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季度动力气候预测系统IAP DCP-II 被引量:38
1
作者 曾庆存 林朝晖 周广庆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9-303,共15页
概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跨季度动力气候预测系统 (IAPDCP II) ,及其在我国夏季降水距平预测业务中的应用情况。该系统的试用始于 1 988年 ,1 998年定型为现今版本 (即IAPDCP II)。 1 998年起至今 ,每年预测的检验说明 ,该... 概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跨季度动力气候预测系统 (IAPDCP II) ,及其在我国夏季降水距平预测业务中的应用情况。该系统的试用始于 1 988年 ,1 998年定型为现今版本 (即IAPDCP II)。 1 998年起至今 ,每年预测的检验说明 ,该系统有较好的跨季度预测能力 ,能预报出夏季降水距平的大范围分布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预测 夏季旱涝 ENS0预测 季度预报
下载PDF
冻土温度状况研究方法和应用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李述训 吴通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7-383,共7页
分析讨论了冻土温度状况研究中相关问题,包括构成多年冻土层的岩性、含水量、结构和构造,决定多年冻土温度状况动态变化的地面温度与气温间的关系,地中热流,研究区域的确定以及取决于地层的岩性、含水量、结构和构造、容重的热量在地层... 分析讨论了冻土温度状况研究中相关问题,包括构成多年冻土层的岩性、含水量、结构和构造,决定多年冻土温度状况动态变化的地面温度与气温间的关系,地中热流,研究区域的确定以及取决于地层的岩性、含水量、结构和构造、容重的热量在地层内传播过程的热物理参数.在分析物理学、地学和气候学等学科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1)在研究冻土温度状况问题中,研究区域应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时间尺度确定,由于多年冻土层内不同深度上的温度和热流(或温度梯度)随时间的不同影响深度也不同,研究数十年时间尺度的多年冻土温度状况问题,一般应取多年冻土下限处的地中热流(或温度梯度)作为问题的下边界条件;2)以气温积温(或气温)与地面温度积温(或地面温度)比值所定义的N系数不仅存在年变化、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并在求解时必须已知地面冻结(或融化)的持续时间,而在目前对于不同地面条件缺乏定量描述气温与地面温度间关系的实验基础.因此,在缺乏比较严格的地面条件定量描述的情况下,应用气温与地面温度之差描述二者间的关系可能更为简单;3)在青藏高原地区,由于不同区域地形、地面条件、地层岩性以及地中热流等存在着很大差异,因而,不同区域多年冻土的热状况也不同.所以,不能简单地以气温等值线进行多年冻土制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多年冻土 冻土温度状况 冻土预报 相变 冻土温度状况研究方法
下载PDF
全球增暖下我国旱涝灾害可能情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陈家其 施能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1-207,共7页
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我国东南沿海、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可能增加;而黄河中游以南和华北平原干旱可能增加.这一变化特征与本世纪暖期降水分布变化,以及与CO_2倍增情况下气候模似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气候增暖 旱涝灾害 灾害预测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东部大风气候特征及预报 被引量:25
4
作者 杨晓玲 丁文魁 +1 位作者 袁金梅 陈玲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127,共7页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1971—2010年4个气象站大风(≥6级,即10min平均风速≥10.8~13.8m/s)资料,系统分析了该区大风的时空分布、强度和持续性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大风天气主要发生在山区和沙漠边缘;年、年代际大风日数总体呈...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1971—2010年4个气象站大风(≥6级,即10min平均风速≥10.8~13.8m/s)资料,系统分析了该区大风的时空分布、强度和持续性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大风天气主要发生在山区和沙漠边缘;年、年代际大风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3—5月是大风的高发期,占全年大风日数的34.8%~56.8%,其次是2月、6月和11月;各强度大风日数的变率较大,随着大风强度的增强,大风日数迅速减少;大风天气具有持续性特征,最大风速大多出现在持续大风时段内。采用2003—2007年逐日20时ECMWF数值预报格点场资料,按照Press准则进行预报因子初选,运用逐步回归预报方法进行预报因子精选,使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大风预报方程,并用双评分准则(CSC,couple score criterion)确定各季节各地大风预报全局最优的显著性方程,预报方程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预报方程回代拟合率为66.7%~73.4%,预报准确率为58.8%~67.5%,达到了一定的预报水平,可为大风的业务预报提供客观有效的指导产品。采用最大靠近原则确定了大风预报临界值和预报、预警的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东部 大风 气候特征 ECMWF 数值预报
下载PDF
基于气候适宜度的河南省夏玉米产量预报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树岩 余卫东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4,共8页
