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6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转型研究:整合框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231
1
作者 曾德麟 蔡家玮 欧阳桃花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76,共14页
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化技术、数字化产品和数字化平台的基础设施为支撑起点,进而引发个人、组织、产业等多个层面变革的过程。数字化转型正在冲击和颠覆已有的技术路径、组织模式和国家战略。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但... 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化技术、数字化产品和数字化平台的基础设施为支撑起点,进而引发个人、组织、产业等多个层面变革的过程。数字化转型正在冲击和颠覆已有的技术路径、组织模式和国家战略。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但数字化转型究竟带来哪些影响和价值尚未得到系统的整合与总结,企业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中的挑战,现有理论也不能给予系统的指导。鉴于此,本文整合已有文献,阐述了数字化技术、产品和平台这些基础设施的产生如何作为数字化转型的起点支撑和推动转型,从个人、组织和产业三个层面探究了转型过程中的多层面变革,从转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归纳了数字化转型的结果,进而提出数字化转型的未来研究方向以及中国情境下的数字化转型应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从数字化转型的起点—过程—结果三方面归纳的数字化转型理论整合框架,不仅有助于系统地梳理数字化转型的知识脉络,推动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发展,还可为我国企业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产品 数字化平台 组织变革 中国情境
原文传递
中国背景下员工建言行为结构及中庸思维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26
2
作者 段锦云 凌斌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85-1197,共13页
企业的自主创新离不开员工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员工建言行为研究因此愈加受到重视。本研究拟探索中国背景下企业员工建言行为的结构(研究一),并检验中国人的典型思维特征-中庸思维与中国背景建言行为的关系(研究二)。研究一通过对长三角地... 企业的自主创新离不开员工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员工建言行为研究因此愈加受到重视。本研究拟探索中国背景下企业员工建言行为的结构(研究一),并检验中国人的典型思维特征-中庸思维与中国背景建言行为的关系(研究二)。研究一通过对长三角地区30名企业员工的访谈提取建言行为关键事件,编制初始问卷,再通过对159名被试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出顾全大局式和自我冒进式两个建言行为维度;另一批159名被试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结构。研究二以278份配对员工为样本,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庸思维与顾全大局式建言存在正相关,与自我冒进式建言存在负相关,且授权对中庸思维与两类建言行为之间关系存在着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背景 建言行为 顾全大局式建言 自我冒进式建言 中庸思维 授权
下载PDF
整合式创新:基于东方智慧的新兴创新范式 被引量:101
3
作者 陈劲 尹西明 梅亮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0,29,共11页
系统回顾了目前各国的创新范式及其不足,结合企业最佳创新实践,首次提出"整合式创新"这一基于东方智慧的全新创新范式,阐述了其定义和概念框架,论述了其内涵,并总结了理论贡献和政策启示。整合式创新是战略视野驱动下的创新范... 系统回顾了目前各国的创新范式及其不足,结合企业最佳创新实践,首次提出"整合式创新"这一基于东方智慧的全新创新范式,阐述了其定义和概念框架,论述了其内涵,并总结了理论贡献和政策启示。整合式创新是战略视野驱动下的创新范式,是战略创新、协同创新、全面创新和开放创新的综合体,体现了中国情境和东方文化的智慧。整合式创新的四个核心要素即"战略""全面""开放"与"协同"相互联系、有机统一。整合式创新是顺应人类文明进化、全球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时代背景的,满足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管理需求和支撑科技强国战略实施的原创性理论范式,也是促进我国企业构建全球创新领导力的实战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式创新 创新范式 创新驱动 中国情境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企业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一个本土化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9
4
作者 苏中兴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9-108,共10页
本文首先对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管理情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企业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研究表明,中国企业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既包含一些以承诺为导向的西方高绩效工作实践,也包含一些以控制为导向的本土人力资源实... 本文首先对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管理情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企业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研究表明,中国企业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既包含一些以承诺为导向的西方高绩效工作实践,也包含一些以控制为导向的本土人力资源实践,这种承诺和控制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中国企业的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还表明,员工竞争流动和纪律管理、结果导向的考核、严格的员工招聘等方面的人力资源实践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非常显著,而员工参与管理、广泛培训、内部劳动力市场、信息分享等典型的西方高绩效工作实践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相对较弱。研究结果说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有效性不能脱离特定的管理情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企业绩效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情境
