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初步效果 被引量:71
1
作者 李婷婷 陆元昌 +4 位作者 庞丽峰 张显强 王霞 刘宪钊 姜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100,共11页
在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杉木人工林中设置3种近自然改造作业样地:T1(间伐强度47%,林下补植6种阔叶树种)、T2(间伐强度61%,林下补植6种阔叶树种)、T0(对照样地,无作业),T1和T2林下补植树种相同。根据2008,2010年和2012年3次调查,比较分析近... 在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杉木人工林中设置3种近自然改造作业样地:T1(间伐强度47%,林下补植6种阔叶树种)、T2(间伐强度61%,林下补植6种阔叶树种)、T0(对照样地,无作业),T1和T2林下补植树种相同。根据2008,2010年和2012年3次调查,比较分析近自然作业后4年各处理的林分蓄积生长量、单木生长量、林下更新树种、林分水平结构、林分垂直结构、树种多样性、树种重要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作业样地T1,T2的年蓄积生长量均大于对照样地,分别为7.42,6.61和3.36 m3·hm-2,且单木水平的生长量T1>T2>T0,枯损木株数及枯损蓄积量均是T0>T2>T1,因此,对于研究区域的杉木纯林近自然改造,间伐强度不应大于60%。林下补植阔叶树种对天然更新幼苗具有保护作用,可增加物种多样性,改善林下环境,促进林下幼苗幼树的生长从而进入主林层;同时完善林分垂直结构,弥补林层缺失,尤其是林分下层及更新层的缺失,使森林短期内发生正向演替,缩短演替时间,形成目标林相,即多林层异龄混交林。人工补植树种中大叶栎、红锥、格木、灰木莲是与杉木混交生长较理想的树种,杉木林下天然更新树种主要是毛桤木、鸭脚木、木荷与乌桕,具有较高的重要值。本研究证明近自然改造作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为全国人工纯林的近自然改造和经营提供案例参考与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近自然经营 生长动态 林分结构
下载PDF
近自然化改造对杉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6
2
作者 孙冬婧 温远光 +3 位作者 罗应华 李晓琼 张万幸 明安刚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208,共7页
在广西凭祥市热林中心青山实验场设置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样地,进行3种间伐强度处理(75%、55%、35%),均匀套种4种阔叶树。改造5年后,研究不同间伐强度近自然经营对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近自然化改造... 在广西凭祥市热林中心青山实验场设置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样地,进行3种间伐强度处理(75%、55%、35%),均匀套种4种阔叶树。改造5年后,研究不同间伐强度近自然经营对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近自然化改造5年后,乔、灌、草3层的物种数明显增加,灌草层的优势种有所变化,但各间伐处理的优势物种大致相同;各间伐处理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改造后各处理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未改造的纯林,各处理草本层的Simp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改造前的纯林。杉木胸径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差异显著,但各处理间树高无显著差异;套种的4种阔叶树的胸径、树高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大叶栎、红椎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在不同间伐处理林分中有显著差异;高间伐强度改造的杉木人工林适合套种阳性树种大叶栎、米老排和中性树种红椎,中等间伐强度改造的杉木人工林适合套种耐阴性树种润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近自然化改造 间伐 物种多样性 生长量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姜俊 刘宪钊 +3 位作者 贾宏炎 明安刚 陈贝贝 陆元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0-177,共8页
【目的】研究近自然化改造下杉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及其动态变化,探究改造后林下植被—土壤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评估人工经营措施对杉木人工林群落的生态影响,为该区未来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研究近自然化改造下杉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及其动态变化,探究改造后林下植被—土壤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评估人工经营措施对杉木人工林群落的生态影响,为该区未来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3种不同经营模式的杉木近自然改造林分和未经改造的杉木人工纯林作为对照,分析林下灌木和草本群落物种组成、植物多样性水平和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改造后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未改造纯林。土壤理化指标在不同经营模式下变化特征不同,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受采伐影响明显(P <0.05),均为改造样地大于对照样地,其中有机质含量最高,达56.68 g/kg。土壤含水量、土壤密度与草本植物多样性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而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无显著相关性;有机质与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 <0.05),与草本无显著相关性;pH值与灌草层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改造后杉木人工林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有机质和含水量与林下灌草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最为密切,建议采伐后保留450~600株/hm^2配合林下30~40株阔叶树种补植作为该区域经营指标参考,并重视经营措施下的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产生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近自然化改造 林下植被 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退化人工林不同恢复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宋贤冲 王会利 +5 位作者 秦文弟 邓小军 田红灯 谭一波 王绍能 曹继钊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41-848,共8页
