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继新 陈新宏 +4 位作者 王小利 武军 傅杰 何蓓如 孙志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5-108,113,共5页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的异附加系进行了研究。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异附加系H9015-17-1-9,H9017-14-16-5都附加有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对这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C-分带带型比较,初...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的异附加系进行了研究。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异附加系H9015-17-1-9,H9017-14-16-5都附加有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对这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C-分带带型比较,初步推断,H9015-17-1-9附加的是Nh5染色体,H9017-14-16-5附加的是Nh6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华山新麦草 异附加系 分子细胞遗传学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
下载PDF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代换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继新 陈新宏 +4 位作者 王小利 武军 傅杰 何蓓如 孙晓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2277-2281,共5页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 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 -华山新麦草的异代换系进行了研究 .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异代换系 H92 1- 6 - 12和 H92 4 - 3- 4均含有 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 .对这 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 C-分带带型比...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 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 -华山新麦草的异代换系进行了研究 .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异代换系 H92 1- 6 - 12和 H92 4 - 3- 4均含有 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 .对这 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 C-分带带型比较 ,结果认为 :H92 1- 6 - 12可能是普通小麦 -华山新麦草的 5 A / N5h 代换系 ,H92 4 - 3- 4可能是 3D/ N4 h代换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华山新麦草 异代换系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c-分带
下载PDF
东北梅花鹿染色体C带和高分辨G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婉婷 蔡志华 +3 位作者 蒋德梅 樊汝权 温兴福 姜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879-2880,共2页
采用外周血细胞培养、C分带技术对东北梅花鹿染色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域东北梅花鹿染色体的结构异染色质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多态性。采用氨甲喋呤阻断法使细胞分裂同步化,结合胰酶G显带技术对东北梅花鹿染色体进行研究,得到了... 采用外周血细胞培养、C分带技术对东北梅花鹿染色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域东北梅花鹿染色体的结构异染色质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多态性。采用氨甲喋呤阻断法使细胞分裂同步化,结合胰酶G显带技术对东北梅花鹿染色体进行研究,得到了高分辨G带核型,单倍体染色体显带数目增加至456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梅花鹿 染色体 c 高分辨G带
下载PDF
6个茶树品种染色体C-带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庄伟建 王湘平 林俊芳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27-132,共6页
采用 BSG 法,研究了6个茶树品种花蕾的染色体 C-带。结果表明,各品种多数染色体皆具有着丝点带,只有少数染色体同时具有端带或中间带。各品种染色体 C-带有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带纹的有无,位置和宽狭上。每个品种的同源染色体间的带... 采用 BSG 法,研究了6个茶树品种花蕾的染色体 C-带。结果表明,各品种多数染色体皆具有着丝点带,只有少数染色体同时具有端带或中间带。各品种染色体 C-带有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带纹的有无,位置和宽狭上。每个品种的同源染色体间的带纹亦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还对不同作者对茶树染色体 C-带研究结果上的差异和品种间 C-带带纹的差异原因、研究 C-带的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花蕾染色体 染色体c-带
下载PDF
宁夏黑猪Ag—NORs、C—带及核型的研究
5
作者 王勇强 路兴中 《农业科学研究》 1992年第2期67-73,共7页
