0.025]。MIPPO组4例骨折延迟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及钢板外露等并发症。切开复位内固定组2例术后9个月骨折未愈合,行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2例发生切13'感染,清创换药后愈合;1例发生钢板外露及切口感染,清创、抗感染治疗后行皮瓣转移术。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1,P=0.638)。结论:MIPPO治疗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 闭合性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骨折固定术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骨创治疗仪联合骨愈灵胶囊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成龙 罗岳 李存宽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第12期1333-1337,共5页
目的探讨骨创伤治疗仪联合骨愈灵胶囊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6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骨创伤治疗仪组54例,骨愈灵胶囊组52例,联合组6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 目的探讨骨创伤治疗仪联合骨愈灵胶囊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6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骨创伤治疗仪组54例,骨愈灵胶囊组52例,联合组6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消肿、止痛等对症治疗。骨创伤治疗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骨创伤治疗仪治疗,骨愈灵胶囊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骨愈灵胶囊,联合组同时给予骨创伤治疗仪+骨愈灵胶囊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4周,随访3个月。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TGF-β1、VEGF水平,观察并记录患者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消肿时间[(8.37±2.84)d比(10.76±4.17)d、(11.64±3.98)d,F=12.329]及愈合时间[(11.73±3.44)周比(14.23±4.62)周、(14.76±5.17)周,F=7.835]均较骨创伤治疗仪组和骨愈灵胶囊组缩短(P<0.01)。治疗后,联合组血清EGF[(0.60±0.27)µg/L比(0.75±0.35)µg/L、(0.72±0.37)µg/L,F=3.406]、TGF-β1[(9.28±4.19)µg/L比(12.36±4.21)µg/L、(12.86±4.69)µg/L,F=11.568]、VEGF[(92.58±26.01)pg/ml比(132.69±28.01)pg/ml、(127.63±29.85)pg/ml,F=36.053]水平均低于骨创伤治疗仪组与骨愈灵胶囊组(P<0.01)。随访3个月,骨创伤治疗仪组治愈率为35.2%(19/54)、总有效率为81.5%(44/54),骨愈灵胶囊组分别为34.6%(18/52)、82.7%(43/52),联合组分别为54.8%(34/62)、95.2%(59/62)。联合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骨创伤治疗仪组与骨愈灵胶囊组(χ^2值分别为6.373、4.669,P值分别为0.041、0.031)。结论骨创伤治疗仪联合骨愈灵胶囊可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骨折的愈合,减轻骨折所引发的机体应激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闭合性 骨折固定术 骨愈灵胶囊 骨创伤治疗仪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20
18
作者 莫贤跃 吴东敏 蒋荣玉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6期715-717,共3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内外侧3针交叉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5例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后,C臂机监视下先在肱骨髁外侧用2枚克氏针平行或交叉固定,再伸直肘关节到50°,保护尺神...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内外侧3针交叉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5例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后,C臂机监视下先在肱骨髁外侧用2枚克氏针平行或交叉固定,再伸直肘关节到50°,保护尺神经下用1枚克氏针在内侧交叉固定,术后长臂石膏托固定于肘关节伸直70°制动3周。结果195例均获随访,时间5-35个月。出现医源性尺神经损伤2例,肘内翻畸形需截骨矫形1例,肘部前侧局限性骨化4例。按Flynn标准评定疗效:优180例,良8例,一般6例,差1例,优良率为96.4%。结论闭合复位内外侧3针交叉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有效减少医源性尺神经损伤,降低肘内翻畸形发生率,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交叉固定 克氏针
下载PDF
俯卧位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19
19
作者 魏俊强 林静 +4 位作者 金宇 赵景新 王瑜 孔令伟 魏然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评价俯卧位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3-05采用俯卧位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38例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取俯卧位,患肢前臂悬垂于手术床边,在C型臂X线机透... 目的 评价俯卧位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3-05采用俯卧位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38例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取俯卧位,患肢前臂悬垂于手术床边,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肱骨髁上骨折满意后经皮从肱骨远端内外侧穿针固定。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35~118 min,平均70 min。所有患者均达到闭合复位。35例获得随访8~12个月,平均10个月。末次随访时35例骨折均愈合,无Volkman挛缩和肘内翻畸形,内侧穿针无医源性尺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伸直-10°~4°,平均-4°;健侧肘关节伸直-14°~0°,平均-10°。患侧肘关节屈曲110°~140°,平均125°;健侧肘关节屈曲120°~150°,平均135°。同健侧相比,5例患侧丢失屈伸功能5°~10°,Flynn临床功能评定为良。患侧携带角0°~10°,平均7°;健侧携带角0°~15°,平均9°。3例患侧携带角丢失5°~10°,Flynn临床功能评定为良。患侧肘关节Baumann角变化值1°~6°,平均3.5°。结论俯卧位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复位容易,方便穿针和利于术中透视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肱骨髁上骨折 俯卧位 闭合复位 克氏针 内固定 儿童
原文传递
掌侧入路AO双螺纹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舟骨骨折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杨明 王天兵 +3 位作者 姜保国 张殿英 付中国 陈建海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AO双螺纹加压空心螺钉治疗舟骨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0年3月-2008年1月,通过透视机下复位,取掌侧人路AO双螺纹加压螺钉固定治疗21例新鲜舟骨骨折。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按Krimmer...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AO双螺纹加压空心螺钉治疗舟骨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0年3月-2008年1月,通过透视机下复位,取掌侧人路AO双螺纹加压螺钉固定治疗21例新鲜舟骨骨折。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按Krimmer评分方法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术后21例获得3.24个月的随访,平均15个月。21例骨折均为Ⅰ期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0周。按Krimmer法评分:优1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结论对于舟骨腰部骨折,通过术中透视机下复位,经掌侧人路应用AO双螺纹加压螺钉固定,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可早期进行活动,能有效提高骨折愈合率,功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骨 骨折 闭合性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