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池洋 刘俊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6-18,共3页
利用 L evenberg-Marquardt算法改进的 BP神经网络 ,通过分子结构参数 ,同时对烷基吡啶在非极性固定液 SE-30和极性固定液 PEG-15 0 0柱上的保留指数进行预测 。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气相色谱 保留指数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烷量吡啶 参数预测 分子结构
下载PDF
改进的BP网络用于气相色谱保留指数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睿 高守国 相秉仁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13-114,共2页
改进了BP神经网络的学习速率算法 ,并运用改进后的BP网络 ,通过分子结构参数 ,同时对烷基吡啶在非极性固定液SE 30和极性固定液PEG 1 50 0柱上的保留指数进行预测 ,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保留指数 分子连接性指数 烷基吡啶
原文传递
气相色谱程序升温和等温保留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田晶 李宗芳 +1 位作者 王宏娟 徐秀梅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76-78,共3页
通过对7种物质在不同程升速率下的程升保留指数及各温度下的等温保留指数的测定,发现程序升温的流出温度与相应的等温温度之差(θr-θe)与程升速率(r)有关,并得到PEG20M极性交联毛细管色谱柱上二者的关系曲线,该曲... 通过对7种物质在不同程升速率下的程升保留指数及各温度下的等温保留指数的测定,发现程序升温的流出温度与相应的等温温度之差(θr-θe)与程升速率(r)有关,并得到PEG20M极性交联毛细管色谱柱上二者的关系曲线,该曲线可用于程序升温保留指数的预测。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保留指数 程序升温
下载PDF
气相色谱程序升温保留指数的预测
4
作者 田晶 翟滨 +1 位作者 徐龙权 徐凤姿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66-268,共3页
利用作者得到的程序升温流出温度和相应的等温温度之差与程序升温速率的关系 ,得到聚乙二醇涂渍毛细管柱上二者关系呈线性 ,并对 6种物质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进行预测 ,预测效果好、精度高 ;并得到了该曲线的关系式。其结果与聚乙二醇交联... 利用作者得到的程序升温流出温度和相应的等温温度之差与程序升温速率的关系 ,得到聚乙二醇涂渍毛细管柱上二者关系呈线性 ,并对 6种物质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进行预测 ,预测效果好、精度高 ;并得到了该曲线的关系式。其结果与聚乙二醇交联柱关系曲线的斜率和截距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保留指数 程序升温 保留值 预测
下载PDF
神经网络与结构编码法预测直馏汽油色谱保留指数
5
作者 刘伟 刘赞 王玲玲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26-28,共3页
对直馏汽油中的单体烃的分子结构进行了数字编码,并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构造了直馏汽油中单体烃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与其分子结构的非线性相关模型,神经网络结构为3层,隐含层节点为7个,有15个输入,对应单体烃的15位数字编码,1... 对直馏汽油中的单体烃的分子结构进行了数字编码,并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构造了直馏汽油中单体烃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与其分子结构的非线性相关模型,神经网络结构为3层,隐含层节点为7个,有15个输入,对应单体烃的15位数字编码,1个输出,对应气相色谱保留指数.预测结果表明,由误差反传算法所得的相关系数和标准偏差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结构编码法 直馏汽油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 BP学习算法
下载PDF
不同品种和花期茶树花挥发性物质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39
6
作者 曾亮 傅丽亚 +2 位作者 罗理勇 马梦君 黎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88-93,共6页
以四川小叶种(群体)、福鼎大白、福安大白、福选9号、金观音和梅占6个茶树品种的花瓣露白和完全展开2个花期的茶树花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保留指数的方式对供试的12个茶树花样品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 以四川小叶种(群体)、福鼎大白、福安大白、福选9号、金观音和梅占6个茶树品种的花瓣露白和完全展开2个花期的茶树花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保留指数的方式对供试的12个茶树花样品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茶树花香型进行判定、区分和聚集。结果表明: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得到茶树花富含56个挥发性物质;对56个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可简化为6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5.55%,可反映样品的大部分信息;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将12个茶树花样品分为2类:花期Ⅰ和Ⅱ的梅占、花期Ⅱ的四川群体种、花期Ⅱ的金观音归为1个集群;另8个样品归为1个集群。聚集在一起的茶树花样品香型相似,相似香型的茶树花可为原材料的混合采集及后期的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花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保留指数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MAE-SAFE-GC-MS法分析道口烧鸡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35
