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北地区近43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76
1
作者 刘德祥 董安祥 陆登荣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5-201,共7页
选取西北地区171个地面测站1961~2003年历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0℃、≥10℃积温和<0℃负积温等指标,分析近43年气候变化特征。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0℃、≥10℃积温,1987~2003年比1961~198... 选取西北地区171个地面测站1961~2003年历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0℃、≥10℃积温和<0℃负积温等指标,分析近43年气候变化特征。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0℃、≥10℃积温,1987~2003年比1961~1986年的平均值明显增高(多),尤以最低气温增幅最大,冬季升温幅度大于夏季,西北地区气候变暖主要来自于最低气温的贡献;<0℃负积温明显减少;降水量西部增多、东部减少,分界线与黄河走向基本一致。西北地区西部呈暖湿变化趋势,东部呈暖干变化趋势,喜温作物面积扩大,越冬作物种植区北界向北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 负积温 月平均气温 气候变化 降水量 中国西北地区 冬作 越冬 农业生产
下载PDF
基于SPEI和TVDI的河南省干旱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陈少丹 张利平 +2 位作者 汤柔馨 杨凯 黄勇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26-132,共7页
近年来干旱在中国频发且影响不断加剧,因此监测干旱对气候变化、农业生产都有重要意义。基于1961-2016年56年的气象资料,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定量地分析了河南省不同时间尺度(1、3、6和12个月)的干旱发生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强度... 近年来干旱在中国频发且影响不断加剧,因此监测干旱对气候变化、农业生产都有重要意义。基于1961-2016年56年的气象资料,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定量地分析了河南省不同时间尺度(1、3、6和12个月)的干旱发生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强度;另外采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分析了河南省的区域面积上的干旱空间变化,并探讨了SPEI和TVDI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61-2016年56 a间,SPEI值在各时间尺度上都呈微弱的湿润化,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SPEI值波动幅度减小;河南省各地区干旱分布不均匀,发生干旱年的是1961、1965、1966、1968、1972、1976、1978、1981、1986、1988、1997、2001、2013共13年,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在月时间尺度上,SPEI与TVDI的相关性分析表明,SPEI-1与TVDI呈负相关关系,即TVDI越小,SPEI的值越大,干旱程度越轻;TVDI越大,SPEI的值越小,干旱程度越严重。研究结果可为河南省干旱影响评估提供参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干旱 遥感 SPEI TVDI MODIS 河南省
下载PDF
甘肃黄土高原不同海拔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生育脆弱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姚玉璧 王润元 +1 位作者 赵鸿 王瑞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58,共7页
利用黄土高原不同海拔高度马铃薯生长发育定位观测资料和对应平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敏感性的影响,以及马铃薯生育脆弱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 利用黄土高原不同海拔高度马铃薯生长发育定位观测资料和对应平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敏感性的影响,以及马铃薯生育脆弱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马铃薯生长季5—10月绝对值最大,表现为高海拔区大于低海拔区的特征。气温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表现为高海拔区小于低海拔区的特征。作物生长季干燥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干燥指数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也表现为高海拔区小于低海拔区的特征,20世纪90年代后干燥指数明显上升,气候趋于暖干化。影响马铃薯生长发育的主导气象因子是气温,气候变暖,气温增高,导致马铃薯生育前期的营养生长阶段缩短,而生殖生长阶段延长,全生育期延长。块茎膨大期气温增高导致马铃薯生育脆弱性增加,马铃薯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和气温增高导致马铃薯生育脆弱性均随海拔增高而降低。开花期降水减少导致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脆弱性增加,此时段以干旱为主的气象灾害频率的增加使马铃薯生育脆弱性增加,马铃薯对降水量变化的敏感性和降水量减少导致马铃薯生育脆弱性却随海拔增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气候变化 马铃薯 生育 脆弱性
下载PDF
长江源头流域水文要素时空变化及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23
4
作者 韩丽 宋克超 +2 位作者 张文江 刘俐 蒋蕙如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41,共13页
