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净化高铁锰伴生氨氮地下水的生物滤池快速启动 被引量:13
1
作者 程庆锋 李冬 +2 位作者 李相昆 杨柳 张杰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1-44,共4页
采用生物滤池处理高铁、高锰、高氨氮地下水时,存在启动时间长的问题,鉴于此,采用双层滤料、单层滤料回流、单层滤料不回流三种启动方式同时启动三根滤柱,考察双层滤料和回流对启动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层滤料或回流均能有效缩... 采用生物滤池处理高铁、高锰、高氨氮地下水时,存在启动时间长的问题,鉴于此,采用双层滤料、单层滤料回流、单层滤料不回流三种启动方式同时启动三根滤柱,考察双层滤料和回流对启动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层滤料或回流均能有效缩短启动时间,三根滤柱出水中的总铁、锰、氨氮分别在第82、81、103天降到了0.3、0.05、0.2 mg/L以下。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铁主要在0~0.4 m滤层被去除,锰的去除最初是锰砂吸附,当氨氮浓度降到一定程度后,生物除锰效果迅速提高,锰和氨氮均主要在0~0.4 m滤层被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高锰 高氨氮地下水 生物净化 启动 回流 双层滤料
原文传递
高铁锰氨氮地下水生物净化滤池的快速启动 被引量:13
2
作者 程庆锋 李冬 +2 位作者 李相昆 张肖静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3-27,共5页
为了缩短生物除锰工艺处理高铁高锰高氨氮地下水的启动时间,采用变动回流比、固定回流比、不回流3种启动方式,分别启动3根相同的生物除锰滤柱,考察出水回流对启动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3种启动方式3根滤柱出水中的总铁、锰、氨... 为了缩短生物除锰工艺处理高铁高锰高氨氮地下水的启动时间,采用变动回流比、固定回流比、不回流3种启动方式,分别启动3根相同的生物除锰滤柱,考察出水回流对启动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3种启动方式3根滤柱出水中的总铁、锰、氨氮分别在51、61、82 d降到了0.3、0.05、0.2 mg/L以下,由此证明回流是加速生物除锰工艺快速启动的有效方式.进一步分析发现,铁主要在滤层的0~0.4 m处去除,锰的去除最初是锰砂吸附,当氨氮降到一定程度后,生物除锰效果迅速提高.回流能够有效缩短高铁锰氨氮地下水的启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高锰高氨氮 生物除锰 启动 回流 地下水
下载PDF
外循环对IC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燚 刘敏 +2 位作者 陈滢 辜清 汤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29-2334,共6页
为改善已形成颗粒污泥的IC反应器运行性能,增设外循环装置,并在回流比分别为0、1.0、2.0、3.0、4.0的情况下,进行了系统运行稳定性研究。与无外循环的情况相比,在设定的回流比范围内,附加外循环不会破坏反应器内部厌氧条件,反应器运行稳... 为改善已形成颗粒污泥的IC反应器运行性能,增设外循环装置,并在回流比分别为0、1.0、2.0、3.0、4.0的情况下,进行了系统运行稳定性研究。与无外循环的情况相比,在设定的回流比范围内,附加外循环不会破坏反应器内部厌氧条件,反应器运行稳定;在进水COD为6000 mg·L-1左右,系统HRT约为10 h,容积负荷为14 kg·m-3·d-1的情况下,系统污泥MLSS有所增加,COD去除率随回流比的增大而增加,最高可达97.3%,出水COD低至160 mg·L-1;随回流比的增大,产气总量逐渐增加且最终可达171.2 L·d-1,甲烷产量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在回流比为2.0时可达到91.7 L·d-1;增加外循环运行一段时间后,厌氧颗粒污泥生物相更为丰富,产甲烷优势菌由甲烷杆菌转变为甲烷八叠球菌。结合能耗和去除效率等考虑,回流比为2.0时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IC反应器 外循环 颗粒污泥 回流比 甲烷 运行效果
下载PDF
IC厌氧反应器在外循环状态下启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辜清 罗海霞 +1 位作者 张悦 刘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27,共3页
为提高IC厌氧反应器在启动初期的上升流速,改善其传质作用,在回流比3∶1的条件下,启动运行IC反应器。结果显示,反应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COD去除率。在COD为8 000 mg/L时,反应器产气效率和产甲烷效率达到最大,分别为0.43、0.2... 为提高IC厌氧反应器在启动初期的上升流速,改善其传质作用,在回流比3∶1的条件下,启动运行IC反应器。结果显示,反应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COD去除率。在COD为8 000 mg/L时,反应器产气效率和产甲烷效率达到最大,分别为0.43、0.21 m3/(kg.d);出水pH在6.0~7.5,出水ORP在-300 mV左右,出水碱度大于进水碱度,成功培育出了颗粒污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厌氧反应器 外循环 回流比
下载PDF
回流式皮带机静电除尘罩除尘效率的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秦显显 向晓东 +1 位作者 常玉锋 石零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6-308,共3页
为了有效控制皮带机转运点的粉尘污染,研发了一种回流式皮带机静电除尘罩。该除尘罩主要由Ω形极板罩、高压放电极和回流风机等构成,通过调节回流风机的流量,可以使微细粉尘在循环流动中被反复净化。因而研究回流率对除尘效率的影响规... 为了有效控制皮带机转运点的粉尘污染,研发了一种回流式皮带机静电除尘罩。该除尘罩主要由Ω形极板罩、高压放电极和回流风机等构成,通过调节回流风机的流量,可以使微细粉尘在循环流动中被反复净化。因而研究回流率对除尘效率的影响规律是重要的。试验直接采用实物静电除尘罩,试验粉尘采用中位径为4.496μm的石灰粉,用滤膜称重法测粉尘质量浓度,通过回流风机控制回流量大小进行效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外加电压下,回流式皮带机静电除尘罩的除尘效率随回流率增加而提高,当电压大于50 kV,回流率ζ=30%时,除尘效率超过90%,但当回流率ζ>30%,除尘效率增加趋缓。当初始粉尘质量浓度为102.34 mg/m^3时,在试验条件下改变回流率和电场强度,排放质量浓度最低可达到5.16 mg/m^3,可实现超净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皮带机 静电除尘罩 回流风机 除尘效率 回流率
