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gene (C17orf25) from the deletion region on chromosome 17p13.3 in hepatoce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8
1
作者 QinWX WanDF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9-216,共8页
Using a combination of hybridization of PAC to a cDNA library and RACE technique, we isolated a novel cDNA, designated as C17orf25 (Chromosome 17 open rea(ling frame 25, previously named it HC71A), from the deletion r... Using a combination of hybridization of PAC to a cDNA library and RACE technique, we isolated a novel cDNA, designated as C17orf25 (Chromosome 17 open rea(ling frame 25, previously named it HC71A), from the deletion region on chromosome 17p13.3. The cDNA encodes a protein of 313 amino acids with a calculated molecular mass of 34.8 kDa. C17orf25 is divided into 10 exons and 9 introns, spanning 23 kb of genomic DNA. Northern blo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RNA expression of C17orf25 was decreased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amples as compared to adjacent noncancerous liver tissues from the same patients. The transfection of C17or25 into th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SMMC7721 and overexpression could inhibit the cell growth. The abo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17orf25 is a novel human gene, and the cloning and preliminary characterization of C17orf25 is a prerequisite for further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is novel gene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mosome 17p13.3 1lss of heterozygosit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ANSFECTION novel human gene (C17orf25)
下载PDF
XAF1 is frequently methylated in human esophageal cancer 被引量:10
2
作者 Xiang-Yu Chen Qiao-Yu He Ming-Zhou Gu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2期2844-2849,共6页
AIM: To explore epigenetic changes in the gene encod- ing X chromosome-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associ- ated factor 1 (XAF1) during esophageal carcinogenesis. METHODS: Methylation status of XAF1 was detected ... AIM: To explore epigenetic changes in the gene encod- ing X chromosome-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associ- ated factor 1 (XAF1) during esophageal carcinogenesis. METHODS: Methylation status of XAF1 was detected by 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SP) in four esophageal cancer cell lines (KYSE30, KYSE70, BICl and partially methylated in TE3 cell lines), nine cases of normal mucosa, 72 cases of pri- mary esophageal cancer and matched adjacent tissue. XAF1 expression was examined by semi-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Western blotting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5-aza- deoxycytidine (5-aza-dc), a demethylating agent.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XAF1 expression and methylation status in primary esophageal cancer, immu- nohistochemistry for XAF1 expression was performed in 32 cases of esophageal cancer and matched adjacent tissue. The association of methylation status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data was analyz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MSP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loss of XAF1 expression was found in three of four esophageal cell lines with promoter region hypermethylation (com- pletely methylated in KYSE30, KYSE70 and BIC1 cell lines and partially in TE3 cells); all nine cases of normal esophageal mucosa were