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6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及其复杂性结构特征 被引量:185
1
作者 吴康 方创琳 赵渺希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1-728,共18页
全球化、信息化与快速城市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城市体系,多区位企业组织所形成的城市网络正处于日益复杂的空间嬗变过程。基于2010年企业名录的总部—分支机构型关联数据,研究构建了330×330的地级以上城市网络连接关系,并运用复杂... 全球化、信息化与快速城市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城市体系,多区位企业组织所形成的城市网络正处于日益复杂的空间嬗变过程。基于2010年企业名录的总部—分支机构型关联数据,研究构建了330×330的地级以上城市网络连接关系,并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工具来探索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的城市网络联系呈现以"北京—上海—广深—成都"为核心的菱形空间结构,不同等级的网络流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是一个择优性和地理邻近性复杂作用的过程;2中国城市网络正处于一个简单随机向复杂有序结构的转化期,整体大尺度的网络结构还有待形成;3中国城市网络整体表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网络效应;4中国城市的二值点度网络为明显的异配性连接特征,而加权强度网络连接则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富人圈"的现象;5中国城市网络的层级性并不明显,城市网络的点度和强度的关系呈非线性增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网络 复杂性结构 企业网络 空间组织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网络等级结构特征及组织模式——基于铁路和航空流的比较 被引量:135
2
作者 王姣娥 景悦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08-1519,共12页
交通流是反映城市间社会经济联系的重要表征,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网络研究中。基于2010年中国城际铁路与航空客流OD数据,本文从城市节点、流量、子网络视角对中国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组织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1)铁路与航空流视角下... 交通流是反映城市间社会经济联系的重要表征,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网络研究中。基于2010年中国城际铁路与航空客流OD数据,本文从城市节点、流量、子网络视角对中国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组织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1)铁路与航空流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均呈现出以北上广为顶层节点的空间等级结构体系,但除顶层结构外两种网络结构差异较大。(2)城市网络体系中的铁路流联系表现出空间邻近性特征,而航空流联系则主要受到城市节点的规模大小与职能属性的影响。(3)铁路流的首位联系受省级行政区划的制约,航空流的首位联系空间跨度大,形成了若干具有垂直层间联系的地域子系统。(4)铁路网络拥有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的7个子网络,而航空网络中则不存在明显的子网络。技术经济特征与管理体制是造成铁路与航空两种网络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网络 交通流 空间结构 社区结构 地域系统 中国
原文传递
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1
3
作者 王姣娥 丁金学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54,共6页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时期,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将迅速缩短沿线城市的时间距离,并对区域和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可达性方法,研究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布局和规划及其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重组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高速铁路网的空间格局...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时期,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将迅速缩短沿线城市的时间距离,并对区域和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可达性方法,研究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布局和规划及其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重组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高速铁路网的空间格局与中国经济、人口分布特征一致,存在明显的空间特征差异;高铁建设能提高可达性,产生时空收敛效应,并推动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重新进行空间配置,从而引导人口和产业的集聚趋势,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可达性 城市 空间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公路客流的中国城市网络结构与空间组织模式 被引量:117
4
作者 陈伟 刘卫东 +1 位作者 柯文前 王女英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4-241,共18页
多视角和多尺度城市网络逐渐成为认识空间关系的主要途径。公路流数据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距离衰减特性,对于刻画区域尺度空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地级行政单元间的公路客运流,论文尝试刻画中国城市网络功能结构和区域效应,... 多视角和多尺度城市网络逐渐成为认识空间关系的主要途径。公路流数据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距离衰减特性,对于刻画区域尺度空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地级行政单元间的公路客运流,论文尝试刻画中国城市网络功能结构和区域效应,并对其空间组织模式进行特征提取和规律挖掘,以期能够为城市网络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支撑和认知视角。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公路流的城市网络空间形态表现出强烈的空间依赖性和层级特征,与中国主要城市群分布存在较大程度的空间耦合,更多体现的是区域尺度的空间关系及核心—外围组合关系;2通过社区发现算法识别出19个城市经济区,其空间内涵主要包括行政区经济、巨型区域溢出效应和核心—边缘结构等;3不同地域系统内城市网络自成体系,表现出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多元的空间组织模式,多层次、流动性和网络化的地域系统格局凸显;4从空间形态上看,区域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大致可划分为单中心结构、双核心结构、多中心结构和低水平均势结构等区域关联形态,并以单中心发育模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网络 城市经济区 城市体系 区域划分 单中心结构 多中心结构 社区发现 中国
