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31例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兰芳 孙海燕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98-301,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30年来国内外报道宫颈癌总体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有年轻化倾向,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关于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的预后尚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31例3... 背景与目的:近30年来国内外报道宫颈癌总体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有年轻化倾向,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关于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的预后尚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31例35岁以下宫颈癌患者(年轻宫颈癌组)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1998年1737例35岁以上宫颈癌患者作对照研究(对照组),用SPSS12.0软件统计,临床和病理特点差异用Peason chi-squoare检验,5年生存与2年复发率用Kaplan-Meier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35岁以下宫颈癌患者中,早期(ⅠB+ⅡA)病例532例,占64.00%,显著高于对照组37.80%(P=0.000);非鳞癌比例研究组为14.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P=0.000);瘤体直径≥4cm,研究组占52.00%,对照组占30.40%,差异有显著性(P=0.000);早期病例中研究组术后淋巴结转移和间质深层浸及率分别为33.46%和51.88%,对照组分别为23.93%和39.94%,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脉管累及率为37.03%,对照组为38.26%,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663);研究组的临床期别,瘤体大小与术后病理的三大高危因素相关(P<0.05),年轻宫颈癌患者病理类型只与脉管累及相关,鳞癌患者脉管累及为40.40%,非鳞癌患者的77.65%,差异有显著性(P=0.002)。研究组早期和中晚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75%和39.8%,低于对照组的84.38%和54.13%,(P=0.000);研究组2年复发率高,分别为31.95%(早期)和45.48%(中晚期),对照组为15.97%和25.99%,(P=0.000)。结论:35岁以下宫颈癌具有临床期别早,非鳞癌比例高,瘤体大的临床特点和相对高危的术后病理因素,临床期别、瘤体大小是影响术后病理的重要原因,非鳞癌病理类型增加脉管累及。35岁以下宫颈癌预后较差、易复发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年轻妇女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4
2
作者 甘会书 王凤永 +3 位作者 温中琼 李吉英 孙玉革 孙萍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分期、黏膜层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价值,研究超声参数与微血管密度及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分期、黏膜层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价值,研究超声参数与微血管密度及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3种不同影像学检查对子宫内膜分期、黏膜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MRI对内膜癌分期、黏膜层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最高,CT与超声的术前分期结果、判断黏膜层侵犯、淋巴结转移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间、不同组织学类型间、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超声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微血管密度(MVD)水平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理分期、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特征患者的RI、PI及MVD指标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6,t=4.956,t=7.002;P<0.05)。结论:MRI、CT及超声是子宫内膜癌诊断与疗效评估的常用影像学手段,虽然超声检查符合率不及MRI,但其具有操作简单、检查方便等优势,并且超声参数同样与子宫内膜癌微血管密度、临床病理间具有密切联系,具有早期诊断筛查以及术前病情初步评估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超声参数 子宫内膜癌 临床诊断 临床病理
下载PDF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gastric glomus tumor 被引量:29
3
作者 Hui-Qiong Fang,Jing Yang,Fen-Fen Zhang,An-Jia Han,Department of Pathology,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80,Guangdong Province,China Hui-Qiong Fang,Department of Pathology,Fo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oshan 528000,Guangdong Province,China Jing Yang,Department of Path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Zhu-hai City,Zhuhai 519000,Guangdong Province,China Yi Cui,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80,Guangdong Province,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6期4616-4620,共5页
