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民间组织的合法性困境 被引量:280
1
作者 谢海定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34,共18页
中国民间组织存在严重的合法律性问题,一方面,占总数80%以上的民间组织属于“非法存在”,另一方面,经过合法登记的民间组织也存在内部管理不善、财务混乱甚至违法犯罪等问题。从法律角度考察,民间组织的合法律性困境,直接地由执法部门... 中国民间组织存在严重的合法律性问题,一方面,占总数80%以上的民间组织属于“非法存在”,另一方面,经过合法登记的民间组织也存在内部管理不善、财务混乱甚至违法犯罪等问题。从法律角度考察,民间组织的合法律性困境,直接地由执法部门的执法不能导致,归根结底由立法不当产生。现行的民间组织法规体系严重缺乏实效,处于正当性与合法律性均不足的困境中。解决民间组织的现实问题,需要尽快制定《民间组织法》,推进管理制度变革,从控制型管理转向培育型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民间组织 合法性 非营利组织 社会团体 公民社会 《民间组织法》 控制型管理
原文传递
“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 被引量:127
2
作者 袁祖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现代教育的最终使命和核心任务在于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实质上是该民族之“公共性”文化精神的理论表达,以及对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的理解和不懈追求。现代“公民社会”需要具备现代性社会精神气质与人格特质的人... 现代教育的最终使命和核心任务在于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实质上是该民族之“公共性”文化精神的理论表达,以及对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的理解和不懈追求。现代“公民社会”需要具备现代性社会精神气质与人格特质的人,国民教育尤其是民族精神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化的“公众教育”,是指全社会都参与到新的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学习、传播、创新和实践中来。培育民族精神中的“公共精神”品质的关键,是发育中国的“公民社会”,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一个国家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可以折射出这一民族和国家文明的面貌;反之,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中也可以看到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投影。突出民族精神中“公共精神”信念的教育,既是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的长远之策,又是构建一种涵摄“公共性”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追求于其中的、富于鲜明时代特色的开放的民族精神新生形态之必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精神 公民社会 民族精神
下载PDF
社会治理创新:面临挑战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96
3
作者 肖文涛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5-109,共5页
面对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改善社会治理任重而道远。实现社会治理模式转换,培育和规范公民社会组织,采取公正的社会政策,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发展基层民主政治,是当前实现社会治理创新、加强和... 面对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改善社会治理任重而道远。实现社会治理模式转换,培育和规范公民社会组织,采取公正的社会政策,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发展基层民主政治,是当前实现社会治理创新、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多元治理主体 公民社会 公共政策
原文传递
治理: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再出发 被引量:66
4
作者 郁建兴 吕明再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9,共6页
治理理论的兴起拓展了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分析架构 ,它超越了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的传统对立 ,凸显了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实现正和博弈关系的可欲性和可行性 ,它是一种新型的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范式。但治理也存在失范和失效现象 ,治理... 治理理论的兴起拓展了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分析架构 ,它超越了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的传统对立 ,凸显了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实现正和博弈关系的可欲性和可行性 ,它是一种新型的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范式。但治理也存在失范和失效现象 ,治理研究亟待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国家 市民社会 正和博弈
下载PDF
日本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被引量:23
5
作者 余晓泓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14,共4页
公众参与是日本环境保护史中的一个重要“法宝”。80年代以后,在环境管理方面,日本政府通过将公众环境权益法律化、制度化、将公众参与的程序纳入政策制定的过程中等手段进一步加强了社会制衡的作用,从公众参与机制的实施效果看,其对日... 公众参与是日本环境保护史中的一个重要“法宝”。80年代以后,在环境管理方面,日本政府通过将公众环境权益法律化、制度化、将公众参与的程序纳入政策制定的过程中等手段进一步加强了社会制衡的作用,从公众参与机制的实施效果看,其对日本环境管理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公众参与机制 环境管理 法律 政策体系 索赔权 监督权 议政权
下载PDF
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目标及途径探讨 被引量:31
6
作者 张秀兰 徐月宾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2-48,共7页
在我国,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个特定领域,通常指由民政部门主管的专门为老弱病残提供的具有福利性质的社会服务,诸如儿童福利、老人福利和残疾人福利等,而服务的方式主要以院舍供养为主。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民政部门一直在... 在我国,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个特定领域,通常指由民政部门主管的专门为老弱病残提供的具有福利性质的社会服务,诸如儿童福利、老人福利和残疾人福利等,而服务的方式主要以院舍供养为主。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民政部门一直在探索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方法,试图改变政府包办社会福利和企业办社会的传统格局,从而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或个人共同营办社会福利服务的局面。然而,经过20多年的改革实践,企业办社会的包袱基本被取消了,但政府独立支撑社会福利服务的状况基本没有改变,由此而导致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缓慢,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本文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一是政府对公民社会组织培育和支持不足,二是政府投入不足,缺少对民间资金的激励政策。社会福利社会化是政府提供服务的方式发生变化,而不是从社会福利责任中的退出。政府必须发挥资金投资主体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服务 公民社会 购买服务
下载PDF
公民社会与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35
7
作者 王名 刘国翰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25,5,共14页