原文传递
多元交通流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层级特征 被引量:106
5
作者 陈伟 修春亮 +2 位作者 柯文前 俞肇元 魏冶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73-2083,共11页
交通流是人流、物流等要素流动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对于认识城市间相互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城市间公路、铁路和航空客流数据,对中国城市网络空间关联进行特征提取和规律挖掘。研究表明:1公路流表现出强烈的空间依赖性和对城市群... 交通流是人流、物流等要素流动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对于认识城市间相互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城市间公路、铁路和航空客流数据,对中国城市网络空间关联进行特征提取和规律挖掘。研究表明:1公路流表现出强烈的空间依赖性和对城市群发育程度的良好识别作用;2铁路流呈现出"两横三纵"带状分布格局;3航空流视角则基本形成了以"菱形结构"为核心的城市网络框架。不同类型交通流刻画出不同层面的城市间关联格局,但却有着其内在联系。航空流是城市关联格局骨架构筑的主要形式,铁路流则为核心骨架的连通提供支撑轴带,而公路流是对整体骨架和支撑轴带的有效填充,从而形成区域间相互依赖、不可或缺的要素关联和空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城市网络 城市体系 层级结构 区域关联
原文传递
高速发展与空间演进——深圳城市结构的选择及其评价 被引量:65
6
作者 赵燕菁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42,共11页
高速发展条件下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一直是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研究中的一个空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足够的实证案例。本文以深圳规划及空间结构演化为案例,试图在对过去20年深圳城市规划的回顾的基础上,重新评价其成败得失,从而为... 高速发展条件下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一直是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研究中的一个空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足够的实证案例。本文以深圳规划及空间结构演化为案例,试图在对过去20年深圳城市规划的回顾的基础上,重新评价其成败得失,从而为探索高速发展条件下的城市规划技术乃至理论提供实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城市结构 城市空间 城市规划
下载PDF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影响因素——基于人口分布的形态单中心——多中心视角 被引量:78
7
作者 孙斌栋 华杰媛 +1 位作者 李琬 张婷麟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94-1303,共10页
城市群是未来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研究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已有文献较少从形态单中心—多中心视角研究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化和影响因素,而且通常采用户籍人口而非常住人口测度城市群空间结构,... 城市群是未来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研究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已有文献较少从形态单中心—多中心视角研究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化和影响因素,而且通常采用户籍人口而非常住人口测度城市群空间结构,导致测量误差。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采用基于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数据进行分析,并运用联合国数据对结果进行佐证。以已有文献采用客观标准界定的13个城市群为样本,使用规模-位序法则测度城市群的形态单中心—多中心程度,探究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980年代以来大多数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呈现多中心化趋势;人均GDP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规模的增加是导致城市群空间结构多中心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政府对于空间结构偏多中心的城市群,应强化城市间的交通联系和政策一体化,获取更大的发展红利;对于个别处于单中心化阶段的城市群,政策导向则避免过早地多中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结构 演化 影响因素 单中心 多中心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分形维数的湖州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73
8
作者 崔大树 孙杨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7-343,共7页
中小城市旅游业空间结构的优化及其与更大空间范围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衔接,是目前非中心旅游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空间结构优化的难点。运用分形理论对湖州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优化进行研究,聚集维数的测算显示湖州景区系统的... 中小城市旅游业空间结构的优化及其与更大空间范围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衔接,是目前非中心旅游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空间结构优化的难点。运用分形理论对湖州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优化进行研究,聚集维数的测算显示湖州景区系统的空间分布聚集性较强,关联维数的测算结果显示其具有多分形特征。据此,湖州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主要为两个方面,即完善"两核心三组团"的旅游空间结构;加强"点—轴—面"交通体系建设,促进湖州接轨长三角地区旅游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州市 分形 聚集维数 关联维数 空间结构