AIM:To study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gastric glomus tumor and review the related Chinese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1990-2010.METHODS:A case of gastric glomus tumor was re-ported.Clinicopathological findings ... AIM:To study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gastric glomus tumor and review the related Chinese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1990-2010.METHODS:A case of gastric glomus tumor was re-ported.Clinicopathological findings in 56 cases of gastric glomus tumor were analyzed.RESULTS:Gastric glomus tumor was far more common in women than in men with a female to male ratio of 1.6:1.The median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45 years(range 28-79 years).The patients often complained of epigastric pain and bloody stool.The tumor was located in antrum of the stomach.The greatest diameter of the tumor was 0.8-11cm.Histologically,the tumor was comprised of nests of glomus cells surrounding the capillaries.Glomus cells were small,uniform and round.Vimentin,smooth muscle actin and actin were expressed in the tumor.Other markers,including S-100 protein,CD34,CD117,desmin,CD56,synaptophysin,chromo-granin A,neuron specific enolase and cytokeratin were all negative.CONCLUSION:Gastric glomus tumor is a rare benign mesenchymal neoplasm.Its diagnosis depends on pathologic examination.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cludes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paraganglioma and carcinoid tum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MACH GLOMUS TUMOR clinicopathology IMMUNOHISTOCHEMISTRY
下载PDF
直肠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董新舒 高登群 +2 位作者 赵家宏 赵廷忠 丁立 《肿瘤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病理学研究 ,证实直肠癌扩大根治术的合理性 ,从而指导直肠癌的治疗。[方法]通过对进展期直肠癌进行三方向淋巴结清扫获得的标本 ,以常规病理学方法研究淋巴结转移规律 ,并以此规律指导临床进行扩大根治手术 ,统计其治疗... [目的]通过临床病理学研究 ,证实直肠癌扩大根治术的合理性 ,从而指导直肠癌的治疗。[方法]通过对进展期直肠癌进行三方向淋巴结清扫获得的标本 ,以常规病理学方法研究淋巴结转移规律 ,并以此规律指导临床进行扩大根治手术 ,统计其治疗效果。[结果]国人进展期直肠癌淋巴转移率为47 % ,上方1、2、3站转移率分别为44 % ,14 %及10% ,侧方第3站转移率为9 %。直肠癌淋巴转移与肿瘤浸润周径、深度及病理学类型有关。扩大根治术后的5年及10年生存率为68 %及47 % ,高于一般根治术的45 %及39 8 %。[结论]直肠癌扩大根治术清除了可能发生转移的所有淋巴结 ,减少了转移淋巴结残留 ,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淋巴转移 临床病理学 生存率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及转归 被引量:31
5
作者 吴蓓 令狐恩强 +1 位作者 杨杰 卜保国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98-600,共3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转归。方法对2000-2010年经我院内镜检查102 19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内镜检出率及临床病理情况,其中对346例经内镜和病理诊断为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目的探讨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转归。方法对2000-2010年经我院内镜检查102 19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内镜检出率及临床病理情况,其中对346例经内镜和病理诊断为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经过1-10年连续内镜随访,研究其转归及癌变情况。结果胃黏膜上皮内瘤变(GIN)的内镜总检出率1.75%,其中LGIN检出率1.1%(346/102 193),病变等级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胃角部肠化阳性率较高,与其他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LGIN癌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贲门部较高。随访346例LGIN,不同病理分级:轻度消失率和癌变率分别是78.7%、0.45%;轻-中度的消失率和癌变率分别是60.5%,10.5%;中度的消失率和癌变率分别是51.0%,14.3%(P<0.05)。结论不同程度的LGIN均有一定的癌变潜力,内镜结合病理检查随访有利于早期胃癌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内瘤变 临床病理 转归
下载PDF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6
