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51
1
作者 高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47,共8页
公民概念在西方由来已久 ,它直接与国家相连并被认为是政治民主的一个关键因素。西方公民教育的核心 ,就是通过政治社会化形成公民意识。我国传统上只有臣民而无公民和公民教育 ,民国建立后所实施的公民教育也不成体系。真正将公民教育... 公民概念在西方由来已久 ,它直接与国家相连并被认为是政治民主的一个关键因素。西方公民教育的核心 ,就是通过政治社会化形成公民意识。我国传统上只有臣民而无公民和公民教育 ,民国建立后所实施的公民教育也不成体系。真正将公民教育单独提出并加以强调 ,是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立足于公民的塑造 ,培养公民的意识、观念与精神 ,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公民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意识 公民道德建设
下载PDF
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学校公民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铁芳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2-132,共11页
公民教育乃是当代教育的基本主题。为了澄清今日学校公民教育的内涵与目标,我们必须追本溯源。古希腊公民的德性完整地显现在自我灵魂的养成和城邦正义的实现过程中;中世纪的基督教对人的灵魂的救赎,就是为了把人从积极的政治生活中撤... 公民教育乃是当代教育的基本主题。为了澄清今日学校公民教育的内涵与目标,我们必须追本溯源。古希腊公民的德性完整地显现在自我灵魂的养成和城邦正义的实现过程中;中世纪的基督教对人的灵魂的救赎,就是为了把人从积极的政治生活中撤离出来;现代社会对个体自由的过分强调,使公共生活逐渐衰落,个体的权利诉求与社会法定的义务责任逐渐融入公民的品性之中。当前,学校公民教育应回到原点,重新培植公民教育的理念,以公共生活开启个体的公民教育,对个体实施在公共事务中践行自我德性的公民教育,使个体在学校生活中养成公民意识,把个体造就成明日公民;培养个体的公民实践品格,使个体在公共空间彰显公民的实践品格,积极地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意识 公共生活 公民教育 学校公民教育
下载PDF
公民意识视角下新疆跨界民族的文化认同培育 被引量:10
3
作者 安晓平 高汝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60-64,共5页
以公民意识为视角进行文化认同培育是处理新疆跨界民族多重而又复杂的各种认同关系的有效途径。这就要加强对新疆跨界民族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和权利义务观的教育,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以构建国家精神疆域,挖掘中华主流文化和新疆跨界民族... 以公民意识为视角进行文化认同培育是处理新疆跨界民族多重而又复杂的各种认同关系的有效途径。这就要加强对新疆跨界民族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和权利义务观的教育,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以构建国家精神疆域,挖掘中华主流文化和新疆跨界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正确处理新疆跨界民族伊斯兰教信仰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意识 跨界民族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公民意识的内涵和教育路径探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侍小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31-33,共3页
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产物,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民主化和有序化。公民意识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公民身份意识、权力责任意识、民主平等意识,公德私德意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必须从国家政策的高度来重视,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公... 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产物,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民主化和有序化。公民意识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公民身份意识、权力责任意识、民主平等意识,公德私德意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必须从国家政策的高度来重视,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公民有序参与公共活动实践,优化社会制度环境,奠定公民意识教育的人文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意识 内涵 教育路径
下载PDF
何为“公民意识”?——中国“公民意识”概念的官方定义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檀传宝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73,共5页
"公民意识"的培育是公民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什么是"公民意识"?对于各国公民教育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拟以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三个最重要的政策文本为分析样本,解读中国官方对于"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的培育是公民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什么是"公民意识"?对于各国公民教育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拟以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三个最重要的政策文本为分析样本,解读中国官方对于"公民意识"的理解与界定。正确解读中国官方关于"公民意识"的界定,需要从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积极吸收世界先进文明这三个角度去进行。从另外一个维度看,这三个角度也可以被看做中国官方"公民意识"范畴的三大基本特征。而这三个角度或三大基本特征,实质上也是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追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目标在"核心价值观"或"公民意识"教育上合乎逻辑的具体分解。因此对于中国官方"公民意识"的准确理解,应当是一种"三位一体"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意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原文传递
共生时代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内容浅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安宝珍 《中国德育》 2008年第6期31-33,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一种生死与共的生存结构正在逐步形成。在共生时代,公民意识教育需要培养公民的公德意识,责权意识,民族、国家和全球意识,民主、自由和...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一种生死与共的生存结构正在逐步形成。在共生时代,公民意识教育需要培养公民的公德意识,责权意识,民族、国家和全球意识,民主、自由和平等意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时代 公民意识 公民教育 公民意识教育
原文传递
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爱国 李腾达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年第3期87-90,共4页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公民个体的现代化发展,作为优秀公民代表的大学生群体的公民意识最终将影响着国家现代化的步伐。通过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的研究分析,研究认为缺少全面的公民教育内容,以及行之有效的大学生...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公民个体的现代化发展,作为优秀公民代表的大学生群体的公民意识最终将影响着国家现代化的步伐。通过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的研究分析,研究认为缺少全面的公民教育内容,以及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手段是大学生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应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结合嘉庚精神和"创先争优"活动;及时建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相关制度和实施体制;充分发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创建和培育良好的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环境;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公民意识 公民教育 爱国主义
