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药在内科疾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楠 朱平 《河南中医》 2018年第1期29-33,共5页
风药具有升发清阳,芳化湿浊,发越郁火,扶正祛表等功效,在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风湿性疾病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灵活运用风药... 风药具有升发清阳,芳化湿浊,发越郁火,扶正祛表等功效,在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风湿性疾病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灵活运用风药,可以解决更多的内科难治性疾病。目前,运用风药治疗肿瘤性疾病成为一个热点,也许不久以后,风药可以攻克更多疑难疾病。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风药药性辛散,易耗气伤津,临床用药时不宜大剂量使用,临证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药 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风湿性疾病
下载PDF
兰州大气污染对循环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严俊 王振全 +4 位作者 连素琴 王式功 胡泽楠 赵春霞 王立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14-1516,共3页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月1日-2007年10月31日兰州城区每日空气污染指数(API)、气象资料,以及同时段的居民循环系统疾病住院数据;选用广义相加模型(GAM)的Poisson回归分析大气污染对...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月1日-2007年10月31日兰州城区每日空气污染指数(API)、气象资料,以及同时段的居民循环系统疾病住院数据;选用广义相加模型(GAM)的Poisson回归分析大气污染对居民循环系统健康的影响,并按性别、年龄和循环系统疾病类型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当日API上升一个四分位间距(48个单位)时,当日(滞后第0 d)至滞后第5 d循环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增加比例为1.35%~3.62%,男性在API上升滞后第5 dRR值最高,为1.042 26(95%CI=1.025 10~1.058 81),女性仅在滞后第4 dRR值高于男性;≥65岁者当日(滞后第0 d)至滞后第5 dRR值均〉1.02,16~64岁RR值只在滞后第2~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滞后第5 d高血压和脑血管病住院人数RR值最高,分别为1.072 91(95%CI=1.044 48~1.102 11)和1.043 72(95%CI=1.014 32~1.073 97),冠心病以第2 d最高,为1.025 21(95%CI=1.001 57~1.04941)。结论大气污染可增加居民循环系统疾病发病人数,对不同性别、年龄和循环系统疾病类型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循环系统疾病 日住院人数 广义相加模型(GAM)
原文传递
广西死因监测点居民2008—2012年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状况及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何慧敏 杨莉 李吴萍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5-297,共3页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死因监测点居民2008—2012年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状况及其疾病负担,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死因监测点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上报的居民循环系统...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死因监测点居民2008—2012年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状况及其疾病负担,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死因监测点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上报的居民循环系统疾病监测数据,分析该地区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特征及疾病负担。结果 2008—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死因监测点共报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居民33 308例,年均死亡率为218.41/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为217.42/10万;其中,2008、2009、2010、2011、2012年年均死亡率分别为175.46/10万、219.68/10万、222.02/10万、241.92/10万、225.53/10万,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82.93,P<0.001);居于前4位的主要循环系统疾病依次为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病、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年均死亡率依次为120.67/10万、57.60/10万、14.27/10万、6.42/10万;2008—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死因监测点居民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为162 061人年,潜在寿命损失年率(YPLLR)为10.63‰,标化潜在寿命损失年率(SYPLLR)为10.34‰。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死因监测点居民2008—2012年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居民循环系统疾病的疾病负担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系统疾病 死亡率 疾病负担
原文传递