作者 黄海建 曲利娟 郑智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1255-1258,共4页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SFTs)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来源性肿瘤,好发于胸腹腔,胸膜外其他组织也可发生,临床多呈良性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良性SFTs可发展为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malignant solitary fibrous tumors,MSFTs...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SFTs)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来源性肿瘤,好发于胸腹腔,胸膜外其他组织也可发生,临床多呈良性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良性SFTs可发展为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malignant solitary fibrous tumors,MSFTs)。在临床病理学上,SFTs需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鉴别,而及时准确的诊断对SFTs的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临床病理学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7
7
作者 徐宏伟 晁明 +2 位作者 刘奕清 徐风峰 赵嵩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9期627-629,共3页
目的 :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 (GISTs)的认识和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1例GISTs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病灶分布于胃 2 2例 ,小肠 7例 ,胃肠道外 2例 ;肿瘤平均直径 6.5cm。病理分型 :良性 6例 ,交界性 7例 ,恶性 18例。... 目的 :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 (GISTs)的认识和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1例GISTs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病灶分布于胃 2 2例 ,小肠 7例 ,胃肠道外 2例 ;肿瘤平均直径 6.5cm。病理分型 :良性 6例 ,交界性 7例 ,恶性 18例。临床表现多为腹部不适 ( 18/2 8)、消化道出血 ( 13 /2 8)、腹痛 ( 11/2 8)和消瘦 ( 5 /2 8)。主要影像学表现为粘膜下富血供肿块 ,境界清晰光整 ,外生性为主 ,内部出血、坏死、囊变明显 ,局部淋巴结无转移。结论 :GISTs是一类潜在恶性的肿瘤 ,应手术完整切除。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 ,但不能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影像学诊断 消化道出血 腹痛
下载PDF
浸润性乳腺癌ER、PR、HER-2、E-cadherin、CK5/6检测与临床预后关系 被引量:27
8
作者 谭敏华 雷伟华 +3 位作者 谭冬玲 胡志雄 陈威 邹绮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33-938,共6页
目的探讨ER、PR、HER-2、E-cadherin、CK5/6检测与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IBC)临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ER、PR、HER-2、E-cadherin、CK5/6抗体,对64例IBC患者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检测结果后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4例IBC中ER... 目的探讨ER、PR、HER-2、E-cadherin、CK5/6检测与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IBC)临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ER、PR、HER-2、E-cadherin、CK5/6抗体,对64例IBC患者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检测结果后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4例IBC中ER、PR、HER-2、E-cadherin、CK5/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3%、56.25%、37.50%、89.06%、10.94%。经统计学分析,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r=0.646,P=0.000);ER与HER-2、CK5/6表达呈负相关(r=-0.320,P=0.010;r=-0.385,P=0.002);PR与HER-2、CK5/6表达呈负相关(r=-0.392,P=0.013;r=-0.362,P=0.003)。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ER、CK5/6在组织学分级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不同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之间,PR、HER-2和E-cadherin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K5/6在患者的不同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总生存率(OS):HER-2或CK5/6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低(OS:P=0.048和P=0.041)。E-cadherin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总生存率(OS)高(OS:P=0.038)。但ER、PR的表达与总生存率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OS:P>0.05)。患者的组织学分级越高,总生存率(OS)越低(OS:P=0.048)。患者在不同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与总生存率(OS)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OS:P>0.05)。结论 IBC中ER、PR、E-cadherin表达丧失,HER-2或CK5/6呈阳性表达,组织学分级呈高级别,提示IBC患者预后较差。联合检测IBC组织中ER、PR、HER-2、E-cadherin、CK5/6的表达,可为IBC临床预后评估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肿瘤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关系
下载PDF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八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易祥华 何国钧 +2 位作者 郑迪 李惠萍 姜格宁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85,I001,共6页
