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灯盏花素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的制备与释药机制考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彦青 张明春 +1 位作者 解军波 戚务勤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75-1976,共2页
目的考察灯盏花素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的制备工艺和释药机制。方法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灯盏花素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采用常用模型拟合探讨其药物释放机制。结果所得微囊的制备工艺简单,大小均匀,载药量大且药物含量均匀。结论利用复凝... 目的考察灯盏花素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的制备工艺和释药机制。方法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灯盏花素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采用常用模型拟合探讨其药物释放机制。结果所得微囊的制备工艺简单,大小均匀,载药量大且药物含量均匀。结论利用复凝聚法制备灯盏花素海藻酸钙微囊方法简单,药物释放机制为骨架溶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制备工艺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 释药机制
下载PDF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作为口服控释制剂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石晓丽 徐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13-114,共2页
壳聚糖与海藻酸钠通过聚电解质络合反应制备成壳聚糖 /海藻酸钠微囊 ,其粒径为 1mm左右。以干扰素为模型药物 ,其包封率达 90 %以上。同时还研究了在不同 pH条件下 ,干扰素的控制释放情况。结果表明 :微囊在模拟胃液 (pH 1.0 )中 3h的... 壳聚糖与海藻酸钠通过聚电解质络合反应制备成壳聚糖 /海藻酸钠微囊 ,其粒径为 1mm左右。以干扰素为模型药物 ,其包封率达 90 %以上。同时还研究了在不同 pH条件下 ,干扰素的控制释放情况。结果表明 :微囊在模拟胃液 (pH 1.0 )中 3h的药物释率仅为≤ 5 % ,但在模拟肠液 (pH 7.4 )中 3h ,80 %~ 90 %的药物被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 干扰素 包封率 控制释放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癸氧喹酯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中药物含量 被引量:1
3
作者 鄂伟 张启迪 +3 位作者 王君玮 曲志娜 赵思俊 邹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86-1489,共4页
建立癸氧喹酯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中癸氧喹酯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破囊液(0.2 mol/L NaHCO3和0.06 mol/L Na3C6H5O7·2H2O,pH=7.8~8.2)对癸氧喹酯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进行破囊,破囊后用甲醇和三氯甲烷混合溶液(4∶1)超声提取癸... 建立癸氧喹酯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中癸氧喹酯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破囊液(0.2 mol/L NaHCO3和0.06 mol/L Na3C6H5O7·2H2O,pH=7.8~8.2)对癸氧喹酯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进行破囊,破囊后用甲醇和三氯甲烷混合溶液(4∶1)超声提取癸氧喹酯。HPLC检测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80A Extend-C18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7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表明,所采取的破囊方法破解效率高,微囊破解完全。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表明,癸氧喹酯浓度在0.05~10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61.768X+2.8814,R2=0.9996。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等特点,适合癸氧喹酯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中药物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癸氧喹酯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
下载PDF
猪脾转移因子微囊的制备及其活性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符华林 唐文 +3 位作者 黄平全 金超 胡俊 邓凤英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7,共5页
为了提高转移因子的稳定性,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囊材,采用乳化外部凝胶法制备猪脾转移因子微囊,并检测了其粒径大小、包封率、载药量等性质;通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试验和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检测转移因子微囊的药理活性。结果显示,... 为了提高转移因子的稳定性,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囊材,采用乳化外部凝胶法制备猪脾转移因子微囊,并检测了其粒径大小、包封率、载药量等性质;通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试验和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检测转移因子微囊的药理活性。结果显示,转移因子微囊呈类圆形,平均粒径为11.05μm,包封率为60.8%,载药量11.60mg/g;转移因子微囊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迟发型超敏反应的能力,效果优于转移因子。结果表明,该制备工艺简单,转移因子微囊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因子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 乳化外部凝胶法 巨噬细胞吞噬试验 迟发型超敏反应
