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旅游圈构建的四大要素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伟雄 杨小雨 曾克峰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7-148,共2页
"点—轴—圈(带)"作为旅游圈构建的基本空间结构特征,不仅是区域旅游竞合的有效模式,也是提升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旅游圈的集聚效应和区域特征,提出旅游圈的构建需要依托四大要素,即城市圈(群)、旅游资源... "点—轴—圈(带)"作为旅游圈构建的基本空间结构特征,不仅是区域旅游竞合的有效模式,也是提升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旅游圈的集聚效应和区域特征,提出旅游圈的构建需要依托四大要素,即城市圈(群)、旅游资源、地域文化和交通区位。并针对旅游圈构建的空间结构模式、优越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圈 旅游资源 地域文化 交通区位 城市圈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志强 熊永兰 《中国西部》 2020年第2期1-12,F0002,共13页
从《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到《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地区发展一直受到决策层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但关于成渝两大极核城市及其之间区域中心城市一体化的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文章从全球和国内区域发展... 从《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到《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地区发展一直受到决策层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但关于成渝两大极核城市及其之间区域中心城市一体化的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文章从全球和国内区域发展趋势出发,阐释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义,并从体制机制、空间结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市场和公共服务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成渝城市群 区域一体化 三圈层经济圈 高端产业科技创新走廊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优树 冯秀玲 《中国西部》 2020年第4期35-45,共11页
文章分别从成渝两极核城市、成德眉资同城化以及成渝地区中间地带产业转移与协同三个方面分析成渝地区产业协同发展问题,在梳理现状的基础上,分别测算前两个方面的产业同构系数和区位熵,结果表明:(1)成渝两极核城市产业同构化现象突出;... 文章分别从成渝两极核城市、成德眉资同城化以及成渝地区中间地带产业转移与协同三个方面分析成渝地区产业协同发展问题,在梳理现状的基础上,分别测算前两个方面的产业同构系数和区位熵,结果表明:(1)成渝两极核城市产业同构化现象突出;(2)成德眉资四市的区位熵表明各市的地区专业化程度各有不同;(3)中间城市未能形成与成渝两极核城市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据此,文章提出应该依托天府新区和两江新区的合作推动两极核城市的产业协同;以成都东部新区全面建设为支点,打造产业协同先行示范区;以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中部崛起,为成渝中间城市产业协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产业协同 区位熵 产业转移
下载PDF
城市中心区圈核结构模式的空间增长过程研究——对南京中心区30年演替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杨俊宴 史北祥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9-38,共10页
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1978年以来的空间发展历程为例,以多年累积的矢量化数据为基础,通过墨菲指数的定量计算得到各个时期中心区的空间范围,并以空间矩阵分析、用地扇区分析和圈层构成分析技术详细剖析中心区的总体增长特征、分形演替特... 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1978年以来的空间发展历程为例,以多年累积的矢量化数据为基础,通过墨菲指数的定量计算得到各个时期中心区的空间范围,并以空间矩阵分析、用地扇区分析和圈层构成分析技术详细剖析中心区的总体增长特征、分形演替特征及圈层演替特征,进一步研究各阶段用地构成、功能结构、空间形态等的不同特点,总结出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演替的圈核结构规律,把特大城市的多核中心区结构划分为主核圈层、阴影圈层、亚核圈层、辅助圈层以及交通输配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揭示特大城市中心区圈核结构模式空间增长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中心区 圈核结构模式 量化研究
下载PDF
成渝主轴带高等教育布局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14
5
作者 何万国 兰刚 杨慷慨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20年第6期23-33,共11页
成渝地区"中部塌陷"现象折射出成渝主轴带的高等教育布局与结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高等教育普及化等是成渝主轴带高等教育布局与结构优化的主要动因。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布局演变来看,高等教育布局调整... 成渝地区"中部塌陷"现象折射出成渝主轴带的高等教育布局与结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高等教育普及化等是成渝主轴带高等教育布局与结构优化的主要动因。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布局演变来看,高等教育布局调整呈现由大城市走向中小城市的趋势。成渝主轴带高等教育布局优化需要市场调节、政府导向和高校主动拓展三方面机制的共同作用,在操作性策略上,要逐步调整办学层次结构和高校类型结构,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成渝主轴带 高等教育 布局结构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丁任重 王河欢 《中国西部》 2020年第6期1-13,共13页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至关重要。缓解产业同质化对产业协同发展的负面作用,则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进行"产业-空间"的有效协同对接。文章以产业竞争力为视角,在行政单元基础上考虑对主城区、...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至关重要。缓解产业同质化对产业协同发展的负面作用,则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进行"产业-空间"的有效协同对接。文章以产业竞争力为视角,在行政单元基础上考虑对主城区、城市带、城镇密集区等经济集聚单元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产业竞争力层级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空间"协同匹配策略。评价结果显示:(1)经济圈整体产业竞争力呈现双主城区牵头,中枢发展轴凹陷的U型吊桥空间结构,且城际之间产业竞争力出现断层;(2)西部成德绵乐城市带产业竞争力明显优于东部沿江城市带,主要体现在产业总量和企业发展潜力上;(3)内部四大城镇密集区呈现南强北弱的态势。据此,文章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划分为四大协同对接区域,提出在"点"上优化提升城市竞合关系,在"线"上培育并形成"双核"强力外围的两大城市带,在"面"上构筑多功能的城镇密集区,从而在内部形成更多增长极,促进产业竞合有序、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产业竞争力 协同发展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阶段判识、战略意义及推进策略 被引量:9