下载PDF
中国情境中的上下级关系构念研究述评——兼论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的本土贴切性 被引量:90
5
作者 郭晓薇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68,共8页
作为组织动力学的核心课题,上下级关系研究在关系导向和权威导向的中国文化中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也正日益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目前文献对上下级关系的研究存在构念上的分歧,表现为客位构念"领导-成员交换"(Leader-Member Ex... 作为组织动力学的核心课题,上下级关系研究在关系导向和权威导向的中国文化中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也正日益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目前文献对上下级关系的研究存在构念上的分歧,表现为客位构念"领导-成员交换"(Leader-Member Exchange, LMX)和主位构念"上下级关系"(Supervisor-subordinate Guanxi,SSG)的分歧,以及对主位构念SSG的不同界定。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1)中国情境中的上下级关系与LMX所描述的关系在关系形态和交换原则上存在本质差异,故需加强主位构念SSG的研究;(2)现存分歧较大的三种SSG构念各有侧重,有必要建立更具整合性的SSG构念;(3)多维度构念的剖面模型及在此基础上的原型分类适用于建立整合的SSG构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情境 领导—成员交换 上下级关系
下载PDF
创业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9
6
作者 周冬梅 陈雪琳 +1 位作者 杨俊 鲁若愚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6-225,共20页
创业实践因新兴技术驱动的经济社会环境变革而发生了重大变化,涌现出了不少组织和战略理论甚至是创业研究也难以回答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在中国情境下表现得非常突出,但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基于此,本文采用扎根理... 创业实践因新兴技术驱动的经济社会环境变革而发生了重大变化,涌现出了不少组织和战略理论甚至是创业研究也难以回答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在中国情境下表现得非常突出,但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基于此,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编码设计,开展2008~2018年间发表的1842篇国际顶级创业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在描述和评价研究主题发展态势和进展基础上,归纳出以创业前因、创业实施、创业结果与创业情境为体系的创业研究主题框架,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趋势和中国情境下开展创业研究的建议。研究结果对于推动我国创业研究的深化发展并开展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研究 十年进展 文献研究 中国情境
原文传递
话语分析的文化转向:试论建立当代中国话语研究范式的动因、目标和策略 被引量:72
7
作者 施旭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西方的话语分析被引入中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我国社会科学领域陆续有学者提出了学科中存在着照搬西方和文化失语问题。话语分析工作者和教师也应该开始考虑本学科的本土化以及学术的文化多元化问题。从东方文化的角度去揭示... 西方的话语分析被引入中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我国社会科学领域陆续有学者提出了学科中存在着照搬西方和文化失语问题。话语分析工作者和教师也应该开始考虑本学科的本土化以及学术的文化多元化问题。从东方文化的角度去揭示话语分析中西方中心论的倾向及其学术和文化后果,分析建立当代中华文化话语研究新范式的内在原因和动机,并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行动策略。我们有确切的外部原因、真实的内部必要和条件去构建适用于当代中华文化话语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中心论 本土化 中华语境 多元文化 对话
下载PDF
人格研究中国化之思考 被引量:52
8
作者 黄希庭 范蔚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50,共6页
人格研究中国化即人格研究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客观地研究中国人的人格心理与行为,以揭示中国人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发展规律为己任。提升中国的人格研究水平,应该采取正确的研究取向:一是综合化的研究取向,即人格研究要广泛吸取当... 人格研究中国化即人格研究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客观地研究中国人的人格心理与行为,以揭示中国人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发展规律为己任。提升中国的人格研究水平,应该采取正确的研究取向:一是综合化的研究取向,即人格研究要广泛吸取当代心理学各种研究取向之所长,以开放的眼光和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格问题展开研究;二是系统分析的取向,即要以系统整体的观点来指导人格研究,通过对人格系统各要素之间、人格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关系的把握,达到对人格问题的全面认识。当前,我国的人格研究在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健康人格塑造、国民素质提升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人格研究 中国化 研究取向 人才培养 国民素质 心理学