目的 探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NSIP)的病理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 8例经电视胸腔镜或小切口开胸肺活检诊断为NSIP的病例进行光镜观察和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NSIP多见于女性 (男∶女 =1∶3,2 / 6 ) ,平均年龄 48岁 ,临床表现... 目的 探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NSIP)的病理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 8例经电视胸腔镜或小切口开胸肺活检诊断为NSIP的病例进行光镜观察和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NSIP多见于女性 (男∶女 =1∶3,2 / 6 ) ,平均年龄 48岁 ,临床表现为渐进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双下肺闻及爆裂音 ,肺功能主要为限制性通气障碍 ,高分辨CT表现为双下肺野为主的网状、片状磨玻璃样改变。病理特征为均一的间质炎症和纤维化 ,4例有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样改变 ,3例有纤维母细胞灶 ,1例有蜂窝肺 ;组织学类型 :混合型 6例 ,纤维化型 2例。对皮质激素反应 :显效组与有效组各4例 ;与纤维化型相比 ,大部分混合型对皮质激素有较好的反应。结论 NSIP的组织学类型与疗效有密切的关系 ;纤维化性的NSIP与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在病理组织学上不易鉴别 ,诊断需密切联系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普通型间质性肺炎 病理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老年人贲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陈德利 刘弋 +2 位作者 刘斌 朱宝和 曹斌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贲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2年70岁以上老年贲门癌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72.6岁,男女比例6.2∶1。术前合并心肺功能异常57例(79.2%)。病理类型以高、中分化腺... 目的探讨老年人贲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2年70岁以上老年贲门癌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72.6岁,男女比例6.2∶1。术前合并心肺功能异常57例(79.2%)。病理类型以高、中分化腺癌为主(40例,55.5%);Borrmann分型Ⅱ~Ⅲ型64例(88.9%);PTNM分期Ⅱ~Ⅳ期68例(94.4%)。经腹手术68例,其中根治性手术54例;胸腹联合切口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15.5%),其中肺部感染4例,切口感染裂开1例,吻合口瘘2例,心肺功能不全2例。死亡2例。结论高龄贲门癌患者病理类型以中高分化腺癌为主,术前合并症多,手术应强调规范化与个体化兼顾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贲门癌 临床病理特点 治疗原则 患者 术前 并发症
原文传递
2771例肺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许春伟 王海艳 +8 位作者 吴永芳 邵云 邰艳红 李晓兵 刘晓晴 高红军 马群风 杨武威 吴世凯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2期173-184,共12页
目的:根据WHO(2015版)肺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探讨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肺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1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病理诊断2 771例肺肿瘤,复习其临床资料、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按WHO(2015版)... 目的:根据WHO(2015版)肺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探讨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肺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1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病理诊断2 771例肺肿瘤,复习其临床资料、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按WHO(2015版)分类标准进行病理诊断及分类。结果:2 771例肺肿瘤中多数为男性1 671例(60.30%),少数为女性1 100例(39.70%);左肺1 286例(46.41%)、右肺1 456例(52.54%)、双肺29例(1.05%);年龄16~91岁。腺癌1 622例(58.53%)、鳞癌424例(15.30%)、腺鳞癌32例(1.15%)、神经内分泌肿瘤465例(16.78%)、大细胞癌19例(0.69%)、梭形细胞癌1例(0.04%)、巨细胞癌1例(0.04%)、癌肉瘤17例(0.61%)、淋巴上皮样癌1例(0.04%)、唾液腺型肿瘤4例(0.14%)、腺瘤11例(0.40%)、间叶性肿瘤55例(1.98%)、淋巴瘤7例(0.25%)、异位起源性肿瘤13例(0.47%)、转移性肿瘤99例(3.57%)。非小细胞肺癌-非特指型,倾向于腺癌小活检中TTF-1抗体阳性率为92.60%(1 263/1 364)、Napsin A抗体阳性率为97.07%(1 324/1 364);非小细胞肺癌-非特指型,倾向于鳞癌小活检中CK5/6阳性率为96.99%(290/299)、P40阳性率为98.51%(66/67)、P63阳性率为93.72%(343/366)。非小细胞肺癌分子亚型首次活检中EGFR基因突变率34.77%(378/1 087),KRAS基因突变率2.92%(24/823),BRAF基因突变率0.87%(5/572),ALK融合基因阳性率11.99%(41/342),ALK-D5F3抗体阳性率22.23%(66/296),ROS1融合基因阳性率2.56%(7/273),c-Met基因扩增率4.40%(12/273),c-Met基因突变率6.67%(1/15),Her-2基因突变率0.73%(2/273),PIK3CA基因突变率13.33%(2/15),PTEN基因突变率6.67%(1/15),RET融合基因阳性率0(0/15)和NTRK1融合基因阳性率0(0/15)。二次活检率EGFR基因4.76%(18/378),ALK融合基因2.44%(1/41)。结论:肺肿瘤在男性患者中高发,病变部位最常见于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癌 临床病理 驱动基因
下载PDF