2013年江苏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及潜在减寿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罗鹏飞 俞浩 +2 位作者 韩仁强 林萍 周金意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和潜在寿命损失特征,评价循环系统疾病的疾病负担。方法收集江苏省国家死因监测点2013年常规死因监测资料,计算死亡率、标化率、潜在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分析循环系统疾病所致的... 目的了解江苏省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和潜在寿命损失特征,评价循环系统疾病的疾病负担。方法收集江苏省国家死因监测点2013年常规死因监测资料,计算死亡率、标化率、潜在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分析循环系统疾病所致的疾病负担和人群分布特征。结果全省2013年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占死亡总数的38.62%,死亡率为258.73/10万(标化率122.96/10万),男性为256.09/10万(122.68/10万),女性为261.41/10万(123.09/10万),城镇为253.26/10万(122.08/10万),农村为262.92/10万(123.68/10万);脑出血、脑梗死、中风、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冠心病等6类疾病,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79.30%。循环系统疾病所致PYLLR、AYLL分别为5.84‰、4.78年,男性均高于女性,农村居民均高于城市居民。构成顺位依次为冠心病(31.93%)、脑出血(30.97%)、脑梗死(9.92%)、中风(未特指)(4.34%)、高血压性心脏病(3.07%)、慢性风湿性心脏病(1.75%)。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是江苏省居民首位死因。应在控制冠心病和脑出血等主要病种死亡率的同时,加强对男性和农村居民等早死负担较高人群开展早诊早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系统疾病 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死因监测
下载PDF
我国循环系疾病在总死因中的地位及特点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天霖 吴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6-29,共4页
为了反映我国居民健康状况的实际水平和特点及确实的保健需求,本文对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死因进行了再分析,并着重讨论环循系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死亡的特点。结果表明:①通过对肺心病死亡的调整,我国的主要死因构成发生了改变。... 为了反映我国居民健康状况的实际水平和特点及确实的保健需求,本文对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死因进行了再分析,并着重讨论环循系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死亡的特点。结果表明:①通过对肺心病死亡的调整,我国的主要死因构成发生了改变。②我国的脑血管病死亡远比冠心病严重,我国是脑血管病死亡较严重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系疾病 死亡率 死因 心脏病
下载PDF
四川省循环系统疾病治疗费用核算结果与分析: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 被引量:10
6
作者 钟志刚 杨练 +4 位作者 孙群 熊开举 李芳 刘臻 魏涵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0-53,共4页
目的:基于国际最新的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版(SHA 2011)核算四川省居民循环系统疾病费用,并分析其筹资来源、费用流向等,为合理控制循环系统疾病费用负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SHA 2011框架核算2016年四川省居民循环系统疾病费用总量... 目的:基于国际最新的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版(SHA 2011)核算四川省居民循环系统疾病费用,并分析其筹资来源、费用流向等,为合理控制循环系统疾病费用负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SHA 2011框架核算2016年四川省居民循环系统疾病费用总量、筹资方案、机构流向、人群费用分布等。结果:2016年四川省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费用为168.50亿元,占四川省治疗费用的10.52%;筹资主要来源为公共筹资126.25亿元,占74.93%,家庭卫生支出占比为19.28%;循环系统疾病治疗费用主要流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较低;费用最高的前3类循环系统疾病依次是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其他形式的心脏病;循环系统疾病费用主要集中在45~90岁这一人群,占84.33%。结论:四川省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治疗费用机构流向不合理,仍需加强对中老年人群循环系统疾病的重点防控,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 循环系统疾病 治疗费用 四川
原文传递
辽宁省某县级医院循环系统疾病老年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瑞洁 李晶华 +3 位作者 马天娇 张莉 张倩 李欣茹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0-52,81,共4页
目的:了解辽宁省某县级医院老年循环系统疾病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住院费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描述住院费用构成及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分布状况。运用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循环... 目的:了解辽宁省某县级医院老年循环系统疾病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住院费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描述住院费用构成及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分布状况。运用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循环系统疾病老年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在住院费用中,药费居于首位(1901元),其次为诊疗费(1000元)和综合服务费(753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住院天数、是否手术和付费方式对住院费用有显著影响。结论:应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医疗保险的监管,提高老年人疾病预防和治疗意识,以降低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系统疾病 老年人 住院费用
下载PDF
2018—2021年PM_(2.5)与呼和浩特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关系分析
8
