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民调解制度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荣新 邢军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12-18,共7页
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得到国际上的极力赞誉,被称之为“东方经验”、“中华民族的创举”,它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心理素质的支持,继承了中国古代民间调解的优良传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已奠定了基础,目... 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得到国际上的极力赞誉,被称之为“东方经验”、“中华民族的创举”,它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心理素质的支持,继承了中国古代民间调解的优良传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已奠定了基础,目前已形成了遍布全国城乡、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民调解体系,并在预防和调解民间纠纷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目前的新形势下,首先必须保持人民调解的民族特色,认真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强化功能,健全组织,提高调解人员水平,并需要进一步解决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制订人民调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调解制度 民事纠纷 人民调解委员会 诉讼外调解制度 人民调解协议
下载PDF
基于BERT的民事相关问答问句分类 被引量:2
2
作者 武钰智 常俊豪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针对当前民事问句数据集不完全以及法律问答问句分类模型中存在无法利用语境信息或难以学习到复杂语句表示的问题,构建了基于BERT的问句分类模型。[方法]通过爬取的6万人工标记的民事相关问句作为分类的训练样本,构建了基于BERT-B... [目的]针对当前民事问句数据集不完全以及法律问答问句分类模型中存在无法利用语境信息或难以学习到复杂语句表示的问题,构建了基于BERT的问句分类模型。[方法]通过爬取的6万人工标记的民事相关问句作为分类的训练样本,构建了基于BERT-Base-Chinese的民事相关问句分类模型进行分类研究,并与SVM方法做对比基准。[结果]基于BERT的民事相关问句分类模型的分类效果均优于SVM方法,精准率和F1值分别达到0.978和0.973,F1值比SVM方法高出25.5%。[局限]仅对法律领域下的民事类别做了分类实验,没有将法律全部领域纳入。[结论]基于BERT的问句分类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民事相关问句的分类效果,可以作为民事问答系统的问句分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句分类 BERT 民事问句
下载PDF
十六大以来民生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洪彬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5期7-11,共5页
大力改善民生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执政能力、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具有积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民生问题在当前依然存在,其根源主要在于政府公共服务政策与市场经济的不完善,相关制度的短缺,以及政... 大力改善民生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执政能力、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具有积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民生问题在当前依然存在,其根源主要在于政府公共服务政策与市场经济的不完善,相关制度的短缺,以及政府相关人员发展观念的片面化和民生意识的缺乏。当前要改善民生,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完善相关体制,大力发展经济,加大政府投入,促进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此外,还要加强理论探索、比较分析和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大 民生问题 理论研究 述评
下载PDF
民国初年民事“第一法源”的确立——民初大理院对“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形塑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琨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31,共12页
学界普遍认为《大清现行刑律》民事部分的效力由1912年4月3日南京临时参议院的决议所确立,但梳理史料却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原因在于,该决议由南方政权作出且并未被北洋政府承认,故民事法源的空白未在立法层面得到解决。“现行律民事有... 学界普遍认为《大清现行刑律》民事部分的效力由1912年4月3日南京临时参议院的决议所确立,但梳理史料却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原因在于,该决议由南方政权作出且并未被北洋政府承认,故民事法源的空白未在立法层面得到解决。“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确立,离不开大理院在“司法兼营立法”过程中的塑造。民初民事“第一法源”的确立,大致经历了通过《大清民律草案》的尝试与挫败、大理院确立“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地位、剥离《大清现行刑律》刑法属性及该律地位的巩固等阶段。纵观民事“第一法源”的确立,自清末兴起的“诸法合体说”起了关键作用,大理院根据该观点将《大清现行刑律》区分为不同的部门法,既解决了“无法可依”的困境,又避免另立新民法将会遭受的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现行刑律》 《大清民律草案》 诸法合体 大理院 民事有效部分
下载PDF
名称、内容和性质——“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三点辨正 被引量:3
5
作者 段晓彦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5-224,共20页
"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是民初大理院一种主要而又特殊的民事法源,其名称、内容和性质是揭示该法源特殊性的基础和关键。深入研究发现,其在当时无专门确定的名称,综合考量相关因素,"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为其最允当之... "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是民初大理院一种主要而又特殊的民事法源,其名称、内容和性质是揭示该法源特殊性的基础和关键。深入研究发现,其在当时无专门确定的名称,综合考量相关因素,"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为其最允当之名称;其内容范围,亦非统一明确,须通过司法机关的适用才能确定;其性质,不能简单地论定为制定法,它是在民初特殊的法制条件下,一种须通过司法进行确认的制定法。"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名称、内容和性质呈现出不确定性,是由其特殊的来源和当时的政治大环境造成的。这一法源所关涉的不仅是立法问题,还是司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 名称 内容 性质 大理院
原文传递
高空抛物案件中的“刑民交叉”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魏铭 刘霜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4-39,共6页