7
作者 张逸君 郑福平 +6 位作者 张玉玉 陈海涛 黄明泉 谢建春 刘南南 范婷婷 孙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30-134,共5页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耦合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对道口烧鸡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结合保留指数定性分析道口烧鸡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98种化合物,包括11种醇、17种醛、9种酮、11种含氮、含硫及杂环化合物、3种酸、5种酯、4...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耦合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对道口烧鸡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结合保留指数定性分析道口烧鸡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98种化合物,包括11种醇、17种醛、9种酮、11种含氮、含硫及杂环化合物、3种酸、5种酯、4种醚、36种烃和2种酚。可能对道口烧鸡特征香气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有4-萜烯醇、糠醇、肉桂醇、己醛、苯甲醛、反-2-癸烯醛、2,4-癸二烯醛、大茴香醛、肉桂醛、丁香酚、茴香脑、肉豆蔻醚、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4-吡喃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口烧鸡 微波辅助萃取耦合溶剂辅助风味蒸发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保留指数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SAFE-GC-MS分析酸牛奶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34
8
作者 刘南南 郑福平 +6 位作者 张玉玉 范婷婷 黄明泉 陈海涛 刘玉平 谢建春 孙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50-153,共4页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萃取原味酸牛奶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保留指数、标准品对照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加邻二氯苯作内标定量,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2种,其中酸12种、醛2种、酮5种、醇2种、酯3...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萃取原味酸牛奶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保留指数、标准品对照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加邻二氯苯作内标定量,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2种,其中酸12种、醛2种、酮5种、醇2种、酯3种、内酯2种、烯烃4种、烷烃17种、其他5种。其中,对酸牛奶风味影响较大的可能有乙酸、丁酸、己酸、辛酸、癸酸、9-癸稀酸、乙偶姻、2-壬酮、2-十一酮、壬醛、香兰素、3-甲基-2-丁烯-1-醇、十六硫醇、丁位癸内酯、丁位十二内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牛奶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保留指数 标准品
下载PDF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传统锦州虾酱中挥发性物质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莹 吕欣然 +6 位作者 马欢欢 缪璐欢 杜静芳 白凤翎 徐永霞 季广仁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0-216,共7页
传统锦州虾酱是以白虾和乌虾为原料,在高盐条件下经长时间发酵形成海产风味食品。采用HP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方法分析虾酱中的挥发性物质,并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从DVB/PDMS、CAR/PDMS和DVB/CAR/PDMS筛选出最佳萃取头,同时采用正交... 传统锦州虾酱是以白虾和乌虾为原料,在高盐条件下经长时间发酵形成海产风味食品。采用HP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方法分析虾酱中的挥发性物质,并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从DVB/PDMS、CAR/PDMS和DVB/CAR/PDMS筛选出最佳萃取头,同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SPME参数条件,确定适宜萃取条件为75μm CAR/PDMS萃取头,样品质量为5.0 g,萃取温度为70℃,萃取时间为50 min。对虾酱的风味物质分析得到44种挥发性物质,分别为醛类、酮类、酯类、酸类、酚类、烷烃类、吡嗪类和其他化合物。其中白虾虾酱主要呈香物质是醛类、吡嗪类和酚类等低阈值化合物,3-甲硫基丙醛、四甲基吡嗪和吲哚可能是白虾虾酱有别于乌虾虾酱的特有风味物质。乌虾虾酱主要呈香物质是醛类、酯类、酸类和酚类等低阈值化合物,酸类化合物是乌虾虾酱有别于白虾虾酱特有的风味物质,酯类化合物也可能是乌虾虾酱中风味物质的增味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锦州虾酱 挥发性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保留指数