作者 贾芯芮 杨升美 +9 位作者 张晨光 亢伟伟 魏娜娜 张雯宇 李欢 岳宣志 武多多 郭海明 韩见弘 范耀春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2018—2021年呼和浩特市PM_(2.5)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2021年呼和浩特市大气污染物、气象以及死因监测资料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拟合单污染物模型和双污染物模型分析呼和浩特市PM_(2.5)与居民循环系... 目的探讨2018—2021年呼和浩特市PM_(2.5)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2021年呼和浩特市大气污染物、气象以及死因监测资料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拟合单污染物模型和双污染物模型分析呼和浩特市PM_(2.5)与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关系。结果呼和浩特市大气PM_(2.5)在滞后1日(lag1)时,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总死亡数影响最为显著。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呼和浩特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上升6.31%(95%CI:2.39%~10.24%)。在>65岁人群中,超额危险度(excess rish,ER)为7.79%(95%CI:2.90%~12.69%);在≤65岁人群中,滞后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人群中,lag2时对其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影响最为显著,ER为7.43%(95%CI:1.61%~13.25%);在女性人群中,在滞后当日(lag0)时对其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影响最为显著,ER为10.89%(95%CI:4.24%~17.55%)。结论2018—2021年呼和浩特市大气PM_(2.5)对居民循环系统存在急性超额死亡风险,且存在滞后效应。PM_(2.5)浓度升高可能导致呼和浩特市居民循环系统死亡风险增加,>65岁人群可能为敏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PM_(2.5) 循环系统疾病 死亡 时间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2016—2018年福州市城区大气污染与居民每日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吴传城 姜雨 +5 位作者 周权 林鑫 季淑眯 杨双凤 张越 刘宝英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216-1220,共5页
目的探讨福州市城区空气污染对居民循环系统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福州市城区2016—2018年年空气污染物监测、居民死亡和气象数据。用时间序列分析污染物浓度与居民死亡的关系。结果大气污染与居民日死亡人数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存... 目的探讨福州市城区空气污染对居民循环系统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福州市城区2016—2018年年空气污染物监测、居民死亡和气象数据。用时间序列分析污染物浓度与居民死亡的关系。结果大气污染与居民日死亡人数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存在滞后效应。PM_(2.5)、PM_(10)、O_(3)的浓度每升高10μg/m^(3),非意外总死亡人数的ER值分别为1.54%(lag1)、1.09%(lag1)、0.68%(lag1),循环系统死亡人数的ER值分别为1.91%(lag1)、1.25%(lag2)、1.02%(lag2);PM_(10)浓度每升高10μg/m^(3),心血管系统死亡人数ER值为1.51%(lag2);PM_(10)、O_(3)浓度每升高10μg/m^(3),脑血管系统疾病死亡人数ER值为1.98%(lag1)、1.53%(lag0)。PM_(2.5)、PM_(10)和O_(3)浓度每升高10μg/m^(3),非意外总死亡人数的ER值分别为1.76%(lag04)、1.31%(lag02)、1.10%(lag04);PM_(2.5)、PM_(10)和O_(3)浓度每升高10μg/m^(3),循环系统死亡人数的ER值分别为2.26%(lag02)、1.56%(lag02)、1.34%(lag03);PM_(10)、O_(3)浓度每升高10μg/m^(3),脑血管系统疾病死亡人数ER值为2.35%(lag02)、1.78%(lag02)。结论福州市大气污染对居民日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有显著的正效应作用,并且存在滞后效应;男性对PM_(2.5)、PM_(10)更敏感、女性对O_(3)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循环系统疾病 时间序列研究 广义线性模型
原文传递
2014—2017年沈阳市细颗粒物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超 蒋守芳 +3 位作者 符文华 秦萌 刘肖 佟俊旺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沈阳市2014—2017年大气PM2.5污染与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沈阳市2014—2017年PM2.5污染特征、气象特征以及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水平,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大气PM2.5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结果循... 目的探讨沈阳市2014—2017年大气PM2.5污染与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沈阳市2014—2017年PM2.5污染特征、气象特征以及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水平,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大气PM2.5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结果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与气压、大气PM2.5、PM10、SO2和O3-8 h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4、0.178、0.155、0.244和0.118;与温度和NO2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7和-0.234。单污染物模型中,PM2.5在当天浓度每升高10μg/m^3对全体人群、女性和老年人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ER值分别为0.24%(95%CI:0.06%,0.42%)、0.40%(95%CI:0.13%,0.67%)和0.23%(95%CI:0.03%,0.43%);双污染物模型中,PM2.5与PM10联合作用,对全体人群循环系统死亡人数影响最大,混合污染物每升高10μg/m3对全体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ER值为0.48%(95%CI:0.07%,0.89%);多污染物模型中,混合污染物为PM2.5+PM10+NO2+SO2+O3、PM2.5+PM10+NO2+O3、PM2.5+PM10+SO2+O3和PM2.5+PM10+O3组合时对循环系统死亡的影响最大,四种组合的混合污染物浓度每升高10μg/m3对全体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ER值分别为0.57%(95%CI:0.16%,0.99%)、0.57%(95%CI:0.16%,0.98%)、0.57%(95%CI:0.16%,0.99%)和0.57%(95%CI:0.16%,0.98%)。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会随着PM2.5浓度升高而增加。PM2.5与其他污染物联合作用时对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循环系统疾病 广义线性模型
原文传递
