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ort term effect of Salvia miltiorrhiza in treating rat acetic acid chronic gastric ulcer and long term effect in preventing recurrence 被引量:9
1
作者 Wang, GZ Ru, X +1 位作者 Ding, LH Li, HQ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2期77-78,共2页
AIM To study the short term effect of Danshen ( Salvia miltiorrhiza ) on acetic acid induced chronic gastric ulcer in rats and its long term effect in preventing recurrence. METHODS Rats with acetic acid indu... AIM To study the short term effect of Danshen ( Salvia miltiorrhiza ) on acetic acid induced chronic gastric ulcer in rats and its long term effect in preventing recurrence. METHODS Rats with acetic acid induced gastric ulcer were treated with Danshen and cimetidine for 30 days. Traditional gastric mucosal auto radiography and 3H TdR incorporation into gastric mucosa in vitro were employ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anshen in rat acetic acid induced chronic gastric ulcer, including ulcer index (UI), ulcer inhibitory rate (IR) and label rate (LR). RESULTS On the day 5, 30 and 126 of ulcer making, the UI in the Danshe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imetidin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42 3±3 9, 3 6±1 2, 4 4±2 3; 49 1±3 6, 5 9±1 4, 9 2±1 3; 61 0±3 8, 8 9±2 5, 12 4±2 4, respectively, P <0 01), the IR (%) in the Danshe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imetidine group (31, 59, 64 8; 19, 33, 26, respectively), and the LR in the Danshe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imetidin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10 0±0 5, 16 2±0 8, 15 0±0 6; 9 0±0 5, 13 9±0 6, 10 8±0 7; 6 5±0 7, 10 1±0 5, 8 0±0 7, respectively, P <0 01). There w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UI in the Danshen group on day 30 as compared with that on day 126. CONCLUSION Danshen is effective in promoting ulcer healing and preventing recurrence.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is to strengthen the gastric mucosal barrier and to promote the gastric mucosal cell proliferation along the edge of the ul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NSHEN disease models animal SALVIA miltiorrhiza stomach ulcer acetic acid cimitidine gastric MUCOSA RECURRENCE rats Wistar chronic diseases
下载PDF
消旋卡多曲与西咪替丁联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邓寅业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年第9期891-893,共3页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与西咪替丁联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12例符合条件的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例。两组常规补液纠正脱水和酸中毒,对症支持治疗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消旋卡多曲与西咪替丁;对...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与西咪替丁联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12例符合条件的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例。两组常规补液纠正脱水和酸中毒,对症支持治疗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消旋卡多曲与西咪替丁;对照组加服八面蒙脱石散。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和80.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和1.7%。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卡多曲 西咪替丁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下载PDF
西咪替丁对0.7Gy照射小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俊玲 何颖 +10 位作者 王庆蓉 李娜 蒋定文 侯登勇 刘玉明 陈伟 刘琼 李珂娴 宗杰 李佳媚 沈先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50-954,共5页
目的选择辐射敏感指标(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评价西咪替丁对单次低剂量照射小鼠的损伤防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200mg/kg WR2721组(阳性药组)及7.5、15、30mg/kg西咪替丁组(n=8)。西... 目的选择辐射敏感指标(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评价西咪替丁对单次低剂量照射小鼠的损伤防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200mg/kg WR2721组(阳性药组)及7.5、15、30mg/kg西咪替丁组(n=8)。西咪替丁组于照射前2h腹腔注射给药1次,阳性药组照射前连续腹腔注射给药2d,每日1次。单次照射剂量为0.7Gy,剂量率为5.83m Gy/min。照射后24h检测小鼠外周血象,血清和肝脏中的SOD活力与MDA含量,骨髓DNA含量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照后24h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显著降低(P<0.01),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显著升高(P<0.01),除15mg/kg西咪替丁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骨髓DNA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照后24h各组小鼠SOD活性和MDA含量无明显变化。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咪替丁各剂量组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DNA含量均无明显变化;7.5mg/kg西咪替丁组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为0.027‰,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且剂量减低系数(DRF)值达到3.338。结论西咪替丁对0.7Gy单次低剂量照射小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咪替丁 辐射 电离 嗜多染红细胞 微核试验