本文认为,比之"人民"一词,"公民"的概念似更合乎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及法治中国的要求,但两者并无本质区别。本文并不针对"人民社会"展开讨论,而只是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阐析笔者对公民社会的理解,包括其语... 本文认为,比之"人民"一词,"公民"的概念似更合乎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及法治中国的要求,但两者并无本质区别。本文并不针对"人民社会"展开讨论,而只是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阐析笔者对公民社会的理解,包括其语义、由来、理论内涵和实践发展,并尝试辨析若干对公民社会的误读。要而言之,笔者把公民社会理解为包含社会组织、社会价值、社会场域和社会法权四个不同向度的社会现象或社会状态。这种社会现象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成为现代国家的基本架构之一,其所彰显的在法治基础上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公民主体性,乃是治理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结合对治理现代化及其衡量标准的解读,本文将公民社会与治理现代化结合起来,认为实践中正在推进的社会治理创新,乃是从上下两个方面推进公民社会建设进而推动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人民 公民社会 治理现代化
原文传递
公民社会成长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20
8
作者 董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3,共6页
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表明了执政党对时势、民意的顺应。在对和谐社会的众多探讨中,对其建构途径的讨论最有现实性,且在众多可能的路径中,公民社会的成长最具基础性的地位。和谐社会,在本质上应该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良性互动的最... 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表明了执政党对时势、民意的顺应。在对和谐社会的众多探讨中,对其建构途径的讨论最有现实性,且在众多可能的路径中,公民社会的成长最具基础性的地位。和谐社会,在本质上应该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良性互动的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活 公民社会 政治国家 和谐社会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影响评估 被引量:20
9
作者 何增科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80-86,共7页
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是对旨在影响公民结社行为和民间组织活动的各种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统称,这些规则的集合体是决定公民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表现出选择性鼓励和选择性限制相... 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是对旨在影响公民结社行为和民间组织活动的各种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统称,这些规则的集合体是决定公民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表现出选择性鼓励和选择性限制相结合的政策取向,由此出现公民社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制度性因素并存局面。现行监管体制以限制和控制为主要政策取向,客观上制约着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与和谐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建设“培育服务与监督规制并举”的能促型民间组织管理体制应当成为优化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制度环境 影响评估
下载PDF
市民社会的概念与特征 被引量:21
10
作者 胡健 董春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对市民社会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初步考证,并指出了这些研究对于当代中国建设现代法治国家或向市民社会转型的意义。指出市民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独立的个人,市民社会是由独立的个人组成的联合体,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文明。市民社会是当今人类... 对市民社会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初步考证,并指出了这些研究对于当代中国建设现代法治国家或向市民社会转型的意义。指出市民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独立的个人,市民社会是由独立的个人组成的联合体,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文明。市民社会是当今人类文明社会的主要表现形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公民社会 城市文明
下载PDF
非政府组织发展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建芹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37,共6页
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业已发生的深刻变革,即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已经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作为现代公民社会基本组织形式的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动员与社会参与、监督人大行使职权... 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业已发生的深刻变革,即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已经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作为现代公民社会基本组织形式的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动员与社会参与、监督人大行使职权、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与建立公民社会等方面,对完善人大制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 政治制度 公民社会 民主政治 人大职权 人大监督
原文传递
公民社会理念下的学校治理与校长权力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天雪 曾天山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58,共4页
社会结构变迁促使公民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化的公民社会理念为学校变革提供了背景因素和理念支持。学校变革不仅要适应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要主动开辟一种治理的路径。这种路径分为对学校的治理和学校共同... 社会结构变迁促使公民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化的公民社会理念为学校变革提供了背景因素和理念支持。学校变革不仅要适应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要主动开辟一种治理的路径。这种路径分为对学校的治理和学校共同体内的道德领导。在此二重作用下,校长权力在本义、来源和运行上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学校治理 校长权力 道德领导
原文传递
试论我国公民意识现状及提升对策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和福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2-15,共4页