unmethylated; and 54/72 (75.00%)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 cer were methylated, and 25/72 (34.70%) matched adjacent tissues were methylated (75.00% vs 34,70%, z2 = 23.5840, P = 0.000). mRNA level of XAF1 mea- sured with semi-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 merase chain reaction was detectable only in TE3 cells, and no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in KYSE30, KYSE70 or BIC1 cells. Protein expression was not observed in KYSE30 cells by Western blotting before treatment with 5-aza-dc. After treatment, mRNA level of XAF1 was detectable in KYSE30, KYSE70 and BIC1 cells. Protein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in KYSE30 after treatment with 5-aza-dc.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performed on 32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 chromosome-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associated factor 1 Esophageal cancer METHYLATION 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mi-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al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
下载PDF
1号染色体平衡易位及其断裂点位置与人精液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敬 韩婷婷 +8 位作者 孟祥黔 黄婷婷 温子娜 周凌易 廖雪 李凌霄 张心悦 钟影 黄继华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0年第5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1号染色体平衡易位及其断裂点位置对人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29例男性经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G-显带核型分析,确诊为1号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进行精液常规分析。结果:大多... 目的:探讨1号染色体平衡易位及其断裂点位置对人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29例男性经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G-显带核型分析,确诊为1号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进行精液常规分析。结果:大多数携带1号染色体平衡易位的患者精子密度与活力出现异常(25/29,86%);其中携带p12、p13、q12、q21、q25断裂点的患者精子密度明显降低;携带p13、p32、p34、q12、q21、q25断裂点的患者精子活力明显降低。结论:1号染色体平衡易位可影响精子的密度与活力;精子质量受损的程度与易位断裂点的位置密切相关。对于携带1号染色体平衡易位的男性患者建议可以采用辅助生殖技术结合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阻断染色体易位向下一代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号染色体 平衡易位 断裂点 男性不育
下载PDF
山东省原发性高血压1号染色体基因扫描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博 张成 +6 位作者 林汝湘 陈刚 魏然 朱海宁 栾萌 周鹏 高春义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0-165,共6页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1号染色体进行扫描,查找与原发性高血压关联的遗传位点。方法在1号染色体上间隔10 cM遗传距离选择31个微卫星遗传位点,用DNA混合池的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50例和正常对照者450例的DNA样本进行...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1号染色体进行扫描,查找与原发性高血压关联的遗传位点。方法在1号染色体上间隔10 cM遗传距离选择31个微卫星遗传位点,用DNA混合池的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50例和正常对照者450例的DNA样本进行基因扫描。采用CLUMP软件对患者组和对照组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在D1S196位点(1q24.2)、D1S249位点(1q32)和D1S2667位点(1p36.22)发现患者组与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山东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1号染色体的D1S196、D1S249与D1S2667位点附近可能存在原发性高血压易感基因,需要进行候选基因突变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1号染色体 遗传 基因 DNA混合池
下载PDF
代谢木糖和葡萄糖的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继开 田沈 +2 位作者 张亚珍 张金鑫 杨秀山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年第1期13-16,共4页
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得到Candida shehatae木糖还原酶基因xyl1,将该基因插入到含有强启动子ADH1的穿梭质粒pACT2中,用同样的方法克隆得到Pichia stipitis的木糖醇脱氢酶基因xyl2,将该基因插入到含有强启动子PMA1的穿梭质粒pDR195中,两... 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得到Candida shehatae木糖还原酶基因xyl1,将该基因插入到含有强启动子ADH1的穿梭质粒pACT2中,用同样的方法克隆得到Pichia stipitis的木糖醇脱氢酶基因xyl2,将该基因插入到含有强启动子PMA1的穿梭质粒pDR195中,两套外源基因连同各自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将连接到酵母整合质粒YIp5-kanR中,并预期整合到酿酒酵母的基因组当中,从而构建代谢木糖和葡萄糖的重组酿酒酵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酵母菌 乙醇 木糖 染色体整合 木糖还原酶基因 木糖醇脱氢酶基因