下载PDF
顶空静态进样GC-MS分析羌活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7
10
作者 蒋海强 张莹 容蓉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5-738,共4页
目的:建立顶空静态进样快速分析羌活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静态进样技术提取羌活挥发性成分,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结合保留指数双重分析。结果:通过GC-MS及保留指数双重定性,鉴定出羌活中24个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中α-... 目的:建立顶空静态进样快速分析羌活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静态进样技术提取羌活挥发性成分,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结合保留指数双重分析。结果:通过GC-MS及保留指数双重定性,鉴定出羌活中24个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中α-蒎烯、β-蒎烯、3-蒈烯、D-柠檬烯4种成分约占羌活挥发性化学成分的82.6%。结论:顶空静态进样技术结合GC-MS及保留指数定性,可以方便、快捷地提供羌活中挥发性成分的化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活 挥发性成分 顶空静态进样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保留指数
原文传递
GC-O-MS法对酒花中香气活性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露 江伟 +4 位作者 刘玉梅 刘翔 王德良 宋焕禄 刘梦雅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0-644,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HS-SPME-GC-O-MS)联用的方法研究酒花中的香气化合物的组成和风味,并与传统的同时蒸馏萃取、水蒸气蒸馏方法进行比较,定性采用质谱谱库检索结合保留指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得的1号酒...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HS-SPME-GC-O-MS)联用的方法研究酒花中的香气化合物的组成和风味,并与传统的同时蒸馏萃取、水蒸气蒸馏方法进行比较,定性采用质谱谱库检索结合保留指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得的1号酒花中的香气活性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HS-SPME法最为适合,该法共鉴定出71种成分,占总峰面积质量分数的97.93%,以月桂烯、β-石竹烯为主要成分的萜烯类化合物共22种,其质量分数达88.73%,醇类及酯类质量分数分别为1.98%,3.42%。采用该方法对3个不同的酒花品种定性并嗅闻,能够嗅闻到的香气活性成分共计34种,包括碳氢化合物(包括萜烯)类7种,醇(酚)类11种,酯类10种,酮类2种,未知化合物4种。嗅闻结果表明,在1号、2号、3号3种酒花中分别嗅闻到了26,23,16种香气物质,其中重要的香气活性成分为β-香茅醇、β-石竹烯、里那醇、香叶醇、α-萜品醇、β-香茅醇、橙花醇、橙花椒醇、香叶酸甲酯、辛酸甲酯、乙酸香叶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花 香气活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GC-O-MS) 保留指数定性
原文传递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机分析腌渍野韭菜花香成分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郑福平 孙宝国 +3 位作者 刘玉平 谢建春 张文静 彭艺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47-249,共3页
以乙醚为溶剂,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腌渍野韭菜花精油,提取率0.29%。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方法,从腌渍野韭菜花精油中鉴定出37种挥发性成分,占精油总成分的95.75%。主要成分为二甲基三硫醚(28.18%)、二甲基二硫... 以乙醚为溶剂,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腌渍野韭菜花精油,提取率0.29%。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方法,从腌渍野韭菜花精油中鉴定出37种挥发性成分,占精油总成分的95.75%。主要成分为二甲基三硫醚(28.18%)、二甲基二硫醚(18.13%)、甲基丙烯基二硫醚(14.24%)、甲基烯丙基三硫醚(4.89%)、甲基烯丙基二硫醚(3.19%)、甲基甲硫基甲基二硫醚(3.10%)、4-乙烯基愈创木酚(2.93%)、二烯丙基二硫醚(2.71%)、二甲基四硫醚(2.67%)、3-羟基-2-丁酮(2.42%)、2-乙烯基-2-丁烯醛(1.54%)、2,5-二甲基-1,3,4-五硫三环(1.45%)、苯甲醇(1.31%)和甲硫基甲磺酰基甲烷(1.28%)等。其中硫醚和多硫醚类成分11种,相对含量79.99%,是腌渍野韭菜花的特征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渍野韭菜花 精油 同时蒸馏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保留指数
下载PDF