7
作者 彭劲松 《中国西部》 2020年第2期13-23,共11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优化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布局的一项战略举措。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尽早形成新格局、实现新突破;有利于筑牢国家经济政治稳定发展的“压舱石”;有利于提...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优化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布局的一项战略举措。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尽早形成新格局、实现新突破;有利于筑牢国家经济政治稳定发展的“压舱石”;有利于提升成渝地区在国家区域经济布局中的战略位势;有利于更好地统筹解决成渝地区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建设需要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推进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形态 区域协调发展 西部大开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卢阳春 刘敏 +2 位作者 邓良 赵中匡 石砥 《中国西部》 2020年第1期28-38,共11页
成渝地区作为西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其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理论及实践进行考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依托CNKI数据库1994~2019年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5.3绘制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研究文献... 成渝地区作为西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其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理论及实践进行考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依托CNKI数据库1994~2019年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5.3绘制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研究文献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相关研究的热点、变化趋势及机构空间分布特征。在新时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分析其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应重点从加强开放合作,增强内生协同发展动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并从成渝地区经济重心变化轨迹等方面寻求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知识图谱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研究热点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胶东经济圈旅游资源供需匹配时空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佳 纪晓萌 +1 位作者 陆嘉欣 张桐艳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3-407,共15页
有效识别旅游资源供需空间匹配特征是提升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旅游资源空间布局、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多源数据为旅游资源供需空间匹配及其交互关系拓展了新的研究视角,其中POI和数字足迹的... 有效识别旅游资源供需空间匹配特征是提升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旅游资源空间布局、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多源数据为旅游资源供需空间匹配及其交互关系拓展了新的研究视角,其中POI和数字足迹的挖掘为旅游资源供需匹配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本研究选取山东省胶东经济圈为研究区域,基于高德地图、同程网和马蜂窝网络游记平台等多源数据渠道,获取2016—2021年胶东经济圈旅游资源的POI数据和旅游流的“O-D”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计和复杂网络分析分别识别二者的空间结构特征,并进一步结合空间匹配测算模型探索胶东经济圈旅游资源供需匹配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表明:(1)胶东经济圈旅游资源供给呈“康乐游憩类、公共休闲类、观赏科普类、宗教祭祀类”梯度递减的数量结构特征,以及“整体聚集、局部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2)旅游流在时间上节假日效应和季相性特征明显,在空间上“陆海”差异显著,其中疫情发生前表现出由海岸向陆域扩散的态势,后疫情常态化下旅游流渐有复苏迹象;在类型结构上,康乐游憩类和公共休闲类成为旅游需求的主导类型;(3)旅游资源供需匹配关系的空间结构可划分为供需平衡、供给主导和需求主导3大类型,其中供需平衡类以“低-低”匹配为主导,供给主导类主要分布于陆域,空间分布形态较为零散,需求主导类主要沿海岸线呈环状分布,分布范围由海岸逐渐向陆域扩散。本研究基于多源异构数据拓展了旅游资源供需匹配的应用边界,为促进胶东经济圈及其他沿海地区旅游资源供需匹配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异构数据 旅游资源 旅游流 复杂网络 供需匹配 沿海城市 胶东经济圈
原文传递
双城经济圈建设与“一体两翼”战略背景下泸酒企业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丽 郎润华 《酿酒》 CAS 2023年第4期27-30,共4页
白酒是泸州市的支柱产业,有着悠久的白酒酿造史,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与泸州“一体两翼”战略背景下,泸酒产业在未来呈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从分析当下泸酒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入手,继而探究泸酒企业使用新媒体开展白酒营销的必要性和可行... 白酒是泸州市的支柱产业,有着悠久的白酒酿造史,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与泸州“一体两翼”战略背景下,泸酒产业在未来呈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从分析当下泸酒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入手,继而探究泸酒企业使用新媒体开展白酒营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新媒体在泸酒营销中的作用。最后,从组建新媒体营销团队、开展短视频/直播营销、社群营销、图文类自媒体营销四方面给出具体的营销策略,达到新媒体为泸酒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的目的,进一步增强泸酒产业在中国白酒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城经济圈 一体两翼 泸酒 新媒体营销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波 谢伟 《国际石油经济》 2022年第5期74-82,共9页
