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米卡星雾化给药对重症肺炎患者的肺功能影响及细菌清除效果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海源 梁镜南 雷军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192-194,198,共4页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所有患者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同时雾化吸入5.0 ml 0.9%氯化钠溶液治疗,...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所有患者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同时雾化吸入5.0 ml 0.9%氯化钠溶液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和血气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C、FEV1、FVC、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FR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a O2和Pa O2/Fi 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a CO2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清除细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 阿米卡星 重症肺炎 临床效果 肺功能
下载PDF
雷贝拉唑三联规范化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素平 张敏 李福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究雷贝拉唑、阿莫西林与呋喃唑酮三联规范化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就诊的110例CAG合并心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实施雷贝拉唑三联... 目的探究雷贝拉唑、阿莫西林与呋喃唑酮三联规范化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就诊的110例CAG合并心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实施雷贝拉唑三联规范化治疗,对照组实施雷贝拉唑钠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病理组织学评分情况、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病理学组织评分、内皮素(ET)和丙二醛(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胃泌素(GAS)、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以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痛背痛和四肢无力)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vs 10.9%,P>0.05)。结论 CAG合并心血管患者应用雷贝拉唑三联规范化治疗,可合理调节血清中GAS、ET、SOD、MDA和GSH-Px水平,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三联规范化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心血管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评价 幽门螺杆菌 清除率
原文传递
我院ICU老年感染患者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的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素琴 沈国琴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3417-3421,共5页
目的:为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使用万古霉素的老年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临床疗效、细菌清除情况、用药安全性及血药谷浓度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期间我院ICU共有... 目的:为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使用万古霉素的老年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临床疗效、细菌清除情况、用药安全性及血药谷浓度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期间我院ICU共有959例老年感染患者接受万古霉素治疗,其中行稳态血药谷浓度监测的有237例(其中肾功能正常者135例,肾功能异常者102例),占24.7%。经万古霉素治疗后,痊愈、显效、进步、无效的患者分别有53、76、36、72例,总有效率为69.6%。共有168例患者送检了临床标本,病原学送检率为70.9%;检出病原菌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等为主,细菌清除率为72.0%。237例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35例肾功能正常患者中,有13例用药后出现血肌酐水平异常升高,其中1例伴有皮疹;经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均有所好转;102例肾功能异常患者用药后均未出现肾功能恶化。237例患者共监测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370次,人均1.56次;平均血药谷浓度为(10.4±9.7)mg/L;谷浓度维持在10~20 mg/L范围内的有85例(35.8%),合计121次(32.7%),监测不合格率为67.3%。肾功能正常患者血药谷浓度监测次数、调整用药的比例、血药谷浓度>20 mg/L的比例均显著低于肾功能异常患者,血药谷浓度为10~15、>15~20 mg/L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肾功能异常患者(P<0.05)。结论:我院ICU老年感染患者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比例不高,且治疗有效率偏低;大部分患者的血药谷浓度不在有效范围内,且不同肾功能状况患者血药谷浓度的分布有差异,肾功能异常患者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可能更高。临床应积极开展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和患者个体特征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老年感染患者 万古霉素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谷浓度 临床疗效 细菌清除 安全性 肾功能
下载PDF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夏晓珊 吕小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17期18-19,共2页
目的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汉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莫西沙星治... 目的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汉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后免疫球蛋白相关指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79.69%(χ^2=7.143,P<0.01);治疗后,观察组Ig A、Ig M、Ig 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腰背疼痛、尿频尿急、尿路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90.67%,高于对照组的74.03%(χ^2=7.202,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效果更好,可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免疫球蛋白相关指标,细菌清除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莫西沙星 左氧氟沙星 临床效果 细菌清除率
下载PDF
亚胺培南用于重症肺炎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及临床疗效评估 被引量:5
5
作者 徐金慧 唐莲 +9 位作者 石璐 陈芳 张曦 庄智伟 陆件 袁云龙 刘馨 刘纪松 孙坚彤 周琴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64-169,共6页
目的:评估重症肺炎患者使用亚胺培南后血药浓度监测、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析谷浓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为亚胺培南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收集某院重症医学科(ICU)使用亚胺培南抗感染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在用药4~5剂后... 目的:评估重症肺炎患者使用亚胺培南后血药浓度监测、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析谷浓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为亚胺培南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收集某院重症医学科(ICU)使用亚胺培南抗感染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在用药4~5剂后测定亚胺培南血药谷浓度,记录患者的基础疾病、感染性诊断、病原学分布,分析亚胺培南谷浓度达标情况,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共入选43例患者,亚胺培南日剂量为2.00(1.90,3.00)g,疗程(9.31±4.38)d,谷浓度为2.41(0.74,3.94)mg·L^(-1),目标性治疗谷浓度的达标率为31.91%,经验性治疗谷浓度的达标率为68.42%,肌酐清除率高的患者谷浓度偏低(P<0.001)。24例患者为革兰阴性菌目标性治疗,共检出47株革兰阴性菌,其中13株(27.66%)为耐碳青霉烯病原菌。临床有效率54.17%(13/24),革兰阴性菌清除率42.55%(20/47),不良反应发生率11.63%(5/43)。临床治愈组的谷浓度达标率较无效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00%vs.16.00%,P=0.013)。培养出耐碳青霉烯病原菌患者的谷浓度较碳青霉烯敏感患者更高[(2.88±2.06)mg·L^(-1)vs.1.12(0.54,3.58)mg·L^(-1),P=0.049],但谷浓度达标率显著低于碳青霉烯敏感组(0.00%vs.47.06%,P=0.007)。结论:危重症感染患者亚胺培南谷浓度达标率低,谷浓度与肌酐清除率具有相关性。临床疗效与谷浓度达标率相关,耐碳青霉烯组MIC升高与谷浓度未达标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 重症肺炎 血药浓度 临床疗效 细菌清除率
