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1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被引量:29
1
作者 马丽丽 《学周刊(上旬)》 2016年第4期138-139,共2页
古诗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见证者。它的美在于意境,在于内涵。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初中语文中加入了古诗文教学,将我国独有的古典精粹引用其中,可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因此,教师应对古诗... 古诗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见证者。它的美在于意境,在于内涵。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初中语文中加入了古诗文教学,将我国独有的古典精粹引用其中,可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因此,教师应对古诗文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究,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 传统文化 相关探讨
原文传递
月亮意象:从古典到现代的流变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4-87,共4页
月亮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蕴涵着中国人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是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朦胧幻象。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将月亮意象融入了西方现代派的笔法,为古典月亮意象注入新的内涵,成为人性异化的绝妙缩影。张爱玲在其基础之上,又... 月亮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蕴涵着中国人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是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朦胧幻象。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将月亮意象融入了西方现代派的笔法,为古典月亮意象注入新的内涵,成为人性异化的绝妙缩影。张爱玲在其基础之上,又生发出融会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多重释义,成就了月亮流动变幻的意象内涵,完成了月亮意象从古典到现代的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亮意象 古典诗词 现代主义 鲁迅 张爱玲
下载PDF
西夏译《诗》考 被引量:13
3
作者 聂鸿音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25,共9页
本文从西夏文典籍中辑录西夏人翻译的《诗经》文句二十六则并考察其义训正误,试图据以窥知西夏党项人对经典汉文学的理解能力,以及中国的主流文学传统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经初步考察可知,西夏《诗经》译例中有半数均存在不同程... 本文从西夏文典籍中辑录西夏人翻译的《诗经》文句二十六则并考察其义训正误,试图据以窥知西夏党项人对经典汉文学的理解能力,以及中国的主流文学传统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经初步考察可知,西夏《诗经》译例中有半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严重失误,这说明西夏知识分子对于《诗经》并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熟悉,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原古典文学没能成为党项文人文学的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诗经》 翻译作品 党项人 汉文学 词义 训诂 古典诗歌
原文传递
百年来的“新诗”与“旧诗”问题平议
4
作者 黄霖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8,237,共17页
1917年,胡适提出“白话诗”这个新名词,用以革“文言诗词”的命;旋即又将写得自然的“白话诗”标举为“新诗”,将所有文言诗称之为“旧诗”,并将两者认定为革命与被革命的关系。在当时的潮流中,这种关系又很快与思想上乃至政治上的革命... 1917年,胡适提出“白话诗”这个新名词,用以革“文言诗词”的命;旋即又将写得自然的“白话诗”标举为“新诗”,将所有文言诗称之为“旧诗”,并将两者认定为革命与被革命的关系。在当时的潮流中,这种关系又很快与思想上乃至政治上的革命与被革命扭合在一起,以致百年来诗歌史的书写,大都是不分何人、何时,用何思想、何形式写的白话诗都认作是“新诗”,而将所有文言诗,几乎不分青红皂白地都视为“旧诗”。期间,一些有识之士已开始不愿接受给白话诗与文言诗戴上带有价值判断的“新”与“旧”的帽子,且坚持写文言诗。特别是近40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陆续提出要给现代的“旧诗”与“新诗”正名。回头看,现代“新”“旧”诗的提法,并不符合现代诗歌发展的历史真实,其理论基础是并不科学的进化论,而且对当前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歌极易产生不良的影响,故亟须通过认清百年来的“白话诗”与“文言诗”的共存、共济、共荣的历史事实,为“新诗”与“旧诗”正名,对中国百年的诗歌史进行实事求是的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诗史 新诗 旧诗 白话诗 文言诗
原文传递
当代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词内蕴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新 崔胜利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0-42,共3页