下载PDF
Monetary Budget Constraint and Its Missing Problems
6
作者 Shinji Miura 《Open Journal of Optimization》 2015年第3期87-99,共13页
This paper aims to inquire into an objectively authentic budget constraint in a monetary economy through showing two missing problems of the monetary budget constraint and their solutions. To start with, we show the f... This paper aims to inquire into an objectively authentic budget constraint in a monetary economy through showing two missing problems of the monetary budget constraint and their solutions. To start with, we show the first missing problem that money is “missing” if all agents expend their total budgets under the simple budget constraint. This problem shows that the simple budget constraint is inadequate as an objective monetary budget constraint. A deficiency of the simple budget constraint exists partly in that it does not reflect money circulation. To improve this deficiency, we incorporate the expenditure reflux formula into the simple constraint. The first missing problem is partially solv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reflux budget constraint, but another problem occurs. The new problem is that infinite expenditure is permitted under this constraint. This is the second missing problem. The second problem appears to be a variation of the solvability problem of the money circulation equation. Referring to the proof of the solvability, we incorporate a time irreversible disposal into the budget constraint. This irreversibility budget constraint brings us a provisional solution of the missing problems. However, it should not be called a perfect solution. We als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ur research and two previous studies: the finance constraint and the cash-in-advanc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GET Constraint MONEY circulation EXPENDITURE reflux Time Irrevesibility
下载PDF
Quantification of Revenue Induction and Expenditure Reflux in a Monetary Economy
7
作者 Shinji Miura 《Advances in Linear Algebra & Matrix Theory》 2015年第1期25-35,共11页
In a monetary economy, expenditure induces revenue for each agent. We call this the revenue induction phenomenon. Moreover, in a special case, part of the expenditure by an agent returns as their own revenue. We call ... In a monetary economy, expenditure induces revenue for each agent. We call this the revenue induction phenomenon. Moreover, in a special case, part of the expenditure by an agent returns as their own revenue. We call this the expenditure reflux phenomenon. Although the existence of these phenomena is known from the olden days, this paper aims to achieve a more precise quantification of them. We first derive the revenue induction formula through solving the partial money circulation equation. Then, for a special case, we derive the expenditure reflux formula. Furthermore, this paper defines the revenue induc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expenditure reflux coefficient, which are the key concepts for understanding the two formulas, and examines their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ETARY Economy MONEY circulation REVENUE INDUCTION EXPENDITURE reflux
