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内江唐宋摩崖造像三题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小强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24,共9页
地处成(成都)渝(重庆)之间的内江,保存有圣水寺、翔龙山、东林寺等多处题材丰富、技艺精湛的摩崖造像,学界关注极少。此文选择其中三种题材作了初步探讨:现存3龛体量相当的千手观音造像,雕刻技艺娴熟;地藏与十王组合题材内容丰富;僧伽... 地处成(成都)渝(重庆)之间的内江,保存有圣水寺、翔龙山、东林寺等多处题材丰富、技艺精湛的摩崖造像,学界关注极少。此文选择其中三种题材作了初步探讨:现存3龛体量相当的千手观音造像,雕刻技艺娴熟;地藏与十王组合题材内容丰富;僧伽变相可能为国内少见的僧伽三十六化题材造像,弥足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江摩崖造像 千手观音 十王 僧伽变相 唐宋时期
原文传递
旅游英语教学和实习中的秦皇岛本土文化推介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宾凤 谢文妹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2年第2期60-62,67,共4页
全国著名旅游城市秦皇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丰富的本土文化底蕴,地处秦皇岛的高职院校大都开设旅游英语专业。但是在教师的教学中以及指导学生实习和实训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向中外游客宣传和推介秦皇岛的本土文化时困难重重,秦皇岛本... 全国著名旅游城市秦皇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丰富的本土文化底蕴,地处秦皇岛的高职院校大都开设旅游英语专业。但是在教师的教学中以及指导学生实习和实训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向中外游客宣传和推介秦皇岛的本土文化时困难重重,秦皇岛本土文化没能得到有效推介。分析了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教学和实习改革对策。旨在使学生在涉外旅游中更好地输出秦皇岛本土文化,使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皇岛本土文化 旅游英语教学和实习 湿地文化 孤竹文化 碣石文化 奚族文化 摩崖石刻文化
下载PDF
汉代三大摩崖颂碑的文化艺术成就 被引量:1
3
作者 梁中效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4-18,共5页
"汉三颂"产生在中国西部关中盆地、陇西高原、四川盆地之间的"金三角"地带,这一地区是东汉"得陇望蜀"的战略要地,羌人的进逼和地方官员重视交通道路的建设是"汉三颂"产生的背景;"汉三颂&q... "汉三颂"产生在中国西部关中盆地、陇西高原、四川盆地之间的"金三角"地带,这一地区是东汉"得陇望蜀"的战略要地,羌人的进逼和地方官员重视交通道路的建设是"汉三颂"产生的背景;"汉三颂"是中国交通史上的不朽文献,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不朽杰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难得佳作,其文化艺术成就受到千百年来中外学者和书法艺术家的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三颂 《石门颂》 《西狭颂》 《郁阁颂》 艺术成就
下载PDF
巴蜀摩崖石刻中心柱窟探源 被引量:7
4
作者 林从华 张兴国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共3页
通过对巴蜀摩崖石刻的实地调研、历史文献资料分析,指出源自古印度的中心柱窟是石窟寺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窟型。中心柱窟在中国北朝之后被覆斗顶窟所代替并成为汉式主要窟型,提出巴蜀摩崖石刻中心柱窟的空间构成特征及其渊源关系,以挖... 通过对巴蜀摩崖石刻的实地调研、历史文献资料分析,指出源自古印度的中心柱窟是石窟寺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窟型。中心柱窟在中国北朝之后被覆斗顶窟所代替并成为汉式主要窟型,提出巴蜀摩崖石刻中心柱窟的空间构成特征及其渊源关系,以挖掘巴蜀宗教建筑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崖石刻 中心柱窟 渊源
下载PDF
巴蜀摩崖大佛窟形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兴国 林从华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共4页
通过以摩崖造像和摩崖佛寺为主流的巴蜀摩崖石刻实地调研、历史文献资料分析等,指出巴蜀摩崖大佛窟分布规律及其形制特征,提出巴蜀摩崖大佛与山川、寺院交融,与环境共生所赋予的宗教建筑文化内涵。
关键词 摩崖石刻 大佛窟 分布 特征
下载PDF
巴蜀摩崖石刻的建筑环境观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兴国 冯棣 《新建筑》 2005年第4期86-89,共4页