“十四五”是中国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关键期,成渝双城地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能源生产与消耗降低、碳排放量下降、产业结构优化等成效,同时面临双城转型不协调、潜力不够、转型速度减缓等问题。根据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政治环境、经... “十四五”是中国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关键期,成渝双城地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能源生产与消耗降低、碳排放量下降、产业结构优化等成效,同时面临双城转型不协调、潜力不够、转型速度减缓等问题。根据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金融环境和科技环境的分析,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从现状层、路径层与目标层三个方面设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转型的路径,提出双城协作、碳排放权交易、技术创新、产业集群规划等转型路径,驱动成渝双城经济圈能源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双城经济圈 能源转型 绿色低碳 产业优化 双城协作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的思考与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韶 梅磊 《时代汽车》 2023年第18期115-117,共3页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形成,使成渝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实现"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目标,必须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推进区域内的工业合作。虽然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促进两地经济发展的亮点,但仍然存在着行业结构同质化、区...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形成,使成渝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实现"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目标,必须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推进区域内的工业合作。虽然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促进两地经济发展的亮点,但仍然存在着行业结构同质化、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因此,本文从新的地域主义角度出发,就两地新能源产业的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 双城经济圈 新能源汽车产业 协同 思考与研究
下载PDF
川渝省际毗邻经济新区户籍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以川渝高竹新区为例
13
作者 周长明 朱家巡 朱斌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9,共11页
重庆市、四川省积极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在两地交界地区携手共建川渝高竹新区,着力开展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推进产城景乡深度融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级新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囿于行政区划、经济基础... 重庆市、四川省积极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在两地交界地区携手共建川渝高竹新区,着力开展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推进产城景乡深度融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级新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囿于行政区划、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等因素,川渝高竹新区规划范围内的渝北区、邻水县两地的户籍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保障政策上差别较大。为提升川渝高竹新区吸引企业和人才的能力、增强户籍人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应遵循经济建设“政策就高不就低、成本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坚持以行政区经济理论、府际关系理论、跨域治理理论为指导,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高竹新区 户籍制度改革 双城经济圈
下载PDF
中小城市城乡社区生活圈建设路径研究——以榆林市榆阳区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学锋 霍子文 +1 位作者 杨开忠 夏源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88,共8页
通过理论分析论证生活圈建设具有阶段性特征,然后以榆林市榆阳区为例进行案例研究,总结出典型中小城市生活圈的建设路径,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小城市的社区生活圈构建具有典型意义,既适应中小城市衔接城乡、宜居舒适的特点,又能满足... 通过理论分析论证生活圈建设具有阶段性特征,然后以榆林市榆阳区为例进行案例研究,总结出典型中小城市生活圈的建设路径,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小城市的社区生活圈构建具有典型意义,既适应中小城市衔接城乡、宜居舒适的特点,又能满足中小城市对社会治理、活力塑造的需求。其次,中小城市社区生活圈构建需要结合地区的发展特点,在精准人群画像基础上,综合考虑地区未来的城镇化水平、产业发展阶段、相关政策影响,据此制定生活圈构建策略。最后,中小城市社区生活圈构建应重点把握城乡统筹、以人为本、差异化公共服务供给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中小城市 城乡社区生活圈 社会治理 路径 策略
原文传递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的博弈分析与对策研究——以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波 董振 王琦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21年第4期24-33,共10页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例,从个体理性和团体理性两个方面,对竞争状态、合作状态和混合状态三种情况分别构建博弈关系模型并求解,得出结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通物流基础...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例,从个体理性和团体理性两个方面,对竞争状态、合作状态和混合状态三种情况分别构建博弈关系模型并求解,得出结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核心城市的个体利益大于团体利益,表现为个体理性与团体理性之间的冲突,即两者存在非合作博弈关系.最后针对核心城市存在的非合作博弈关系,提出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城经济圈 核心城市 博弈分析
原文传递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旅融合发展态势测度及驱动因素分析
16
作者 刘淑妍 官永彬 余鑫鑫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期159-166,共8页
为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旅融合发展水平时空特征,分析驱动机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对2016—2020年相关数据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各城市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及二者耦合协调程度总体不高但呈不断提升态势,成渝两... 为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旅融合发展水平时空特征,分析驱动机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对2016—2020年相关数据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各城市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及二者耦合协调程度总体不高但呈不断提升态势,成渝两地发展水平十分突出,各地差异明显,外围的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程度相对较高、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文旅融合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规制、科技水平及人力资本的驱动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文旅融合 发展态势 驱动因素