长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其水文过程空间异质性强、对气候变化敏感,但其水文要素的时空特征尚不太清楚。本文结合站点和同化气象要素资料,采用寒区水文模型(CRHM)模拟了1979—2012年间长江源沱沱河、楚玛尔河和当曲流域的汛期水文过程... 长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其水文过程空间异质性强、对气候变化敏感,但其水文要素的时空特征尚不太清楚。本文结合站点和同化气象要素资料,采用寒区水文模型(CRHM)模拟了1979—2012年间长江源沱沱河、楚玛尔河和当曲流域的汛期水文过程,据此分析了其汛期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特性,解析了水文要素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沱沱河、楚玛尔河和当曲三子流域的汛期径流深度与系数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依次分别为:56.4 mm和0.20、7.1 mm和0.03、152.0 mm和0.41,呈南多北少的空间规律,与降水分布基本一致;(2)1979—2012年间,长江源区径流深与降水显著相关,表明源区水文过程对降水变化敏感(R>0.54,p<0.01);(3)唐古拉山地区的汛期产流量深明显高于周围地区,并表现出对降水的敏感响应(R>0.95,p<0.01),而当曲流域沼泽湿地则为蒸散发高值区。本研究阐明了长江源头流域汛期水文要素空间特征及时间变化,并表明了水文过程的气候敏感性及其空间差异,这在长江源区的气候变化响应分析中应予以充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过程 时空特征 气候变化 水文模型 长江源
下载PDF
天水市45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对林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姚小英 朱拥军 +4 位作者 把多辉 张岩 马杰 王彤 杨世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0-245,共6页
利用天水市3个代表气象站1961-2005年气象资料及历年林果资料,分析了45年温度、降水、干旱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果树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天水市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冬季气温上升较为明显,≥10℃积温和高温日数... 利用天水市3个代表气象站1961-2005年气象资料及历年林果资料,分析了45年温度、降水、干旱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果树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天水市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冬季气温上升较为明显,≥10℃积温和高温日数自90年代以来明显增加,90年代为40 a来的暖期和降水的最少期,干旱指数下降,春旱、春末初夏旱、伏旱出现几率增多。气候变化对林果业发育期、产量品质及种植布局均带来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年气候变化 林果生长 天水市
下载PDF
洮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姚玉璧 张秀云 +1 位作者 王润元 蔡广珍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8-173,共6页
利用洮河流域气象观测资料和水资源定位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特征、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其二者的关系,建立水资源气候模式。分析表明:洮河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14.5^-4.6 mm/10 a之间,降水量递... 利用洮河流域气象观测资料和水资源定位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特征、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其二者的关系,建立水资源气候模式。分析表明:洮河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14.5^-4.6 mm/10 a之间,降水量递减以夏季降水量递减为主。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显著上升趋势,气温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0.12~0.59℃/10 a之间,增温率以冬季最大,年际变化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之后持续上升。年干燥指数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干燥指数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0.05~0.12/10 a之间。近50年来洮河流域气候趋于暖干化。洮河流域水资源呈显著下降趋势,年际变化存在2~3,8~9,15 a的年际周期变化。水资源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干燥指数呈显著负相关,降水量减少,干燥指数上升,导致水资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径流量 干燥指数 洮河流域
下载PDF
甘南高原近40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牧业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安华银 李栋梁 《干旱气象》 2003年第4期23-26,共4页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甘南高原近40a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证实气温在持续升高,降水量略有减少,并研究了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本地气候资源提供依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牧业生产 气候资源 气温 降水
下载PDF
北京天竺晚上新世以来植被演替与气候变迁 被引量:20
8
作者 姚轶锋 叶超 +4 位作者 寇香玉 徐景先 贾三满 杜乃秋 李承森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5-58,共14页