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公民意识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息息相关,公民意识的确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目前公民意识现状呈现总体欠佳的实际,文章对... 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公民意识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息息相关,公民意识的确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目前公民意识现状呈现总体欠佳的实际,文章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就提升公民意识的对策提出建议:借鉴国际经验,设计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公民主体性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要把普及法律常识作为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教育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三边互动 被引量:17
14
作者 姚迈新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1-25,共5页
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作为公共事务管理的制度与机制安排,有其各自独特的行动资源及行动逻辑,也各有其特定的行动范围和有效边界。在公共治理理论的视阈下,政府、市场与社会都不是惟一的治理主体,三者间的互动、合作成为必然选择。政府... 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作为公共事务管理的制度与机制安排,有其各自独特的行动资源及行动逻辑,也各有其特定的行动范围和有效边界。在公共治理理论的视阈下,政府、市场与社会都不是惟一的治理主体,三者间的互动、合作成为必然选择。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种机制运行中各存在比较优势与不足,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是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的三边互动。为了实现公共领域的良好治理,必须而且应当建立起三者良性互动的网络治理机制,在互动中开辟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治理 政府 市场 公民社会 三边互动
下载PDF
协商民主对公民参与的多维审视与局限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杜英歌 娄成武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9,共7页
20世纪末期,在西方社会自由主义民主和代议制民主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批判的背景下,以强调公民参与为基础的一种全新的民主范式——协商民主迅速兴起。协商民主从不同的维度对公民参与进行了审视,进而使公民参与的平等性、合法性... 20世纪末期,在西方社会自由主义民主和代议制民主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批判的背景下,以强调公民参与为基础的一种全新的民主范式——协商民主迅速兴起。协商民主从不同的维度对公民参与进行了审视,进而使公民参与的平等性、合法性、责任和理性得到了全新的认知与阐释,协商民主极大地激发了公民参与的热情,推动了公民参与和公民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公民参与成为21世纪民主发展的主流。但与此同时,协商民主在公民参与问题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它过度地强调了公民参与的理性,也忽略了资源占有程度对公民参与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公民参与 公民社会 平等性 合法性
下载PDF
马克思主体概念新论 被引量:10
16
作者 俞吾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共5页
本文提出了马克思主体概念的四个不同的样态———自我意识主体、市民社会主体、个人主体、资本主体,肯定了“市民社会主体论”是马克思主体概念的基础部分,而“资本主体论”则蕴含着一个极有发展前景的“资本诠释学”。
关键词 主体 自我意识 个人 市民社会 资本 资本诠释学
下载PDF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理论探讨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红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0-364,共5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除了经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因素以外,还有重要的理论背景,如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契约失灵理论、志愿失灵理论、公民社会理论、现代治理理论等,都是非政府组织生存与发...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除了经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因素以外,还有重要的理论背景,如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契约失灵理论、志愿失灵理论、公民社会理论、现代治理理论等,都是非政府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基本理论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公民社会
下载PDF
公共行政学的大问题: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6
18
作者 颜昌武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2-107,共6页
大问题对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回顾公共行政学的百年历程,其兴起正是回应时代呼声的结果,如果没有时代和实践的需要,就不会有公共行政学的诞生。在发展的过程中,理性官僚制的行政模式因其对大问题的遮蔽而背离了对美好生活的原初设想。... 大问题对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回顾公共行政学的百年历程,其兴起正是回应时代呼声的结果,如果没有时代和实践的需要,就不会有公共行政学的诞生。在发展的过程中,理性官僚制的行政模式因其对大问题的遮蔽而背离了对美好生活的原初设想。对公共行政学大问题的有效回答,主要依赖于我们如何界定公共行政在国家治理中的恰当角色,依赖于公共行政理论如何有效回应真实世界的公共问题。要将大问题作为推进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土化议题予以建构,就必须平衡好公共行政对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的双重诉求,彰显公共行政所赖以立足的规范价值与思想观念,唤醒公众对公共事务的责任意识,激发其与公职人员一道为构建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问题 理性官僚制 公众参与 美好社会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的“市民社会”话语转换及其对法治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长山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5-80,共6页
“市民社会”是东亚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舶来品,并成为东亚民主和法治研究的重要话语。我国台湾地区大多以“民间社会”来表达其特有旨趣,而大陆则出现了从“市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话语转换,这不仅对我国民主和法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市民社会”是东亚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舶来品,并成为东亚民主和法治研究的重要话语。我国台湾地区大多以“民间社会”来表达其特有旨趣,而大陆则出现了从“市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话语转换,这不仅对我国民主和法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也会对民主法治的现实进程有一定影响,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公民社会 法治进程
下载PDF
从“乡民社会”走向“公民社会”——对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评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红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75-78,共4页
从分析西方市民社会理论中有关公共领域和第三领域的涵义入手,对中国传统乡民社会的形态与特征作了分析,指出中国社会结构模式的变革之路,是从传统的乡民社会实现向现代公民社会的过渡,并提出对中国公民社会建设方略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 乡民社会 公民社会 社会发展模式 中国 市民社会理论 西方 历史形态 法治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