下载PDF
加工西江原油常压塔中段回流取热比例对加氢原料油质量与收率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宁海龙 《云南化工》 CAS 2022年第4期64-65,共2页
某炼厂1.5 Mt/a常压蒸馏装置,在加工西江原油的过程中存在加氢原料油干点偏低的问题,采用化验分析,对油品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分析了中段回流取热比例对产品质量与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下,加氢原料油干点上升... 某炼厂1.5 Mt/a常压蒸馏装置,在加工西江原油的过程中存在加氢原料油干点偏低的问题,采用化验分析,对油品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分析了中段回流取热比例对产品质量与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下,加氢原料油干点上升至8.5%、收率增加1.1%。优化后,加氢原料油与常底渣油馏分重叠现象得到了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原油 中段回流 取热比例 加氢原料油
下载PDF
厌氧发酵液回流降解含重金属水稻秸秆
9
作者 徐文轩 郭朝晖 +4 位作者 肖细元 彭驰 辛立庆 陶鸣鸣 韩亮亮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29,共7页
针对含重金属水稻秸秆厌氧发酵过程产生的含重金属发酵液的处置问题,将其作为接种物对水稻秸秆进行回流,探究其反复回用以处理含重金属水稻秸秆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厌氧发酵液回流可降解含重金属水稻秸秆,接种厌氧发酵液有助于降解... 针对含重金属水稻秸秆厌氧发酵过程产生的含重金属发酵液的处置问题,将其作为接种物对水稻秸秆进行回流,探究其反复回用以处理含重金属水稻秸秆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厌氧发酵液回流可降解含重金属水稻秸秆,接种厌氧发酵液有助于降解水稻秸秆中木质素和半纤维素,水稻秸秆厌氧发酵释放的重金属对其厌氧发酵过程未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在固液比为3.3%条件下,接种发酵液后含重金属水稻秸秆总甲烷产量和总产气量分别达到121.2,282.6 mL/g VS。秸秆中Cu、Cd、Pb和Zn的释放率分别达到94.22%、54.21%、72.67%和98.55%,沼渣中重金属含量达到GB 8172—87《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要求,可实现还田利用。发酵结束后,发酵液中Cu、Cd、Pb和Zn浓度分别为0.30,0.073,0.10,2.57 mg/L。结果表明,接种厌氧发酵液可以促进水稻秸秆中重金属释放,进而实现含重金属秸秆和发酵液的联合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厌氧发酵 厌氧发酵液 回流 重金属
原文传递
回流式单通道冷却系统过饱和场的数值模拟
10
作者 叶晓辉 张军 +2 位作者 闾荔 代安稳 尹杰 《发电设备》 2022年第1期6-10,共5页
为研究回流对过饱和场的影响,以单通道烟气冷却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回流比、回流抽取点、回流加入点对过饱和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无回流相比,有回流可以增加过饱和度;回流比对出口平均过饱和度的影响是最大的,随着回流比的增加,... 为研究回流对过饱和场的影响,以单通道烟气冷却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回流比、回流抽取点、回流加入点对过饱和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无回流相比,有回流可以增加过饱和度;回流比对出口平均过饱和度的影响是最大的,随着回流比的增加,出口平均过饱和度也在增加;回流抽取点对出口平均过饱和度的影响次之,最佳回流抽取点与回流比有关;回流加入点对过饱和度分布的均匀性影响很大,对出口平均过饱和度的影响较小,回流加入点与第一根管子的距离越远,过饱和度分布越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相变 过饱和度 回流
下载PDF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谈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小芳 罗嗣雄 梁雪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4期61-64,共4页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提出"一气周流"理论,主要核心思想是"中气斡旋,左升右降",调畅气机周流运转,以中气为中枢,脾胃升清降浊之职顺调。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病因病机胃为脾胃虚弱、中气升降失常,气机周流滞碍,"...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提出"一气周流"理论,主要核心思想是"中气斡旋,左升右降",调畅气机周流运转,以中气为中枢,脾胃升清降浊之职顺调。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病因病机胃为脾胃虚弱、中气升降失常,气机周流滞碍,"一气"升降失调始终贯穿疾病的发生发展。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与脾胃、肝、肺的病机变化关系密切,临床可通过调节人体中气的气机、调畅气机周流运转为出发点,治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疏肝理气、肃肺降气等法则进行指导用药。立足于"一气周流"理论,通过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和一气运转情况出发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进行浅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理论
下载PDF