下载PDF
间段均衡理论与中国公共政策的演进逻辑——兰州出租车政策(1982—2012)的变迁考察 被引量:68
9
作者 文宏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0-80,142,共11页
为了研究中国具体公共政策的变迁过程,辨识不同阶段公共政策出台的特定影响因素,运用间断均衡理论这一通常用于研究政策变迁驱动因素的主流思想,综合采取访谈、问卷调查、历史文献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兰州市1982—2012年出租车政策的不同... 为了研究中国具体公共政策的变迁过程,辨识不同阶段公共政策出台的特定影响因素,运用间断均衡理论这一通常用于研究政策变迁驱动因素的主流思想,综合采取访谈、问卷调查、历史文献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兰州市1982—2012年出租车政策的不同阶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梳理和归纳总结,并最大限度地还原政策决策的特定情景。研究发现:在整个兰州市出租车政策变迁的过程中,宏观层面的价值倾向、地方领导班子的态度以及公民的反应,是政策变迁动力的主要因素,具有典型的中国情景。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公共政策的演进逻辑进行进一步阐述,初步实现了间断均衡理论与中国本土体制环境的结合,构筑了间断均衡理论在中国的整体性分析框架。该研究对阐释和验证中国公共政策的演进逻辑,实现间断均衡理论模型的中国化改造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均衡 公共政策 中国情境 出租车
原文传递
包容性领导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57
10
作者 唐宁玉 张凯丽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2-938,共7页
工作场所中的员工多样化使得包容性管理日益受到重视,作为包容性管理核心之一的包容性领导也因此得到广泛关注。鉴于此,首先对包容性和包容性管理进行了回顾;然后,对包容性领导理论、构念、影响因素和作用等进行了深入阐述,并结合中国情... 工作场所中的员工多样化使得包容性管理日益受到重视,作为包容性管理核心之一的包容性领导也因此得到广泛关注。鉴于此,首先对包容性和包容性管理进行了回顾;然后,对包容性领导理论、构念、影响因素和作用等进行了深入阐述,并结合中国情境,进一步提出包容性领导的二维结构及可能测量方式;最后,提出了中国情境下包容性领导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化管理 包容性管理 包容性领导 中国情境
下载PDF
有意义的创新:源起、内涵辨析与启示 被引量:56
11
作者 陈劲 曲冠楠 王璐瑶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54-2063,共10页
创新活动向人类命运总体意义的回归,是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经济社会领域引领重大理论与实践转向的具体体现。批判性回顾了关注社会需求的经典创新范式,提出有意义的创新(meaningful innovation, MI)范式,强调企... 创新活动向人类命运总体意义的回归,是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经济社会领域引领重大理论与实践转向的具体体现。批判性回顾了关注社会需求的经典创新范式,提出有意义的创新(meaningful innovation, MI)范式,强调企业应当主动关注创新意义,以之作为创新过程的先决变量,建立创新意义管理与创新要素组合并行的理论框架。回溯了理论源流,划定了理论边界,构建了理论基础,辨析了相关概念,阐述了内涵结构。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管理创新领域主流的创新理论范式的产生、发展与迭代,为有意义的创新之建立与未来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意义的创新 创新驱动 创新范式 中国情境
原文传递
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真实命题及中国语境 被引量:51
12
作者 龚怡祖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70-76,共7页
大学治理结构的真实命题包括多重涵义:回应"冲突和多元利益"的治理需要,建构能够体现利益相关者组织属性和委托代理关系特点的决策权结构;大学自身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办学利益主体,其"组织剩余"是由社会利益来决定的... 大学治理结构的真实命题包括多重涵义:回应"冲突和多元利益"的治理需要,建构能够体现利益相关者组织属性和委托代理关系特点的决策权结构;大学自身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办学利益主体,其"组织剩余"是由社会利益来决定的公共价值,每一种利益相关者都不应单独地对大学行使控制权;大学治理结构是比管理结构更为基础的制度结构,其根本目的是建立大学决策过程与社会权利主体的合理联系,实现社会价值平衡。大学治理结构的中国语境是:办学体制的变化为政府与高校建立具有委托代理性质的契约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空间;管理体制的变化使大学决策责任骤然加重、决策权处于高度集中状态,风险也随之出现;办学经费筹资结构的变化表明大学的社会基础日益广泛化,其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属性正从模糊走向清晰。我国大学已跨越前治理时期,但向治理阶段迈进必须依靠上层政治权威的推动,才可能突破"制度锁定状态",破解历史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结构 真实命题 中国语境 冲突和多元利益 决策权结构
下载PDF
作为方法的“中国”:构建中国情境的公共管理案例研究 被引量:54
13
作者 侯志阳 张翔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6-136,174,共12页