下载PDF
蝴蝶兰种质资源倍性鉴定及育性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张文滔 李嘉铭 +1 位作者 王铫铃 崔永一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2-1023,共12页
为探究蝴蝶兰种质资源倍性与育性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染色体计数法结合流式细胞术鉴定蝴蝶兰属33个品种(种或变种)的倍性水平,并通过完全双列杂交试验探究不同倍性蝴蝶兰种质资源的育性。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二倍体和三倍体蝴蝶兰均有5个... 为探究蝴蝶兰种质资源倍性与育性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染色体计数法结合流式细胞术鉴定蝴蝶兰属33个品种(种或变种)的倍性水平,并通过完全双列杂交试验探究不同倍性蝴蝶兰种质资源的育性。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二倍体和三倍体蝴蝶兰均有5个,均占15.15%;四倍体蝴蝶兰有10个,占30.30%;非整倍体蝴蝶兰有13个,占39.39%。蝴蝶兰不同品种之间染色体大小构成存在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蝴蝶兰属25个品种(种或变种)的流式细胞术倍性估计结果与染色体计数结果相符。供试材料的流式直方图均呈现出3~4个峰,且循环值均大于0.1。杂交育性结果表明,作为亲本杂交的四倍体蝴蝶兰具有最高的坐果率和萌发率;在三倍体和非整倍体蝴蝶兰中,不同品种之间的育性差异较大,同一品种作为父本或母本杂交和自交后,其育性差异也较大。上述结果表明,大多数蝴蝶兰杂交品种的倍性为多倍体或非整倍体,蝴蝶兰的育性与其倍性水平和染色体大小构成相关;流式细胞术的倍性估计适用于蝴蝶兰种内以及含有小而均匀染色体的杂交品种;供试蝴蝶兰叶片均存在内多倍体化且不同倍性蝴蝶兰叶片的内多倍体化模式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为蝴蝶兰种质资源鉴定、亲本选配、遗传改良以及多倍体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染色体倍性 染色体构成 流式细胞术 内多倍体
下载PDF
MAD2、BUB1基因在自然流产染色体数目异常胚胎中的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邢金芳 贾莉婷 +5 位作者 吴玥丽 张展 崔世红 程国梅 唐素华 袁汀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49-354,共6页
目的:探讨MAD2、BU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人类胚胎染色体分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102例自然流产胚胎绒毛染色体数目,将自然流产胚胎分为染色体数目正常组和异常组,分别... 目的:探讨MAD2、BU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人类胚胎染色体分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102例自然流产胚胎绒毛染色体数目,将自然流产胚胎分为染色体数目正常组和异常组,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胚胎绒毛组织中MAD2、BUB1 mRNA和蛋白质相对表达水平。结果:①102例自然流产胚胎中检出染色体数目异常50例(49.02%),其中多倍体9例、非整倍体36例、嵌合型5例。②异常组胚胎绒毛中MAD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89±0.19和0.45±0.06,均明显高于正常组(0.80±0.21和0.42±0.08,P<0.05)。③异常组胚胎绒毛中BUB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4±0.23和0.35±0.05,与正常组(0.98±0.25和0.33±0.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MAD2在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组中高表达,延长了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AC)的有丝分裂阻滞持续时间,在保证染色体正确分离、维持基因组稳定方面起重要作用。BUB1是SAC的上游基因,在延长有丝分裂阻滞中不起主要作用,但其正常表达对于SAC发挥功能必不可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胚胎 染色体异常 MAD2 BUB1
原文传递
胶质瘤1p/19q联合缺失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任晓辉 崔向丽 +1 位作者 林松 王忠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781-1784,共4页
目的 研究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胶质瘤中1p/19q的联合缺失情况及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 收集胶质瘤标本127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肿瘤组织标本中1p和19q的缺失状态,统计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胶质瘤组织的1p/19q联合缺失率并应用Logistic回... 目的 研究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胶质瘤中1p/19q的联合缺失情况及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 收集胶质瘤标本127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肿瘤组织标本中1p和19q的缺失状态,统计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胶质瘤组织的1p/19q联合缺失率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联合缺失相关的临床因素.结果 1p/19q联合缺失率为42.52%,其中星形细胞肿瘤、少枝星形细胞肿瘤和少枝胶质细胞肿瘤中1p/19q联合缺失率分别为19.30%、50.00%和80.77%,少枝星形细胞肿瘤和少枝胶质细胞肿瘤的1p/19q联合缺失率显著高于星形细胞肿瘤(P〈0.01),少枝胶质细胞肿瘤的1p/19q联合缺失率高于少枝星形细胞肿瘤(P〈0.05);1p/19q单独缺失率为9.45%,星形细胞肿瘤、少枝星形细胞肿瘤和少枝胶质细胞肿瘤的1p/19q单独缺失率分别为12.28%、11.36%和0.1p/19q联合缺失与年龄、性别和病理级别的相关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胶质瘤中,联合缺失是染色体1p和19q最常见的缺失形式,并且与少枝胶质细胞成分密切相关,在胶质瘤的病理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H 染色体1p 染色体19q 杂合性缺失 胶质瘤