从夏玉米不同发育阶段所需的光、温、水等生物学特性出发,构建了河南省夏玉米气候适宜度模型,计算了1980—2007年全省13个主产省辖市夏玉米生长季综合气候适宜度;根据各阶段气候适宜度与夏玉米产量的相关关系,建立了以旬为步长的夏... 从夏玉米不同发育阶段所需的光、温、水等生物学特性出发,构建了河南省夏玉米气候适宜度模型,计算了1980—2007年全省13个主产省辖市夏玉米生长季综合气候适宜度;根据各阶段气候适宜度与夏玉米产量的相关关系,建立了以旬为步长的夏玉米产量预报模型,并利用2008—2012年数据进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气候适宜度指数与夏玉米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气候适宜度变化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夏玉米产量水平及其动态变化。1980—2007年各省辖市模型回代检验准确率为87.5%~94.6%,全省平均为91.8%,2008—2012年各省辖市预报准确率逐旬平均为92.3%~98.4%,全省平均为96.0%,能基本满足农业气象业务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适宜度 产量预报 预报模型 夏玉米
下载PDF
黑龙江省玉米产量预报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姜丽霞 王育光 +1 位作者 孙孟梅 孙玉亭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4年第1期13-16,共4页
通过对玉米生长过程的干物质累积曲线进行逐时段的温度和水分订正,建立了黑龙江省玉米气候产量的预测模式,为玉米产量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黑龙江 玉米 产量 预报模式 温度 水分
下载PDF
甘肃省高等级公路沿线大雾天气气候特征及其预报服务 被引量:21
7
作者 何金梅 王冬梅 李晓霞 《干旱气象》 2006年第1期48-52,共5页
利用甘肃省高等级公路沿线20个气象站1971-2004年气候资料,分析了大雾天气的地域分布及其天气气候特征,得出甘肃省高等级公路沿线的大雾天气不仅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而且具有明显的年际、季节、昼夜和局地性的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 利用甘肃省高等级公路沿线20个气象站1971-2004年气候资料,分析了大雾天气的地域分布及其天气气候特征,得出甘肃省高等级公路沿线的大雾天气不仅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而且具有明显的年际、季节、昼夜和局地性的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将不同路段的大雾天气划分为不同的预报服务期,为高等级公路沿线的大雾预报服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级公路 大雾 气候特征 预报服务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中部干热风气候特征分析及其预报方法 被引量:20
8
作者 曹玲 窦永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6-102,共7页
依据张掖、高台、临泽、山丹4县(市)的有关气象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中部1956年~1995年近40年干热风灾害天气的气候特征及演变趋势、干热风对春小麦的危害,并利用模糊多元回归方法给出了干热风天气的中期预报方法。
关键词 干热风 气候分析 危害 预报
下载PDF
地基GPS探测水汽的发展与气象业务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郭洁 李国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6期35-42,共8页
介绍了地基GPS探测大气可降水量在国内外的发展、灾害性天气监测分析预报、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初始场、全球气候变化的监测和分析、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三维水汽场层析分析以及GPS探测水汽在气象领域中应用的现状。
关键词 地基GPS 可降水量 水汽探测 气象预报 数值预报模式
下载PDF
武威市霜冻气候特征及预报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杨晓玲 郭丽梅 丁文魁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0年第4期612-616,共5页
利用武威市1960-2009年4个气象站霜冻(最低地温≤0℃)资料,系统分析了该区霜冻的时空分布、强度和持续性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武威市霜冻天气主要发生在北部山区和沙漠边缘;年、年代霜冻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霜冻主要发生在5月上、中... 利用武威市1960-2009年4个气象站霜冻(最低地温≤0℃)资料,系统分析了该区霜冻的时空分布、强度和持续性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武威市霜冻天气主要发生在北部山区和沙漠边缘;年、年代霜冻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霜冻主要发生在5月上、中旬和9月下旬;各种强度霜冻日数的变率较大,随着霜冻强度的增强,霜冻日数逐渐减少;霜冻天气具有持续性特征,持续2d以上的霜冻次数占总次数的56.4%~65.1%,强霜冻日大多出现在持续霜冻时段内。运用2003-2007年的5月和9月逐日20时ECMWF数值预报格点场资料,采用Press准则进行预报因子初选,逐步回归预报方法进行预报因子精选,使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最低地温预报方程,采用CSC双评分准则确定5月、9月各站最低地温预报全局最优的显著性方程。预报方程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回代拟合率为56.7%~66.7%,预报准确率为51.8%~60.0%,达到了一定的预报水平,可为当地霜冻预报服务。采用最大靠近原则确定了霜冻预报临界值和霜冻预报、预警的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冻 气候特征 ECMWF 数值预报
下载PDF
Simulation and Projection of Monso on Rainfall and Rain Patterns over Eastern China under Global Warming by RegCM3 被引量:15
11
作者 Filippo GIORG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09年第5期308-313,共6页