下载PDF
米诺环素口服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刘亭亭 张敬柱 +2 位作者 马雪萍 初亚男 赵宇蕾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262-266,273,共6页
目的:评估米诺环素口服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的临床疗效,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2023年10月就诊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并接受米诺环素口服治疗CRAB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 目的:评估米诺环素口服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的临床疗效,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2023年10月就诊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并接受米诺环素口服治疗CRAB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83例确诊或疑似CRAB感染并采用米诺环素口服治疗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54.22%,微生物学清除率为49.4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米诺环素对CRA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16 mg·L^(-1)是影响患者临床疗效和微生物学清除率的独立危险因素(OR 0.08,95%CI 0.01~0.44,P=0.004;OR 0.10,95%CI 0.02~0.51,P=0.006)。此外,住院时长>30 d是影响微生物学清除率的独立危险因素(OR 0.34,95%CI 0.12~0.97,P=0.043;OR 0.08,95%CI 0.01~0.42,P=0.003)。结论:基于单中心小样本量的研究结果显示,米诺环素口服治疗CRAB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有限。米诺环素对CRAB的MIC≥16 mg·L^(-1)时,抗感染临床疗效和微生物学清除率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临床疗效 微生物学清除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Disease clearance in ulcerative colitis: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for the future
7
作者 Syed Adeel Hassan Neeraj Kapur +2 位作者 Fahad Sheikh Anam Fahad Somia Jamal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4年第13期1801-1809,共9页
Advancements in murine modeling systems for ulcerative colitis have diversifi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physiological factors involved in disease onset and progression.This has fuel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molec... Advancements in murine modeling systems for ulcerative colitis have diversifi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physiological factors involved in disease onset and progression.This has fuel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molecular targets,resulting in a rapidly expanding therapeutic armamentarium.Subsequently,management strategies have evolved from symptomatic resolution to well-defined objective endpoints,including clinical remission,endoscopic remission and mucosal healing.While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se assessment modalities has permitted targeted intervention in the context of a natural disease history and the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studies have consistently depicted discrepancies associated with ascertaining disease status through clinical and endoscopic measures.Current recommendations lack consideration of histological healing.The simultaneous achievement of clinical,endoscopic,and histologic remission has not been fully investigated.This has laid the groundwork for a novel therapeutic outcome termed disease clearance(DC).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oncept of DC and its current evid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Ulcerative colitis clinical remission Endoscopic remission Histological remission Mucosal healing Disease clearance
下载PDF
37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和病毒学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孙颖 滕光菊 +1 位作者 邹正升 李保森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和病毒学变化特征。方法对37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和肝组织HBV标志物监测,并随访临床转归。结果 37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院时ALT水平为1143.64±698.32U/L,TBIL为83.99±80.44μmol/L;肝... 目的探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和病毒学变化特征。方法对37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和肝组织HBV标志物监测,并随访临床转归。结果 37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院时ALT水平为1143.64±698.32U/L,TBIL为83.99±80.44μmol/L;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44.41±15.43天;血清HBsAg转阴时间为55.9±44.3天,HBV DNA转阴时间为39.4±25.2天;发病后6个月时患者HBsAg转阴率为91.9%,3例(8.1%)患者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均已使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在发病后45天内完成肝穿刺检查。结果显示,肝组织HBsAg转阴时间为22.6±10.0天,阴转率为51.4%;肝组织HBcAg转阴时间为29.8±16.5天,阴转率为73.0%。结论绝大多数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可清除血液及肝细胞内的病毒,使病情得到较快的恢复,而发病初期病毒载量可能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乙型肝炎 临床特征 HBV标志物 病毒清除
下载PDF