古代巴蜀山清水秀,多名刹古寺,以摩崖石刻为特征的佛教建筑独具特色。摩崖石刻分布广、规模大、题材丰富,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一定影响。摩崖石刻与建筑共生,与山水相融,石刻、建筑与环境唇齿相依、相互映衬,构成了极具特色的巴蜀摩崖建... 古代巴蜀山清水秀,多名刹古寺,以摩崖石刻为特征的佛教建筑独具特色。摩崖石刻分布广、规模大、题材丰富,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一定影响。摩崖石刻与建筑共生,与山水相融,石刻、建筑与环境唇齿相依、相互映衬,构成了极具特色的巴蜀摩崖建筑及其群体空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崖 建筑 环境
下载PDF
武夷山摩崖石刻与朱子理学思想
7
作者 朱平安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52-56,共5页
武夷山素有“道南理窟”、“闽邦邹鲁”之称,是朱子学的发祥地和宋明理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遍布于碧水丹山之间的哲理刻词,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了朱子理学深厚的文化内涵。结合武夷山的摩崖石刻,对假座武夷山的武夷学院的校园石刻... 武夷山素有“道南理窟”、“闽邦邹鲁”之称,是朱子学的发祥地和宋明理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遍布于碧水丹山之间的哲理刻词,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了朱子理学深厚的文化内涵。结合武夷山的摩崖石刻,对假座武夷山的武夷学院的校园石刻予以诠释,揭示其深刻的理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 摩崖石刻 校园石刻 朱子理学
下载PDF
陆增祥与永州摩崖石刻
8
作者 张京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05-113,共9页
陆增祥字魁仲,号星农,又号莘农,清道光三十年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清史稿》有传。约在咸丰十年至光绪五年间,陆增祥任官辰永沅靖道,在湖南近二十年之久。所著《金石补正》130卷,收录金石文献3500余通,重点收录明代以前历代石刻,为宋代... 陆增祥字魁仲,号星农,又号莘农,清道光三十年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清史稿》有传。约在咸丰十年至光绪五年间,陆增祥任官辰永沅靖道,在湖南近二十年之久。所著《金石补正》130卷,收录金石文献3500余通,重点收录明代以前历代石刻,为宋代迄今成就之最大者,其中得力于湖南永州摩崖石刻之处甚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崖石刻 《金石补正》 陆增祥 湖南 永州 零陵
下载PDF
2000年宝顶石窟气象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涛 邓启兵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2年第1期29-33,共5页
通过对宝顶石窟区2000年的气象、地温、相对湿度、大气降水、日照等气象观测结果分析,结合宝顶石窟岩石性能,初步得出气象要素除气压对石刻区造像无直接影响外,温度、日照、蒸发、降雨、相对湿度、风等都对石刻造像从物理、化学、... 通过对宝顶石窟区2000年的气象、地温、相对湿度、大气降水、日照等气象观测结果分析,结合宝顶石窟岩石性能,初步得出气象要素除气压对石刻区造像无直接影响外,温度、日照、蒸发、降雨、相对湿度、风等都对石刻造像从物理、化学、生物风化等方面起着直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 宝顶石窟 气象 特征
下载PDF
山西吉县挂甲山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被引量:4
10
作者 闫雅梅 王俊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0-51,107-110,共16页
2007年的调查发现,造像分布密集,范围不大,保存较好。雕凿手法有高浮雕、浅浮雕和线雕。龛窟可分五组:第一组有3个龛和1个题记,第二组有3个龛和4个题记,第三组有1个龛和3个题记,第四组有2个龛和4个题记,第五组有2个龛和2个题记。根据造... 2007年的调查发现,造像分布密集,范围不大,保存较好。雕凿手法有高浮雕、浅浮雕和线雕。龛窟可分五组:第一组有3个龛和1个题记,第二组有3个龛和4个题记,第三组有1个龛和3个题记,第四组有2个龛和4个题记,第五组有2个龛和2个题记。根据造像的特点等推断,其年代为北齐至宋金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县 挂甲山 摩崖造像 北齐至宋金
原文传递
大足北山石窟环境监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卉丽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9-142,共4页
本文对北山石窟区2002年环境大气中的SO2、NOx、TSP三项污染因子进行监测分析,指出北山石窟区空气质量属轻度污染,TSP是主要污染物。
关键词 北山石窟 大气污染物 监测 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