气-质联用结合保留指数分析厚朴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朋 张莹 +2 位作者 吕青涛 容蓉 李峰 《食品与药品》 CAS 2011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厚朴中的挥发性组分。方法水蒸汽蒸馏提取厚朴挥发油并采用气-质联用技术检测分析。结果检出46个组分,通过质谱检索与保留指数结合确认了其中23个组分的结构。含量较高的组分为:β-桉叶醇(29.01%)、α-桉叶醇(26.76%)、γ-桉叶... 目的分析厚朴中的挥发性组分。方法水蒸汽蒸馏提取厚朴挥发油并采用气-质联用技术检测分析。结果检出46个组分,通过质谱检索与保留指数结合确认了其中23个组分的结构。含量较高的组分为:β-桉叶醇(29.01%)、α-桉叶醇(26.76%)、γ-桉叶醇(13.61%)、石竹烯氧化物(5.13%)、葎草烯环氧化物-Ⅱ(2.08%)、β-芹子烯(1.99%)和α-芹子烯(1.69%)等。结论采用质谱结合保留指数分析厚朴中的挥发性成分,可以提高定性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挥发性成分 气-质联用 保留指数 水蒸汽蒸馏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保留指数对比花椒提取物初步分析梁平柚麻味物质的组成成分 被引量:5
14
作者 白小鸣 王华 +4 位作者 曾小峰 谈安群 郭莉 全海慧 陈祖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03-107,共5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醚提取法对梁平柚果肉(干燥和未干燥)、外果皮(干燥和未干燥)及花椒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别测定了5种样品提取物的组分,结合Kovats保留指数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在花椒提取物中鉴定出6种酰胺类化合... 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醚提取法对梁平柚果肉(干燥和未干燥)、外果皮(干燥和未干燥)及花椒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别测定了5种样品提取物的组分,结合Kovats保留指数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在花椒提取物中鉴定出6种酰胺类化合物;在梁平柚的4种样品中,没有检测出酰胺类化合物;通过对鉴定出的化合物的定性分析及查阅相关文献,确定梁平柚中的麻味物质并不是酰胺类化合物,与引起花椒麻味的物质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平柚 花椒 气相色谱-质谱法 保留指数
下载PDF
食品香味物质的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瑞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7-370,共4页
基于分子形状指数(mK)表征20种食品香味物质的分子结构.利用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分别建立食品香味物质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IR)、香味阈值(XT)与mK的二元数学方程,其传统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和0.976、并逐一剔除法的交互检验系数(q2)分... 基于分子形状指数(mK)表征20种食品香味物质的分子结构.利用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分别建立食品香味物质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IR)、香味阈值(XT)与mK的二元数学方程,其传统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和0.976、并逐一剔除法的交互检验系数(q2)分别为0.991和0.684.所建数学模型不仅揭示了影响IR和XT的主要因素,而且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与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香味物质 分子形状指数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 香味阈值 定量构效关系
原文传递
有机磷化合物色谱保留指数的QSRR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艳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19,共4页
计算了41种有机磷化合物的两类结构描述符,其一是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n),其二是量化参数。这些描述符被用于关联有机磷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指数,经多元线性回归的逐步筛选法建立了最佳定量结构-色谱保留(QSRR)模型,所建模型的相关系数达到0.... 计算了41种有机磷化合物的两类结构描述符,其一是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n),其二是量化参数。这些描述符被用于关联有机磷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指数,经多元线性回归的逐步筛选法建立了最佳定量结构-色谱保留(QSRR)模型,所建模型的相关系数达到0.992,用该模型估算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366%。采用内部和外部两种验证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外部预测能力。结果表明拓扑指数联合量化参数能较全面地表征分子的结构特征,有效地揭示化合物色谱保留指数的本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化合物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量化参数 色谱保留指数 定量结构-保留相关
下载PDF
低温富集液液萃取分析苦瓜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3
17
作者 夏兴莉 李琦 +1 位作者 魏远隆 张维冰 《生命科学仪器》 2018年第3期60-65,共6页
