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原酸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翟阳 高樱 赵渤年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095-5099,共5页
绿原酸由咖啡酸与奎尼酸生成的缩酚酸(5-O-咖啡酰奎尼酸),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产生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绿原酸因其丰富的生理和药理作用,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对绿原酸在体内代谢动态规律开展了大量研究,文章... 绿原酸由咖啡酸与奎尼酸生成的缩酚酸(5-O-咖啡酰奎尼酸),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产生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绿原酸因其丰富的生理和药理作用,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对绿原酸在体内代谢动态规律开展了大量研究,文章通过对近十余年的绿原酸药代动力学研究进行总结,对绿原酸的血浆样品预处理、检测方法、绿原酸单体及其中药和复方配伍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行综述,总结研究现状,旨在为绿原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药代动力学 苯丙素类化合物 单体 复方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颠茄片5个指标成分含量及特征图谱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文婷 高杰 +2 位作者 岳超 黄伟 赵维良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54-2159,共6页
目的:建立不同生产企业颠茄片中5个指标成分的含量和专属的颠茄片特征图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Welch X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344 nm柱温30℃。... 目的:建立不同生产企业颠茄片中5个指标成分的含量和专属的颠茄片特征图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Welch X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344 nm柱温30℃。结果:5个指标成分东莨菪苷、绿原酸、山柰素-3-O-半乳糖-(6→1)鼠李糖-7-O-葡萄糖苷、东莨菪内酯和芦丁在含量分析测定条件下,各组分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32.60-978.0、10.00-300.0、31.90-957.0、36.3-1089和10.10-303.0 ng,加样回收率在97.6%-99.7%之间;在特征图谱研究中,以东莨菪内酯为参照峰,标定了16个共有峰,分析的13批颠茄片与共有模式之间有良好的相似性,相似度在0.9以上。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及特征图谱分析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颠茄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茄片 东莨菪苷 绿原酸 山柰素-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苷 东莨菪内酯 芦丁 指标成分 特征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HPLC同时测定复方鱼腥草合剂中绿原酸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含量 被引量:9
3
作者 李锐 黄依玲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鱼腥草合剂中绿原酸、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含量,为中药复方中多成分检测寻求可行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鱼腥草合剂中绿原酸、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含量,为中药复方中多成分检测寻求可行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75 nm。绿原酸、黄芩苷和汉黄芩素与其相邻杂质峰能完全分离。结果绿原酸、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96~39.1μg·ml-1(r=0.9999)、6.25~124.9μg·ml-1(r=0.9999)、0.26~5.24μg·ml-1(r=0.9998)。方法回收率均〉9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排除其他成分的干扰,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绿原酸 黄芩苷 汉黄芩素 复方鱼腥草合剂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绿原酸增强复合益生菌对肉鸡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扶佳欢 高铭坤 +3 位作者 李鹏 赵艺竹 魏翊 呙于明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8-216,共9页
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单独添加复合益生菌或与绿原酸联合使用对肉鸡肠道免疫及菌群结构的影响。将240只体重均一健康的1日龄AA+肉公雏随机分为3个处理,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复合益生菌组、益生菌与绿原酸联合组分别在基础日粮添加1 g/kg复... 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单独添加复合益生菌或与绿原酸联合使用对肉鸡肠道免疫及菌群结构的影响。将240只体重均一健康的1日龄AA+肉公雏随机分为3个处理,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复合益生菌组、益生菌与绿原酸联合组分别在基础日粮添加1 g/kg复合益生菌、1 g/kg复合益生菌+15 mg/kg绿原酸。试验为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益生菌组可降低试验全期耗料增重比(P=0.068)、提高21日龄和42日龄回肠的绒毛高度(P<0.05,P=0.054),上调21日龄回肠MHC-II及42日龄回肠MHC-II、IL-4、IL-10的mRNA表达水平(P<0.05);复合益生菌与绿原酸联合组肉鸡21日龄回肠MHC-II、IL-10及42日龄MHC-II、IL-4、IL-10的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复合益生菌与绿原酸联合组21日龄肉鸡的回肠IL-10和IFN高于复合益生菌组(P<0.05),复合益生菌与绿原酸联合组鸡回肠黏膜sIgA含量高于其他两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益生菌单独或与绿原酸联合使用可提高回肠乳酸菌、降低葡萄球菌属的相对丰度;与复合益生菌组相比,复合益生菌与绿原酸联合组肉鸡回肠瘤胃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更高,肠道菌群之间的共发生关系更密切;回肠瘤胃球菌属的相对丰度与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黏膜sIgA含量、MHC-II、IL-4基因的mRNA水平呈正相关(P<0.05)。可见,日粮单独添加复合益生菌可改善肉鸡肠道菌群结构与免疫功能,降低耗料增重比;绿原酸与复合益生菌联合使用效果优于复合益生菌单独添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复合益生菌 肉鸡 肠道健康