下载PDF
公民意识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启示 被引量:8
8
作者 蒋笃运 张雪琴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48,共6页
公民意识的形成是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复杂过程。个体的知、情、意、行等诸要素的辩证关系及其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的矛盾运动的复杂过程,构成了公民意识形成的内在机制。内在机制原理要求公民意识培育既要适应个... 公民意识的形成是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复杂过程。个体的知、情、意、行等诸要素的辩证关系及其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的矛盾运动的复杂过程,构成了公民意识形成的内在机制。内在机制原理要求公民意识培育既要适应个体原有的意识结构水平和发展要求,又要超越个体意识结构的现有基础,体现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要求。因此,在公民意识的培育过程中,要坚持主体性原则,把培育对象视为主体,引导其从他律走向自律;要遵循培育的基本规律,重点研究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意识形成规律;要结合个体特征和时代发展创新公民意识培育的方法;要优化和改善公民意识培育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为公民意识的培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意识 内在机制 主体性原则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三重审视 被引量:6
9
作者 石正义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3-76,共4页
近年来,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影响民族地区社会安全稳定的重大隐患。本文从心理失衡与公民意识、国家认同的弱化,法律意识与社会规范的确立,以及发展意识在消解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矛盾的三个层面上,紧密结合当前边疆民... 近年来,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影响民族地区社会安全稳定的重大隐患。本文从心理失衡与公民意识、国家认同的弱化,法律意识与社会规范的确立,以及发展意识在消解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矛盾的三个层面上,紧密结合当前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现状和一些典型事件,试图对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作以全面、深度、多角度的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群体性事件 公民意识 法律意识 发展意识
原文传递
在大学生中加强“三个意识”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豫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6,共6页
 阐述了国民意识、国家意识、国际意识的基本内涵,指出"三个意识"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对大学生进行"三个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要以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切...  阐述了国民意识、国家意识、国际意识的基本内涵,指出"三个意识"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对大学生进行"三个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要以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切实加强国民意识教育;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切实加强国家意识教育;以推进教育创新为抓手,切实加强国际意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国民意识 国家意识 国际意识
下载PDF
宪法规范视域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的法理规约解析
11
作者 严庆 杨宇泰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共11页
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程的重要内容和落脚点。“三个意识”相辅相成,统合于国家共同体。厘清增强“三个意识”的相应法理依据和关系逻辑,应立足宪法的文本规范与内在法理。宪法是增强“三个意识... 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程的重要内容和落脚点。“三个意识”相辅相成,统合于国家共同体。厘清增强“三个意识”的相应法理依据和关系逻辑,应立足宪法的文本规范与内在法理。宪法是增强“三个意识”的根本法治保障。增强国家意识,将当代中华民族规约为象征国家文明主体和拥有国家主权的人们共同体,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基础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现代国家法治建设并行;增强公民意识,将中华民族成员规约为公民、人民、国民的内在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以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治实践中建构;增强法治意识,将多民族国家建设中的主要民族议题规约为党领导下的民族事务治理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法治化,不同的责任与义务主体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法治公平正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规范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意识 公民意识 法治意识 中国式现代化
原文传递
和谐社会构建中“公”的观念及其培育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航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99,121,共8页
对于和谐社会及其构建而言,"公"总是意味着个体、群体的同生共荣,意味着公与私、义与利等的相生相息。以公民身份为前提、以公域与私域的区分为基础、以丰富人性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终极追求,构成了当代"公"的观... 对于和谐社会及其构建而言,"公"总是意味着个体、群体的同生共荣,意味着公与私、义与利等的相生相息。以公民身份为前提、以公域与私域的区分为基础、以丰富人性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终极追求,构成了当代"公"的观念的丰富内涵。学校基于公民生活实践,从培养公民意识、增强公民认同、鼓励社会参与等侧面着眼,有利于培育面向公民社会的"公"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的观念 公民社会 公民生活实践 公民意识 公民认同
下载PDF
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教育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苏兰 何齐宗 《现代教育论丛》 2010年第4期13-17,共5页
公民责任意识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青少年的公民责任意识教育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当前青少年的公民责任意识既有积极的方面,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针对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的现状,建议加强青少年的公民责任意识教育... 公民责任意识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青少年的公民责任意识教育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当前青少年的公民责任意识既有积极的方面,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针对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的现状,建议加强青少年的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在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公民责任意识 教育
下载PDF
高校社会参与:提升高校学生公民意识的一种基本路径与相关因素 被引量:6
14
作者 俞冰 杨帆 许庆豫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0-89,共10页