原文传递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对蛋白质控制释放的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舒晓正 朱康杰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23-426,430,共5页
采用乳化法制备了可注射用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 其粒径小于200 μm ,且具有相对较窄的近似高斯分布。牛血清白蛋白作为模型药物在微囊中的包埋率可超过50 % 。通过壳聚糖在海藻酸钠微囊表面的复合,牛血清白蛋白从微囊中的... 采用乳化法制备了可注射用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 其粒径小于200 μm ,且具有相对较窄的近似高斯分布。牛血清白蛋白作为模型药物在微囊中的包埋率可超过50 % 。通过壳聚糖在海藻酸钠微囊表面的复合,牛血清白蛋白从微囊中的持续释放时间从几个小时延长到半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海藻酸钠 微囊 药物控释材料 蛋白质
下载PDF
ACA液芯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朱敏莉 薛伟明 +2 位作者 赵彬然 刘博 谢晓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4-129,共6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制备具有较好机械强度的海藻酸盐-壳聚糖-海藻酸盐(ACA)液芯微胶囊。首先,通过Plackett-Burman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筛选出有显著效应的壳聚糖浓度、壳聚糖溶液pH值和柠檬酸钠溶液pH值3个因素;其...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制备具有较好机械强度的海藻酸盐-壳聚糖-海藻酸盐(ACA)液芯微胶囊。首先,通过Plackett-Burman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筛选出有显著效应的壳聚糖浓度、壳聚糖溶液pH值和柠檬酸钠溶液pH值3个因素;其次,采用最陡爬坡实验接近具有最好膜强度的中心点区域;最后由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条件。在优化工艺条件下验证膜的机械强度,膨胀率-14.62%与优化结果-15.41%接近,优化结果与实际情况较好吻合。在优化条件基础上进行传质性能和细胞生长特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ACA液芯微胶囊比ACA固芯微胶囊具有更好的传质特性,将ACA液芯微胶囊进行细胞包埋,液芯微胶囊较固芯微胶囊具有更高的细胞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盐-壳聚糖-海藻酸盐微胶囊 液芯 优化 响应面 Plackett-Burman法
下载PDF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对葡萄多酚控制释放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峻 吉伟之 +1 位作者 陈晓云 齐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2-104,共3页
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包理法制备葡萄多酚微胶囊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微胶囊在模拟胃液和肠液环境中的控制释放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对微胶囊的包埋率影响最大;在pH6.0的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比pH5.0时制备的微胶囊对葡萄多酚具有更... 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包理法制备葡萄多酚微胶囊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微胶囊在模拟胃液和肠液环境中的控制释放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对微胶囊的包埋率影响最大;在pH6.0的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比pH5.0时制备的微胶囊对葡萄多酚具有更好的控释效果;被包埋物分子量越大,持续释放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海藻酸钠包理法 葡萄多酚 微胶囊 制备工艺 控制释放
下载PDF
壳聚糖-海藻酸钠包被猪血红蛋白微囊的制备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军 张继娟 +1 位作者 赵兴娟 余艳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239-242,共4页
采用乳化凝胶法研制壳聚糖-海藻酸钠包被的猪血红蛋白微囊.结果表明:壳聚糖-海藻酸钠-血红蛋白微囊具有较佳的形态和较小的粒径,平均粒径1μm,且具有相对较窄的高斯分布;血红蛋白在微囊中包埋率超过90%,从微囊中持续释放时间达1个月以上... 采用乳化凝胶法研制壳聚糖-海藻酸钠包被的猪血红蛋白微囊.结果表明:壳聚糖-海藻酸钠-血红蛋白微囊具有较佳的形态和较小的粒径,平均粒径1μm,且具有相对较窄的高斯分布;血红蛋白在微囊中包埋率超过90%,从微囊中持续释放时间达1个月以上.壳聚糖-海藻酸钠-血红蛋白微囊有望成为可供静脉注射用的具有缓释作用的人工携氧治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聚糖-海藻酸钠微囊 血红蛋白 血液代用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