通过大量的当代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原文的对照,可以发现,流行歌曲多方面地继承了古典诗词的优秀词句和意蕴,并因此为广大人群所接受,得以广泛流传;而它对于传统文化的承传发扬之功,也是不能被抹煞的。
关键词 流行歌曲 古典诗词 传统文化 传播
下载PDF
传统文化因素与对外汉语教学 被引量:9
6
作者 李颖 《枣庄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81-84,共4页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外语交际能力与社会文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受文化因素的制约。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只注重向留学生传授汉语言知识,而忽视了其汉语交际能力。海外学生在进行汉语交际时,由于受思维方式和...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外语交际能力与社会文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受文化因素的制约。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只注重向留学生传授汉语言知识,而忽视了其汉语交际能力。海外学生在进行汉语交际时,由于受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的限制,可能会导致误会或交际失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对中国语言的丰厚文化内涵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从而自觉主动地教导学生,使他们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正确地运用语言,实现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本文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从传统文化与民族语言的关系入手,分别从汉字、熟语及古典诗词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渗透三个方面挖掘语言中的文化因子,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改革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因素 汉字 汉语熟语 古典诗词 对外汉语教学
下载PDF
与新诗合法性有关:论新诗的技艺发明 被引量:8
7
作者 雷武铃 《江汉学术》 2013年第5期40-46,共7页
新诗技艺之"技艺"一词在诗人和诗歌评论家之间、新诗和古典诗词之间使用的方式和所指的含义显然不同。诗人是从发生学角度使用技艺;诗歌评论家是从阐释学角度使用技艺——在一部已经完成的作品中,辨认、分析、归纳作品中体现... 新诗技艺之"技艺"一词在诗人和诗歌评论家之间、新诗和古典诗词之间使用的方式和所指的含义显然不同。诗人是从发生学角度使用技艺;诗歌评论家是从阐释学角度使用技艺——在一部已经完成的作品中,辨认、分析、归纳作品中体现的作者使用、组织材料的特殊方式的痕迹,那些有个人个性特征的巧妙方式,并对其作出阐释。古典诗词中的技艺是在公共规则之下的个人竞技发明,而新诗技艺是潜含在个人的诗歌美学与观念之中。新诗的最大特点是没有一套明确的形式规则,因此也就没有这规则之下才能形成的一套明确的技艺。诗歌技艺是一个中性的技术性范畴,是客观的工具,不涉及价值判断,不同的人可以使用同样的诗歌技艺为自己的诗歌意识形态服务。诗艺就像武器装备一样,是工具。但如果更深一步地分析,会发现技艺的公共属性和技艺的独立属性并非这么绝对,并非没有其限度。新诗技艺重在结构与形式的发明与想象,对内容的审查;诗艺又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同时是个性与风格的体现。技艺并非脱离内容,而是在表达内容的压力之下的发现或发明,技艺也是来自于对生活与世界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古典诗歌 技艺 合法性 自由诗
下载PDF
气候(物候)的差异性与文学的地域性——以中国古典诗歌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曾大兴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92,共10页
文学的地域性与气候(物候)的差异性有密切关系。中国气候(物候)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和时代差异,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和时代差异,使中国古典诗歌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景观、地域色彩和地域风格... 文学的地域性与气候(物候)的差异性有密切关系。中国气候(物候)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和时代差异,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和时代差异,使中国古典诗歌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景观、地域色彩和地域风格。气候(物候)的差异性与文学的地域性关系是文学地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考察,可以让我们比较具体地理解文学与气候的关系,进而理解文学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物候 文学 古典诗歌 差异性 地域性
下载PDF
从功能语言学的句际关系看英汉语古典诗歌语篇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李长忠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8,共4页
语篇与句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句子关系可揭示语篇不同层面的特征。本文依据功能语言学的句际关系理论,从小句复合体内小句关系的角度对部分英汉古典诗歌语篇以及汉语古典诗歌与英译语篇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两种诗歌语篇的组织特点。
关键词 语篇 小句关系 古典诗歌 对比
下载PDF
噪音诗学的追求:从胡适到夏宇 被引量:7
10
作者 奚密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44-50,共7页