为了评价华南退化人工林生态系统的不同恢复类型,本研究以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为对象,探讨恢复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差异及影响因子.在研究区内选取代表性的近自然经营杉木林(CF)和毛竹林(MB),以天然次生林(NF)为对照,采集表... 为了评价华南退化人工林生态系统的不同恢复类型,本研究以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为对象,探讨恢复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差异及影响因子.在研究区内选取代表性的近自然经营杉木林(CF)和毛竹林(MB),以天然次生林(NF)为对照,采集表层土壤样品.运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对3种林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恢复林分的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NF植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MB和CF,而MB的植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CF;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pH和容重差异显著,其他土壤理化性质差异不显著;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微生物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为NF>MB>CF,不同林分对6种类型碳源底物的利用也有相似规律;NF的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Shannon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McIntosh指数最高,MB次之,CF最低;主成分分析表明,从31种碳源类型提取的主成分1和主成分2分别能解释变量方差的60.0%和12.4%,在主成分分异中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是羧酸类、碳水化合物类和氨基酸类碳源;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土壤容重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NF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效率高于人工林,而MB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效率高于CF.从植被多样性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来看,近自然经营的MB人工林更有利于退化人工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Biolog-Eco 近自然经营
原文传递
不同林分类型闽楠人工林土壤养分对比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黄笑 李际平 +2 位作者 赵春燕 曹小玉 石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6-42,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林分类型闽楠人工林土壤氮、磷、钾元素含量以及其随土壤层次分布的变化规律。以湖南省金洞林场14年生闽楠-木荷混交林、14年生闽楠纯林、杉木林下补植4年生闽楠-木荷混交林,4年生闽楠纯林为研究对象,对4层深度(0~20、20~30... 为了研究不同林分类型闽楠人工林土壤氮、磷、钾元素含量以及其随土壤层次分布的变化规律。以湖南省金洞林场14年生闽楠-木荷混交林、14年生闽楠纯林、杉木林下补植4年生闽楠-木荷混交林,4年生闽楠纯林为研究对象,对4层深度(0~20、20~30、30~45、45~60 cm)土壤的氮、磷、钾等养分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氮、全钾元素含量在整个土层(0~60 cm)中、速效磷元素含量在20~60 cm土层中14年生闽楠—木荷混交林较14年生闽楠纯林多28.15%、23.82%、11.49%,全磷及速效钾元素含量14年生纯林较混交林多65.97%、26.95%。林下补植4年生闽楠混交林林分土壤中表层和底层速效氮较4年生闽楠纯林多21.31%、16.22%;磷及速效钾元素含量在整个土层(0~60 cm)中较4年生闽楠纯林多92.53%、16.11%,4年生闽楠纯林土壤中全氮及全钾含量较林下补植混交林多8.74%、23.90%。这些结果表明14年生闽楠—木荷混交林土壤养分水平较14年生闽楠纯林高,杉木林下补植4年生闽楠混交林分土壤速效元素含量比4年生闽楠纯林多,营造闽楠—木荷混交林可以改善由于杉木连载造成的地力衰退,为闽楠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土壤养分 近自然经营
下载PDF
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林经营技术方案 被引量:14
6
作者 祝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8-110,共3页
探讨了城市森林近自然林经营的指导理论、经营的目标和原则,并着重讨论了城市森林中人工纯林的营建、培育、管护和利用的技术方案,旨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经营城市森林。
关键词 城市森林 近自然林 近自然林经营
下载PDF
杉木混交林近自然经营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青天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99,110,共6页