下载PDF
磺化去氢枞酸盐的合成与生物活性测试 被引量:10
4
作者 韩春蕊 宋湛谦 +1 位作者 李海涛 杨冬梅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1-84,共4页
以去氢枞酸为原料,经过磺化得到磺化去氢枞酸,再与金属盐直接反应合成出多种磺化去氢枞酸盐;用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金属盐直接反应法制备不同磺化去氢枞酸盐的反应体系的最佳pH值;确定了用于抗胃酸活性的磺化去氢枞酸盐的种类。... 以去氢枞酸为原料,经过磺化得到磺化去氢枞酸,再与金属盐直接反应合成出多种磺化去氢枞酸盐;用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金属盐直接反应法制备不同磺化去氢枞酸盐的反应体系的最佳pH值;确定了用于抗胃酸活性的磺化去氢枞酸盐的种类。对磺化去氢枞酸亚铁盐进行了毒理学和病理学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亚铁盐基本无毒,用药量分别为50、100、200 mg/kg时,胃酸量和总胃酸抑制率效果均比阳性药西咪替丁用药量为160 mg/kg时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去氢枞酸 亚铁松香酸盐 抗胃酸 西咪替丁
下载PDF
法莫替丁不同晶型抗胃溃疡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浦培英 李邦柱 +3 位作者 陈元海 邢为凡 施永洲 褚盘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6-59,共4页
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观察了法莫替丁的一种新晶型(F_A)的抗溃疡作用,并与目前已广泛研究和应用的晶型(F_B)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F_A和F_B能同等程度抑制胃液、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产生剂量依赖性明显的抗溃疡作用。
关键词 法莫替丁 A型 B型 胃溃疡
下载PDF
西咪替丁配合阿昔洛韦治疗水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刘越 《吉林医学》 CAS 2008年第21期1862-1863,共2页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配合阿昔洛韦治疗水痘的疗效。方法:将27例水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2例,在2组均静脉给予阿昔洛韦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西咪替丁静脉滴注,观察临床体征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及皮疹结痂...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配合阿昔洛韦治疗水痘的疗效。方法:将27例水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2例,在2组均静脉给予阿昔洛韦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西咪替丁静脉滴注,观察临床体征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及皮疹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西咪替丁佐治水痘可缩短疗程,且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咪替丁 水痘 阿昔洛韦
下载PDF
西咪替丁对急性照射小鼠存活率及造血系统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庆蓉 张俊玲 +8 位作者 何颖 沈先荣 蒋定文 侯登勇 刘玉明 陈伟 李珂娴 刘琼 罗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对急性照射小鼠存活率及造血系统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137Cs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两次实验的照射剂量分别为6.0Gy和8.0Gy,剂量率均为1.01Gy/min。每次实验取健康雄性C57BL/6小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对急性照射小鼠存活率及造血系统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137Cs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两次实验的照射剂量分别为6.0Gy和8.0Gy,剂量率均为1.01Gy/min。每次实验取健康雄性C57BL/6小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523)及33.3、100、300mg/kg西咪替丁组,每组10只。西咪替丁各剂量组于照射前6d灌胃给药,每天1次,照射后5h给药1次;阳性药组于照射前1d灌胃给药1次,照射后5h给药1次。检测8.0Gy照射后30d小鼠存活率,以及6.0Gy照射后30d小鼠外周血象、骨髓DNA含量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结果8.0Gy照射后,模型对照组小鼠于第21天全部死亡,西咪替丁低、中、高剂量组30d存活率分别为50%、20%和30%;6.0Gy照射后第30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照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明显降低(P<0.01),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P<0.05),骨髓DN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咪替丁高剂量组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P<0.01),西咪替丁各剂量组骨髓DNA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明显降低(P<0.01,P<0.05)并趋于正常。结论西咪替丁能提高急性照射小鼠30d存活率,且对其造血系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咪替丁 辐射损伤 实验性 存活率 造血系统
下载PDF
西咪替丁抗疟作用的研究Ⅰ.西咪替丁对体外恶性疟原虫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瑞梓 郭虹 王赛梅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260-262,共3页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观察了西咪替丁对恶性疟原虫生长的影响。当西咪替丁的浓度为5×10-3~4×10-2mol/L时,具有明显的直接杀灭疟原虫及抑制其生长的作用。进一步观察西咪替丁对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发育的影响,结果...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观察了西咪替丁对恶性疟原虫生长的影响。当西咪替丁的浓度为5×10-3~4×10-2mol/L时,具有明显的直接杀灭疟原虫及抑制其生长的作用。进一步观察西咪替丁对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药对环状体期的虫体最为敏感,可致原虫数目减少,并抑制其发育成滋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咪替丁 恶性疟原虫 药理