新诗(现代汉诗)与古典诗的一个重要差异是不拘于固定的格律,从此角度观之,我们或可称新诗为"噪音"。噪音标志的既是反叛也是创新,同时,它也是新诗从开始至今的一个屡屡出现的母题。本文讨论新诗史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和作... 新诗(现代汉诗)与古典诗的一个重要差异是不拘于固定的格律,从此角度观之,我们或可称新诗为"噪音"。噪音标志的既是反叛也是创新,同时,它也是新诗从开始至今的一个屡屡出现的母题。本文讨论新诗史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和作品:从萌芽期的胡适和郭沫若,到中期的戴望舒和纪弦,到当代的夏宇。在他们的个别作品里,噪音不但是诗的中心主题,更代表了新诗创造力的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现代汉诗 古典诗 噪音 格律
下载PDF
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应当相互结合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廷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17-124,共8页
本文主要探讨古典诗词与计算机相结合的问题,这里谈到的古典诗词有时又涉及到传统文学艺术,甚至是形象思维;谈到的计算机有时又涉及到自然科学技术,甚至是逻辑思维。文中指出了文艺与科技之间的差异,探讨了用古典诗词反映科技的一... 本文主要探讨古典诗词与计算机相结合的问题,这里谈到的古典诗词有时又涉及到传统文学艺术,甚至是形象思维;谈到的计算机有时又涉及到自然科学技术,甚至是逻辑思维。文中指出了文艺与科技之间的差异,探讨了用古典诗词反映科技的一些途径、层次和特点;反过来又探讨了用计算机武装文学艺术的问题,特别是探讨了计算机辅助写作诗词的可能性、阶段和发展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词 计算机辅助诗词写作 人工智能 诗词与科技
下载PDF
论诗词读诵吟唱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祝东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49-152,共4页
中国古典诗词已经不同程度地纳入对外汉语教学课本之中,成为推广汉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用读、诵、吟、唱法教授中国古典诗词,对校正学生汉语发音、传释诗歌文意、提升学习兴趣、推扬中国文化都有积极... 中国古典诗词已经不同程度地纳入对外汉语教学课本之中,成为推广汉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用读、诵、吟、唱法教授中国古典诗词,对校正学生汉语发音、传释诗歌文意、提升学习兴趣、推扬中国文化都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词 读诵吟唱 对外汉语 文化传播
下载PDF
现代闽台征诗活动与郑成功形象嬗变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羽 黄茜 《台湾研究集刊》 2023年第6期129-140,共12页
闽台是郑成功文物史迹保存最多的地区,郑成功形象书写成为闽台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20世纪前半叶闽台地区的诗社以报纸为媒介,举办了三次以郑成功为诗题的大型征诗活动。这些诗文是解读郑成功形象建构的关键资料,具有凝聚文人共识的重... 闽台是郑成功文物史迹保存最多的地区,郑成功形象书写成为闽台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20世纪前半叶闽台地区的诗社以报纸为媒介,举办了三次以郑成功为诗题的大型征诗活动。这些诗文是解读郑成功形象建构的关键资料,具有凝聚文人共识的重要作用。郑成功形象从清初的反清“乱臣”“贼寇”形象,转变为“骑鲸英雄”“草地掘鸡”等神话形象,更发展出反殖抗荷的中华民族英雄、开拓进取的冒险者、足智多谋的军事家,以及受日本殖民话语影响形成的超越西方的“东洋之子”等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诗坛 郑成功形象 古体诗 同题共做 形象建构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概观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振亚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6,共9页
20世纪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有清晰的运动轨迹 ,它在每个时段里都信守着自己的走向 ,同时又都注重内视性、纯粹性、向现实主义归依 ;它不仅来自现实土壤的艰难的孕育 ,更是融会古典诗歌与西方现代派诗歌后产生的文学现象 ;它虽然命运不佳 ... 20世纪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有清晰的运动轨迹 ,它在每个时段里都信守着自己的走向 ,同时又都注重内视性、纯粹性、向现实主义归依 ;它不仅来自现实土壤的艰难的孕育 ,更是融会古典诗歌与西方现代派诗歌后产生的文学现象 ;它虽然命运不佳 ,但是其存在本身已经证明了人与文的双重自觉 ,其内在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折射了 2 0世纪时代风云的变幻 ,其形式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了新诗的艺术品位 ,其从纯到不纯的位移 ,丰富、深化了现实主义艺术内涵 ,充满了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诗潮 审美走向 古典诗歌 西方现代派 历史启迪
下载PDF
现代诗歌的乡愁——对余光中诗歌“古典文学DNA”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佳 《武陵学刊》 2016年第5期98-105,共8页
余光中是著名的乡愁诗人,他的乡愁是超越地理空间的,是一种文化孺慕和历史归属感,这使得他也将中国古典文学锁定为寄托乡愁的对象。自20世纪60年代发出"回归古典"的宣告之后,余光中便不断地探索古今文学的关系。在诗学理论方... 余光中是著名的乡愁诗人,他的乡愁是超越地理空间的,是一种文化孺慕和历史归属感,这使得他也将中国古典文学锁定为寄托乡愁的对象。自20世纪60年代发出"回归古典"的宣告之后,余光中便不断地探索古今文学的关系。在诗学理论方面,他将现代诗歌所内蕴的中西矛盾转化成古今文学的问题,提出中国古典文学是"大传统",中国现代诗、甚至是中国现代文艺的未来道路应该是在经受西方洗礼之后,走回传统,用现代精神融汇古典素材,创造一个"新的活的传统"。在诗歌创作方面,余光中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学资源,形成了"有我中华文化独特的芬芳"的诗歌风格,为现代诗歌如何继承并发展古典文学传统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余光中 现代诗歌 古典诗歌 古今对照
