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的自然理想观 被引量:3
1
作者 姚亦锋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15,共4页
自然地理环境早先与现代都对人文传统的景观有很大影响。中国古代风景园林发源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审美选择 ,进而以顺乎自然的设计指导思想求得“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审美标准 ,更有人与自然相与融洽的审美理想。西方古典园林中人造的... 自然地理环境早先与现代都对人文传统的景观有很大影响。中国古代风景园林发源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审美选择 ,进而以顺乎自然的设计指导思想求得“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审美标准 ,更有人与自然相与融洽的审美理想。西方古典园林中人造的几何规则景观超越于一切自然。在现代中国盲目模仿西方城市摩天大楼景观的时候 ,现代西方城市规划学者正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精髓和古代文化遗产 ,为塑造现代人居环境的自然协调寻找新的灵感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景观 自然审美 游息生活境域 写意山水园
下载PDF
中国园林的自然理想与景观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姚亦锋 《中国名城》 2017年第10期61-67,共7页
文明的起源与一定的地理景观和生态环境相关联。大自然的原始风景给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创作以灵感与启迪。中国古代风景园林发源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审美选择,进而以顺乎自然的指导思想求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境界,更... 文明的起源与一定的地理景观和生态环境相关联。大自然的原始风景给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创作以灵感与启迪。中国古代风景园林发源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审美选择,进而以顺乎自然的指导思想求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境界,更有人与自然相与融洽的审美理想。在现代中国盲目模仿西方城市摩天大楼景观的时候,现代西方城市规划学者正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精髓,为塑造现代人居环境的自然协调寻找新的灵感启迪。今天中国的景观规划由于具有对自然审美的历史渊源,其现代景观规划有条件进入生态意识觉醒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景观 自然审美 游息生活境域 写意山水园
下载PDF
西阴时代:中国文明的滥觞
3
作者 余西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696-700,共5页
西阴文化发端于陕晋豫交界区。鼎盛时期控制了中原的广大地区,奠定了先秦中国的空间基础。西阴文化在其扩张过程中瓦解了固有的文化格局,造成了诸多族群的重组与融合。其以绚丽多姿的彩绘"花"纹为旗帜,开启了"华"... 西阴文化发端于陕晋豫交界区。鼎盛时期控制了中原的广大地区,奠定了先秦中国的空间基础。西阴文化在其扩张过程中瓦解了固有的文化格局,造成了诸多族群的重组与融合。其以绚丽多姿的彩绘"花"纹为旗帜,开启了"华"夏族群浩荡洪流的先河。西阴文化晚期,传统的家庭模式趋于瓦解,社会的层级化已然显现,私有观念逐步形成,成为中国文明的滥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阴文化 文明起源 滥觞
下载PDF
先秦中国和古代希腊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之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友东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86,共8页
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可以分为整体地理环境和中心地理环境。前者指文明整体能力所及的极限地理范围,后者指文明主体的主要活动区域。从这两个角度分别进行比较,将有助于解释希腊和中国文明侧重于陆地或是海洋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 中国 希腊 文明起源 历史比较研究
下载PDF
好川文化管窥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岩 《丽水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3-85,94,共4页
好川文化是距今4 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是浙江省继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之后确立的又一支考古学文化,是浙西南地区史前考古发掘研究的重大突破,填补了浙西南地区无史前文明的空白。好川墓地的出土文物,说明好... 好川文化是距今4 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是浙江省继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之后确立的又一支考古学文化,是浙西南地区史前考古发掘研究的重大突破,填补了浙西南地区无史前文明的空白。好川墓地的出土文物,说明好川文化既有其受到周边文化影响的因素又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从墓葬情况及出土器物可以知道,好川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和阶级,已经有了文明的曙光,并且从好川文化的迁徙与传播情况得出结论,好川地区是浙西南文明的起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川 文明起源 墓葬
下载PDF
中国史前考古学中的权力概念简析
6
作者 杨林旭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8-195,共8页
权力是中国史前考古学讨论最多的主题之一。在社会科学中,由韦伯处衍生的权力定义最常为人们接受。中国考古学所使用的权力、尤其是公共权力概念,则主要采纳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作为早期国家和早期文明的主要特质之一,讨论公共权力的... 权力是中国史前考古学讨论最多的主题之一。在社会科学中,由韦伯处衍生的权力定义最常为人们接受。中国考古学所使用的权力、尤其是公共权力概念,则主要采纳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作为早期国家和早期文明的主要特质之一,讨论公共权力的存在性是史前考古学的重要研究主题。公共权力又被细分为王权、军权和神权等既有区别,但也有重合的不同形式,与沿用自迈克尔·曼的四种权力来源——意识形态、经济、军事和政治——模式一起,成为当前史前考古学主要的权力分类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史前考古 早期国家 文明起源 权力类型
原文传递
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关系略论 被引量:1
7
作者 毛曦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3-86,共4页