下载PDF
UPLC-MS/MS检测中药及保健品中添加的9种改善胃肠功能类化学药物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锐 张海防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10期96-99,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中药及保健品中添加的9种改善肠胃功能类化学药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2.1 mm×50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22∶78)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 L/...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中药及保健品中添加的9种改善肠胃功能类化学药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2.1 mm×50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22∶78)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 L/min。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检测,以多重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定量。结果:9种药物在10~1,000 ng/m 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9种药物在10 ng/m L添加水平的加样回收率93.6%~102.4%,RSD%<5%。15批样品中检出3批阳性样品。结论:该方法可作为中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及西沙必利等9种化学药物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保健品 西咪替丁 雷尼替丁 法莫替丁 奥美拉唑 泮托拉唑 兰索拉唑 多潘立酮 莫沙必利 西沙必利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非法添加
下载PDF
鸦胆子乳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附140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佩英 王琦 肖晖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43-44,共2页
应用鸦胆子乳剂和甲氰咪胍分别治疗消化性溃疡140例和85例,并对两种药物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有效率和愈合率进行了比较,两者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率相似,鸦胆子乳剂促进胃溃疡愈合的作用明显优于甲氰咪胍,而后者对十二指肠... 应用鸦胆子乳剂和甲氰咪胍分别治疗消化性溃疡140例和85例,并对两种药物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有效率和愈合率进行了比较,两者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率相似,鸦胆子乳剂促进胃溃疡愈合的作用明显优于甲氰咪胍,而后者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作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鸦胆子乳剂 甲氰咪胍
下载PDF
组胺对离体兔中枢和外周血管收缩作用的比较及其机理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慧菁 吴爱珍 姚明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 :比较组胺及其受体阻断药对离体家兔脑及外周血管的作用 ;并观察钙离子在组胺效应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取家兔基底动脉和肠系膜动脉 ,分别在不同剂量苯海拉明、西咪替丁和硝苯地平存在的情况下 ,观察组胺量效曲线的变化。结果 :组... 目的 :比较组胺及其受体阻断药对离体家兔脑及外周血管的作用 ;并观察钙离子在组胺效应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取家兔基底动脉和肠系膜动脉 ,分别在不同剂量苯海拉明、西咪替丁和硝苯地平存在的情况下 ,观察组胺量效曲线的变化。结果 :组胺可引起基底动脉和肠系膜动脉收缩 ;苯海拉明可拮抗组胺的上述作用 ;西咪替丁小剂量时即可增强组胺所致的基底动脉的收缩 ,而大剂量时才对组胺引起的肠系膜动脉收缩有增强作用 ;硝苯地平对组胺引起的两种动脉的收缩都有抑制作用。结论 :组胺对离体家兔脑及外周血管均有收缩作用 ,这种缩血管作用主要通过Ca2 + 内流引起。同时 ,实验结果提示两种血管上组胺受体的分布密度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离体兔 血管收缩作用 苯海拉明 西咪替丁 硝苯地平
下载PDF
西替利嗪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女阴湿疹的疗效和对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铁 王勤 葛明月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年第1期82-84,88,共4页
目的探讨西替利嗪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女阴湿疹的疗效和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朝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女阴湿疹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予以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予以西替利... 目的探讨西替利嗪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女阴湿疹的疗效和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朝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女阴湿疹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予以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予以西替利嗪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红肿情况)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7.18%与对照组71.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红肿情况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复发率7.69%(3/39)较对照组25.64%(10/39)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3%(2/39)与对照组17.95%(7/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替利嗪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女阴湿疹效果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阴湿疹 西替利嗪 西咪替丁 疗效 复发率
原文传递