对3种不同树种组成的杉木混交林采用近自然经营方式和常规经营方式,对比分析不同经营方式下林分生长、林内环境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经营方式相比,近自然经营的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平均枝下高、平... 对3种不同树种组成的杉木混交林采用近自然经营方式和常规经营方式,对比分析不同经营方式下林分生长、林内环境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经营方式相比,近自然经营的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平均枝下高、平均单株材积和平均蓄积量等指标明显高于常规抚育的林分,各项指标分别提高了7.90%、10.20%、7.10%、16.98%、30.91%和26.50%;同时林内灌草植被生长旺盛,林分总生物量增加49.71t·hm-2;林地土壤理化学性质各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表现出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混交林 近自然经营 经营效果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朱宏光 陆晓明 +6 位作者 温远光 蔡道雄 刘世荣 李晓琼 黄雪蔓 周晓果 李婉舒 《广西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477-483,共7页
【目的】研究和阐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保留木、套种树种和自然更新树种生长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1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进行5种不同强度... 【目的】研究和阐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保留木、套种树种和自然更新树种生长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1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进行5种不同强度(0%,20%,30%,40%和50%)间伐后,套种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润楠(Machilus pingii)3个乡土阔叶树种,每种强度设3次重复,每个套种树种密度均为120株/hm2,2013年8月对所有样地(共15个,每个样地面积为600m2)的马尾松保留木、套种树种和自然更新至乔木层的树种进行每木调查,记录种名、胸径和树高等。【结果】间伐处理8年后,不同间伐处理间林分保留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蓄积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P<0.001,树高:P=0.001,蓄积量:P=0.008);林分平均胸径和树高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林分蓄积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减少。间伐促进了3个套种树种幼树的生长,但不同树种间存在差异;米老排在50%间伐林分下生长最优,而红锥和润楠以40%间伐林分较优,前者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后者。间伐显著的提高了自然更新至乔木层的林木株数,与对照处理(100±25株/hm2)相比,20%,30%,40%和50%间伐林分分别是对照处理的8.72倍、11.22倍、11.06倍和13.78倍;间伐显著提高了自然更新林木的树高生长,而胸径生长差异不显著。【结论】从人工林木材生产、套种树种生长和自然更新树种生长情况分析,采用30%或40%的间伐强度和套种优质乡土阔叶树是马尾松纯林近自然化改造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近自然化改造 间伐 套种 乡土树种
下载PDF
近自然森林发展类型在我国经营类型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婷婷 陈绍志 +2 位作者 吴水荣 邬可义 兰倩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文中概述了德国近自然经营目标规划方法——森林发展类型的概念、设计技术指标与设计内容,分析了我国经营类型组织现状与不足;探讨将森林发展类型设计中更具有经营指导意义的参考指标(如潜在自然植被、林下更新、林分发展阶段、生命周... 文中概述了德国近自然经营目标规划方法——森林发展类型的概念、设计技术指标与设计内容,分析了我国经营类型组织现状与不足;探讨将森林发展类型设计中更具有经营指导意义的参考指标(如潜在自然植被、林下更新、林分发展阶段、生命周期经营计划等)应用于我国经营类型组织过程中,并改进经营类型内容表达形式,包括林分概况、经营目标、树种组成、林分导向过程和近期经营措施4个部分,实现森林类型、立地类型与经营(措施)类型的初步统一与搭配;最后以在山西省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中村林场建立的15个经营类型示范点中的1个实例——缓坡人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纯林多目标经营,概况性地说明了该经营类型的设计过程。结果说明,改进后的经营类型经营目标明确、经营措施体系化,更具有经营指导性与可操作性,提高了经营效益,更有利于实现可持续经营的长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经营 森林发展类型 经营类型 林分发展阶段
原文传递
不同经营模式对华北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肖军 雷蕾 +3 位作者 曾立雄 李肇晨 马成功 肖文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34-2142,共9页
科学认识不同经营模式下人工林碳储量变化规律对于采取合理的经营措施以提高森林碳汇潜力和木材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赤峰旺业甸实验林场3个龄级(10年林、47年林、56年林)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近自然经营... 科学认识不同经营模式下人工林碳储量变化规律对于采取合理的经营措施以提高森林碳汇潜力和木材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赤峰旺业甸实验林场3个龄级(10年林、47年林、56年林)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近自然经营、常规经营、未经营等3种经营模式对其生态系统碳储量及6年年均增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经营模式的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组成均呈土壤层>乔木层>枯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且乔木层、植被层和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均随林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3种经营模式在3个龄级的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年均增量均为正值,未经营林分的随林龄增加而降低,近自然经营林分和常规经营林分通过不同的经营措施均改变了这一下降趋势(P<0.05);近自然经营显著提高了56年林生态系统、47年林和56年林乔木层及3个龄级枯落物层的碳储量年均增量(P<0.05),常规经营显著降低了3个龄级生态系统(P<0.05)、10年林和47年林土壤层碳储量的年均增量(P<0.01);就龄级而言,近自然经营和常规经营56年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年均增量(7.49 Mg·hm^(−2)·a^(−1),3.49 Mg·hm^(−2)·a^(−1))均大于47年林(5.82 Mg·hm^(−2)·a^(−1),1.27 Mg·hm^(−2)·a^(−1))。为提高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对尚未郁闭的低龄林分应尽量减少抚育间伐等人为干扰,但综合考虑碳储量增长和大径级用材林培育,近自然经营最理想。该研究区60年左右的油松人工林乔木层和生态系统碳储量仍在持续增长,建议提高其成熟林林龄区间的划分,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并培育更多的大径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近自然经营 碳储量 年均增量 旺业甸实验林场