下载PDF
深圳市古树资源特征与分布格局 被引量:69
9
作者 黄应锋 孙冰 +3 位作者 廖绍波 陈勇 陈雷 陆钊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4-111,共8页
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圳市古树资源的种类组成、区系分布、结构特征和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网格法对古树资源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共有古树1 482株,隶属于35科63属78种... 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圳市古树资源的种类组成、区系分布、结构特征和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网格法对古树资源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共有古树1 482株,隶属于35科63属78种,古树数量多且种类丰富;主要以桑科(Morace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桃金娘科(Myrt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樟科(Lauraceae)和榆科(Ulmaceae)等优势科和榕树(Ficus microcarpa Linn.f.)、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inn.)Presl〕、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和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等乡土树种为主;深圳古树资源的科、属分布类型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和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过渡的特点。从深圳市古树资源的结构上看,树龄主要集中在100-200 a,平均树龄为145.2 a;树高主要集中在8.0-16.0 m,平均树高为12.4 m;胸径主要集中在0.5-1.5 m,平均胸径为1.1 m;冠幅主要集中在10.0-20.0 m,平均冠幅为15.8 m。从空间分布状况看,深圳市古树分布广泛,但不同区域古树的种数和株数差异显著,主要集中在深圳市的中南部和东南部。从生长状况看,生长良好(Ⅰ级)、一般(Ⅱ级)、较差(Ⅲ级)和濒死(Ⅳ级)的古树分别有729、616、100和37株,分别占古树总株数的49.19%、41.57%、6.75%和2.5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古树的树高与胸径、树高与冠幅、胸径与冠幅间均极显著正相关;古树树种丰富度与古树数量和土地性质极显著正相关;古树生长状况与所处环境的近自然程度和树池的有无极显著正相关,与树龄则无显著相关性,表明区域土地利用性质是影响古树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对深圳市古树资源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古树资源 种类组成 分布区类型 结构特征 生长状况
下载PDF
西安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发展框架和发展机制 被引量:31
10
作者 段汉明 张刚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7-634,共8页
通过分析西安城市发展在地域空间上的不利因素 ,提出新西安“一核三副”城市发展的主体框架 ,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地域空间 ,形成布局合理、发展有序、有效保护文物遗址、注重生态建设的簇状城市结构 ,并从城市之间、关中城市群带、中国... 通过分析西安城市发展在地域空间上的不利因素 ,提出新西安“一核三副”城市发展的主体框架 ,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地域空间 ,形成布局合理、发展有序、有效保护文物遗址、注重生态建设的簇状城市结构 ,并从城市之间、关中城市群带、中国中西部北方地区等多个层面探讨西安城市发展机制 ,提出以旅游商贸、科研文教、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 ,以城市运行机制、运行方式、运行环境的国际化为基准 ,促进城市综合职能的国际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地域结构 发展框架 发展机制 西安市 生态建设 文物遗址
下载PDF
基于物流企业的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结构 被引量:61
11
作者 叶磊 段学军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2-631,共10页
物流企业是承担城市间物流配送任务的专业化经济组织,在全球城市网络研究方兴未艾的今天,基于物流企业关联的城市网络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以全国百强物流企业的总部—分支机构为基础数据,采用网络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的空间... 物流企业是承担城市间物流配送任务的专业化经济组织,在全球城市网络研究方兴未艾的今天,基于物流企业关联的城市网络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以全国百强物流企业的总部—分支机构为基础数据,采用网络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生产/生活性物流功能的长三角地区空间关联格局呈现出"一体两翼"(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发展态势,并有逐渐向苏中和浙南等地区扩展的趋势;"一主两副"的空间结构正逐渐被打破,并呈现出"Z"字形向"一轴多极"的网络空间结构转变和中小城市跨区域的空间关联存在断层等新特征;在企业利益最大化与交通信息技术变革的作用下,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的形成主要受到GDP与城镇化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企业 城市网络 空间结构 长三角
原文传递
智慧城市建设能否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52
12
作者 赵建军 贾鑫晶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60,共15页
