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铬盐厂职工及周围人群体内铬负荷水平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广生 程义斌 +5 位作者 康家琦 刘娅 辛鹏举 金银龙 宋焰超 孙强国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了解某铬盐厂职工及工厂周围人群体内铬负荷水平。[方法]选择职业铬接触工人146人为职业暴露组、铬盐厂周围农村居民103人为环境暴露组、无环境铬污染地区农村居民140人为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随机尿样和空腹静脉血样,... [目的]了解某铬盐厂职工及工厂周围人群体内铬负荷水平。[方法]选择职业铬接触工人146人为职业暴露组、铬盐厂周围农村居民103人为环境暴露组、无环境铬污染地区农村居民140人为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随机尿样和空腹静脉血样,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铬和红细胞铬。[结果]职业暴露组的红细胞铬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尿铬明显高于环境暴露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暴露组红细胞铬和尿铬水平较高,应密切关注其是否引起职业健康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酸盐 铬负荷 尿铬 红细胞铬
原文传递
铬酸盐生产场所铬与铁联合暴露对红细胞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钱琴 王天成 +10 位作者 宋艳双 王丽 李钰慧 余善法 张济 马衍辉 张宁 周敬文 刘岚铮 闫蕾 贾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铬酸盐生产场所铬、铁联合暴露对工人外周血红细胞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008年12月于济南某化工厂选择115名铬酸盐生产工人作为暴露组,选取远离工厂某小区的60名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通过空气滤膜采样,调查各工段铬... 目的探讨铬酸盐生产场所铬、铁联合暴露对工人外周血红细胞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008年12月于济南某化工厂选择115名铬酸盐生产工人作为暴露组,选取远离工厂某小区的60名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通过空气滤膜采样,调查各工段铬、铁的环境浓度。采集研究对象的外周血,进行全血铬、铁、铜含量(以下简称血铬、血铁、血铜)、血清中叶酸、维生素B12含量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检测及相关性分析。结果铬酸盐生产场所各工段空气铬浓度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9.0(10.5)ug/m3,空气铁浓度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11.2(10.1)ug/m3,均高于对照组所在的居民小区[分别为0.1(0.1)、7.2(2.5)ug/m3](P值均〈0.01);暴露组血铬含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15.5(14.1)ug/L,血铁含量为(895.1±90.2)mg/L,与对照组[分别为3.6(2.0)ug/L、(563.7±49.3)m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暴露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血铜含量分别为(6.9±2.5)、(396.4±177.0)、(777.6±103.5)ug/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580±330.8)、(8.1±3.8)、(812.1±94.6)ug/L](P值均〈0.05)。血铬含量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含量相关(r值分别为-0.319和-0.293,P值均〈0.01),血铁含最与血铜含量相关(r=-0.247,P〈0.01),血清维生素B12含量、血铜含量均与MCH、MCV相关(r值分别为-0.223、-0.242、-0.261、-0.292,P值均〈0.01)。结论铬酸盐生产各工段存在铬、铁的联合暴露,铬可能通过影响叶酸和维生素B12代谢、铁可能通过影响铜代谢,对机体红细胞代谢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酸盐类 红细胞
原文传递
25家电镀企业中铬污染现状和作业者接触情况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旭慧 张轩 +4 位作者 杨章萍 姜彩霞 任晓宾 王强 朱益民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84-586,共3页
目的了解电镀企业铬污染现状和工人铬接触情况,寻找有效的铬接触生物标记物,为铬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杭州市25家使用6价铬的电镀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空气中铬浓度检测,并对157名铬接触工人... 目的了解电镀企业铬污染现状和工人铬接触情况,寻找有效的铬接触生物标记物,为铬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杭州市25家使用6价铬的电镀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空气中铬浓度检测,并对157名铬接触工人和93名非接触工人进行健康调查和体内红细胞中铬含量检测。结果车间空气中6价铬短时间接触浓度中位数为0.06mg/m。,范围0.01(检出限)-0.53mg/m^3,合格率89.4%;其中超标岗位均为电镀岗位,中位数0.10mg/m^3,范围0.01(检出限)-0.53mg/m^3,合格率76.3%。铬接触工人红细胞内铬含量的中位数为4.41(2.50-5.29)μg,L,显著高于对照人群[1.54(0.61-2.98)μg,L,P〈O.01)。按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分层后,除了小于30岁的人群(P=0.11),其余各层内两组间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接触工人中,吸烟者红细胞内铬含量[4.98(2.90.6.37)μg/L】明显高于不吸烟的人群【3.58(2.25-4.4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杭州市电镀作业环境中存在6价铬污染,电镀作业工人体内铬负荷显著高于对照人群。应降低作业环境中铬浓度,加强工人个体防护,降低6价铬对工人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作业 铬污染 红细胞铬含量
原文传递
佛山市12家电镀企业空气中6价铬含量和作业者接触情况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惠玲 温文峰 +1 位作者 杜健芳 魏志达 《中国民康医学》 2014年第23期86-87,119,共3页
目的:探究电镀企业中铬污染现状和作业者接触情况,为下一步采取治理措施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选取佛山市12家使用六价铬的电镀企业,测定车间空气铬酸雾浓度;对70名车间作业工人和60例非接触作业人员进行了红细胞铬含量的测定,并进行职... 目的:探究电镀企业中铬污染现状和作业者接触情况,为下一步采取治理措施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选取佛山市12家使用六价铬的电镀企业,测定车间空气铬酸雾浓度;对70名车间作业工人和60例非接触作业人员进行了红细胞铬含量的测定,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电镀企业的车间内空气铬酸雾平均浓度为0.033(0.01~0.062)mg/m3;车间作业工人的红细胞铬含量为(5.18±2.37)μg/L,显著高于非接触作业人员的(0.53±0.15)μg/L,P<0.01。结论:佛山市电镀企业车间中铬含量存在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电镀作业工人体内铬负荷显著高于非接触作业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污染 红细胞铬含量 电镀企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