采用微量外周血培养及分带技术,对宁夏黑猪染色体的核型、C——分带及核仁组成区银染色(Ag——NORs)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二倍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38,xy(公)或38,xx(母);1、3、13、15——18号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之间具有C——带多态性;A... 采用微量外周血培养及分带技术,对宁夏黑猪染色体的核型、C——分带及核仁组成区银染色(Ag——NORs)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二倍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38,xy(公)或38,xx(母);1、3、13、15——18号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之间具有C——带多态性;Ag—NORs为1、2、3和4的百分率分别为8.95、19.47、67.89和3.68,平均有2.53条染色体呈现银染阳性,Ag—NORs联会百分率为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黑猪 染色体 核型 c——带 银染核仁组成区
下载PDF
甘蔗异染色质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郑成木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39-43,共5页
应用Giemsa C一分带技术显示甘蔗染色体异染色质区,结果表明,甘蔗异染色质含量平均为51%。不同品种的异染色质含量差异显著。异染色质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可分为4种类型,其中最基本且较稳定的类型是着丝点区域为异染色质区。完全异染色质... 应用Giemsa C一分带技术显示甘蔗染色体异染色质区,结果表明,甘蔗异染色质含量平均为51%。不同品种的异染色质含量差异显著。异染色质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可分为4种类型,其中最基本且较稳定的类型是着丝点区域为异染色质区。完全异染色质化的染色体常是小型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染色体 异染色质
下载PDF
中国牡丹染色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侯小改 段春燕 +3 位作者 刘素云 吕静霞 张亚冰 李嘉珏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2期307-309,共3页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是生物进化发育、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开展对牡丹染色体的研究,不仅可以从细胞水平上了解遗传变异的规律,而且可以研究不同物种遗传的变异。因此,综述了中国牡丹的染色体研究现状及进展,着重介绍了中国牡丹野生种...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是生物进化发育、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开展对牡丹染色体的研究,不仅可以从细胞水平上了解遗传变异的规律,而且可以研究不同物种遗传的变异。因此,综述了中国牡丹的染色体研究现状及进展,着重介绍了中国牡丹野生种及栽培种的染色体数目、核型、GiemsaC带、银染带等研究成果。结果表明:牡丹种及品种的核型相当稳定,很难作为鉴别种类的依据。但核型分析结果可为确定野生种分类地位、演化关系及为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细胞学依据。染色体C带及银染带具有种的特异性,可作为鉴别牡丹种及品种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染色体 核型 Giemsac
下载PDF
利用离果山羊草3C染色体诱导簇毛麦2V染色体结构变异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全战 曹爱忠 +2 位作者 亓增军 张伟 陈佩度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2-369,共8页
【目的】簇毛麦是普通小麦的一个近缘物种,它具有许多抗病基因,在小麦育种中起重要作用。抗白粉病基因Pm21已被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成功地转移到小麦背景中,并被广泛地用于小麦育种实践。为了进一步转移和利用定位于簇毛麦2V染色体... 【目的】簇毛麦是普通小麦的一个近缘物种,它具有许多抗病基因,在小麦育种中起重要作用。抗白粉病基因Pm21已被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成功地转移到小麦背景中,并被广泛地用于小麦育种实践。为了进一步转移和利用定位于簇毛麦2V染色体上的有用基因,如抗眼斑病基因、抗条锈基因和护颖颖脊刚毛基因,为小麦育种创造新种质。【方法】通过普通小麦农林26-离果山羊草3C二体异附加系与小麦-簇毛麦2V(2D)二体代换系杂交,综合运用染色体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染色体构型分析和分子标记分析。【结果】从杂种F2和F3中鉴定出涉及簇毛麦2V结构变异的异染色体系7份,包括纯合缺失系1份(Del2VS·2VL-),易位系4份,其中纯合易位2份(初步推断为T3DS·2VL,T2VS·7DL)、小片段易位1份(T6BS·6BL-2VS)和中间插入易位1份(T2VS·2VL-W-2VL),等臂染色体1份(2VS·2VS)和单端体1份(Mt2VS)。利用可分别追踪2VS和2VL的分子标记Xwmc25-120和NAU/STSBCD135-1进行PCR分析,进一步证明这7份异染色体系中涉及簇毛麦2V染色体片段。【结论】涉及2V短臂的单端体Mt2VS,等臂染色体2VS·2VS和易位系T2VS·7DL在护颖颖脊上有簇状分布的刚毛,而涉及2V长臂的易位系T3DS·2VL无刚毛,进一步证实簇毛麦护颖颖脊刚毛基因位于2VS。离果山羊草3C染色体可有效诱发簇毛麦2V染色体结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簇毛麦 杀配子染色体3c 染色体结构变异 c-分带 基因组原位杂交 分子标记
下载PDF
蝗虫染色体C-带核型研究进展(昆虫纲:直翅目)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新江 张道川 王文强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332-336,共5页
对染色体C-带核型分析及其技术和方法在蝗总科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已有染色体C-带核型分析的蝗虫种类进行了统计.