我国于2012年启动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以来,已有三批城市先后纳入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行列。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优化产业结构,这一政策的效果如何需要实证检验。根据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政策,运用2007-2016年中国285个地級市的... 我国于2012年启动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以来,已有三批城市先后纳入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行列。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优化产业结构,这一政策的效果如何需要实证检验。根据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政策,运用2007-2016年中国285个地級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智慧城市试点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級的政策效应,同时从技术创新、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三个角度检验政策效果在区域、城市规模和城市特征上的异质性。结果显示:(1)智慧城市政策对于产业结构高級化和合理化都会产生明显的正向效应,从而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2)智慧城市政策传导到技术创新、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三个中介变量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3)智慧城市政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存在地域差异性:东中部地区智慧城市政策促进了产业结构高级化,西部地区智慧城市政策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效应不明显;三大区域智慧城市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均不显著。智慧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也存在着城市规模差异性:规模较小的智慧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边际效应越大,规模较大的智慧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边际效应越小。(4)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力度越大。政府继续推行智慧城市政策,需因地制宜,考虑城市异质性特征,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推动科技金融发展、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发挥其产业升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产业结构 试点政策 传导机制 准自然实验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九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征和比较优势分析 被引量:41
13
作者 刘东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3-347,共5页
中原地区正处于经济崛起的腾飞初期,中原城市群带动战略是中原腾飞的重要推动力。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九城市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分工,以大工业、大市场建立发达的专业化协作体系则是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内容。为此,必须构筑发达的交通... 中原地区正处于经济崛起的腾飞初期,中原城市群带动战略是中原腾飞的重要推动力。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九城市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分工,以大工业、大市场建立发达的专业化协作体系则是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内容。为此,必须构筑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建立统一的劳动市场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各城市发展战略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比较优势分析 产业结构特征 交通运输网络 信息共享平台 城市发展战略 经济一体化 经济崛起 中原地区 带动战略 产业分工 协作体系 劳动市场 推动力 大工业 专业化 大市场 发达
下载PDF
经济结构、城市结构与中国城市化发展 被引量:33
14
作者 钟水映 李晶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3-70,共8页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结构等内在因素的外在表现 ,孤立从某个或某些侧面来评价和判断中国城市化发展滞后是没有多大实质意义 ,甚至有可能误导我们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推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决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 ,只要废除户籍制...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结构等内在因素的外在表现 ,孤立从某个或某些侧面来评价和判断中国城市化发展滞后是没有多大实质意义 ,甚至有可能误导我们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推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决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 ,只要废除户籍制度、放开城门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结构 城市结构 中国 城市化发展
原文传递
信息化城市:信息技术与城市关系初探 被引量:29
15
作者 孙世界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0-33,49,共5页
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物质空间形式、交通与基础设施、城市规划与政策等方面的关系 ,从城市功能角色的转变、信息技术园区的发展、城市中心职能的分散与集中、信息时代的社区功能等方面论述了信息技术与城市结构的... 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物质空间形式、交通与基础设施、城市规划与政策等方面的关系 ,从城市功能角色的转变、信息技术园区的发展、城市中心职能的分散与集中、信息时代的社区功能等方面论述了信息技术与城市结构的互动。认为信息流与物质流、电子空间与物质空间、虚拟社区与城市社区之间是相互增强、共同发展的关系。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城市体系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信息化城市 城市结构 城市经济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秦应兵 杜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4-287,共4页
分析了两种城市结构即单中心同心圆与多中心轴线式的特点。从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指出我国大城市理想的发展模式是多中心轴线式。从人口、环境、土地等方面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结构变迁中的重要诱导作用。
关键词 城市结构 单中心同心圆 城市轨道交通
下载PDF
智慧城市建设是否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被引量:48
17