The authors investigate possible changes of monsoon rainfall and associated seasonal (June-JulyAugust) anomaly patterns over eastern China in the late 21st century under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 The authors investigate possible changes of monsoon rainfall and associated seasonal (June-JulyAugust) anomaly patterns over eastern China in the late 21st century under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 Scenarios (SRES) A2 emission scenario as simulated by a high-resolution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3) nested in a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FvGCM/CCM3).Two sets of multi-decadal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at 20-km grid spacing for present day and future climate conditions.Results show that the RegCM3 reproduces the mean rainfall distribution;however the evolution of the monsoon rain belt from South China to North China is not well simulated.Concerning the rain pattern classifications,RegCM3 overestimates the occurrence of Pattern 1 (excessive rainfall in northern China) and underestimates that of Pattern 2 (increased rainfall over the Huai River basin).Under future climate conditions,RegCM3 projects less occurrence of Pattern 1,more of Pattern 2,and little change of Pattern 3 (rainfall increas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might be increased rainfall over the Huai-Yellow River area and reduced rainfall over North China in the future,while rainfall over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s not modified significantly.Uncertainties exist in the present study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seasonal forecast MONSOON RAIN PATTERNS regional climate model eastern China
下载PDF
基于WOFOST模型的黑龙江省水稻产量动态预报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杜春英 李秀芬 +2 位作者 王晨轶 王萍 韩俊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5093-15095,15122,共4页
基于黑龙江省气候变暖、水稻种植范围扩大、种植界限北移等事实,利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对1961-2008年黑龙江省的年平均气温进行了突变性检验,并以气候变暖的突变点为时间节点,利用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发育观测资料(发育期、生物量... 基于黑龙江省气候变暖、水稻种植范围扩大、种植界限北移等事实,利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对1961-2008年黑龙江省的年平均气温进行了突变性检验,并以气候变暖的突变点为时间节点,利用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发育观测资料(发育期、生物量、种植品种、熟型)和同期的气象资料,结合当地的实际种植情况,重新划分WOFOST模型水稻适宜区,改进原有发育参数,实现了WOFOST模型在黑龙江省水稻生长模拟中的动态化应用。同时,探讨了利用WOFOST模型进行水稻产量动态预报的方法,通过建立不同时期水稻模拟生物量与实际产量的相关统计模型,实现了WOFOST模型在水稻产量动态预报业务中的应用。通过对1997-2006年历史预报检验和2007-2008年预报试验,结果表明,6月30日、7月31日、8月31日水稻历史预报检验单产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6%、93%、94%,预报试验单产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3%、95%、95%;实现了水稻产量的动态、定量预报,可进行业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FOST模型 气候变暖 水稻 动态预报 黑龙江省
下载PDF
黑龙江省2012年后由暖干转暖湿型气候变化及预测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潘华盛 王勇 +1 位作者 邹斌 吴玉影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3年第3期45-50,共6页