年轻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倩 丁兀兀 +3 位作者 陈丽 聂佳 吴宁 孟红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820-823,共4页
目的探讨年轻乳腺癌(≤35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特征及腋窝淋巴结转移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细胞增殖指数(Ki-67)的关系,为年轻乳腺癌的个性化治疗以及临床结局的判断提供理论依... 目的探讨年轻乳腺癌(≤35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特征及腋窝淋巴结转移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细胞增殖指数(Ki-67)的关系,为年轻乳腺癌的个性化治疗以及临床结局的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2011年9月至2018年5月诊断的66例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年轻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特征,并与同期诊断的100例年龄>35岁的非年轻组乳腺癌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年轻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ER、PR、Her-2、Ki-67的关系。结果年轻组及非年轻组乳腺癌患者在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TNM分期、PR的表达、HER2的表达以及Ki-67的表达水平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组肿瘤直径>2 cm患者所占比例为53.0%,明显高于非年轻组的36.0%,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60.6%,明显高于非年轻组的44.0%,ER阳性率为63.6%,明显低于非年轻组的78.0%,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子分型上,年轻组主要为Luminal B型(51.5%),而非年轻组主要为Luminal A型(44.0%);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HER2的阳性率和Ki-67高表达率分别为69.2%、76.9%,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0.0%和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年轻组乳腺癌比较,年轻乳腺癌肿瘤直径更大、更容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ER阳性率低、分子分型主要为Luminal B型。年轻乳腺癌HER2阳性表达、Ki-67高表达患者容易发生腋窝淋巴结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临床病理 年轻患者 免疫组化 腋窝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黄海建 曲利娟 +1 位作者 郑智勇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4-727,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malignant solitary fibroustumor,MSFT)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4例罕见的MSFT,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女性2例,男性2例,年龄22岁~63岁,中位年龄42.5岁。发... 目的探讨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malignant solitary fibroustumor,MSFT)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4例罕见的MSFT,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女性2例,男性2例,年龄22岁~63岁,中位年龄42.5岁。发生部位:中枢神经系统2例,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和恶心等;胸腔2例,无明显症状,体检发现。肿块直径3~14cm,平均8.5cm。镜检:低倍镜下肿瘤细胞分布疏密不均。密集区肿瘤细胞丰富,呈束状、漩涡状或不规则状排列,可见血管外皮瘤样结构;瘤细胞梭形、短梭形,核染色质粗且不均匀,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4个/10HPF),局灶出血坏死。疏松区细胞稀少,纤维化伴黏液变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Bcl-2、CD99、vimentin弥漫阳性;CD34、MSA、α-SMA、h-caldesmon局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25%~50%;EMA、CD117、GFAP和S-100阴性。结论 MSFT非常罕见,确诊主要依赖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需与滑膜肉瘤、脑膜瘤、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纤维肉瘤等相鉴别。MSFT的预后不佳,易复发和转移,手术完整切除后,应注意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临床病理学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结节性筋膜炎50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1
14
作者 黄传胜 匡忠生 +2 位作者 陈文静 赖日权 张江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 探讨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NF)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重新复查原诊断NF的病例50例,应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技术进行研究,同时复习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 50例原诊断NF的病例中,43例仍维持原诊断,7例为其他软组... 目的 探讨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NF)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重新复查原诊断NF的病例50例,应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技术进行研究,同时复习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 50例原诊断NF的病例中,43例仍维持原诊断,7例为其他软组织肿瘤.43例NF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18~56岁,平均32.5岁.