原文传递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伴t(3;21)(q26;q22)染色体易位受累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旭平 张美荣 +4 位作者 代芸 张莉 李睿 郝玉书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变伴 t(3;21)(q26;q22)的受累基因。方法对1例 CML AML 变伴 t(3;21)(q26;q22)患者细胞间期和中期分裂相细胞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 AML1和 bcr/abl 基因重排,RT-PCR 联合序...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变伴 t(3;21)(q26;q22)的受累基因。方法对1例 CML AML 变伴 t(3;21)(q26;q22)患者细胞间期和中期分裂相细胞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 AML1和 bcr/abl 基因重排,RT-PCR 联合序列分析检测 t(3;21)(q26;q22)受累基因。结果 der(3)和 der(21)染色体上均检测到 AML1基因杂交信号,AML1-MDS1-Evil、AML1-MDS1、AML1-EAP 及 Evi1基因均表达,未见 AML1-Evi1融合基因表达,AML1-MDS1-Evi1基因表达水平是 AML1-MDS1、AML1-EAP 表达水平的1.58和1.54倍,患者 Evi1基因表达水平是 HEL 细胞系 Evi1表达水平的2.71倍。结论 t(3;21)(q26;q22)导致形成 AML1-MDS1-Evi1、AML1-MDS1融合基因及 Evi1基因激活,这些继发的分子遗传学异常是 CML 急性变伴 t(3;21)(q26;q22)患者急变发生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急变期 染色体易位 基因 AML1 基因 Evi1
原文传递
1号染色体克隆性异常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发生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蔚 顾健 +3 位作者 王红 马莉 汪中强 倪军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2年第6期353-355,共3页
目的分析1号染色体克隆性异常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发生频率、类型,并了解其临床和生物学意义。方法对25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细胞遗传学R显带核型分析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累及1号染色体的异常核型及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复习。结... 目的分析1号染色体克隆性异常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发生频率、类型,并了解其临床和生物学意义。方法对25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细胞遗传学R显带核型分析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累及1号染色体的异常核型及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256例中涉及1号染色体异常的恶性血液病25例(9.8%),分别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2、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M2、骨髓增生异常综全征(MDS)、多发性骨髓瘤(MM)、淋巴瘤骨髓浸润、慢性粒细胞加速急变期、浆细胞白血病、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1号染色体与其他染色体之间易位11例,其中t(1;19)3例,t(1;14)2例,1号染色体部分增加或缺失7例,增加1条完整或部分缺失的1号染色体7例,1q等臂染色体3例。t(1;19)见于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t(1;14)见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随访涉及1号染色体异常的20例患者,临床疗效差,生存期短。结论发生1号染色体克隆性异常的恶性血液病主要见于急性白血病、MDS、MM,非特异性的异常多见,特异性的异常主要是与其他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和1q三体。具有重现性的异常有t(1;19)、t(1;14),均与白血病免疫表型相关;而1q三体和1q21扩增分别对MDS和MM的治疗、预后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R显带 1号染色体
原文传递
1号染色体次缢痕增加对男性生殖的影响
11
作者 赵飞 谷小乐 +3 位作者 杨斯桀 解洪强 张为民 高选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03-206,211,共5页
目的分析男性不育患者1号染色体次缢痕增加(1qh+)与精液参数的关系,探讨其对生殖的影响,为男性不育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7-01-2021-07-01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就诊的男性,以染色体核型为46,XY,1qh+的不育男性为病例... 目的分析男性不育患者1号染色体次缢痕增加(1qh+)与精液参数的关系,探讨其对生殖的影响,为男性不育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7-01-2021-07-01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就诊的男性,以染色体核型为46,XY,1qh+的不育男性为病例组(n=528),健康体检且染色体核型为46,XY的男性为对照组(n=1000),实验室信息系统导出数据进行筛查统计,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分析2组间精液各参数。