关键词 蝗总科 染色体 c-带 核型
下载PDF
两种哑蟋及一种聋蟋的染色体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尤平 郑哲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18,共3页
本文对采自四川峨嵋山的峨嵋哑蟋(GoniogrylusemeicusWuetWang1992)及四川康定的藏蜀哑蟋(G.potaniniB.-Bienko1956)以及湖北神农架的一种聋蟋(Cophogrylussp... 本文对采自四川峨嵋山的峨嵋哑蟋(GoniogrylusemeicusWuetWang1992)及四川康定的藏蜀哑蟋(G.potaniniB.-Bienko1956)以及湖北神农架的一种聋蟋(Cophogrylussp.)的染色体作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3种无翅类蟋蟀的核型具一定相似性,核型的差异可能是由于臂间倒位和着丝粒的融合和裂解。同时,对聋蟋的C带核型也作了报道,研究表明,此种聋蟋的异染色质含量为3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哑蟋属 聋蟋属 染色体 c带核型
下载PDF
毛百合根尖染色体Giemsa C-带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凤荣 刘光欣 +2 位作者 席梦利 吴祝华 施季森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90,共4页
本研究利用Giemsa C-带方法对毛百合(Lilium dahuricum Ker-Gawl)根尖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毛百合试管苗的染色体倍性变异丰富,染色体倍性变异包括二倍体(2n=2×=24)、三倍体(2n=3×=36)、四倍体(2n=4×=48)到六... 本研究利用Giemsa C-带方法对毛百合(Lilium dahuricum Ker-Gawl)根尖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毛百合试管苗的染色体倍性变异丰富,染色体倍性变异包括二倍体(2n=2×=24)、三倍体(2n=3×=36)、四倍体(2n=4×=48)到六倍体(2n=6×=72)。对二倍体毛百合的C-带结果进行分析,其带型公式为:2n=2×=24=2CI++2CI+T+T++6I+2I++2I++2I+T++2I+T++2I+T++2T++2T+。每条染色体上都显示出显著的特征带,而且带纹的深浅差异明显。强带主要集中在长短臂上。因此,GiemsaC-带方法可以将毛百合(L.dahuricum)的每条染色体区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百合 根尖染色体 GIEMSA c-带分析
下载PDF
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及C-带带型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莺 毛培胜 +2 位作者 孟林 张国芳 毛培春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8-382,共5页
为比较确定偃麦草属植物种质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程度,以3份不同来源的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Host)Nevski)种质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染色体核型及C-带带型的分析。结果表明:3份中间偃麦草种质材料均为四倍体,其中EI01... 为比较确定偃麦草属植物种质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程度,以3份不同来源的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Host)Nevski)种质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染色体核型及C-带带型的分析。结果表明:3份中间偃麦草种质材料均为四倍体,其中EI015的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2M+10m+16sm,但不显带;EI021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4M+22m(SAT)+2sm,而带型公式为2n=4x=28=5C+2CT++2CT++4T++2T++1CS++12;EI038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4M+12m+12sm(SAT),带型公式为2n=4x=28=2S++4T++1CT++1T++20,3份种质材料染色体不对称性均属2A型。综合比较染色体核型及带型变化,EI021染色体核型特征与EI015、EI038相差明显,EI015与EI038染色体核型比较相近,但EI015与EI038在带型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各种质材料间亲缘关系较远,并且染色体带型分析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染色体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偃麦草 染色体 核型分析 c-带带型分析
下载PDF
四种佛蝗染色体核型与C带带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哲民 霍满鹏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3期59-64,共6页
采用染色体C带技术,对剑角蝗科(Acrididae)佛蝗属(PhlaeobaStal)的僧帽佛蝗(P.imfumataBr.-W、白纹佛蝗(P.alboemaZheng)、短翅佛蝗(P.augustidorsisBo... 采用染色体C带技术,对剑角蝗科(Acrididae)佛蝗属(PhlaeobaStal)的僧帽佛蝗(P.imfumataBr.-W、白纹佛蝗(P.alboemaZheng)、短翅佛蝗(P.augustidorsisBol.)、长角佛蝗(P.antennataBr.-W.)四个种的染色体进行了常规核型和C带带型分析研究,绘制了C带核型示意图二结果表明,四种佛蝗的染色体数都为2n=23.具有2~3对大型,5~7对中型,2~3对小型染色体.这四个种的主要区别表现在C带核型的差异上.C带带型差异可反映种间的分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蝗属 染色体 c带核型 蝗总科