病变主要侵犯全身皮下组织,上肢最多见(20例46.5%),其次为躯干(9例20.9%)、头颈部(8例18.6%),下肢少见(6例13.9%).临床表现为病程短、生长迅速的孤立性结节,体积小,术后切除无复发、无转移.病理组织学主要表现为增生肥胖的梭形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呈束状、C形或不典型车辐状排列,细胞无多形性,核分裂象易见;间质疏松,黏液样,含有丰富的血管及红细胞外渗,以及不规则裂隙、微囊等.另7例分别为黏液纤维肉瘤、黏液型脂肪肉瘤、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富于细胞纤维组织细胞瘤、栅栏状肌纤维母细胞瘤、真皮纤维瘤、韧带样纤维瘤,误诊率为14%.免疫表型:11例vimentin、SMA、MSA阳性,而CK、desmin、CD34、β-catenin阴性.结论 NF是一种以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性、良性反应性软组织假肉瘤性病变,病理诊断应紧密结合临床和组织学形态的特征,注意防止过度诊断或诊断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筋膜炎 临床病理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Foxp3^+ Tregs和P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1
15
作者 侯婧瑛 向仍运 +4 位作者 陈淑芬 于钟 吴淑云 王林 王凌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44-1749,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Foxp3+Tregs)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情况及两者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1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Foxp3+Tregs及PD1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Foxp3+Tregs)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情况及两者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1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Foxp3+Tregs及PD1的表达情况,分析胃癌组织中两者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及两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Foxp3+Tregs和PD1表达增加,PD1表达于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两者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而与其它临床病理因素如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病变部位均无关,以上指标表达阳性者总体生存率低(P<0.05),预后差。胃癌组织中Foxp3+Tregs与PD1+TILs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Foxp3+Tregs和PD1+TILs共同表达,二者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Foxp3’调节性T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副乳腺及其肿瘤20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廖谦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 探讨副乳腺及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诊断要点。方法 对 2 0 0例副乳腺及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7例副乳腺中女性 185例 ,男性仅 2例。症状期 1个月~ 32年。副乳腺纤维腺瘤发生率是同期副乳腺患者的 4 8%... 目的 探讨副乳腺及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诊断要点。方法 对 2 0 0例副乳腺及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7例副乳腺中女性 185例 ,男性仅 2例。症状期 1个月~ 32年。副乳腺纤维腺瘤发生率是同期副乳腺患者的 4 8%,副乳腺癌发生率是同期乳腺癌患者的 0 7%。结论 副乳腺及其肿瘤的组织类型与原发于正常部位同类型乳腺肿瘤一样 ,在诊断副乳腺及其肿瘤时必须证实与正常部位乳腺无关。副乳腺癌早期诊断困难 ,且淋巴和血供丰富 ,易早期转移 ,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乳腺 副乳腺肿瘤 临床症状 病理分析
下载PDF
137例青年人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柳忠美 李彦文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2年第3期175-176,共2页
目的 :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 13 7例3 5岁以下青年人大肠癌临床病理资料 ,同时与中、老年人大肠癌做了对比分析。结果 :男性 69例 ,女性 68例 ;其中发生在直肠 10 3例 ;溃疡型 76例 ,隆起型... 目的 :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 13 7例3 5岁以下青年人大肠癌临床病理资料 ,同时与中、老年人大肠癌做了对比分析。结果 :男性 69例 ,女性 68例 ;其中发生在直肠 10 3例 ;溃疡型 76例 ,隆起型 54例 ,浸润型 7例 ;以中分化腺癌多见有 55例 ,依次为黏液腺癌 3 6例 ,高分化腺癌 19例 ,低分化腺癌 15例 ,印戒细胞癌 9例 ,未分化癌 3例。Dukes A期 3 3例 ,B期 41例 ,C期 63例。结论 :青年人大肠癌男女发病率几乎无差异 ,直肠为大肠癌好发部位。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及未分化癌的比例明显高于中老年人 ,提示青年人大肠癌的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结直肠癌 临床病理 DUKES分期 预后
原文传递
鼻咽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邵建永 曾微芬 曾益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0,共10页