结果2组间精液量病例组[3.5(2.5,4.5)mL]和对照组[3.5(2.7,4.5)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262393,P=0.845;精子浓度病例组[39.35(22.4,65.5)×10^(6)mL^(-1)]和对照组[39(20.6,62.8)×10^(6)mL^(-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255592,P=0.305;精子总数病例组[121.3(56.5,220.3)×10^(6)]和对照组[135.6(66.7,217.6)×1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275211,P=0.172;2组间精子总活力病例组[45.7(10.8,65.9)%]和对照组[49.3(30.1,6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89098,P=0.002;前向运动精子比例(PR)病例组[35.7(13.3,52.0)%]和对照组[37.75(22.3,5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82779,P=0.022,且病例组精子总活力及PR比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男性1qh+会显著降低精子活力(尤其是PR),从而影响精液质量,进而影响男性的生殖,遇此类患者应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染色体多态性 精液参数 1号染色体次缢痕增加
原文传递
4例伴der(1;7)(q10;p1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室分析
12
作者 王艳平 田敏 +2 位作者 郑鹏 石雪艳 王静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7期1089-1092,1106,共5页
目的:探讨伴特征性der(1;7)(q10;p10)染色体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骨髓细胞24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利用G显带的方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MDS相关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伴特征性der(1;7)(q10;p10)染色体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骨髓细胞24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利用G显带的方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MDS相关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4例患者多数为中老年男性(3/4),血小板计数低(中位数33×10^(9)/L),病态造血细胞发育异常1~2系;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2例单纯der(1;7)(q10;p10)异常,1例附加+8,1例复杂异常核型附加del(3q)和+8;FISH均有D7S486基因位点缺失,2例CEP8基因位点多个拷贝;随访3例患者死亡,1例失访,单纯der(1;7)(q10;p10)异常患者生存期27个月,1例附加+8患者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总生存期达到9年余,1例复杂核型患者生存期14个月。结论:伴der(1;7)(q10;p10)染色体异常的MDS患者具有某些独特的临床特点,如中老年男性居多、血小板计数低、三系病态造血少。伴单纯der(1;7)(q10;p10)患者预后中等,附加+8预后不受影响,复杂异常核型预后差,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乏是一种好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der(1 7)(q10 p1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预后
下载PDF
柱穗山羊草2C染色体诱发中国春小麦背景中黑麦1R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施芳 刘坤凡 +1 位作者 远藤隆 王道文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7-494,共8页
当柱穗山羊草(AegilopscylindricaHost.)2C染色体单体添加到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和以中国春为背景的派生系时,减数分裂时,不含2C染色体的配子会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为了制备一套黑麦1R染色体缺失系以用于定位黑麦1R染色体上的控制重要... 当柱穗山羊草(AegilopscylindricaHost.)2C染色体单体添加到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和以中国春为背景的派生系时,减数分裂时,不含2C染色体的配子会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为了制备一套黑麦1R染色体缺失系以用于定位黑麦1R染色体上的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把一条2C染色体导入到小黑麦1R二体附加系(21″+1R″)中,然后让这些个体(21″+1R″+2C′,2n=45)自交,以便产生1R染色体结构变异体。实验共检测了345粒F2种子,83粒种子带有结构变异的黑麦1R染色体(24.1%)。通过C分带和原位杂交检测,对来自于23株F2的46个F3植株所带有的异常1R染色体进行了归类:其中1RL端体为39.1%,1RL等臂染色体为2.2%,1RL易位系为32.6%。1RS端体为4.3%,1RS等臂染色体为4.3%,切点在长臂上的缺失体为2.2%。在6.5%的植株中同时含有2种类型的1R染色体结构变异。其余8.7%带有异常1R染色体的个体因为没有原位杂交结果而无法判断是属于哪种类型。已获得的1R结构变异株将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一套可用于定位黑麦1R染色体上重要功能基因的遗传材料。另外,还探讨了综合应用细胞学和分子标记方法鉴定易位染色体中小麦染色体片段的尝试,并对所获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配子染色体 1R染色体 普通小麦 染色体结构变异
下载PDF
中国染色体蛋白质组计划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雪辉 苏纳 +1 位作者 李宗桃 徐平 《生命科学》 CSCD 2016年第9期1054-1066,共13页