口腔念珠菌病菌群分布及药敏试验和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莹 张晓冬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念珠菌病的菌群分布特点及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和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鉴定78株分离自口腔念珠菌病的患者临床分离株的菌群分布;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用氟康唑和伊曲康... 目的探讨口腔念珠菌病的菌群分布特点及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和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鉴定78株分离自口腔念珠菌病的患者临床分离株的菌群分布;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用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进行治疗。结果白念珠菌占71.79%,热带念珠菌占11.54%,光滑念珠菌占7.69%,克柔念珠菌占5.13%,其他念珠菌占3.85%。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念珠菌的敏感率分别为73.08%和65.38%。氟康唑治疗组有效率87.80%,真菌清除率为87.80%;伊曲康唑治疗组依次为91.89%和91.89%。结论口腔念珠菌病仍以白念珠菌为主要致病菌。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念珠菌均有较好的敏感性。氟康唑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疗效有较好的相关性,伊曲康唑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完全一致。ROSCO纸片扩散法有在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念珠菌病 菌群分布 药敏试验 临床疗效 真菌学清除率
下载PDF
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人群临床治愈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莫志硕 高志良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36-1339,共4页
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IHCs)人群基数庞大,往往因疾病进展隐匿、病情较轻而被忽视。随着IHCs临床治愈的研究证据不断丰富和夯实,IHCs通过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的治疗策略可获得较高的临床治愈率,IHCs人群的治疗意愿也更加强烈。现综述... 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IHCs)人群基数庞大,往往因疾病进展隐匿、病情较轻而被忽视。随着IHCs临床治愈的研究证据不断丰富和夯实,IHCs通过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的治疗策略可获得较高的临床治愈率,IHCs人群的治疗意愿也更加强烈。现综述目前国内外指南对IHCs的定义及其治疗建议、IHCs的疾病进展情况及临床治愈研究进展,为IHCs的科学管理和合理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 疾病进展 聚乙二醇干扰素Α 临床治愈 HBsAg清除
原文传递
双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陶炅华 周渝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6期115-118,共4页
目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通过双镜联合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双镜联合治疗的治疗价值。方法将在2015年7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通过经皮... 目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通过双镜联合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双镜联合治疗的治疗价值。方法将在2015年7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通过经皮肾镜以及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通过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均由30例患者组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结石清除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9.62±11.49)min,术中出血量为(105.28±6.94)mL,住院时间为(6.72±1.01)d,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值分别为:0.627 6,1.773 4,1.007 8。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χ^(2)=5.45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χ^(2)=5.192。结论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通过双镜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清除结石,并发症发生概率降低,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复杂性肾结石 临床效果 并发症 结石清除率
下载PDF
两种国产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晁阳 范铭 《药学进展》 CAS 2006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评价和比较2种国产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同类抗菌药伏乐新为对照药,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平行、开放的临床试验设计,在122例自愿受试病人中,对试验药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产品澳舒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和比较2种国产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同类抗菌药伏乐新为对照药,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平行、开放的临床试验设计,在122例自愿受试病人中,对试验药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产品澳舒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痊愈率分别为75.41%和72.13%,总有效率为93.44%和90.16%,总细菌清除率为96.6%和93.4%,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和8.20%。二药试验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药在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均优于对照药。结论国产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产品澳舒是临床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临床疗效 细菌清除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三种方案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中焦积热证前后C^(13)-呼吸试验DOB值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秀坤 刘殿玉 王云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26-1128,共3页
目的:观察三种方案治疗小儿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相关胃病中焦积热证前后的C13-呼吸试验DOB值变化,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108例H.Pylori胃病患儿按1∶1∶1对照原则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每组各36例。中药组口服安... 目的:观察三种方案治疗小儿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相关胃病中焦积热证前后的C13-呼吸试验DOB值变化,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108例H.Pylori胃病患儿按1∶1∶1对照原则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每组各36例。中药组口服安幽颗粒(大黄、槟榔、黄连、丹参、香附、白芍);西药组口服克拉霉素、洛赛克;中西药组口服同疗程安幽颗粒加克拉霉素、洛赛克。结果:H.Pylor临床转阴率,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分别为38.24%、15.63%、66.67%,中药组与中西药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西药组与中药组、中西药组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呼气试验DOB值指标变化方面,西药组与中西药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西药组与中药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能使H.Pylori相关胃病中焦积热证小儿C13-呼吸试验DOB值明显下降,并能提高H.Pylori临床转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H.Pylon 中西医结合 安幽颗粒 中焦积热证 C^13-呼吸试验 临床转阴率
下载PDF
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怀方 《医药前沿》 2022年第6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鲁中矿业有限公司医院药剂科2021年1月—7月收治的200例H p感染胃溃疡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通过阿...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鲁中矿业有限公司医院药剂科2021年1月—7月收治的200例H p感染胃溃疡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通过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通过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Hp清除率、免疫情况、疾病症状改善时间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H p清除率为97.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CD8^(+)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嗳气、上腹部疼痛、烧灼感、反酸恶心改善的时间要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Hp感染胃溃疡患者的效果及对Hp清除率、免疫功能的影响,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埃索美拉唑 HP感染 胃溃疡 Hp清除率 免疫