作者 王敏 李亚非 马树才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6-71,共16页
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智慧城市建设对产业结构三个方面的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法和证伪检验,验证了模型的稳健性,并且,采用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探寻政策的运行机制。研究发现:(1)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 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智慧城市建设对产业结构三个方面的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法和证伪检验,验证了模型的稳健性,并且,采用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探寻政策的运行机制。研究发现:(1)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水平和服务业生产化水平提升;(2)智慧城市建设通过行业创新、科技水平、互联网发展、居民消费四个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3)不同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对产业结构三个方面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西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4)智慧城市的综合水平越高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影响越明显。为此,国家应进一步规划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继续扩大智慧城市规模且重点倾向西部地区城市,同时,提前做好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产业结构 多期双重差分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网络结构演变研究 被引量:47
18
作者 庄德林 杨羊 +1 位作者 晋盛武 韩荣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6-553,共8页
基于2004~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跨区布址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长江三角洲城市网络的主要联系流由"Z"字形空间结构演变为"金字塔"形结构。2高... 基于2004~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跨区布址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长江三角洲城市网络的主要联系流由"Z"字形空间结构演变为"金字塔"形结构。2高行政级别城市在网络要素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省会城市的中介能力呈现"倒U"型发展趋势。3沪杭宁甬苏合6城市构成了长三角城市网络的核心层,核心-边缘层联系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联系方式;城市网络凝聚子群具有明显的地理粘着性,沪宁和杭州凝聚子群分别是群内联系和群际联系的标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战略性新兴产业 城市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结构
下载PDF
基于城市能级提升的安徽江淮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47
19
作者 韩玉刚 焦化富 李俊峰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01-1106,1132,共7页
城市能级反映了城市经济的集聚—扩散能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能力。通过建立城市能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城市能级评价模型的方法,从提升城市经济能级、潜力能级和支撑能级三方面,分析了安徽江淮城市群从雏形... 城市能级反映了城市经济的集聚—扩散能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能力。通过建立城市能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城市能级评价模型的方法,从提升城市经济能级、潜力能级和支撑能级三方面,分析了安徽江淮城市群从雏形期到快速成长期城市能级的空间变化特征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城市能级提升的江淮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的培育、空间优化路径及安徽江淮城市群融入长三角区域的"E"型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能级 江淮城市群 空间结构 模式
原文传递
典型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 被引量:41
20
作者 马丽君 肖洋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7-205,219,共10页
收集网络关注度及有关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典型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每个城市与其它所有城市都存在旅游流的联系,旅游流网络非常稳健,但联系强度相对较弱,小型旅游流偏多;经济发达... 收集网络关注度及有关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典型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每个城市与其它所有城市都存在旅游流的联系,旅游流网络非常稳健,但联系强度相对较弱,小型旅游流偏多;经济发达或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接近中心度较高、有效规模和效率较大,往往处于核心区,对其它城市具有控制作用,核心区城市旅游流密集,边缘区相对独立。②第三板块既是主要的客源地板块,也是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板块,在整个网络中起着重要作用,第二板块对第三板块的输出作用明显,第四板块和第一板块城市既是第三板块城市的旅游目的地,同时也是第三板块城市的主要客源地。③网络整体密度、度数中心势、中间中心势,以及各城市中心度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旅游流网络密度较高,旅游流流量较大,核心区城市数量最多,各城市旅游流联系密切,受限制较小;冬季整体旅游流网络密度最低,旅游流流量较小,核心区城市数量最少,各城市旅游流联系较弱,受限制较大。④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丰度以及交通便捷度是影响城市国内旅游流网络结构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旅游资源越丰富,吸引的游客就越多,在旅游流网络中的作用就越大;两个城市间交通所需时间越短,交通便捷度越高,旅游流联系越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城市 旅游流 网络结构 网络关注度 社会网络分析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