下载PDF
普通小麦-簇毛麦2V染色体端体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淑梅 徐川梅 +1 位作者 周波 陈佩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具有抗多种病害、耐旱、耐寒等优良性状,是可供小麦改良利用的优良遗传资源。本研究综合利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Giemsa C-分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genomicin sit... 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具有抗多种病害、耐旱、耐寒等优良性状,是可供小麦改良利用的优良遗传资源。本研究综合利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Giemsa C-分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genomicin situhybridization,GISH)及分子标记等技术,从普通小麦-簇毛麦2V(2D)异代换系与含有Ph抑制基因的中国春高配对材料(pairing homoeologous inhibitor,PhI)C04-13的杂交后代中选出分别含有簇毛麦2V长臂和短臂的普通小麦-簇毛麦2V端体异附加系。含有簇毛麦2V短臂的附加系在护颖颖脊上有刚毛,而在含2V长臂的附加系的护颖颖脊上没有刚毛,可将控制护颖颖脊刚毛性状的基因进一步定位在簇毛麦2V染色体的短臂上。筛选出可以追踪2V染色体短臂的SSR标记wmc25。该分子标记和护颖颖脊刚毛形态标记可用来追踪导入小麦遗传背景中的簇毛麦2V染色体短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簇毛麦 端体异附加系 染色体c-分带 荧光原位杂交 SSR
下载PDF
多枝赖草的C-分带与核型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葛荣朝 赵宝存 +2 位作者 沈银柱 黄占景 赵茂林 《中国草地》 CSCD 2004年第3期72-74,共3页
通过对多枝赖草的根尖染色体进行常规制片分析和利用BSG方法对其染色体进行C-分带研究,确定多枝赖草的染色体核型组成为2n=4x=28=18m+10sm,确认多枝赖草的标准C-分带带型为2n=28=5CT+2CTI++2CT++1CTI++1CTI+1C+1T+1TI。
关键词 多枝赖草 核型分析 c-分带
原文传递
种子贮藏蛋白凝胶电泳在小麦外源染色体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小利 张改生 +3 位作者 陈新宏 赵继新 刘宏伟 王军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2,共4页
 利用小麦种子贮藏蛋白凝胶电泳技术,对簇毛麦(Haynaldiavillosa)、滨麦(Leymusmollis)、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huashanica)、大麦(Hordeumdistichom)以及黑麦(Secalecereale)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小麦种子贮藏蛋白凝胶电泳技术,对簇毛麦(Haynaldiavillosa)、滨麦(Leymusmollis)、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huashanica)、大麦(Hordeumdistichom)以及黑麦(Secalecereale)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簇毛麦、滨麦、华山新麦草、大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与普通小麦相比均有各自的特征带;利用簇毛麦和大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特征带鉴定出了普通小麦中与小麦第一同源群染色体有部分同源的V1和H5附加系;利用黑麦1RS醇溶蛋白标记位点Gld1B3鉴定了1BL/1RS易位系,同时利用染色体C-分带对1BL/1RS易位系77(2)进行了验证。并对小麦种子贮藏蛋白凝胶电泳技术在小麦品质育种和细胞质雄性不育选育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贮藏 蛋白凝胶电泳 小麦 外源染色体 鉴定技术 谷蛋白亚基 醇溶蛋白
下载PDF
植物染色体C-分带和原位杂交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丽娟 李集临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86-88,共3页
染色体C -分带和原位杂交技术是染色体识别和基因定位研究中较为直接和简便的方法 ,本文综述了染色体C
关键词 原位杂交技术 研究应用 植物染色体 研究进展 基因定位 综述 直接 c-分带 识别
下载PDF
植物染色体C─带技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朝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3期87-93,共7页
本文讨论了近十多年来植物染色体C-带技术在核型分析、物种亲缘关系鉴定、染色体组进化研究、染色体畸变鉴别、远缘杂种细胞学鉴定、染色体行为研究、基因定位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植物 c-带 植物细胞学 细胞染色体
下载PDF
Structural Changes of 2V Chromosome of Haynaldia villosa Induced by Gametocidal Chromosome 3C of Aegilops triuncialis 被引量:1
19
作者 CHEN Quan-zhan CAO Ai-zhong +2 位作者 QI Zeng-jun ZHANG Wei CHEN Pei-du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8年第7期804-811,共8页