下载PDF
天然次生针叶林内土壤理化性质对不同经营方式的响应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会侠 何友均 +3 位作者 郑颖 王卫 王品 姚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68,共6页
为了解不同经营方式对林地理化性质的影响,对哈尔滨市丹清河林场近自然经营、传统经营和未经营3种方式下的天然次生针叶林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近自然经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天然次生针叶林的土壤物理性状,但这种干... 为了解不同经营方式对林地理化性质的影响,对哈尔滨市丹清河林场近自然经营、传统经营和未经营3种方式下的天然次生针叶林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近自然经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天然次生针叶林的土壤物理性状,但这种干扰远小于传统经营;2)不同经营方式间土壤有机质、全N质量分数与贮量没有明显差异,全P质量分数及贮量以近自然经营最大,经营强度最大的传统经营林分土壤中全K质量分数和贮量最大;3)经营方式对速效N和有效P没有明显影响,但近自然经营林分的交换性K离子质量分数和贮量最大;4)近自然经营林分土壤C/N比降低、pH值升高,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供了较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土壤肥力的增强和长期生产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针叶林 森林经营 近自然经营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近自然经营对杉木人工林地被物和土壤碳氮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凯璇 汤新艺 +3 位作者 秦欢 和帅臣 叶绍明 黄德卫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56-1565,共10页
研究针叶纯林改造为异龄针阔混交林对生态系统碳氮积累的影响,对于森林可持续经营有重要意义。为探明近自然经营对林下地被物和土壤碳氮分配格局的影响,以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与红锥(Castanopsis... 研究针叶纯林改造为异龄针阔混交林对生态系统碳氮积累的影响,对于森林可持续经营有重要意义。为探明近自然经营对林下地被物和土壤碳氮分配格局的影响,以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与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香梓楠(Michelia hedyosperma)异龄混交林(CCM)、杉木与格木(Quercus griffithii)和大叶栎(Erythrophleum fordii)异龄混交林(CQE)以及未改造杉木纯林(MC)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分的林下地被物和土壤碳氮含量、储量及其分配格局。结果表明,(1)近自然经营使地被物生物量和碳氮储量分配发生改变,灌草生物量和碳氮储量分配减少,凋落物生物量和碳氮储量分配增加。(2)林分转变后林下植被的根冠比变化,导致灌草地下部位碳储量分配增加。(3)试验林分地被物总碳储量间差异不显著,CQE地被物总氮储量约为MC的50%,凋落物碳储量呈现CCM>CQE>MC,凋落物氮储量为CCM大于其他林分(P<0.05)。(4)各林分土壤总碳储量及表层(0-20 cm)土壤氮储量间差异不显著;表层土壤C:N比值呈现CCM>CQE>MC,CCM表层和次层(20-40 cm)土壤碳储量高于MC,土壤总氮储量表现为CCM低于其他林分(P<0.05)。采用固氮树种(格木)改造林分有利于维持土壤氮积累功能。(5)试验林分凋落物层碳氮储量和表层土壤碳储量正相关。综上,近自然经营导致林分结构改变,增加凋落物输入和提升表层土壤C:N比值,对于促进林地表层土壤碳积累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经营 异龄针阔混交林 碳储量 氮储量 分配
下载PDF
经营模式对杉木林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小虎 刘雨晖 +2 位作者 韩丰泽 吴鹏飞 马祥庆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3-328,共6页
以福建三明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杉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探究不同经营模式(近自然经营、常规经营、封育经营)对杉木林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分析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与其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经... 以福建三明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杉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探究不同经营模式(近自然经营、常规经营、封育经营)对杉木林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分析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与其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下土壤共有的优势细菌类群主要为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其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以近自然经营模式最高,为22.54%;共有的优势真菌类群主要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其中,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以近自然经营模式最高,为68.60%.与常规经营和封育经营模式相比,近自然经营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真菌的Ace指数.表明近自然经营能显著提高杉木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近自然经营 土壤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近自然经营间伐对黔中马尾松天然次生纯林生长的初期效应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科 谭伟 戚玉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6-893,共8页