下载PDF
绿原酸的梯度热裂解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苑克花 郭吉兆 +3 位作者 谢复炜 王洪波 丁丽 刘惠民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39,共6页
为准确了解绿原酸的裂解过程,测定了绿原酸的热失重特性,并根据绿原酸的热重曲线和裂解特性将其裂解历程分为10个温度段,采用GC/MS法测定了这10个梯度温度段绿原酸的热裂解产物。结果表明:①绿原酸的热失重至少可分为6个温度段,各阶段... 为准确了解绿原酸的裂解过程,测定了绿原酸的热失重特性,并根据绿原酸的热重曲线和裂解特性将其裂解历程分为10个温度段,采用GC/MS法测定了这10个梯度温度段绿原酸的热裂解产物。结果表明:①绿原酸的热失重至少可分为6个温度段,各阶段的热失重分别为2.94%,0.61%,8.55%,20.29%,34.32%和9.43%;②绿原酸在10个温度段的热裂解产物为:30~120℃,裂解产物是水;120~190℃,没有裂解产物产生;190~260℃,裂解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奎宁内酯类化合物;260~325℃,裂解产物是二氧化碳、苯酚、儿茶酚、对苯二酚和奎宁内酯类化合物、水;325~400℃,与260~325℃相比,新裂解产生了3-羟基苯甲酸、苯甲酸、4-乙基儿茶酚;400~500℃,共检出27种主要组分,包括初级裂解产物和1,3-环戊二烯、呋喃、烷基苯酚、甲基儿茶酚、苯甲酸类、芳香烃和多苯环化合物等二次裂解产物;500~600℃,裂解产物中含量较高的是二氧化碳、水和一氧化碳,其次是苯酚、儿茶酚和3-甲基苯酚;600~700℃,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是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还有少量的苯、甲苯、苯酚和3-甲基苯酚;700~800℃和800~900℃,裂解产物只有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因此,结合热重分析的梯度裂解产物分析能够为研究绿原酸的裂解过程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裂解机理 梯度热裂解 酚类化合物
下载PDF
澳洲青苹加工品质的测定 被引量:4
6
作者 葛含静 仇农学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5-127,共3页
测定了高酸品种澳洲青苹的固形物、有机酸和引起果汁褐变的主要成份——多酚类物质(以绿原酸计),固形物含量比其他品种苹果的平均含量高1.51个百分点,有机酸含量高于其它苹果0.122个百分点,而绿原酸仅为61.82mg/L,远远低于普通苹果(秦冠... 测定了高酸品种澳洲青苹的固形物、有机酸和引起果汁褐变的主要成份——多酚类物质(以绿原酸计),固形物含量比其他品种苹果的平均含量高1.51个百分点,有机酸含量高于其它苹果0.122个百分点,而绿原酸仅为61.82mg/L,远远低于普通苹果(秦冠)的绿原酸含量258.57mg/L。实验表明,澳洲青苹是目前最适合加工浓缩果汁的品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青苹 加工品质 测定 多酚类物质 有机酸含量 主要成份 平均含量 浓缩果汁 固形物 绿原酸 品种 苹果 含量比 分点 褐变
下载PDF
紫薯愈伤组织诱导和培养条件优化及绿原酸类化合物的积累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清兰 上官新晨 +4 位作者 尹忠平 蒋艳 吴少福 陈继光 裴阿淼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69-174,共6页
以紫薯叶片为外植体,通过筛选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建立了紫薯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研究6-苄基氨基嘌呤(6-BA)及萘乙酸(NAA)不同浓度组合对紫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之后分别考察基础培养基MS、1/2MS、B5、WPM、White及NAA、6-BA、2,4-二氯苯... 以紫薯叶片为外植体,通过筛选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建立了紫薯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研究6-苄基氨基嘌呤(6-BA)及萘乙酸(NAA)不同浓度组合对紫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之后分别考察基础培养基MS、1/2MS、B5、WPM、White及NAA、6-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三种激素对紫薯愈伤组织继代生长的影响。确定最适基础培养基后,对激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后再做正交实验。结果表明1/2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1.5 mg/L 6-BA和0.4 mg/L NAA适合紫薯愈伤组织诱导,诱导率为81.82%。MS为优选基础培养基,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的激素配比组合为1.0 mg/L NAA,0.4 mg/L 6-BA,1.0 mg/L 2,4-D。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1.0 mg/L NAA+0.4 mg/L 6-BA+1.0 mg/L 2,4-D+6 g/L琼脂+30 g/L蔗糖,此优化激素条件下愈伤组织的生物量增长倍数为23.46倍,3-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宁酸、4,5-二咖啡酰宁酸三种绿原酸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0.30%、1.91%、1.10%,三者总含量3.31%,因此,通过紫薯愈伤组织培养生产绿原酸类化合物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 愈伤组织 绿原酸类化合物 激素 培养基
下载PDF