解决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塔结盐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林 卢林清 +3 位作者 崔秀梅 吴烨 郝勇 薛金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19,25,共6页
分馏塔结盐是影响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会引起分馏塔压降增大、顶循环泵抽空、汽油干点升高等,严重时甚至导致分馏塔冲塔。对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塔结盐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近年来生产运行及研究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及效果... 分馏塔结盐是影响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会引起分馏塔压降增大、顶循环泵抽空、汽油干点升高等,严重时甚至导致分馏塔冲塔。对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塔结盐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近年来生产运行及研究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及效果,主要包括:①催化原料脱盐;②分馏塔在线水洗;③分馏塔顶循流程优化;④分馏塔顶循回流脱水;⑤添加铵盐分散剂,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通过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后,能有效缓解或解决分馏塔的结盐问题,对催化裂化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分馏塔 结盐 在线水洗 顶循回流脱水 铵盐分散剂
下载PDF
采用BETHSY自然循环实验数据对CATHARE2V1.5qR6程序的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彦平 贾斗南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1-317,共7页
采用BETHSY自然循环实验数据对CATHARE2 V1.5qR6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ATHRE2V1.5程序能较好地预测试验装置单相自然循环条件下的热工水力现象,对单相自然循环向两相自然循环的转变以及两相自然循环向回流冷凝运行方式的转变发生时的一... 采用BETHSY自然循环实验数据对CATHARE2 V1.5qR6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ATHRE2V1.5程序能较好地预测试验装置单相自然循环条件下的热工水力现象,对单相自然循环向两相自然循环的转变以及两相自然循环向回流冷凝运行方式的转变发生时的一回路水装量预测也比较准确,但对于两相自然循环及回流冷凝运行方式下系统的一些主要热工水力参数预测欠佳。评价结果表明,与许多国际性大型热工水力分析程序一样,CATHARE2V1.5qR6程序对剧烈两相流动的预测能力仍有待改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 安全防护 核电站 稳压器
下载PDF
一种改良AO技术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陈军 朱宇 +1 位作者 郑晨 徐萌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4期164-169,共6页
通过对武汉市经开区一处雨污合流排水明渠污染治理工程的实践,重点展示了一种改良AO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工程,该技术理念基于“生物倍增”原理,具有:①大流量低能耗循环回流,气提混合液回流,回流比达到(1∶10)~(1∶100);②超高氧传质效率... 通过对武汉市经开区一处雨污合流排水明渠污染治理工程的实践,重点展示了一种改良AO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工程,该技术理念基于“生物倍增”原理,具有:①大流量低能耗循环回流,气提混合液回流,回流比达到(1∶10)~(1∶100);②超高氧传质效率,6 m清水测试氧传质效率高达50%;③高污泥浓度,运行工况达到6~8 g/L;④低溶氧环境运行,实现0.3~0.5 mg/L,使硝化速率与反硝化速率同时达到一个极高水平。对比其他工艺,优点突出表现在:工艺流程短、布局紧凑、处理效率高、能耗低、管理和维护方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AO技术 生物倍增 大流量低能耗循环回流 超高传质曝气效率 低溶氧运行
下载PDF
外循环厌氧反应器水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钱焕江 李洪亮 +2 位作者 方书起 常春 陈俊英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4-88,共5页
根据EGSB的特点,设计了新型外循环(OC)厌氧反应器,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利用实验和模拟的方法,对处理量为6.2 L/h,改变回流比(12.9:1、19.8:1、26.7:1、33.7:1和40.6:1)从而改变上升流速(2、3、4、5、6 m/h)的OC厌氧反应器进行水力特性及... 根据EGSB的特点,设计了新型外循环(OC)厌氧反应器,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利用实验和模拟的方法,对处理量为6.2 L/h,改变回流比(12.9:1、19.8:1、26.7:1、33.7:1和40.6:1)从而改变上升流速(2、3、4、5、6 m/h)的OC厌氧反应器进行水力特性及流态分析。结果表明:上升流速从2 m/h增加到6 m/h,实验的死区体积Vd从22.8%减少到7.2%,模拟的死区体积Vd从21.4%减少到6.3%,且上升流速与死区体积存在线性关系;标准化方差σθ2和离散数D/μL均随上升流速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上升流速为4 m/h最大,最大值σθ2为0.123,D/μL为0.066;OC厌氧反应器不止一种流态,在反应区下段趋近于全混流,在反应区上段趋近于平推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循环厌氧反应器 回流比 上升流速 水力特性 流态
下载PDF