以黔中地区2013年实施近自然经营间伐的2个龄级马尾松Pinus massioniana天然次生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8个固定样地与8个临时样地(100~400 m2)胸径、树高、材积、蓄积以及林下植被各生长因子的调查,对比近自然经营间伐林分与相应对照林... 以黔中地区2013年实施近自然经营间伐的2个龄级马尾松Pinus massioniana天然次生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8个固定样地与8个临时样地(100~400 m2)胸径、树高、材积、蓄积以及林下植被各生长因子的调查,对比近自然经营间伐林分与相应对照林分各生长因子的差异,评价近自然经营间伐实施4 a的初期效果,为建立贵州省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①间伐增加了马尾松林分大径级林木的株数比例,对照的中龄林和近熟林胸径分别在8~14和10~14 cm的株数比例最大,间伐在12~18和22~26 cm的株数比例最大。②间伐提高了林木胸径与材积的生长量,间伐的平均木、目标树、非目标树胸径与材积生长量均达到对照的1.15倍以上,最高在中龄林目标树中可达对照的1.65倍。③间伐提高了林分蓄积的生长率,间伐林分蓄积的生长量在小于对照林分的情况下,生长率却在中龄林和近熟林中分别比对照林分高出了4.13%和1.03%。④间伐不能有效促进林分树高生长及林下植被生长。树高及林下植被各生长因子在间伐与对照林分中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测计学 马尾松 天然次生纯林 近自然经营 间伐 目标树 生长量
下载PDF
近自然改造对马占相思人工林生长更新及物种多样性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文成 杨佳 +2 位作者 黄士绮 王如 段左俊 《热带林业》 2022年第4期13-17,共5页
该试验通过对近自然改造7a的马占相思人工林、对照林分的生长更新情况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探讨马占相思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的初步效果。结果表明:近自然改造后,试验林分乔木层平均胸径、树高年生长量、林分密度年增长量均高于对照林... 该试验通过对近自然改造7a的马占相思人工林、对照林分的生长更新情况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探讨马占相思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的初步效果。结果表明:近自然改造后,试验林分乔木层平均胸径、树高年生长量、林分密度年增长量均高于对照林分,试验林分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的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林分。试验林分灌木层平均胸径、树高年生长量、林分密度年增长量与对照林分无显著性差异,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的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林分。因此,近自然改造促进了马占相思人工林下乡土树种的更新和生长,使林分乔木层生长更新加快,物种多样性增加;灌木层更新种类增多,物种多样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占相思人工林 近自然改造 生长更新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林优势树种生态位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16
作者 邹丰虎 周雯 柴宗政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5,共11页
探究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林的生态位和种间关系的影响,可以为经营管理提供实践基础和科学依据。以实施近自然经营10余年的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幼苗(胸径<1 cm)、幼树(1 cm≤胸径<5 cm)和成树(胸径≥5 cm)3个阶段,探讨近自然... 探究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林的生态位和种间关系的影响,可以为经营管理提供实践基础和科学依据。以实施近自然经营10余年的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幼苗(胸径<1 cm)、幼树(1 cm≤胸径<5 cm)和成树(胸径≥5 cm)3个阶段,探讨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林12个优势树种的生态位及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1)马尾松在成树和幼树阶段的生态位宽度变小,幼苗和大部分优势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增加;(2)各优势树种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度变小,生态位分化程度增加;(3)群落总体关联性大多呈现正关联,但极显著正联结种对较少;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生长阶段经营和对照林分种对间存在差异但并不显著。综上,研究区马尾松林仍处于演替初期,群落结构不稳定,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林种间关系的改善具有一定效果但并不理想,建议针对研究区纯林化程度过高且密度过大的马尾松林分,在密度调控的基础上结合林下补植枫香和麻栎、白栎等栎类树种,加速群落演替,尽快实现改善种间关系和提升群落稳定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经营 马尾松林 优势树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度 种间联结性
下载PDF
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的影响
17
作者 申鹏 周雯 柴宗政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2,共8页