下载PDF
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微创术治疗临床研究
15
作者 苏松 罗选荣 +2 位作者 赵璧 胡正琼 浦加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2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微创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分为A组及B组,A组32例患者采取微创治疗,B组36例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微创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分为A组及B组,A组32例患者采取微创治疗,B组36例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以及术后3d血肿清除率均高于B组;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死亡率为3.12%,B组为22.22%和11.11%,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采取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理想,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 脑出血 微创手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血肿清除 小骨窗开颅
下载PDF
莫西沙星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疗效观察及对细菌清除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胡大碧 卢晓静 +3 位作者 况刚 黄彪 魏旭升 何婕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15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菌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菌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14 d。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χ~2=7.57,P=0.00);观察组患者的肺部炎症、症状体征、发热、痰液颜色及白细胞计数恢复至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78.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18%(χ~2=4.33,P=0.0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6.52%比10.87%,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提高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老年 重症肺炎 临床疗效 细菌清除率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7
作者 蒙素丹 谢斌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3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海口市人民医院在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利奈唑胺注射液,600mg/次,2次/d。治疗组患...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海口市人民医院在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利奈唑胺注射液,600m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50 m L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改善时间及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95.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55.00%、80.4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和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明显升高,呼气峰流速(PEF)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肺功能各指标改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利奈唑胺注射液 重症肺炎 临床疗效 细菌清除率 最大呼气中期流速 呼气峰流速
原文传递
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郑伟昌 蒋慈英 张巧真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指标水平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嗅觉障碍、鼻塞、面部疼痛、鼻分泌物、头痛等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糖精清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鼻黏液纤毛清除速度及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并改善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内窥镜手术 临床症状 慢性鼻-鼻窦炎 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静 原杰 +2 位作者 张灼 孙丽萍 郑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菌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将66例AEC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祛痰、解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菌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将66例AEC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祛痰、解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照组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连用12 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并进行痰培养,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细菌清除率。结果治疗组总显效、总有效例数分别为15、29例,对照组分别为7、21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9.5%(17/19)、55.6%(1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治疗AECB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痰热清注射液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临床疗效 细菌清除率
下载PDF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20
作者 程永山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6期31-34,共4页
目的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中耳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100例中耳炎患者,以收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 目的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中耳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100例中耳炎患者,以收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8)、起效时间、听力改善度及病原菌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的5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8水平分别为(90.64±3.91)、(10.81±4.96)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95.55±4.87)、(43.22±5.02)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时间(6.27±0.82)d和听力改善度(7.27±0.27)dB均优于对照组的(8.87±0.65)d、(3.81±0.49)d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原菌清除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很好,既可以改善患者的耳部水肿情况,也可以让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降低,还可以降低患者的各项炎性指标,促进患者恢复正常听力,清除更多的病原菌,值得被临床大力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 地塞米松注射液 中耳炎 临床效果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8 病原菌清除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