本文采用一种新颖的低温富集液液萃取法对苦瓜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的检测技术结合保留指数对苦瓜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共鉴定出酯类物质1种、黄酮类物质... 本文采用一种新颖的低温富集液液萃取法对苦瓜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的检测技术结合保留指数对苦瓜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共鉴定出酯类物质1种、黄酮类物质1种、烯烃类物质2种、醛类物质3种、醇类物质3种、羧酸类物质4种,烷烃类物质10种共24种物质,其中棕榈酸、硬脂酸和十八烯含量较高分别占36.68%、12.82%和13.46%。与常温液液萃取结果相比较,低温条件下共萃取出14种特有物质,包括烷烃类(10.16%)、烯烃类(14.8%)、醛类(2.08%)、醇类(0.51%)、酯类(1.95%)和酸类(49.92%),这些成分大多为高沸点物质。因此,低温萃取可选择性富集难挥发性物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富集液液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保留指数 苦瓜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基于Monte Carlo采样模型集群分析对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关系(QSRR)常用建模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雅雄 景琳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9-197,共9页
本文收集了环烷烃类、环烯烃类、酮类、胺类、醚类、酯类等有机物在固定相角鲨烷和SE-30上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并采用基于Monte Carlo采样的模型集群分析(Monte Carlo sampling model population analysis,MCS MPA)方法进行了定量结构... 本文收集了环烷烃类、环烯烃类、酮类、胺类、醚类、酯类等有机物在固定相角鲨烷和SE-30上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并采用基于Monte Carlo采样的模型集群分析(Monte Carlo sampling model population analysis,MCS MPA)方法进行了定量结构-色谱保留指数相关关系建模方法的比较研究。对于两种固定相上的有机化合物,分别采用不同的分子描述符予以表征,分子描述符的选择基于统计学与遗传算法。采用的建模方法包括多元线性回归(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MLR)、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方法(radial basis func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RBF ANN),通过所建模型预测了独立外部测试样本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本文所研究的数据,SVM回归方法的建模效果优于MLR与RBF ANN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 多元线性回归 支持向量机 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 MONTE Carlo采样模型集群分析
原文传递
高毒性多氯联苯组份的色质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思华 李海峰 +1 位作者 陈正夫 邱德仁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9期33-35,44,共4页
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工业Aroclor混合物中130多个多氯联苯在HP-5毛细管色谱柱上的流出顺序,以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525方法为基础,选择该方法规定测试的8个多氯联苯为标准参比物,计算了对环境危害最大的各多氯联苯的色谱保留指... 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工业Aroclor混合物中130多个多氯联苯在HP-5毛细管色谱柱上的流出顺序,以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525方法为基础,选择该方法规定测试的8个多氯联苯为标准参比物,计算了对环境危害最大的各多氯联苯的色谱保留指数,建立了环境中高毒性多氯联苯保留指数体系,用于环境样品中多氯联苯的个别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多氯联苯 质谱 气相色谱 色质鉴定
下载PDF
GC-O-MS对酒花中香气活性成分的分析
20
作者 江伟 郝建秦 +1 位作者 王德良 张五九 《中外酒业》 2021年第1期5-11,共7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一嗅闻-质谱(HS-SPME-GC-O-MS)联用的方法研究酒花中的香气化合物的组成和风味,并与传统的同时蒸馏萃取、水蒸气蒸馏方法进行比较,定性采用质谱谱库检索结合保留指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测得的1号酒...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一嗅闻-质谱(HS-SPME-GC-O-MS)联用的方法研究酒花中的香气化合物的组成和风味,并与传统的同时蒸馏萃取、水蒸气蒸馏方法进行比较,定性采用质谱谱库检索结合保留指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测得的1号酒花中的香气活性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HS-SPME法最为适合,该法共鉴定出71种成分,占总峰面积质量分数的97.93%,以月桂烯、β-石竹烯为主要成分的萜烯类化合物共22种,其质量分数达88.73%,醇类及酯类质量分数分别为1.98%、3.42%。采用该方法对三个不同的酒花品种定性并嗅闻,能够嗅闻到的香气活性成分共计34种,包括碳氢化合物(包括萜烯)类7种,醇(酚)类11种,酯类10种,酮类2种,未知化合物4种。嗅闻结果表明,在1号.2号、3号三种酒花中分别嗅闻到了26.23.16种香气物质,其中重要的香气活性成分为β一香叶烯、β一石竹烯、里那醇、香叶醇、乙酸香叶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花 香气活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GC-O-MS) 保留指数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