使用1909~2011年气温、降水实测资料和动力气候模式输出产品,采用趋势分析、阶段分析、周期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气温、降水进行年际、年代际变化、趋势预报及气候转型等预测。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03a中年气温上升2℃,尤其是1988年... 使用1909~2011年气温、降水实测资料和动力气候模式输出产品,采用趋势分析、阶段分析、周期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气温、降水进行年际、年代际变化、趋势预报及气候转型等预测。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03a中年气温上升2℃,尤其是1988年以来气温大幅上升,1988~2011年的24a平均气温达3℃,较历年平均提高了1℃。未来气温继续升高,但较1999~2011年段平均气温将有所下降。降水趋势无大变化,在103a仅减少了15mm,平均减少1.5mm/10a。1954~2011年降水周期分析表明1954~1966年为多水,1967~1982年为少水,1983~1998年为多水,1999~2011年为少水。从近百年降水年代际变化规律来看,基本有20a一升10a一降,或20a一降10a一升的规律,2012年后将转多水。转多水开始时间指标是从降水开始的第一年至第三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10%~20%或以上,也表明2012年开始转多水。综合气温、降水气候类型变化特征,可划分为7个时段气候型,上世纪80年代气候变暖后只有暖湿、暖干的变化。类型的转换有14a的周期,2012年后14~16a转为暖湿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暖干 暖湿 预测
下载PDF
水文学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夏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5-9,共5页
水文学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水的运动变化,包含涉及地球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各种尺度的水文循环过程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影响的相互作用关系.自然界中发生的洪水与干旱灾害及全球变化影响、... 水文学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水的运动变化,包含涉及地球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各种尺度的水文循环过程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影响的相互作用关系.自然界中发生的洪水与干旱灾害及全球变化影响、与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密切联系的水资源水环境等“水”的问题,是水文学研究与应用的主要对象.对近年来国际水文科学的研究与进展进行了概述,其中包括有关全球变化研究、流域水文模拟和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水的问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专题,并提出了几点认识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学 气候变化 洪水预报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CMIP6全球气候模式对长江流域气候变化的模拟评估与未来预估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吴健 夏军 +2 位作者 曾思栋 刘欣 樊迪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7-150,共14页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江流域作为中国最大的流域,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敏感,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可以为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为了更准确地预测长江流域未...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江流域作为中国最大的流域,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敏感,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可以为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为了更准确地预测长江流域未来的温度和降水,针对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对长江流域26个气候模式进行评估,选择并校正性能更好的模式,讨论了长江流域未来的气温和降水。主要结论如下:(1)气候模式在温度上的模拟效果优于降水,在时间尺度上表现为月尺度>日尺度>年尺度。温度模拟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降水模拟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2)区域尺度利用气候模式进行研究工作前的评估和校正是必要的,经过评估优化和季节校正后,数据的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分位数映射法可以应用于气候模型数据的校正,但对于极端降水和温度的校正仍存在一些不足。(3)在SSP1-2.6情景中,未来温度和降水变化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稳定增加,然后随着时间趋于稳定。在其他3种情景下,变化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快。未来长江流域的降水和气温在所有情景下都将高于历史时期,表现为SSP5-8.5>SSP3-7.0>SSP2-4.5>SSP1-2.6。从季节上看,春季和冬季温度变化较大,降水在春季、夏季和冬季变化较大。在空间上,降水量增加较大的区域主要位于长江上游和东北部,而气温增加较大的区域主要位于长江上游和上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模式 长江流域 气候变化 排放情景 未来预估
原文传递
廊坊市短时强降水特征及其临近预报指标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许敏 丛波 +1 位作者 张瑜 周贺玲 《暴雨灾害》 2017年第3期243-250,共8页
利用MICAPS资料、自动站资料、雷达资料和NCEP 1°×1°间隔6 h再分析资料,对2005—2013年河北省廊坊市短时强降水的天气特征和物理环境场进行了综合分析,在研究强降水天气过程雷达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廊坊短时强降水天气... 利用MICAPS资料、自动站资料、雷达资料和NCEP 1°×1°间隔6 h再分析资料,对2005—2013年河北省廊坊市短时强降水的天气特征和物理环境场进行了综合分析,在研究强降水天气过程雷达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廊坊短时强降水天气的临近预报指标。结果表明:平均降水强度最大的区域集中在廊坊中西部固安、永清和霸州等地,强度达32~36 mm·h-1,整体呈现从中部向南北减小趋势,年际分布呈波动形式;短时强降水的雷达回波有移入型、合并加强型和本地发展型三种,而区域性短时强降水多为移入型或合并加强型;强降水开始前1 h,垂直方向上1.5—3.0 km之间有南风向西南风的转换,同时伴随风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气候特征 物理量分析 预报预警