甲氰咪胍辅助治疗带状疱疹20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玉文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215-216,共2页
目的 对比观察阿昔洛韦联合甲氰咪胍与单用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方法 观察组予阿昔洛韦 0 2 5g静脉滴注 ,每天 3次 (每隔 8h 1次 ) ,同时予甲氰咪胍 0 4g静脉滴注 ,每天 2次 ;对照组予阿昔洛韦 0 2 5g静脉滴注 ,每天 3... 目的 对比观察阿昔洛韦联合甲氰咪胍与单用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方法 观察组予阿昔洛韦 0 2 5g静脉滴注 ,每天 3次 (每隔 8h 1次 ) ,同时予甲氰咪胍 0 4g静脉滴注 ,每天 2次 ;对照组予阿昔洛韦 0 2 5g静脉滴注 ,每天 3次 (每隔 8h 1次 )。分别于治疗后第 1、3、7和 11d观察疗效。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第 1d有效率分别为 70 %和 40 % (χ2 =6 67,P <0 0 5 ) ,第 3d分别为 85 %和 70 % (χ2 =4 2 ,P <0 0 5 ) ,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第 7d痊愈率分别为 90 %和 60 % (χ2 =4 8,P <0 0 5 ) ,第 11d天分别为 10 0 %和 80 % (x2 =4 4,P <0 0 5 ) ,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甲氰咪胍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比单用阿昔洛韦起效更快 ,疗效更高 ,疗程更短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氰咪胍 药物治疗 带状疱疹 阿昔洛韦 联合用药 单独用药
下载PDF
国产醋氨己酸锌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14
作者 冯常炜 崔广林 +3 位作者 李振峰 赵治国 唐芙爱 段芳龄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7-328,共2页
目的 :观察醋氨己酸锌 (ZAC)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方法治疗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 135例。ZAC治疗组 6 8例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 (DU) 4 7例 ,胃溃疡 (GU) 2 1例 ;应用ZAC 0 .3g ,口服 ,3次... 目的 :观察醋氨己酸锌 (ZAC)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方法治疗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 135例。ZAC治疗组 6 8例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 (DU) 4 7例 ,胃溃疡 (GU) 2 1例 ;应用ZAC 0 .3g ,口服 ,3次 /d。西米替丁组 6 7例 ,其中DU 46例 ,GU 2 1例 ,应用西米替丁 0 .2g ,口服 ,3次 /d ,晚睡前服0 .4g。疗程 :DU 4周 ,GU 6周 ,结果 :溃疡愈合率ZAC组DU为 48% ,GU为 6 9% ;西米替丁组DU为 5 2 % ,GU为5 0 % ,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疼痛症状缓解率ZAC组DU为 70 % ,GU为 10 0 % ;西米替丁组DU为87% ,GU为 86 % (P >0 .0 5 ) ;不良反应率ZAC组为 16 % ,西米替丁组为 11% (P >0 .0 5 )。结论 :ZAC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氨己酸锌 西米替丁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大剂量西咪替丁对感染大鼠营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颜荣林 李珍 +2 位作者 王强 陈学云 王为民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观察组胺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对腹腔感染大鼠全肠外营养(TPN)时营养代谢的调理作用。方法采用28只成年腹腔感染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TPN组)和实验组(TPN+西咪替丁组)。对照组给予全营养混合物,实验组在全营养混合物中加入西咪替丁... 目的观察组胺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对腹腔感染大鼠全肠外营养(TPN)时营养代谢的调理作用。方法采用28只成年腹腔感染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TPN组)和实验组(TPN+西咪替丁组)。对照组给予全营养混合物,实验组在全营养混合物中加入西咪替丁注射液80mg·kg-1·d-1,实验持续4d。测定实验前后大鼠体重、血糖、血清三酰甘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测定每日氮平衡和尿3-甲基组氨酸(3-MH)的排出量,计算累积氮平衡和累积尿3-MH排出量。结果血清三酰甘油的变化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其余血清学指标实验前后变化的差值实验组比对照组显著减少;实验组累积氮平衡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累积尿3-MH排出量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组胺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可以调理腹腔感染大鼠TPN时糖、蛋白质代谢,减少蛋白质丢失,对脂肪代谢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代谢 西咪替丁 营养
下载PDF
阿斯匹林联合西米替丁调理感染大鼠蛋白质代谢的观察
16
作者 颜荣林 陈学云 +4 位作者 李珍 王强 王为民 沈敏 黎介寿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47-1548,共2页
目的 观察联合使用环氧化酶抑制剂阿斯匹林 (Asp)和组织胺H2受体阻滞剂西米替丁 (Cim)对腹腔感染大鼠全肠外营养 (TPN )时蛋白质分解的调理作用。方法 采用 2 8只成年腹腔感染大鼠 ,随机分成对照组 (TPN组 )和实验组 (Asp +Cim组 )。... 目的 观察联合使用环氧化酶抑制剂阿斯匹林 (Asp)和组织胺H2受体阻滞剂西米替丁 (Cim)对腹腔感染大鼠全肠外营养 (TPN )时蛋白质分解的调理作用。方法 采用 2 8只成年腹腔感染大鼠 ,随机分成对照组 (TPN组 )和实验组 (Asp +Cim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TPN ,实验组在TPN溶液中加入注射用赖氨匹林 15mg/kg·d-1和西米替丁注射液每天 80mg/kg体重 ,实验持续 4d。测定实验前后体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和肌苷的浓度 ;测定每日氮平衡和尿 3 甲基组氨酸 (3 MH)的排出量 ,计算累积氮平衡和累积尿 3 甲基组氨酸排出量。结果 实验组血清学指标实验前后变化的差值比对照组显著减少 ;累积氮平衡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累积尿 3 甲基组氨酸排出量比对照组显著减少 (P <0 .0 1)。结论 环氧化酶抑制剂阿斯匹林 (Asp)联合组织胺H2受体阻滞剂西米替丁 (Cim )可以调理腹腔感染大鼠全肠外营养 (TPN)时的蛋白质代谢 ,减少蛋白质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斯匹林 联合用药 西米替丁 大鼠 蛋白质代谢 腹腔感染 肠外营养
原文传递
西咪替丁胶囊稳定性预测
17
作者 潘育方 曾志雄 《韶关学院学报》 2001年第12期35-37,共3页
用经典恒温加速试验法对南朗医院生产的西咪替丁胶囊作加速试验探讨其稳定性 .结果表明 ,西咪替丁胶囊在室温 2 5C时含量下降 10 %所需时间为 3 343年 .