研究了北京天竺TZ01钻孔岩心孢粉样品239块,孢粉组合反映了北京天竺晚上新世以来(约3.580MaBP)植被演替和气候变迁大致经历了10个发展阶段:(1)3.580~3.050MaBP:以针叶林植被为主,气候寒冷偏湿;(2)3.050~2.555MaBP:植被为落叶阔叶和常... 研究了北京天竺TZ01钻孔岩心孢粉样品239块,孢粉组合反映了北京天竺晚上新世以来(约3.580MaBP)植被演替和气候变迁大致经历了10个发展阶段:(1)3.580~3.050MaBP:以针叶林植被为主,气候寒冷偏湿;(2)3.050~2.555MaBP:植被为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草原类型,该阶段开始升温,但气候较为温暖湿润;(3)2.555~2.300MaBP:植被为温凉偏干的疏林草原,湿度开始下降;(4)2.300~1.770MaBP:植被类型仍为疏林草原,该阶段温度上升,但幅度并不大,湿度基本不变,气候温凉干爽;(5)1.770~1.070MaBP:植被类型为针阔混交林—草原,气候温暖湿润;(6)1.070~0.922MaBP:植被演替为较暖湿略干的针阔混交林—草原;(7)0.922~0.800MaBP:植被为较寒冷干燥的疏林草原,温度降低,降水减少;(8)0.800~0.650MaBP:植被为温暖偏干的以松为主的疏林草原,温度有所上升,但湿度变化较小;(9)0.650~0.160MaBP:植被为温凉湿润的针阔叶混交林—草原;(10)0.160MaBP至今: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草原为主,前期气候冷湿,后期较为温暖湿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天竺 晚上新世 第四纪 植被演替 气候变迁 孢粉
下载PDF
广东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姚小英 王劲松 +2 位作者 王莺 吴丽 李蓉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6期222-228,共7页
为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保障粮食及特色作物安全生产,利用广东省9个代表气象站1971—201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近40年热量、降水及光照资源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广东各地平均气温1976年以后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突变年出现在... 为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保障粮食及特色作物安全生产,利用广东省9个代表气象站1971—201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近40年热量、降水及光照资源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广东各地平均气温1976年以后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突变年出现在1989年,2007年以后为下降趋势;四季气温亦呈上升趋势,冬季及秋季最为明显,由北到南,冬季增幅最多,夏季变化最小;1990年以后热量资源增加显著。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由北到南,冬季、春季降水量减少,夏季、秋季增多。潜在蒸散于20世纪80年代最低,21世纪初期最高,冬季增幅最为明显。日照百分率呈下降趋势。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产量品质、种植布局及干旱等气象灾害均带来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气候变化 影响
下载PDF
湖南双季晚稻寒露风初日的气候演变特征及其预测模型 被引量:17
10
作者 罗伯良 李易芝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8-345,共8页
寒露风为9月日平均气温≤20℃且持续3d或以上的低温天气过程,是影响湖南双季晚稻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利用1961-2013年湖南19个气象站的日平均气温资料,将湖南分为湘北、湘中、湘南3个区域,统计各区历年第一次寒露风的开始日期,构... 寒露风为9月日平均气温≤20℃且持续3d或以上的低温天气过程,是影响湖南双季晚稻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利用1961-2013年湖南19个气象站的日平均气温资料,将湖南分为湘北、湘中、湘南3个区域,统计各区历年第一次寒露风的开始日期,构建各区寒露风初日时间序列,分析其变化特征并利用均生函数方法建立各区寒露风初日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近53a湖南各区域寒露风初日年代际变化特征显著,寒露风初日平均在9月下旬中后期;最早出现日期为:湘北、湘中在9月上旬初,湘南在9月上旬末;最迟出现日期为:湘北在10月中旬前期,湘中、湘南在10月中旬后期。影响双季晚稻产量的寒露风发生频率为:湘北约3a两遇、湘中约2a一遇、湘南约5a两遇。基于均生函数建立的湖南寒露风初日预测模型,历史拟合率为:湘北、湘中92%、湘南94%;2011-2014年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对湖南寒露风初日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晚稻 抽穗扬花期 寒露风 气候变化 均生函数 预测
下载PDF
全新世大暖期气候环境特征及其机制的再认识 被引量:14
11
作者 彭晓莹 钟巍 +1 位作者 赵引娟 薛积彬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52-60,共9页
综合论述了全新世大暖期环境的主要特征:降水量增加,气温上升,植被带北移西迁;肯定了大暖期中存在的低温干旱事件,大暖期也不是持续稳定的温暖湿润期.根据太阳14C丰度与中国西部祁连山敦德冰芯δ18O、德国南部Ammersee深海平原δ18O的对... 综合论述了全新世大暖期环境的主要特征:降水量增加,气温上升,植被带北移西迁;肯定了大暖期中存在的低温干旱事件,大暖期也不是持续稳定的温暖湿润期.根据太阳14C丰度与中国西部祁连山敦德冰芯δ18O、德国南部Ammersee深海平原δ18O的对比,显示全新世气候的变化可能同太阳活动有密切关系;用REDFIT35对大气剩余14C与EIK湖泊沉积记录作频率对比分析显示,试图证明在9~3kaB.P.期间气候变化存在千年尺度周期波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大暖期 环境特征 Δ^18O 机制 湖泊沉积记录 主要特征 气温上升 干旱事件 敦德冰芯 中国西部 深海平原 太阳活动 对比分析 ^14C 周期波动 千年尺度 气候变化 降水量 植被带 祁连山 湿润期 可能性 显示 丰度 大气
下载PDF
陇东黄土高原气候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对林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姚玉璧 李耀邦 +2 位作者 张谋草 王位泰 张秀云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77,共5页