出水回流对强化循环高效厌氧反应器(SCAR)处理印染废水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波 王大鹏 +2 位作者 李方 田晴 马春燕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7-722,共6页
采用强化循环高效厌氧反应器(strengthen circulation anaerobic reactor,SCAR)处理实际印染废水,在HRT=13.5 h、平均容积负荷为4.1 kg COD/(m3·d)的条件下,研究回流强度对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在回流比R=3和4时,反应器对COD的... 采用强化循环高效厌氧反应器(strengthen circulation anaerobic reactor,SCAR)处理实际印染废水,在HRT=13.5 h、平均容积负荷为4.1 kg COD/(m3·d)的条件下,研究回流强度对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在回流比R=3和4时,反应器对COD的平均去除率最高,而由于PVA难生物降解特性,回流比对PVA的去除效率影响不大。各回流比条件下,反应器出水p H值均较进水时高,系统中未出现VFA累积现象。不同回流比条件下,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均保持良好沉降性能,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与脱氢酶活性、辅酶F420之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SCAR) 印染废水 回流比 厌氧颗粒污泥
原文传递
中日文化交流中的日本南画及其回流现象
17
作者 薛莉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7-103,共7页
中国与日本的文化艺术交流具有典型的文化回流特征。从江户时代开始,中国南画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对日本都是单向输出的态势。这种输出通过来到中国的日本僧侣、旅行者、商人,也通过日本各行业来华留学者进行。中国南画单向输出到日本后... 中国与日本的文化艺术交流具有典型的文化回流特征。从江户时代开始,中国南画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对日本都是单向输出的态势。这种输出通过来到中国的日本僧侣、旅行者、商人,也通过日本各行业来华留学者进行。中国南画单向输出到日本后,被全盘接收并逐渐本土化,形成了日本南画,成为其文化艺术基因,也形成中日文化记忆的共同基底。这种单向输出的态势到现当代发生了转变,即日本文化反向输出到中国,更明显的则是日本本土化后的中国文化艺术回流到中国,南画是其一。在这文化双向流动的过程中,艺术贸易和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激活了两国的文化连接,找回了历史上两国人民相互学习的记忆,有效促进了两国文化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流 日本南画 回流 中日艺术交流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工艺探讨
18
作者 褚海云 喻鹏辉 《江西化工》 2016年第4期51-53,共3页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双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由于进水水质水量的不稳定导致内循环系统的相对不稳定,且操作性较差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改进型反应器,它保留了集气室、三相分离器等设施,在此基础之上再增加一套...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双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由于进水水质水量的不稳定导致内循环系统的相对不稳定,且操作性较差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改进型反应器,它保留了集气室、三相分离器等设施,在此基础之上再增加一套内循环系统,包括出水集水槽、循环管道、循环水泵和循环水布水器等。改进后,新型双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内循环系统稳定性大大提高,新增的循环系统可进水水质的变化调整内回流比,同时可针对反应器内部不同位置进行内回流,大大增加了其操作性,即使在没有进水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进行内部循环,保持厌氧污泥的活性,防止因反应器底部沉积堵塞布水器和回流管以及污泥膨胀导致的污泥流失,延长反应器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内循环 厌氧反应器 内回流比 操作性
下载PDF
回流冷凝器循环冷却水运行情况探讨
19
作者 任玉兵 徐洋 《化肥设计》 CAS 2018年第6期47-49,共3页
针对二氧化碳汽提尿素Stamicarbon解吸水解回流冷凝器循环冷却水运行中存在的换热管结垢、系统氨耗上升、回流泵机械密封运行周期短等问题,采取了对回流冷凝器酸洗的措施,并提出了对原设计的回流冷凝器的循环水管路进行改造的方案,改造... 针对二氧化碳汽提尿素Stamicarbon解吸水解回流冷凝器循环冷却水运行中存在的换热管结垢、系统氨耗上升、回流泵机械密封运行周期短等问题,采取了对回流冷凝器酸洗的措施,并提出了对原设计的回流冷凝器的循环水管路进行改造的方案,改造结果表明,回流冷凝器的运行周期、装置氨耗、设备运行周期都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吸水解 冷凝 循环冷却水 回流冷凝器
下载PDF
体外循环回流控制方法工作状态的仿真研究
20
作者 俞晓青 丁文祥 +2 位作者 徐志伟 王伟 蒋祖明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1-524,共4页
介绍了应用工程流体力学(EFD)软件对体外循环中夹管钳部分阻断静脉回流管道的流场进行仿真研究,并用美蓝作为标记物对部分阻断的管道进行流场再现,采用计算机模拟流场及美蓝显示流场两种方法来研究夹管钳部分阻断引起血液流动性能的变化... 介绍了应用工程流体力学(EFD)软件对体外循环中夹管钳部分阻断静脉回流管道的流场进行仿真研究,并用美蓝作为标记物对部分阻断的管道进行流场再现,采用计算机模拟流场及美蓝显示流场两种方法来研究夹管钳部分阻断引起血液流动性能的变化,发现在目前使用方法上尚存在着一些缺点,探讨了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控制 体外循环 工程流体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