Haynaldia villosa (2n=2X= 14, VV), a relative of wheat,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wheat improvement mainly owing to its disease resistance.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gene Pm21 has been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into w... Haynaldia villosa (2n=2X= 14, VV), a relative of wheat,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wheat improvement mainly owing to its disease resistance.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gene Pm21 has been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into wheat by Cytogenetic Institut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ina, and is widely used in the current wheat breeding programs. In this research, our objective is to further transfer and utilize the beneficial genes such as eye-spot resistance, yellow rust resistance, and gene of the tufted bristles on the glume ridge (a remarkable morphology) mapped on 2V of Haynaldia villosa. A disomic addition line with gametocidal chromosome 3C ofAegilops triuncialis added in Norin-26 was crossed to the wheat-H, villosa disomic substitution 2V(2D) and the hybrid F1 was then self-crossed. Chromosome C-banding,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GISH), and meiotic analysis in combination with molecular markers were applied to detect the chromosome variations derived from hybrids Fz and F3. To date, four translocations including one small segmental translocation T6BS·6BL-2VS, two whole arm translocations (preliminarily designed as T3DS·2VL and T2VS.7DL) and one intercalary translocation T2VS·2VL-W-2VL, one deletion Del. 2VS·2VL-, one monotelosomic Mt2VS, and one isochromosome 2VS·2VS line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characterized. One wheat SSR marker Xwmc25.120 tagging 2VS and one wheat STS marker NAU/STSBCD135-1 (2BL) tagging 2VL were successfully used to confirm the alien chromosome segments involved in the seven lines. The tufted bristles on the glume ridge appeared in lines T2VS-7DL, Mt2VS, 2VS-2VS as well as the parent DS2V(2D), whereas in T3DS·2VL, this trait did not appear. The gene controlling the tufted bristles was located on 2VS. Gametocidal chromosome 3C ofAegilops triuncialis could successfully induce chromosome 2V structural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ticum aestivum Haynaldia villosa gametocidal chromosome 3c chromosome aberration c-banding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molecular marker
下载PDF
广西两种负蝗的染色体C带核型研究(蝗总科:锥头蝗科)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维安 韦仕珍 郑哲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87-90,共4页
对分布在广西的负蝗属AtractomrophaSaussure2个种奇异负蝗AtractomrophaperrgrinaBietxia和纺梭负蝗AtractomrophaburriBolivar的核型和C带带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染色体组式、性染色体、异染色质含量和除着丝粒C带以外的其他C... 对分布在广西的负蝗属AtractomrophaSaussure2个种奇异负蝗AtractomrophaperrgrinaBietxia和纺梭负蝗AtractomrophaburriBolivar的核型和C带带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染色体组式、性染色体、异染色质含量和除着丝粒C带以外的其他C带分布类型方面都有明显差异;但在染色体数目、性别决定机制、染色体着丝粒类型和着丝粒C带等方面有相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c 核型 锥头蝗科 负蝗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