下载PDF
现代大地测量学的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俊勇 《测绘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共5页
经典大地测量学主要研究地球的几何形状、定向及其重力场,并关注在地球上点的定位、重力值。现代大地测量则已超过原来经典的研究内容,将原来所考虑的静态内容,在长距离、大范围、实时和高精度测量的条件下,和时间(历元)这一因素联系起... 经典大地测量学主要研究地球的几何形状、定向及其重力场,并关注在地球上点的定位、重力值。现代大地测量则已超过原来经典的研究内容,将原来所考虑的静态内容,在长距离、大范围、实时和高精度测量的条件下,和时间(历元)这一因素联系起来。此外,现代大地测量学提供和处理了涉及原来是地球动力学、行星学、大气学、海洋学、板块运动学和冰川学等学科所需的信息。现代大地测量学可以并已经涉及多种学科领域,并提供多种学科领域长期以来很难取得的数值和有可能解决它们相应的困惑,事实证明现代大地测量学业已形成了学科交叉意义上的一门科学,它将更大地影响和促进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行星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地测量学 坐标框架 重力 天气预报 GPS
下载PDF
宁夏春季首场透雨的气候预测探索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艳春 梁旭 +2 位作者 纳丽 郑广芬 孙银川 《干旱气象》 2005年第4期46-51,共6页
利用目前在统计预报中广泛应用的最优子集回归预报法,作宁夏南部山区及银川地区春季首场透雨出现日期的统计预报,给出了具体的预报方程和拟合效果分析。并对近30 a来宁夏南部山区及银川地区首场透雨出现日期的变化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分... 利用目前在统计预报中广泛应用的最优子集回归预报法,作宁夏南部山区及银川地区春季首场透雨出现日期的统计预报,给出了具体的预报方程和拟合效果分析。并对近30 a来宁夏南部山区及银川地区首场透雨出现日期的变化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川地区3月份出现首场透雨的气候概率为23.3%、4月份为20%、5月份为23.3%、6月份为33.3%,出现机会相对较多。30 a来春季首场透雨出现日期:20世纪70年代相对较晚,80年代偏早,90年代介于70、80年代之间。南部山区春季首场透雨出现时间相对比较集中,其中4月份出现的气候概率为53%,其次是5月份和3月份,分别为20%和17%,最小的是6月份,只占10%,从近30 a来的总趋势看,南部山区春季首场透雨出现日期在波动中略有推迟现象。利用最优子集回归预报法对宁夏春季首场透雨出现日期的预测具有理想的拟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春季 首场透雨 气候预测
下载PDF
CMIP5模式对南海SST的模拟和预估 被引量:12
19
作者 黄传江 乔方利 +1 位作者 宋亚娟 李新放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7,共10页
分析了32个CMIP5模式对南海历史海表温度(SST)的模拟能力和不同排放情景下未来SST变化的预估。通过检验各气候模式对南海历史SST增温趋势和均方差的模拟,发现大部分模式都能较好地模拟出南海20世纪历史SST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但也有... 分析了32个CMIP5模式对南海历史海表温度(SST)的模拟能力和不同排放情景下未来SST变化的预估。通过检验各气候模式对南海历史SST增温趋势和均方差的模拟,发现大部分模式都能较好地模拟出南海20世纪历史SST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但也有部分模式的模拟存在较大偏差。尽管这些模拟偏差较大的模式对SST多模式集合平均的影响不大,但会增加未来情景预估的不确定性。剔除15个模式后,分析了南海SST在RCP26、RCP45和RCP85三种排放情景下的变化趋势,发现在未来百年呈明显的增温趋势,多模式集合平均的增温趋势分别为0.42、1.50和3.30℃/(100a)。这些增温趋势在空间上变化不大,但随时间并不是均匀变化的。在前两种排放情景下,21世纪前期的增温趋势明显强于后期,而在RCP85情景下,21世纪后期的增温趋势强于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T 南海 气候变化 预估 CMIP5 多模式集合
下载PDF
RCPs情景下未来青海高原气候变化趋势预估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彩红 余锦华 李红梅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53-1361,共9页
利用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耦合模式结果对RCPs(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情景下的青海高原气温、降水变化趋势及极端气候事件2011—2100年演变特征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在21世纪,青海... 利用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耦合模式结果对RCPs(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情景下的青海高原气温、降水变化趋势及极端气候事件2011—2100年演变特征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在21世纪,青海高原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RCP2.6、RCP4.5和RCP8.5排放情景下增温速率分别为0.06℃/10a、0.24℃/10a和0.61℃/10a。年降水量将明显增加,幅度1.4~7.0mm/10a。青海高原21世纪与气温、降水有关的事件都有趋于极端化的趋势,极端冷指标下降,极端暖指标均明显上升。极端降水频次增加,强度加重,且变化幅度与排放强度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Ps 气候变化 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