复方茵柏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田静 潘旭旺 蒋小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3期555-556,共2页
目的:建立复方茵柏颗粒剂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茵柏颗粒剂中绿原酸含量。样品加50%甲醇,超声提取30min后经处理在以下色谱条件下检测,色谱柱:ZORBAXEclipse-C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 目的:建立复方茵柏颗粒剂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茵柏颗粒剂中绿原酸含量。样品加50%甲醇,超声提取30min后经处理在以下色谱条件下检测,色谱柱:ZORBAXEclipse-C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水(6∶74∶20),流速:0.8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27nm。结果:绿原酸在6~12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7%,RSD为0.86%。结论:此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茵柏颗粒剂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茵柏颗粒
下载PDF
HPLD法测定复方石淋通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洪 张静 +2 位作者 张胜国 高玉梅 王晓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583-4584,4586,共3页
[目的]建立复方石淋通胶囊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色谱柱为ZORBAXSB-C18(5μm,4.6mm×250.0m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8∶92,V/V),流速为1.2ml/min,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绿原酸在0.04~0.08μg/m... [目的]建立复方石淋通胶囊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色谱柱为ZORBAXSB-C18(5μm,4.6mm×250.0m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8∶92,V/V),流速为1.2ml/min,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绿原酸在0.04~0.08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101.7%,RSD值为1.88%(n=6)。[结论]高效液相法测定复方石淋通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精密度高、专属性强,可以作为复方石淋通胶囊的含量测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绿原酸 含量测定 复方石淋通胶囊
下载PDF
乙二胺-β-环糊精对绿原酸的稳定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红娟 尚琦 +1 位作者 吴芳霞 陈小平 《海峡药学》 2018年第10期18-20,共3页
目的制备绿原酸的乙二胺-β-环糊精包合物,考察其中绿原酸的化学稳定性。方法以乙二胺-β-环糊精对绿原酸进行包合,优选包合条件,并比较绿原酸及其三种包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结果乙二胺-β-环糊精包合绿原酸的优化条件是溶剂为40%... 目的制备绿原酸的乙二胺-β-环糊精包合物,考察其中绿原酸的化学稳定性。方法以乙二胺-β-环糊精对绿原酸进行包合,优选包合条件,并比较绿原酸及其三种包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结果乙二胺-β-环糊精包合绿原酸的优化条件是溶剂为40%乙醇溶液,温度为25℃,搅拌时间为3h;其中绿原酸的水溶液稳定性优于其他包合物。结论乙二胺-β-环糊精包合技术可为改进绿原酸液体制剂稳定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乙二胺-β-环糊精 包合物 化学稳定性
下载PDF
向日葵叶绿茶复合饮料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彩芬 许海阔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5年第5期19-23,共5页
以超纯水为溶剂,以向日葵叶中绿原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从新鲜向日葵叶中提取绿原酸,研究颗粒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提取温度对向日葵叶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物料粒度100目、料液比1∶50、提取温度7... 以超纯水为溶剂,以向日葵叶中绿原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从新鲜向日葵叶中提取绿原酸,研究颗粒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提取温度对向日葵叶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物料粒度100目、料液比1∶50、提取温度70℃、浸提时间20min。以最佳工艺提取得到的富含绿原酸向日葵叶汁和绿茶汁为主要原料,添加白砂糖、柠檬酸和食用香精等制备复合饮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绿原酸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富含绿原酸向日葵叶汁与绿茶汁的体积比为1∶2、白砂糖添加量为4%,柠檬酸添加量0.2%,食用香精添加量0.03%,此时,效果最佳,口感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叶 绿茶 绿原酸 复合 饮料 开发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复方鼻咽洗剂中绿原酸的含量
12
作者 黄小玲 彭解人 +1 位作者 梁象逢 卢日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8Z期88-90,共3页
目的:建立复方鼻咽洗剂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150mm×4.6mm,5μm),柱温40℃,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绿原酸的... 目的:建立复方鼻咽洗剂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150mm×4.6mm,5μm),柱温40℃,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绿原酸的回归方程为Y=2468778.0082X+2128.1393,相关系数r=0.9996,线性范围0.04-0.40μg,平均回收率为99.75%,RSD=1.82%(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性强,可作为复方鼻咽洗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鼻咽洗剂 绿原酸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制剂中绿原酸和黄芩苷