关键词 西咪替丁 加速试验 稳定性 胶囊
下载PDF
甲氰咪胍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血糖、胰岛素等指标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徐辉 闻勤生 +3 位作者 王旭霞 张亚飞 李军 顾柄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经甲氰咪胍治疗后肝微粒体CYP450、CYP2E1含量、血糖、胰岛素等指标的变化。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10)和治疗组(n=10),治疗组给予甲氰咪胍200mg.kg-1.d-1灌胃,饲养12周,分...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经甲氰咪胍治疗后肝微粒体CYP450、CYP2E1含量、血糖、胰岛素等指标的变化。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10)和治疗组(n=10),治疗组给予甲氰咪胍200mg.kg-1.d-1灌胃,饲养12周,分别于实验第4、6、8、10、12周采用剪尾取血法取血,前四次取血测定血糖、AST、ALT含量,最后一次处死大鼠后取血测定血糖、胰岛素、肝功、血脂、CYP450及CYP2E1含量,观察肝组织学特点。观察到模型组大鼠肝功、血糖指标升高,并随实验进展更加明显;治疗组CYP450、CYP2E1、ALT、AST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大鼠的肝细胞损害明显减轻,但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可见甲氰咪胍能够减轻NASH大鼠肝细胞损害,抑制CYP450、CYP2E1表达,改善肝功水平,不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降低血糖、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氰咪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细胞色素P450 胰岛素抵抗 肝功 血脂
下载PDF
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19
作者 汤晶 李耀鹏 《生物磁学》 2005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静脉注射治疗消化溃疡大出血的疗效。方法:调查1999~2 0 0 4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2 0 6例。随机分成奥美拉唑(治疗组)和甲氰咪呱(对照组) ,两组治疗前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 >0 .0 5 ) ,治疗组用奥拉唑(40...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静脉注射治疗消化溃疡大出血的疗效。方法:调查1999~2 0 0 4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2 0 6例。随机分成奥美拉唑(治疗组)和甲氰咪呱(对照组) ,两组治疗前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 >0 .0 5 ) ,治疗组用奥拉唑(40mg/次静脉注射,2次/d) ,对照组用甲氰咪呱(0 .4g/次静脉点滴,2次/d) ,并辅以补液、输血、抗休克等综合治疗,疗程五天。结果:治疗组3d止血率和5d止血率分别为86 .5 %和96 .2 % ,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 3.1%和72 .6 % ,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奥美拉唑具有快速、有效、持久抑制胃酸、止血、安全等优点,可作为消化道溃疡并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奥美拉唑 临床疗效观察 大出血 应用 2004年 注射治疗 临床资料 静脉注射 综合治疗 保守治疗 对照 止血 消化道 补液 休克 疗程 胃酸 内科
下载PDF
健胃胶囊(胃舒灵)治疗糜烂性胃炎和溃疡病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马援 吴少华 +1 位作者 赵建斌 王长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3年第6期472-474,共3页
我们从1988年3月至1991年6月,以中药复方制成的健胃胶囊治疗糜烂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并与甲氰咪胍治疗作对照,临床观察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共130例。男92例,女38例;年龄15~80岁,平均37岁。均为我院住院或门诊患者,其中:门诊9... 我们从1988年3月至1991年6月,以中药复方制成的健胃胶囊治疗糜烂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并与甲氰咪胍治疗作对照,临床观察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共130例。男92例,女38例;年龄15~80岁,平均37岁。均为我院住院或门诊患者,其中:门诊90例,住院40例。平均病程2.4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烂性 胃炎 消化性溃疡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