城市的形成经历了一定的历史过程,中国城市始于史前的"城"。城市出现于"高级野蛮社会",马克思提出的"真正的城市"、柴尔德提出的"城市革命",是与国家和文明社会的产生密切相关的,可以看作... 城市的形成经历了一定的历史过程,中国城市始于史前的"城"。城市出现于"高级野蛮社会",马克思提出的"真正的城市"、柴尔德提出的"城市革命",是与国家和文明社会的产生密切相关的,可以看作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而在此之前的早期城市是不宜单独用作文明起源的标志或因素的。要从史前城址探讨文明的孕育、起源及早期发展,一方面要弄清城址所反映的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应将城址和其他的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寻求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内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史前城址 文明起源 地理环境
下载PDF
“大禹治水”传说与古代政治权威的形成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彦峰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98-102,共5页
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最为知名的神话传说之一,对于这一神话的研究非常丰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古代确实存在过一场大洪水,这场自然灾害对于中国文明起源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政治权威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作为自然灾害的大洪水无... 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最为知名的神话传说之一,对于这一神话的研究非常丰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古代确实存在过一场大洪水,这场自然灾害对于中国文明起源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政治权威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作为自然灾害的大洪水无疑是其形成的有力催化剂。"大禹治水"虽然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是其背后却隐藏着对政治权威形成的巨大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治水 文明起源 政治权威 政治地理 神话传说
下载PDF
远古文明起源的生态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谭卫华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1年第1期22-26,共5页
20世纪40年代以后学术界为了给远古文明一个科学的解释,开始致力于探讨这些远古文明在特定地区发展的驱动力,然而得出的答案则异彩纷呈。历史学学者阿诺尔德.汤因比提出了"综合起源学说",同时,文化人类学的代表人物朱利安.斯... 20世纪40年代以后学术界为了给远古文明一个科学的解释,开始致力于探讨这些远古文明在特定地区发展的驱动力,然而得出的答案则异彩纷呈。历史学学者阿诺尔德.汤因比提出了"综合起源学说",同时,文化人类学的代表人物朱利安.斯图尔德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提出"文化生态学说"。综合比较前人研究的成果,重点剖析汤因比和斯图尔德的文明起源学说之间的非兼容性。并针对这种非兼容性提出了文明起源的新见解,强调多元并存文化之间冲突与互动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起源 生态背景 冲突 文化互动
下载PDF
河北北部生态环境变迁与其文明起源
10
作者 王玉亮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66-70,75,共6页
文明起源与古人类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越是生产力低下,越受生态环境的制约。河北北部作为中国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里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变迁各异,因而文明进程有进有退,有快有慢,呈现出极其鲜明的特点。
关键词 河北北部 生态环境 文明起源
下载PDF
中国与希腊古典文明起源之比较
11
作者 李岩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6期51-53,77,共4页
中国和希腊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根据文明起源中的物质精神文化三要素,尽量以文献和考古材料相结合,通过对中国和希腊古典文明的起源问题作比较,可以看出,二者在古典文明的起源上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同时也... 中国和希腊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根据文明起源中的物质精神文化三要素,尽量以文献和考古材料相结合,通过对中国和希腊古典文明的起源问题作比较,可以看出,二者在古典文明的起源上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同时也有一定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希腊 古典文明 起源 比较分析 金属工具
下载PDF
远古文明起源的生态思考
12
作者 罗康隆 谭卫华 《鄱阳湖学刊》 2011年第2期55-60,共6页
关于远古文明起源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学者大多致力于客观地反映各远古文明的特点以及它们所达到的发展水平。20世纪40年代以后,学术界为了赋予远古文明起源以科学性的解释,开始致力于探讨这些远古文明为何仅在特定的地区发展起来... 关于远古文明起源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学者大多致力于客观地反映各远古文明的特点以及它们所达到的发展水平。20世纪40年代以后,学术界为了赋予远古文明起源以科学性的解释,开始致力于探讨这些远古文明为何仅在特定的地区发展起来?其驱动力又是什么?得出的答案可谓异彩纷呈。历史学学者阿诺德·汤因比提出综合起源学说,文化人类学的代表人物朱利安·斯图尔德则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寻求答案,提出文化生态学说。本文在综合比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剖析汤因比和斯图尔德的文明起源学说之间的非兼容性,并针对这种非兼容性提出了文明起源的新见解,也就是社会压力起源说,重点在于强调多元并存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起源 生态背景 文化 社会压力
下载PDF
从共同的文字符号看人类文明同源——人类文明同源研究之三
13
作者 黄懿陆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1-9,共9页
人类文明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模式起源,这是学术界迄今为止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作了人类文明同源课题研究,提出人类文明起源模式为远古中国阴阳易学的学术观点。本课题从壮侗语支民族后裔之一壮族把"天"和"... 人类文明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模式起源,这是学术界迄今为止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作了人类文明同源课题研究,提出人类文明起源模式为远古中国阴阳易学的学术观点。本课题从壮侗语支民族后裔之一壮族把"天"和"太阳"叫做"干"的语言切入,通过中国云南抚仙湖水下远古遗址所见文字符号、图案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遗址所见文字符号、图案的比较研究,发现两地远隔千山万水,但注重阴阳易学的哲学观念是一致的。当时的易学观念主要以数字、"十"和三角符号出现,普遍见于中国黄河、长江流域仰韶文化时期遗址和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遗址。在此基础上展开甲骨文、金文与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有关王权记载的比较研究,同样发现阴阳易学哲理对文字的影响很深。特别是殷商、西周时期的金文,无不蕴藏着"干"的读音分别是"太阳"和"天"的两重内涵,这种读音和语义分明是壮侗语支民族后裔之一壮族语言中的意思。这种读音有考古文物佐证和支撑,是阴阳易学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客观反映。在这方面,我们还可以从文献中对侗台语民族先祖建立的吴、越古国的记载中找到相关的证据。本文是课题的第三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水下遗址 阴阳易学 文明起源