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循环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鸿武 余晓凡 马礼坤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循环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某个大班170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教学观察组,另外一个大班168人为教学对照组观察组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教学采用常规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和...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循环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某个大班170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教学观察组,另外一个大班168人为教学对照组观察组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教学采用常规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和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教学的课堂氛围、学习兴趣、教学满意度等教学效果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能提高临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增加师生间教学交流,发散学生临床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内科学教学 循环系统疾病
下载PDF
泰州市空气污染物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12
作者 王莉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428-432,共5页
目的研究空气污染物浓度与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门诊就诊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泰州市2022年某综合性医院全年逐日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及每日PM_(10)、PM_(2.5)、SO_(2)、NO_(2)、CO、O_(3)⁃8h等污染物数据,以及日均温度、湿度、气... 目的研究空气污染物浓度与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门诊就诊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泰州市2022年某综合性医院全年逐日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及每日PM_(10)、PM_(2.5)、SO_(2)、NO_(2)、CO、O_(3)⁃8h等污染物数据,以及日均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空气污染物浓度与门诊量的关系。结果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除PM_(2.5)与O_(3)⁃8h间不相关,其余空气污染物间均两两相关(P值均<0.05)。单污染物模型中,PM_(2.5)、PM_(10)、O_(3)⁃8h、SO_(2)日均质量浓度每升高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分别增加1.51%(95%CI:0.97%~2.06%)、0.49%(95%CI:0.17%~0.82%)、5.67%(95%CI:0.96%~10.6%)、0.31%(95%CI:0.06%~0.55%);CO日均质量浓度每升高100μg/m^(3),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增加0.37%(95%CI:0.05%~0.70%);NO_(2)日均质量浓度每升高10μg/m^(3),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增加0.75%(95%CI:0.19%~1.30%)。双污染物模型中,纳入其他污染物,PM_(2.5)和NO_(2)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和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PM_(2.5)和NO_(2)质量浓度的升高可能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发病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物 PM_(2.5) PM_(10) 呼吸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时间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主要慢性病死亡对期望寿命变化归因的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立文 李程跃 +5 位作者 曾伟 邱晓辉 陈文 陈英耀 张亮 郝模 《中国卫生资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 :定量测算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等主要慢性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程度,明确慢性病防控的重点疾病。方法 :收集华东某省1950—2010年分年龄组的人口和主要慢性病的死亡数据资料,运用课题组形成的疾病死亡对期望寿命变化归因的测算... 目的 :定量测算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等主要慢性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程度,明确慢性病防控的重点疾病。方法 :收集华东某省1950—2010年分年龄组的人口和主要慢性病的死亡数据资料,运用课题组形成的疾病死亡对期望寿命变化归因的测算思路进行测算。结果 :以2010年为基准年份,1950—2010年,循环系统疾病中高血压、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归因分别为-0.434%、-5.403%和-1.896%,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的归因分别为17.742%和8.439%,糖尿病的归因为-1.028%。结论 :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对期望寿命的变化呈"负归因",且呈现加剧趋势,上述4类疾病应成为未来慢性病防控中的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期望寿命 变化归因 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肿瘤 糖尿病
下载PDF
长沙市2015—2019年极端天气事件对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影响
14
作者 匡文韬 赵锦 +7 位作者 倪涵 罗飘异 戴皓云 任香 易尚辉 洪秀琴 查文婷 吕媛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96-901,共6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长沙市2015—2019年极端天气事件对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为疾病防控及相关预测预警工作奠定基础。方法收集长沙市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气象因素和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数据,分析长沙市2015—2019年极端天气和... 目的了解湖南省长沙市2015—2019年极端天气事件对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为疾病防控及相关预测预警工作奠定基础。