人类染色体蛋白质组计划(Chromosome-Centric Human Proteome Project,C-HPP)是由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man Proteome Organization,HUPO)于2010年9月在悉尼召开的第九届国际蛋白质组学大会上正式提出的大型国际合作计划。与生理-病理驱... 人类染色体蛋白质组计划(Chromosome-Centric Human Proteome Project,C-HPP)是由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man Proteome Organization,HUPO)于2010年9月在悉尼召开的第九届国际蛋白质组学大会上正式提出的大型国际合作计划。与生理-病理驱动的人类蛋白质组计划(Biology/Disease-driven HPP,B/D-HPP)相同,C-HPP是人类蛋白质组计划(Human Proteome Project,HPP)的主要工作,将由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士、意大利等17个国家的25个研究团队共同合作,旨在10年内(2012.09—2022.09)完成人类24条染色体和线粒体上蛋白质编码基因产物本身及其修饰产物的检测、验证和确认,注销可能过度注释的编码基因,绘制基因图谱并实现人类基因组的重注释。国内军事医学科学院的贺福初院士和徐平教授、复旦大学的杨芃原教授、华大基因的刘斯奇教授和暨南大学的何庆瑜教授,以及台湾地区的陈玉如教授分别领衔承担了人类第1号、8号、20号和第4号染色体上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研究任务。综述了我国承担的C-HPP工作的策略和进展,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染色体蛋白质组计划 1号染色体 8号染色体 20号染色体 4号染色体
原文传递
1号染色体长臂扩增与多发性骨髓瘤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赛群 胡维新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0-833,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后生发中心浆细胞恶性克隆性增生所致的血液系统疾病。MM细胞具有极强的遗传不稳定性,1号染色体异常是MM患者中最普遍存在的染色体异常,与病人预后差、生存期短有关。本文总结了1q扩增与MM发病...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后生发中心浆细胞恶性克隆性增生所致的血液系统疾病。MM细胞具有极强的遗传不稳定性,1号染色体异常是MM患者中最普遍存在的染色体异常,与病人预后差、生存期短有关。本文总结了1q扩增与MM发病、预后及治疗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MM发病机制及提出新的药物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1号染色体 1q扩增 染色体异常
原文传递
家族性精神分裂症的定量性状与1号染色体的连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贵庆 伍新尧 +7 位作者 李涛 DavidA.Collier 刘协和 冯炳建 邓红 童大跃 李建金 区敬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 探讨家族性精神分裂症的定量性状位点与 1号染色体的分子遗传学关系。方法 在32个家族性精神分裂症家系中 ,选择以下量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状进行定量 ,包括 :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功能全面评定量表、病前分裂样和分裂型特... 目的 探讨家族性精神分裂症的定量性状位点与 1号染色体的分子遗传学关系。方法 在32个家族性精神分裂症家系中 ,选择以下量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状进行定量 ,包括 :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功能全面评定量表、病前分裂样和分裂型特质量表、病前社会适应量表 ,结合 1号染色体上 2 9个DNA多态标记位点的扫描数据 ,进行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在 14 7.6 4 c M位置得到最大 Trad H- E L od值为 1.73、最大 EH H- E L od值为 1.6 5 ,此区域与质量性状连锁分析在 1q2 1- 2 3的峰值区域重叠。结论 提示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在 1q2 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精神分裂症 连锁分析 精神分裂症 定量性状位点 1号染色体 分子遗传学
原文传递
黄花梨1号染色体的显微分离 被引量:1
17
作者 刁英 杨光绪 +1 位作者 王大平 胡中立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1-793,共3页
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酶解黄花梨花药制备染色体标本,从大量减数分裂中期I分裂相中选择分散良好的染色体进行拍照和组型分析,建立核型图。根据核型识别目标1号染色体,应用显微操作系统成功进行单染色体分离。
关键词 黄花梨 1号染色体 显微分离
下载PDF
Gwe改善X射线诱变生成与IL—1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贵贞 路秀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18-320,共3页
Gwe 又名本草九甙,是一种来自中药的有效成份,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本文研究了Gwe改善小鼠X 射线诱变生成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Swiss 小鼠1.5Gy 全身照射后12小时,其骨髓细胞微核千分率、脾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脾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 Gwe 又名本草九甙,是一种来自中药的有效成份,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本文研究了Gwe改善小鼠X 射线诱变生成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Swiss 小鼠1.5Gy 全身照射后12小时,其骨髓细胞微核千分率、脾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脾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率均显著提高,Gwe 连续三天灌胃能使这三项指标均显著降低,其抑制率分别是40.6%、54.1%和29.5%。同时检测了脾细胞生成IL-1能力的变化,照射后12小时脾细胞生成IL-1的能力较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下降。Gwe 能促进脾细胞IL-1的产生用Gwe 处理的X 射线实验组与X 射线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IL-1样物质水平的变化与骨髓细胞微核千分率、脾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变化呈明显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 白细胞介素1 本草九甙
下载PDF