13
作者 陈雄泉 李来生 杨汉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47-649,652,共4页
建立同时测定双黄连制剂中绿原酸(CGA)和黄芩苷(BCL)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梯度洗脱,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_(18)(3.9 mm×150 mm,5μm)柱,以甲醇-0.06 mol·L^(-1)磷酸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320... 建立同时测定双黄连制剂中绿原酸(CGA)和黄芩苷(BCL)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梯度洗脱,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_(18)(3.9 mm×150 mm,5μm)柱,以甲醇-0.06 mol·L^(-1)磷酸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320 nm。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1.72~137.6 mg·L^(-1),回归方程y=-28 900.12+23 036.71 x(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5.8%,相对标准偏差为3.53%(n=7);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3.35~267.9 mg·L^(-1),回归方程y= 19 940.40+13 564.15 x(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3%,相对标准偏差为2.85%(n=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梯度淋洗 绿原酸 双黄连制剂 黄芩苷
下载PDF
RP-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明目胶囊中绿原酸和秦皮甲素的含量
14
作者 张莹 李丽 +1 位作者 周军 孙晓莉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0-892,共3页
目的:建立复方明目胶囊中绿原酸和秦皮甲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ZORBAX~C_(18)(4.6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 pH=4.5)(8:9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 nm,流速0.8 mL·min^(... 目的:建立复方明目胶囊中绿原酸和秦皮甲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ZORBAX~C_(18)(4.6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 pH=4.5)(8:9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 nm,流速0.8 mL·min^(-1),柱温25%。结果:绿原酸在1.0~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绿原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RSD 为0.9%(n=5);秦皮甲素在1.60~12.3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秦皮甲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RSD 为1.2%(n=5)。结论:本方法可靠性高,准确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复方明目胶囊中绿原酸和秦皮甲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秦皮甲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明目胶囊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延雪 杨立志 苏玉娟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17∶83∶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4 nm,柱温为30℃。结果绿原酸质量浓度在7.28...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17∶83∶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4 nm,柱温为30℃。结果绿原酸质量浓度在7.28~72.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6.79%,RSD为1.1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芩兰口服液中绿原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复方芩兰口服液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清热凉血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正翔 任荣 +1 位作者 李彬 李培凡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96-999,共4页
目的 建立清热凉血颗粒的制备方法。方法 对水溶性成分 ,以绿原酸和浸膏收率为指标 ;对醇溶性成分丹皮酚制备 β-环糊精包合物 ,以收率和包合率为指标 ,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 水溶性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为用 8倍量水 ,每次... 目的 建立清热凉血颗粒的制备方法。方法 对水溶性成分 ,以绿原酸和浸膏收率为指标 ;对醇溶性成分丹皮酚制备 β-环糊精包合物 ,以收率和包合率为指标 ,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 水溶性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为用 8倍量水 ,每次提取 2次 ,共提取 3次。最佳包合工艺为β- CD与丹皮酚配比为 10∶ 1,包合温度为 5 0℃ ,包合时间为 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凉血颗粒 绿原酸 丹皮酚 Β-环糊精包合物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