方法收集长沙市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气象因素和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数据,分析长沙市2015—2019年极端天气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分布特征,并采用Poisson分布u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单滞后效应分析探讨极端天气的发生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关系。结果长沙市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共发生72次低温寒潮事件,集中在每年的12、1和2月;14次高温热浪事件,集中在每年的7和8月;21次阴雨寡照事件,全年各时段分布较平均;长沙市2015—2019年共报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123626例,其中低温寒潮、高温热浪和阴雨寡照期间分别报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9865、5286和14093例;循环系统疾病总死亡数与低温寒潮、高温热浪、阴雨寡照事件的发生均呈正相关(r=0.138、0.114、0.097,均P<0.01);在极端天气中,高温热浪和阴雨寡照对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数的影响滞后效应并不明显,低温寒潮对循环系统疾病总死亡数存在单滞后效应,滞后天数主要集中在2~4 d,滞后效应最强在第2 d,交叉相关系数为0.161;冷季日最低气温对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数影响的单滞后效应最明显,最佳滞后天数为7 d,相关系数为–0.518。结论长沙市2015—2019年极端天气事件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存在关联,其中低温寒潮的影响最大,气温对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数的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单滞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系统疾病 死亡 极端天气事件 影响
原文传递
南京市最低气温对不同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冰霜 马玉霞 +3 位作者 郑晓东 赵雨馨 王式功 颜书豪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1-406,共6页
采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短期波动、星期效应、节假日效应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南京市2004-2010年最低气温变化与不同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以日为时间序列单位,最低气温<18℃时,气... 采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短期波动、星期效应、节假日效应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南京市2004-2010年最低气温变化与不同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以日为时间序列单位,最低气温<18℃时,气温每降低1℃,循环系统疾病总死亡人数增加2.65%;气温每降低5℃,总死亡人数增加12.55%;最低气温<16℃时,气温每降低1℃,60岁以上患者死亡人数增加2.96%,气温每降低5℃,死亡人数增加13.96%;气温每降低1℃,男性患者死亡人数增加2.31%,气温每降低5℃,死亡人数增加11.02%;最低气温在-0.5℃以上10℃以下时,气温每降低1℃,女性患者死亡人数增加3.70%,气温每降低5℃,死亡人数增加17.19%.最低气温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循环系统疾病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冷效应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系统疾病 最低气温 广义相加模型
下载PDF
2020年河南省安阳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水平及死因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立萍 闫岩 +2 位作者 陈炜 翟晓丹 冯奎富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947-950,954,共5页
目的了解2020年安阳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水平及原因。方法收集2020年安阳市户籍人口死亡数据,计算循环系统疾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早死概率及去死因期望寿命。结果2020年安阳市循环系统疾病粗死亡率为310.13/10万,标化... 目的了解2020年安阳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水平及原因。方法收集2020年安阳市户籍人口死亡数据,计算循环系统疾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早死概率及去死因期望寿命。结果2020年安阳市循环系统疾病粗死亡率为310.13/10万,标化死亡率为242.49/10万,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脑血管病和心脏病是循环系统疾病主要死因。2020年安阳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早死概率为8.28%,其中男性为10.98%,女性为5.60%。全人群因循环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和心脏病造成的寿命损失年分别为6.33岁、2.49岁和2.43岁。结论脑血管病和心脏病是导致安阳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循环系统疾病,是导致该市居民早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循环系统疾病 早死概率 期望寿命
原文传递
金昌队列随访人群2011—2020年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及早死概率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雨佳 尹春 +8 位作者 李靖 王若楠 陈亚荣 许璐璐 李思宇 李娜 白朝 张瑞 白亚娜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05-1309,共5页
目的了解金昌队列随访人群2011—2020年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及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金昌队列随访人群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死于循环系统疾病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粗死亡率(CDR)、... 目的了解金昌队列随访人群2011—2020年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及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金昌队列随访人群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死于循环系统疾病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粗死亡率(CDR)、年龄标化死亡率(ASMR)、早死概率等指标分析该人群循环系统疾病的10年死亡率和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结果金昌队列随访人群2011—2020年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1387例,CDR为283.22/10万,ASMR为161.80/10万,循环系统疾病10年CDR呈上升趋势(APC=10.02%,t=5.80,P<0.01)。金昌队列随访人群2011—2020年循环系统疾病核心病种为脑卒中和冠心病,CDR分别为128.44/10万和84.33/10万,ASMR分别为73.02/10万和47.88/10万,此2种疾病死亡数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数的75.13%,其中冠心病10年CDR呈上升趋势(APC=17.90%,t=5.83,P<0.01)。金昌队列随访人群2011—2020年循环系统疾病的早死概率为1.46%,其中脑卒中为1.21%,冠心病为1.03%。结论金昌队列随访人群2011—2020年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有所上升,核心病种为脑卒中和冠心病,其中冠心病的死亡率及早死概率上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系统疾病 死亡率 早死概率 变化趋势 随访人群 金昌队列