下载PDF
台湾地区古典诗歌中的郑成功形象与民众认同之演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双一 刘佳艺 《台湾研究集刊》 2023年第6期110-128,共19页
“郑成功”是台湾地区古典诗歌中延续不断的重要题材之一,但不同时代,对郑成功的评价不尽相同。清代前中期评价偏于负面,牡丹社事件时,发生了由负面到正面的大翻转,并在乙未时达到高潮。其原因,在于面对异族入侵,人们想从郑成功身上吸... “郑成功”是台湾地区古典诗歌中延续不断的重要题材之一,但不同时代,对郑成功的评价不尽相同。清代前中期评价偏于负面,牡丹社事件时,发生了由负面到正面的大翻转,并在乙未时达到高潮。其原因,在于面对异族入侵,人们想从郑成功身上吸取反殖抗敌的民族精神。日据后内渡使连横等跳出狭小空间而有了横跨两岸的宽阔视野,他们吸收了民主革命思想,建立了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岛内情况则较为复杂,《台湾》等报刊的征诗表达民间未曾改变的郑成功尊崇,瀛社的课题则有呼应“皇民化”之嫌,但仍以彰扬郑成功遗民忠义精神和驱荷复土、辟垦台湾地区的历史功绩为主流。这一演变反映了因应不同时代面临的现实问题,人们思想感情、认同状况的变化,其本身亦为台湾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古典诗歌 郑成功 形象演变 反殖抗敌精神
下载PDF
论宗璞《野葫芦引》中的古典诗歌
17
作者 郑新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5-61,共7页
在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中,宗璞精心创作了“序曲”“间曲”“终曲”共11首散曲,它们饱含深沉浓郁的家国情怀,提示故事情节发展,寄寓作家的当代立场以及对知识分子文化人格与民族精神的理性思考。这些古典诗歌与正文情节相得益彰,... 在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中,宗璞精心创作了“序曲”“间曲”“终曲”共11首散曲,它们饱含深沉浓郁的家国情怀,提示故事情节发展,寄寓作家的当代立场以及对知识分子文化人格与民族精神的理性思考。这些古典诗歌与正文情节相得益彰,显示出情理交融的、可靠的叙述视角;古典诗歌的摘录与创制符合人物性格、心理,实质性地融入了人物活动,塑造出生动真切的人物形象,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张力;古典诗歌渲染氛围、营造意境,言近旨远,使小说艺术风格典雅凝练,体现了宗璞坚守诚雅的艺术追求。《野葫芦引》将古典抒情传统融入当代小说叙事,提供了一种现代与传统融合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葫芦引》 古典诗歌 叙述视角 人物塑造 艺术风格
下载PDF
基于中国古典诗词韵部的汉字数字化处理与形音义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宋耀 刘雨晴 +1 位作者 陈奕轩 王兆鹏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7,共9页
本文从汉字的形音义联系着手,利用数字化技术处理汉字结构及声律问题.从具有鲜明韵律特征的中国古典诗词韵部出发,选取平水韵中的平仄两种调类作为古音分类的参考依据,包括平声字共4719字,仄声字共6857字.利用像素重叠技术,叠加平水韵... 本文从汉字的形音义联系着手,利用数字化技术处理汉字结构及声律问题.从具有鲜明韵律特征的中国古典诗词韵部出发,选取平水韵中的平仄两种调类作为古音分类的参考依据,包括平声字共4719字,仄声字共6857字.利用像素重叠技术,叠加平水韵中所有的平、仄字至九宫格中,统计分析其字形差异,再通过形态分割提取对应构件进行语义分析.结合《说文解字》释义,本文发现,平声字与仄声字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部分显著差异,这是因为平声字更多地使用与动物义相关的构件.本文在数字化视域下,首次对汉字形音义相关性进行了宏观特征初探,为未来的汉字数字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形音义 古诗词 平水韵 数字人文
下载PDF
生态审美视野中的中国古典诗歌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4-37,41,共5页
中国的古人们一直重视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古代即拥有今日之所谓生态美学研究的丰富资源,特别是以中国古代山水诗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呈现出的自然观及生态伦理意识,对于古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维持自然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 中国的古人们一直重视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古代即拥有今日之所谓生态美学研究的丰富资源,特别是以中国古代山水诗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呈现出的自然观及生态伦理意识,对于古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维持自然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启发今天的人们从生态审美的新角度,对人与自然的相处、人类的生存环境等问题进行哲学美学思考,从而重新发现和审视大自然的美,亲近大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歌 生态伦理 生态审美
下载PDF
“男子作闺音”现象浅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贵生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4-37,共4页
“男子作闺音”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文章就此现象的背后进行了探讨,从几个方面揭示了其产生的根源。
关键词 “男子作闺音”现象 中国 古典诗歌 文学评论 题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