根据陇东黄土高原6县区40年气候资料,分析光、温、水等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结果表明:陇东黄土高原气候变化趋势与全国和全球相似,气温升高、降水趋少,向暖干化方向发展。通过气候变化对主要林果影响的分析,该区域适宜苹果、杏、枣的栽培... 根据陇东黄土高原6县区40年气候资料,分析光、温、水等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结果表明:陇东黄土高原气候变化趋势与全国和全球相似,气温升高、降水趋少,向暖干化方向发展。通过气候变化对主要林果影响的分析,该区域适宜苹果、杏、枣的栽培,而桃、梨将由适宜栽培向次适宜栽培演化。因此,宜大力发展苹果、杏、枣栽培,调整桃、梨栽培面积。冬季气温增高可能导致果树病虫害加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果业生产 陇东黄土高原
下载PDF
近30年气候变化对小陇山林业资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姚晓红 许彦平 +3 位作者 陈晶 袁佰顺 李晓东 韩维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36-243,共8页
通过1985年、1994年甘肃小陇山林区两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1998年、2000年两次森林资源统计资料分析,得出近30 a来该区森林资源呈减少趋势,以20世纪90年代最为严重.利用区内70~90年代主要气象要素的演变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和量化计算得... 通过1985年、1994年甘肃小陇山林区两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1998年、2000年两次森林资源统计资料分析,得出近30 a来该区森林资源呈减少趋势,以20世纪90年代最为严重.利用区内70~90年代主要气象要素的演变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和量化计算得出影响森林资源正常生产的主要气象条件是年≥0℃积温及降水量,且水热的合理匹配更为重要.其适宜的水热匹配指标:年均降水量525 mm,以495~555 mm为宜,年≥0℃积温3 930(℃·d),以3 555~4 340(℃·d)最佳.区内90年代以来降水减少,气候变暖,水热匹配极差,年3 930(℃·d)积温线显著北抬;525 mm雨量线明显南压,干暖气候的快速演变是造成该区森林线南移,森林资源锐减的主要气候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象条件 森林资源
下载PDF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大气水资源变化特征与演变趋势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丁文荣 吕喜玺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5-401,共7页
利用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内24个气象站逐月降水、气温等观测资料,依托高桥浩一郎陆面蒸发公式,计算了干旱河谷区陆面蒸发、可利用降水等水资源分量,并分析了各分量的未来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干旱河谷区年均降水量723.7mm,而年均蒸发量高达4... 利用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内24个气象站逐月降水、气温等观测资料,依托高桥浩一郎陆面蒸发公式,计算了干旱河谷区陆面蒸发、可利用降水等水资源分量,并分析了各分量的未来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干旱河谷区年均降水量723.7mm,而年均蒸发量高达479.5mm,降水量中有超过84.89%因蒸发而损耗;大气水资源分量P、E及PE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夏季各分量最大,多年平均值达404.9mm、239.9mm和164.8mm,各占全年的55.94%、50.04%和67.51%,而冬季各分量最小,占全年的比例也相应最小,仅为2.96%、4.06%和0.79%;大气水资源各分量年代际差异很大,20世纪60年代可利用水资源丰富,70年代相对偏少,80和90年代逐渐增加,进入21世纪后又呈现为偏少特征;未来干旱河谷区的降水量维持减少的概率较转向增加的概率要小,蒸发量将依然维持增加的趋势,而可利用水资源量会继续维持减少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大气水资源 变化特征 演变趋势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
原文传递
应对气候变化——城市森林树种选择思考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泽民 王嘉楠 《中国城市林业》 2017年第3期1-5,共5页
当今我们依然缺乏气候变化对城市树木影响的知识,很少将气候变暖的科学预测和城市森林研究相结合,对城市森林树种的科学认识不足。作者提出需理性地理解树种规划和树种选择的关系、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的关系、树种丰富度和均匀度的关系... 当今我们依然缺乏气候变化对城市树木影响的知识,很少将气候变暖的科学预测和城市森林研究相结合,对城市森林树种的科学认识不足。作者提出需理性地理解树种规划和树种选择的关系、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的关系、树种丰富度和均匀度的关系、行道树单一性栽植和多树种栽植的关系、树木生长动态和立地的关系、树木生长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树种选择和群落配植的关系,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提出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城市树种名单,建立更合理的树种选择模式来应对城市环境和未来的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城市森林 树种 树种选择
下载PDF
关山南麓地区牧草生产潜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5
16
作者 蒲金涌 姚小英 +2 位作者 尹东 汪丽萍 姚晓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9-132,共4页
应用1971~2005年天水市关山南麓清水、张川两县的气象及牲畜存栏数资料,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关山南麓的气候变化规律,计算牧草的气候生产力,并回顾分析该地羊畜饲养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近35 a关山南麓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7~0.8... 应用1971~2005年天水市关山南麓清水、张川两县的气象及牲畜存栏数资料,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关山南麓的气候变化规律,计算牧草的气候生产力,并回顾分析该地羊畜饲养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近35 a关山南麓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7~0.8℃,前30 a年均降水量减少了50 mm;牧草生产的主要气象限制因子是降水量,牧草的热量气候生产力增加了3 080 kg/hm^2,降水生产力减少了841 kg/hm2.水热条件匹配不好,实际生产力下降.畜牧业的初级生产力达到或接近载畜量的极限,今后关山地区的畜牧业的发展应定位在畜牧产品的精细加工及深化利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山南麓 牧草生产潜力 气候变化响应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葫芦岛地区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汪丽新 刘恩相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158-161,共4页