以实施近自然经营10余年的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并基于种群统计方法来探讨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马尾松种群对照和经营两种林分中,幼龄(Ⅰ、Ⅱ龄级)个体数量都很少、龄级分布不... 以实施近自然经营10余年的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并基于种群统计方法来探讨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马尾松种群对照和经营两种林分中,幼龄(Ⅰ、Ⅱ龄级)个体数量都很少、龄级分布不合理、种群结构不稳定。虽然近自然经营能够提升幼龄个体总体数量,但效果仍不理想。马尾松种群的个体数量优势可能会减弱,种群呈现衰退趋势。种群经过6个龄级的发展后,其结构逐渐呈稳定增长态势。马尾松种群总体呈现聚集分布的特点,且对照林分中马尾松种群的聚集程度明显高于经营林分。随着龄级增大,种群分布格局呈现聚集—均匀—随机分布的趋势;近自然经营能够加快种群分布格局向更为稳定的随机分布状态演替的进程。因此,研究区马尾松种群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幼龄个体数量不足,近自然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建议在近自然经营的基础上结合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提高幼龄个体数量,加快实现种群稳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近自然经营 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文成 杨佳 +2 位作者 黄士绮 王如 段左俊 《热带林业》 2023年第3期23-27,共5页
对近自然改造8a的杉木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杉木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的初步效果。结果表明:近自然改造后,试验林分的直径结构呈现出由同龄林的正态分布逐渐向异龄林的倒“J”型过渡的趋势,树高级结构呈单峰型... 对近自然改造8a的杉木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杉木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的初步效果。结果表明:近自然改造后,试验林分的直径结构呈现出由同龄林的正态分布逐渐向异龄林的倒“J”型过渡的趋势,树高级结构呈单峰型,主要分布在2m~8m。同时,主林层林木数量大幅降低,林下更新的乔木和灌木表现出逐步进入主林层的趋势。试验林分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的均匀度指数与对照林分无显著差异,表明伐除杉木对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试验林分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林分。因此,近自然改造促进了杉木人工林下乡土树种的更新和生长,使林下乡土树种生长更新加快,物种多样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近自然改造 林分结构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河流多生境自然塑造技术在北运河流域再生水河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叶芝菡 黄炳彬 +2 位作者 常国梁 何春利 唐丽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58,共7页
遵循“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al based solution)”理念,本研究开发了由渗滤型边滩、生态跌水和近自然河溪构成的河流多生境自然塑造技术及系统,并在北运河流域的再生水河道台头沟实施了工程应用与示范.结果表明,该技术与系统具有良... 遵循“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al based solution)”理念,本研究开发了由渗滤型边滩、生态跌水和近自然河溪构成的河流多生境自然塑造技术及系统,并在北运河流域的再生水河道台头沟实施了工程应用与示范.结果表明,该技术与系统具有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对氨氮、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的平均削减率分别为62.15%、47.46%、48.50%和70.84%;河道修复使得生境质量得到改善,由D级(差)提升至B级(良),生境类型由不足3种提升至超过8种;修复后河道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BI指数、多样性指数等增加,水鸟从无到有,生物多样性也逐步改善.该技术可为城市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小型再生水河道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多生境自然塑造 北运河 近自然修复
原文传递
南亚热带人工林近自然高效可持续经营模式 被引量:5
20
作者 韦菊玲 郭文福 +3 位作者 雷丽群 刘福妹 邓硕坤 庞圣江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3期145-149,共5页
介绍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概念,及其以乡土树种营建当地森林、针阔混交经营、复层异龄经营、目标树经营等近自然经营的基本原则。基于地处广西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人工林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以马尾松和杉木为主的... 介绍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概念,及其以乡土树种营建当地森林、针阔混交经营、复层异龄经营、目标树经营等近自然经营的基本原则。基于地处广西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人工林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以马尾松和杉木为主的针叶纯林面积比重过大,树种单一,林分质量不高,林地生产力较低等问题,自2002的起,采用降香黄檀—桉复层混交林、西南桦—红椎异龄混交林、马尾松(或杉木)针叶林阔叶化等近自然林经营模式,通过对林分高强度间伐、促进优良树种天然更新,以及在林冠下种植土沉香、红椎、紫檀、擎天树等较耐荫的长寿先锋树种,使群落树种组成、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形成了异龄复层混交林,使森林天然更新机制得到恢复,促进了人工林近自然经营高效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经营 可持续经营模式 异龄复层混交林 南亚热带人工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