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发生发展的分子遗传学事件及其变异对NPC临床病理变化的影响。对原发性NPC进行杂合性缺失(lossofheterozygosity,LOH)和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CGH)分析,观察到NPC发... 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发生发展的分子遗传学事件及其变异对NPC临床病理变化的影响。对原发性NPC进行杂合性缺失(lossofheterozygosity,LOH)和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CGH)分析,观察到NPC发生高频率LOH的染色体主要位于1p、3p、9p、9q、11q、13q、14q、16q和19p,并定位了相应的LOH最小丢失区,并发现特定区域LOH与鼻咽癌临床病理有密切关系;LOH量化值高(FAL值)并伴随病人血清高滴度EBV/EA和EBV/VCA抗体的NPC,多表现为T3+T4期、进展期TNM/III+IV期和远处淋巴结转移。NPC发生遗传物质扩增(gain)的染色体主要位于1q、2q、3q、6p、6q、7q11.2、8q、11q13、12、15q、17q和20q,表明在这些区域可能存在与NPC发生发展相关的癌基因(oncogenes)活化,且1q,8q,18q的扩增和9p的丢失与晚期NPC有密切关系。正常鼻咽上皮和鼻咽上皮不典型增生病变,3p区LOH的检出率分别高达74%和75%,表明3p区缺失是NPC发生过程中极早期分子事件。连锁分析表明HLA基因和细胞色素P4502E1酶基因可能是NPC的遗传易感基因,并定位了新的潜在NPC易感基因位点。应用cDNA微阵列技术,发现细胞周期蛋白、抗凋亡因子、某些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生长促进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遗传变异 临床病理 分子遗传学 NPC 肿瘤抑制基因 遗传异感性
下载PDF
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黄海花 吴秀浅 +1 位作者 郑志超 张薇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5-99,109,共6页
目的:研究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20例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形态特征,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CD34、Vimentin、SMA、desmin及S-100等6种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间质瘤... 目的:研究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20例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形态特征,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CD34、Vimentin、SMA、desmin及S-100等6种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间质瘤中,女性11例,男性9例,平均年龄59.82岁(27~80岁)。发生部位:胃8例(40%),小肠4例(20%),大肠2例(10%),食管1例(5%),肠系膜4例(20%),大网膜1例(5%)。肿瘤镜下主要由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组成,有栅栏状、交叉束状、漩涡状及巢状等多种排列。CD117、CD34、Vimentin、SMA、desmin及S-100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5%(19/20),75%(15/20),100%(20/20),40%(8/20),5%(1/20)及25%(5/20)。临床症状以腹部包块、腹部不适及消化道出血为主。良性3例(3/20),潜在恶性4例(4/20),恶性13例(13/20)。恶性间质瘤中的核分裂〉5/50 HPF、肿瘤细胞坏死及细胞密集比良性和低度恶性者常见(P〈0.05)。结论:间质瘤多发生于老年人,无性别差异,胃肠道是其好发部位,细胞排列多样,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免疫组化证实部分GIST具有不完全的平滑肌、神经单向或双向分化特征。核分裂〉5/50HPF、肿瘤细胞坏死及细胞密集是重要的恶性指征。CD117及CD34是其较特异及敏感的抗体,免疫组化在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181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云 曹晖 +6 位作者 汪明 沈丹平 沈志勇 倪醒之 吴志勇 沈艳莹 刘强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治经验,分析其病理特征和影响GIST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181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根据FJetcher推荐的生物学行为分级法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因...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治经验,分析其病理特征和影响GIST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181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根据FJetcher推荐的生物学行为分级法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本组GIST病变部位:胃107例(59.1%),小肠51例(28.2%),结直肠等其他部位23例(12.7%);伴有肝转移7例。172例(95.0%)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灶部位,其中胃镜53.5%(92/172),CT 34,3%(59/172),超声内镜或胶囊内镜17.4%(30/172)。瘤体长径0.5~30.0cm不等,平均7.0cm。CD117阳性171例(94.5%),CD34阳性156例(86.2%)。外科手术完全切除176例,其中合并联合脏器切除26例;姑息性切除或活检术5例。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2%、87.9%和78.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原发部位、核分裂像数目、FIetcher分级和是否合并联合脏器切除对生存率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letcher分级和肿瘤大小是影响预后的因素。术后有8例高危患者和3例复发转移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后病情稳定。结论内镜和CT是GIST有效的诊断手段,用FIetcher分级法来判断GIST的生物学行为和预测预后是简单、有效的方法,外科手术仍是目前GIST的主要治疗方法,而结合靶向治疗将成为改善GIST预后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外科手术 临床病理 靶向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