下载PDF
竞争优势理论视角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纾困进路
17
作者 魏博 邱建钢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0-37,45,共9页
公共体育服务是推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体育服务不仅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体育生活需要,更是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的重要途径。基于竞争优势视域进行辨析,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内容分... 公共体育服务是推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体育服务不仅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体育生活需要,更是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的重要途径。基于竞争优势视域进行辨析,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体育服务区域内拥有政策支持优势、资源供给优势、地域环境优势、文化认同优势、民族多元优势,同时公共体育服务处于目标追求矛盾、资源配置矛盾、供需结构矛盾、社会治理矛盾、服务同质矛盾丛生的现实困境之下。基于此,对标存在的问题并依托该区域竞争优势,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公共体育发展的纾困道路,即借助政策支持优势,规划公共体育服务的战略目标;利用社会资源优势,升级公共体育服务的协同体系;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供需联动;利用巴蜀文化优势,优化公共体育服务的社会治理;整合民族多元优势,丰富公共体育服务的产品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优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公共体育服务 困境 进路
下载PDF
成渝双城经济圈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变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红 李孝坤 +2 位作者 奂璐迪 常梓煜 张爱国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37,共6页
通过建立城市经济综合质量指标体系、OD成本距离矩阵并考虑产业结构差异修正传统引力模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以2010年、2015年、2020年为时间节点,研究成渝双城经济圈内36个行政单元的经济联系网络格局演变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1)2... 通过建立城市经济综合质量指标体系、OD成本距离矩阵并考虑产业结构差异修正传统引力模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以2010年、2015年、2020年为时间节点,研究成渝双城经济圈内36个行政单元的经济联系网络格局演变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1)2010—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和网络密度水平均较低,但有缓慢上升趋势,城市经济联系网络总体呈两极化、密集化、复杂化趋势。(2)网络中心势水平总体较高,但有缓慢下降趋势,成都和重庆中心城区中心性水平高,点入度高于点出度,城市间相互作用较明显,对核心城市的依赖程度略微下降。(3)凝聚子群构成城市较稳定且地域邻近性强,成都、重庆中心城区为核心的第一子群聚集性显著,是资源互通和产业交流中心。(4)成都和重庆中心城区为两大核心区,过渡区城市核心程度波动上升,大部分边缘区城市边缘化程度小幅降低,核心-边缘结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联系 网络结构 空间格局演变 成渝双城经济圈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成渝城市群智慧化治理
19
作者 马庆禄 张丽 王欣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4-62,共9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成因复杂、种类多样、影响广泛等特点给城市群治理建设带来挑战。为解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缺少行之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急机制、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信息管理存在疏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纵向链条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成因复杂、种类多样、影响广泛等特点给城市群治理建设带来挑战。为解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缺少行之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急机制、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信息管理存在疏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纵向链条过长、城市群社区智治水平有待提升、城市交通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不足等问题,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急管理联动指挥机制,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智慧化,构建成渝一体化智慧城市政务系统,提高智慧城市群社区智治水平,实现基于新技术的智慧化交通治理等,从而不断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智慧城市 城市群治理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圈群”特征探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后强 石明 李海龙 《中国西部》 2020年第5期1-10,共10页
党中央对成渝地区的定位从成渝城市群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更加突出了成都和重庆双城的核心地位。成渝地区既是独特的双核椭圆经济圈,也是我国西部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群,"圈群"特征明显。从整体看,成渝城市群具有双核椭圆多... 党中央对成渝地区的定位从成渝城市群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更加突出了成都和重庆双城的核心地位。成渝地区既是独特的双核椭圆经济圈,也是我国西部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群,"圈群"特征明显。从整体看,成渝城市群具有双核椭圆多圈层结构;从局部看,成渝地区是由多个区域城市群支撑组成的。文章基于DLA生长模型和分形理论,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应扩大"圈径"、争做区域"群主",做大做强产业,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做优圈内环境,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圈群”经济 圈心 群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