原文传递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疾病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丽萍 陈艺萍 钟一鸣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21-424,共4页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提示心室肌肉松弛性和顺应性下降,引发该症状的病因和机制较为复杂。作为一种常见的彩超诊断,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多见于循环系统疾病早期和呼吸、内分泌及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中晚期。目前研究认为其与心脏负荷增加、缺血...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提示心室肌肉松弛性和顺应性下降,引发该症状的病因和机制较为复杂。作为一种常见的彩超诊断,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多见于循环系统疾病早期和呼吸、内分泌及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中晚期。目前研究认为其与心脏负荷增加、缺血缺氧、慢性炎症、代谢紊乱和动脉僵硬等有关。本文综述了各系统疾病引发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病因和病理机制,以期为临床医师对该症状的诊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循环系统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下载PDF
宁波市气象因素和空气污染物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影响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丹 黄富林 +3 位作者 雷红 崔瑾钰 王松旺 苏雪梅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889-896,共8页
目的分析宁波市气象因素和空气污染物对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方法对宁波2014—2018年气象因素数据和空气污染物数据及同期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日死亡人数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使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来探究气象因素和空气污染... 目的分析宁波市气象因素和空气污染物对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方法对宁波2014—2018年气象因素数据和空气污染物数据及同期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日死亡人数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使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来探究气象因素和空气污染物与宁波循环系统疾病日均死亡人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气温和空气污染物会对人群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产生影响,极端高温天气在第0~4天(lag0~4)累积增加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最大,死亡风险最大增加为21.22%(95%CI:3.84%,41.52%);极端低温在滞后第2~7天(lag2~7)的累积增加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最大,死亡风险最大增加为13.02%(95%CI:0.99%,26.48%)。PM_(10)、PM_(2.5)、SO_(2)浓度的增加会使人群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结论宁波市气象因素和空气污染物均可影响居民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注意极端天气和高污染天气的防范,在日均气温处于低温或高温,应倡议居民减少外出或注意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空气污染物 循环系统疾病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下载PDF
性别差异对循环系统常见慢性疾病药物治疗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睿琦 梅升辉 赵志刚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10期1145-1148,1159,共5页
性别差异导致了疾病的发病机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药物治疗方案等方面的不同,对于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循环系统疾病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卫生问题。本文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5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 性别差异导致了疾病的发病机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药物治疗方案等方面的不同,对于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循环系统疾病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卫生问题。本文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5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y数据库发表的相关文献,从疾病发生机制、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药物治疗效果、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对循环系统常见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的性别差异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异 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病 慢性心功能不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