下载PDF
文明起源时期河南孟津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董广辉 夏正楷 +2 位作者 刘德成 吴庆龙 王振亭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0,共5页
通过对河南孟津地区古土壤元素质量分数及比值的分析,研究文明起源时期该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地点王湾三期(4.3-4.0 kaBP)和二里头时期(3.9-3.5kaBP)的人类活动对古土壤化学性质产生了明显影响,土壤中... 通过对河南孟津地区古土壤元素质量分数及比值的分析,研究文明起源时期该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地点王湾三期(4.3-4.0 kaBP)和二里头时期(3.9-3.5kaBP)的人类活动对古土壤化学性质产生了明显影响,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和有机磷质量分数明显增加,人类活动还使古土壤中元素质量分数的比值发生了明显变化,w(C)/w(N)和w(OP)/w(TN)明显增加,二里头时期人类活动强度比王湾三期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孟津 文明起源时期 人类活动 古土壤 化学性质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的“五帝时代”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桂岑 《华夏考古》 CSSCI 2001年第3期52-58,共7页
Based on the study of ancient text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was a Five- Emperor-Era in ancient China. It analyses the time span, leading figures and their char- acteristics and the corresponding archaeological f... Based on the study of ancient text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was a Five- Emperor-Era in ancient China. It analyses the time span, leading figures and their char- acteristics and the corresponding archaeological features of that period. Finally it discus- ses how to explore the capitals of the Five Emperors from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帝时代 中国古代
原文传递
中国文明本土东部起源说新证——在“东亚文化交流和典籍翻译”国际研讨会上的讲演
16
作者 方汉文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4-50,共7页
作者提出的"中国文明本土起源说"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为本土的龙山文化即所谓的东夷,从城邦起源与文字起源的比较文明角度论证了,中国东部城邦与古代陶文是中国文明建立的标志。考察了东部古代帝王的西迁过程,指出陶文成为甲... 作者提出的"中国文明本土起源说"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为本土的龙山文化即所谓的东夷,从城邦起源与文字起源的比较文明角度论证了,中国东部城邦与古代陶文是中国文明建立的标志。考察了东部古代帝王的西迁过程,指出陶文成为甲骨文字的前身,为争论已久的中国文明起源讨论提出了新的证据与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明起源 西来说 东部起源说 陶文 甲骨文字
下载PDF
唐代民事法律主客体与民事法源的构造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中秋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0,共8页
从唐代法律体系和民事契约文书中,可以概括并揭示出制度与事实上的唐代民事主体、客体和民事法源的基本面貌及其构造。唐代民事主体是一不同类别的多层次结构,这—结构是相对开放的等级社会在民事法上的投影。民事客体由物、人(奴婢)和... 从唐代法律体系和民事契约文书中,可以概括并揭示出制度与事实上的唐代民事主体、客体和民事法源的基本面貌及其构造。唐代民事主体是一不同类别的多层次结构,这—结构是相对开放的等级社会在民事法上的投影。民事客体由物、人(奴婢)和行为三类组成。民事法源由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构成,并以礼(理)为指导,各种法源因此具有相通一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源 唐代 民事法律 构造 主客体 民事主体 多层次结构 契约文书 法律体系 等级社会 民事客体 成文法 基本面 奴婢
原文传递
邓小平文明观的民族文化渊源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浩波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5-11,共7页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协调发展的文明观 ,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之光 ,与孔孟的义利说、程朱的理欲说、孙中山的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待说有深刻的思想渊源关系。探析这些思想渊源 ,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协调发展的文明观 ,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之光 ,与孔孟的义利说、程朱的理欲说、孙中山的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待说有深刻的思想渊源关系。探析这些思想渊源 ,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邓小平文明观的精神实质 ,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文明观 义利说 理欲说 物质文明 心性文明 思想渊源
下载PDF
《历史研究》的中国文明观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健 《东南文化》 2002年第1期45-47,共3页
中国文明是汤因比研究比较的非西方文明中的重要文明形态,他在《历史研究》中多次涉及并作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汤氏重视研究非西方文明重要价值,也有其历史局限。
关键词 汤因比 历史研究 中国文明 起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