高空抛物罪“入刑”以来,在此类案件的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刑法适用泛化、“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缺失等问题。为此,需要在理论层面明确高空抛物案件的刑民责任界分标准,并在司法过程中坚持审慎态度,对“情节严重”的内容作出限缩解释,... 高空抛物罪“入刑”以来,在此类案件的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刑法适用泛化、“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缺失等问题。为此,需要在理论层面明确高空抛物案件的刑民责任界分标准,并在司法过程中坚持审慎态度,对“情节严重”的内容作出限缩解释,以防止过度倚重刑法现象的出现。同时,还要依据法秩序统一原理形成民法和刑法的协同配合,从而共同实现对高空抛物行为的有效遏制,保障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法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抛物罪 刑民交叉 法秩序统一
下载PDF
稳定政治与传播机遇:新媒体环境中的政策回应变量分析
7
作者 张宁 《新媒体与社会》 CSSCI 2017年第2期10-26,共17页
政府对来自民间的议题进行回应、采纳或者拒绝的行为和过程被称为政策回应。它是衡量现代政治制度和民主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既反映社会公众影响政策过程的能力,也标志着政策制定部门尊重接纳民意的程度和方式方法,是现代责任型政府应... 政府对来自民间的议题进行回应、采纳或者拒绝的行为和过程被称为政策回应。它是衡量现代政治制度和民主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既反映社会公众影响政策过程的能力,也标志着政策制定部门尊重接纳民意的程度和方式方法,是现代责任型政府应该发挥的基本职能。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发现,稳定政治框架中的"传播机遇"是外压型民间议题获得政策回应的关键影响要素,并探讨了新媒体环境对我国政策回应机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政治 传播机遇 政策回应 民间议题
下载PDF
刑民交叉案件中的事实认定与证据使用 被引量:37
8
作者 龙宗智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20,共18页
生效裁判事实认定的预决性证明效力,与既判力、争点效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刑民交叉案件中,预决效力及证据使用制度的设置,应考虑司法的统一性与诉讼的独立性、效率与公正、刑事优先与民事诉讼自身规律等因素,同时注意我国司法制度... 生效裁判事实认定的预决性证明效力,与既判力、争点效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刑民交叉案件中,预决效力及证据使用制度的设置,应考虑司法的统一性与诉讼的独立性、效率与公正、刑事优先与民事诉讼自身规律等因素,同时注意我国司法制度与诉讼机制的特殊性。应确认刑事生效裁判事实认定的特别效力,但要受制于"必要事实原则"与"确定事实原则"。民事生效裁判可作为书证,交由刑事法庭判断并说明采纳与否的理由。刑事法庭判断民事诉讼判定的同一事实,应慎用"穿透原则"否定其合法性及有效性,即使否定亦应采用适当方式。对于特殊类型案件,刑事法庭应将民事诉讼判定的事实作为预决事实。对于证据交互使用,应区别裁判已生效与未生效、定案根据与非定案根据、人证与物证等不同情形进行处理。民事诉讼使用刑事诉讼中形成的人证,应遵循民事诉讼规律。对讯问、询问笔录、鉴定意见均应依法审查,注意证据方法与证据形成要素而作适当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民交叉 事实认定 预决效力 证据使用
原文传递
民事诉讼中民刑交叉问题的再检视——以加强被害人民事权益保护为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5-122,共8页
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并非天然分离,但在现代司法环境下,出于不同的价值追求,二者势必走向分离。相对于刑事诉讼定罪量刑的根本目的而言,民事诉讼的程序价值在于向被害人提供迅速、完善的权益保护路径。从1980年以来,我国关于民刑交叉问... 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并非天然分离,但在现代司法环境下,出于不同的价值追求,二者势必走向分离。相对于刑事诉讼定罪量刑的根本目的而言,民事诉讼的程序价值在于向被害人提供迅速、完善的权益保护路径。从1980年以来,我国关于民刑交叉问题的立法规定缓慢地从"先刑后民"走向"民刑并进",然而现实中刑事程序对被害人民事诉权的各种不合理的阻碍亟待解决。解决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二者重合与冲突的关键在于重构以被害人民事权益保护为核心的程序机制,具体包括扭转涉刑裁驳被滥用的趋势、厘清刑事追赃退赔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性质、通过建立民刑协调机制柔性且灵活地在个案中解决民刑交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刑交叉 涉刑裁驳 追赃退赔 被害人权益
原文传递
校园伤害事故民事法律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大为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38-139,共2页
近年来,校园伤害事件日益增多,尽管从法律上和制度上都有相关的处理办法,但仍存在诸多缺陷。法律的任务是对学校的责任作出适当的界定,以达到监督学校与鼓励学生的独立性之间的平衡。而彻底解决校园伤害事故赔偿问题,必须在坚持由学校... 近年来,校园伤害事件日益增多,尽管从法律上和制度上都有相关的处理办法,但仍存在诸多缺陷。法律的任务是对学校的责任作出适当的界定,以达到监督学校与鼓励学生的独立性之间的平衡。而彻底解决校园伤害事故赔偿问题,必须在坚持由学校承担过错侵权责任的基础上,积极建立责任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共同分担填补损害的任务。同时还要加强对校园安全工作的管理,从源头上减少校园伤害。本文从国内外对校园伤害事故引发的民事法律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处理办法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减少和妥善处理校园伤害民事赔偿问题的相关对策,希望能够为增强校园伤害处理能力,减少事故发生提供有益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伤害事故 民事法律问题 校园安全管理
下载PDF
从审判实践看依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11
作者 唐志强 刘一如 洪瑶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91-97,共7页
确保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首先,民营企业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增强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依法经营意识;其次,行政机关对民营企业的干预不得错位,监督不得缺位;最后,司法机关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落实六项机制,提供司法保障和司法服务。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民商纠纷 审判实践
下载PDF
浅析土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44
12
作者 朱云龙 《价值工程》 2012年第7期73-73,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号召下,我国的土建施工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土建施工工艺和技术也有较大发展,但是,施工质量问题也日益加重,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针对土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土建施工问题 解决对策 施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