OsRLR4 binds to the OsAUX1 promoter to negatively regulate primary root development in rice 被引量:2
19
作者 Chendong Sun Dongming Li +10 位作者 Zhenyu Gao Lei Gao Lianguang Shang Mei Wang Jiyue Qiao Shilin Ding Chuanyou Li Markus Geisler Dean Jiang Yanhua Qi Qian Qi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18-134,共17页
Root architectur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s that determines rice crop yield. The primary root(PR) absorbs mineral nutrients and provides mechanical support;however,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R e... Root architectur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s that determines rice crop yield. The primary root(PR) absorbs mineral nutrients and provides mechanical support;however,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R elongation remain unclear in rice. Here, the two loss-of-function T-DNA insertion mutants of root length regulator 4(Os RLR4), osrlr4-1 and osrlr4-2 with longer PR, and three Os RLR4 overexpression lines, OE-Os RLR4-1/-2/-3 with shorter PR compared to the wild type/Hwayoung(WT/HY), were identified. Os RLR4 isone of five members of the PRAF subfamily of the regulator chromosome condensation1(RCC1) family.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Os RLR4 from wild and cultivated rice indicated that it is under selective sweeps, suggesting its potential role in domestication. Os RLR4 controls PR development by regulating auxin accumulation in the PR tip and thus the root apical meristem activity. A series of biochemical and genetic analyses demonstrated that Os RLR4 functions directly upstream of the auxin transporter Os AUX1. Moreover, Os RLR4 interacts with the TRITHORAX-like protein Os Trx1 to promote H3 K4 me3 deposition at the Os AUX1 promoter, thus altering its transcription level. This work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cooperation of auxin and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in regulating root architecture and provides a genetic resource for plant architecture br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xin transporter primary root development regulator chromosome condensation 1 RICE root length regulator
原文传递
THE DNase-1 SENSITIVE REGIONS IN GENOMES OF BURKITT' S LYMPHOMA CELLS
20
作者 李桂源 姚开泰 +2 位作者 潘世成 曹利 刘华英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4-20,共7页
This article reported the distribution of DNase-1 sensitive regions in genomes of three Burkitt's lymphoma cell lines, P3HR-1, Raji and Ramos cell lines using a new method of in situ nick translation of chromosome... This article reported the distribution of DNase-1 sensitive regions in genomes of three Burkitt's lymphoma cell lines, P3HR-1, Raji and Ramos cell lines using a new method of in situ nick translation of chromosomes substituted completely by BrdU.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lym locus on chromosomes In three cell lines and the c-myc locus on chromosomes in P3HR-1 were the DNase-1 sensitive regions and found that the rearrangemental sites of chromosomes present in three Burkltt' s lymphoma cell lines were sensitive to DNase-1 digestion, Indicating that c-myc, bcl-1 genes located at the rearrangemental sites and the Blym gene in Burkltt' s lymphoma are the active genes having the capability of ex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bromo-2-deoxyuridine DNase-1 Active gene in situ nick translation of chromosome Burkitt's lymphoma chromosome chromosomal rearrange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