对葫芦岛地区1959~2005年所辖4个气象站(绥中站、连山站、兴城站和建昌站)的温度、降水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导致葫芦岛地区气温上升趋势和降水下降趋势比较明显;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葫芦岛地区干旱频率增加,严重干旱... 对葫芦岛地区1959~2005年所辖4个气象站(绥中站、连山站、兴城站和建昌站)的温度、降水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导致葫芦岛地区气温上升趋势和降水下降趋势比较明显;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葫芦岛地区干旱频率增加,严重干旱次数明显高于1980年以前。同时,通过计算不同农业生产季节的干旱指数(Ik),分析其变化趋势,指出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夏季、秋季及夏秋连季干旱频发,应予以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岛 气温变化 降水变化 干旱
下载PDF
岚县近54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国勇 刘谋荣 +2 位作者 杜月辉 李玉平 孙迎秀 《山西气象》 2011年第2期16-18,共3页
利用吕梁高海拔山区代表站岚县气象观测站1957年-2010年的气温、年(季)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年蒸发量等地面气象资料,应用线性趋势函数分析法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岚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冬季增温最显著;降水量的变化总... 利用吕梁高海拔山区代表站岚县气象观测站1957年-2010年的气温、年(季)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年蒸发量等地面气象资料,应用线性趋势函数分析法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岚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冬季增温最显著;降水量的变化总体上呈减少趋势,降水量的减少主要是夏季降水减少所引起。年日照时数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年蒸发量则缓慢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趋势:气候变化 增温显著
下载PDF
大连农业气候环境演变趋势及其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丽娜 祝青林 徐梅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4期294-299,共6页
为了研究大连地区近50年农业气候环境的演变趋势及影响,选取7个常规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无霜期等影响农业环境的气候因子,分析了大连地区农业气候环境包括热量条件、水分条件、光照条... 为了研究大连地区近50年农业气候环境的演变趋势及影响,选取7个常规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无霜期等影响农业环境的气候因子,分析了大连地区农业气候环境包括热量条件、水分条件、光照条件和无霜期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大连地区在过去50年中农业气候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气温、≥10℃积温、无霜期呈现显著升高或增加趋势,降水和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气温、≥10℃积温、无霜期、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达到显著水平。受其影响,大连地区热量资源增加,樱桃等果树种植北界北移,无霜期的延长将为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带来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环境 积温 趋势分析 气候变化
下载PDF
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贾璎 祁正鹏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第6期87-89,共3页
气候因子和人为因素是引起草地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r,NPP)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运用CASA模型和Arc map平台,并结合气象数据(温度、降水量和太阳辐射)对中国草地1980-2010近30年的草地NPP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世纪8... 气候因子和人为因素是引起草地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r,NPP)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运用CASA模型和Arc map平台,并结合气象数据(温度、降水量和太阳辐射)对中国草地1980-2010近30年的草地NPP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代,草地NPP与同期的温度、降水量和太阳辐射都呈正相关关系,降水量变化对草地NPP的影响大于气温和太阳辐射变化的影响。草地NPP的空间分布规律主要表现是从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依次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NPP 温度 降水量 太阳辐射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