在探讨与梳理高校学生公民意识、高校社会参与的内涵与关系的基础之上,借鉴理查德·涅米的曝光与选择模型,分析高校学生公民意识的特点、探索社会参与对高校学生公民意识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校社会参与的程度越高,高校学生的公... 在探讨与梳理高校学生公民意识、高校社会参与的内涵与关系的基础之上,借鉴理查德·涅米的曝光与选择模型,分析高校学生公民意识的特点、探索社会参与对高校学生公民意识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校社会参与的程度越高,高校学生的公民意识越好。此外,高校学生对政府的信赖程度以及对学校生活的卷入程度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高校社会参与通过高校学生良好的政府信赖及学校卷入程度对高校学生公民意识产生了影响。因此,促进高校社会参与,把握其对高校学生公民意识的影响机制是高校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提升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社会参与 公民意识 高校学生
原文传递
从班集体建设谈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海芳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84-86,共3页
大学生是我国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民意识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前途。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班集体建设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必要性和意义:以班集体活动为契机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载体;以班集体的文... 大学生是我国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民意识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前途。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班集体建设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必要性和意义:以班集体活动为契机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载体;以班集体的文化建设为依托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以班集体建设凝聚大学精神的灵魂,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精神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意识 班集体 主体意识 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
下载PDF
公民意识教育中文化传统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联俊 李萍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04-108,共5页
重视文化传统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影响是由公民意识形成的特点、文化传统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所决定的。中国文化传统既有优秀的,也有陈陋的,同时还具有长久性、复杂性、变化性、差异性等特点,它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影响主要表... 重视文化传统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影响是由公民意识形成的特点、文化传统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所决定的。中国文化传统既有优秀的,也有陈陋的,同时还具有长久性、复杂性、变化性、差异性等特点,它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知、情、意、行等方面。中国文化传统对当代公民意识教育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和促进公民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与多样化的全球文明进行对话等来发挥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意识 文化传统 影响
下载PDF
从公民新闻的发展看公民意识的觉醒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异平 李洁玉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30-133,共4页
当前,我国公民新闻初见端倪。它的兴起并非仅仅是新传播技术革命的伴生物,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公民意识觉醒热潮中的一个环节。文章认为公民意识的觉醒是推动公民新闻发展的内在动因,而公民新闻则成为彰显了公民意识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 新传播技术 公民新闻 公民意识
下载PDF
近十年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研究述要——基于CIKI期刊的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瑞君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13-116,共4页
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制度保证。公民意识作为一个关键的结构性要素,必将发挥重要的内在动力机制作用。实践证明,公民意识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现代化实现的思想障碍。实施公民教育,鼓励公民... 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制度保证。公民意识作为一个关键的结构性要素,必将发挥重要的内在动力机制作用。实践证明,公民意识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现代化实现的思想障碍。实施公民教育,鼓励公民践行政治活动是培育公民意识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意识 公民教育 公民素质
下载PDF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务管理领域中的实践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安琪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1期14-15,共2页
以人为本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高校教务管理领域,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也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教务管理效率与质量。本文通过实例,提出了在新形势下践行以人为本教务管理理念的方法,通过符合当代高校学生习惯和认知的沟通方式,引导其... 以人为本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高校教务管理领域,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也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教务管理效率与质量。本文通过实例,提出了在新形势下践行以人为本教务管理理念的方法,通过符合当代高校学生习惯和认知的沟通方式,引导其树立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进入社会后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打好基础,从而助力全社会范围内契约精神的普及与道德意识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高等学校 教务管理 公民意识
下载PDF
乡村旅游地居民公民意识量表开发与检验
20
作者 杨金华 肖宁 +2 位作者 章锦河 李谦 刘佳敏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5期641-648,共8页
乡村振兴旨在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乡村居民作为乡村发展的主体,其公民意识的觉醒和提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地居民公民意识的研究涉及较少,能测量的量表更是少见。以乡村旅游地居民为研究对象,... 乡村振兴旨在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乡村居民作为乡村发展的主体,其公民意识的觉醒和提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地居民公民意识的研究涉及较少,能测量的量表更是少见。以乡村旅游地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化访谈,提炼出乡村旅游地居民公民意识的核心内涵及结构维度;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问卷预调研等方式确定居民公民意识的初始量表,并对安徽宏村、湖南张谷英村和靖港古镇3个乡村旅游地所在居民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地居民公民意识量表由主体意识、法律意识和公共意识3个维度,共10个测项构成,量表的信效度俱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公民意识 乡村居民 量表开发 量表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