国内公共管理案例研究长期存在直接套用西方公共管理理论解释中国公共治理实践的"西方固化思维"。为推动中国公共管理案例研究走出"西方固化思维",超越中国公共管理实践,达到一般性的理论概括,本文系统阐述了中国... 国内公共管理案例研究长期存在直接套用西方公共管理理论解释中国公共治理实践的"西方固化思维"。为推动中国公共管理案例研究走出"西方固化思维",超越中国公共管理实践,达到一般性的理论概括,本文系统阐述了中国情境公共管理案例研究的本质及其构建路径。案例研究的实证主义与诠释主义范式为中国情境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中国情境公共管理案例研究的本体论意涵包括:"中国"是公共管理案例研究"好问题"的重要来源;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是理解"中国"的一种方法论;公共管理案例研究的目标是构建公共管理理论的"中国话语"。当前中国公共管理案例研究在议题、应用、价值认知、指导方法和范式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缺憾。中国情境公共管理案例研究的构建路径要从"属于中国"走向"关于中国",具体包括:坚持以"中国问题"为导向;挖掘研究对象的"中国意义";将"中国"作为探询因果机制的边界条件;促进中国研究的主体多元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中国"作为一种方法,从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系统阐述中国情境公共管理案例研究问题构建、理论生产、资料获得、过程分析的中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为方法的“中国” 中国情境 公共管理 案例研究
原文传递
创业拼凑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52
14
作者 邓巍 梁巧转 范培华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5-156,共12页
本文对现有国内外创业拼凑研究进行了回顾,系统梳理了创业拼凑研究中的主要理论视角、测量、前因变量、情境因素和结果效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创业拼凑的新兴议题,主要包括对创业拼凑研究对象的扩展、对创业拼凑有效性边界的探究和对创... 本文对现有国内外创业拼凑研究进行了回顾,系统梳理了创业拼凑研究中的主要理论视角、测量、前因变量、情境因素和结果效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创业拼凑的新兴议题,主要包括对创业拼凑研究对象的扩展、对创业拼凑有效性边界的探究和对创业拼凑的中国情境化研究.最后,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构建了研究框架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拼凑 资源约束 有效性边界 中国情境
下载PDF
中国情境下追随力的内涵、结构与测量 被引量:52
15
作者 周文杰 宋继文 李浩澜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5-363,共9页
在回顾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初步确定了中国情境下追随力的测量题项;随后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量表进行实证检验;最终开发了一个6个维度、21个题项的本土追随力测量量表。研究结果进一步完善和修正了... 在回顾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初步确定了中国情境下追随力的测量题项;随后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量表进行实证检验;最终开发了一个6个维度、21个题项的本土追随力测量量表。研究结果进一步完善和修正了现有研究对追随力的界定,编制的中国情境下追随力行为量表为深化和推进领导力及追随力研究提供了可操作化的范式,也为企业了解和培养员工追随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情境 追随力 内涵 结构 测量
下载PDF
语义透明度对中级汉语阅读中词汇学习的影响 被引量:50
16
作者 干红梅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90,共9页
本文通过两个实验讨论语义透明度对汉语阅读中词汇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透明度影响显著,透明词的学习效果显著好于不透明词。有汉字背景的日韩组的学习效果显著好于无汉字背景的欧美组,华裔组介于之间。语境的影响效果显著,随着语境丰... 本文通过两个实验讨论语义透明度对汉语阅读中词汇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透明度影响显著,透明词的学习效果显著好于不透明词。有汉字背景的日韩组的学习效果显著好于无汉字背景的欧美组,华裔组介于之间。语境的影响效果显著,随着语境丰富程度的增加,词汇学习的正确率提高。语境对不透明词的学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透明词的促进作用则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阅读 语义透明度 透明词 不透明词 语境
下载PDF
中国决策情境下的多源流模型及其优化研究 被引量:50
17
作者 文宏 崔铁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年第5期12-19,共8页
作为当今公共政策研究领域最炙手可热的理论模型之一,约翰·金登的多源流分析理论业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应用与认可。在对该模型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铺陈后,通过辨析国内外不同的政策主体参与逻辑,进一步厘清了我国公共决策的独... 作为当今公共政策研究领域最炙手可热的理论模型之一,约翰·金登的多源流分析理论业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应用与认可。在对该模型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铺陈后,通过辨析国内外不同的政策主体参与逻辑,进一步厘清了我国公共决策的独有特征。研究重点是在整合提炼西方既有修正思路的基础上,沿袭模型的模糊性假设,结合我国具体实践案例,对多源流模型进行优化与补充。研究表明,中国决策情境下的多源流模型优化主要有提高源流间的融合性、政治源流的核心化、焦点事件的独立化以及特殊情况下的临时决策等四种路径,四种优化与补充路径的有机结合将为进一步提升模型适用性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流模型 中国情境 优化补充 焦点事件
下载PDF
有意义的创新:引领新时代哲学与人文精神复兴的创新范式 被引量:48
18
作者 陈劲 曲冠楠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共9页
从发展视角回顾了创新领域现有范式的贡献和不足,将创新关注点从传统的"市场与技术驱动"维度向兼顾"人文精神与哲学思考引领"的意义维度转变。首次提出了"有意义的创新"这一以东方哲学智慧引领新时代人... 从发展视角回顾了创新领域现有范式的贡献和不足,将创新关注点从传统的"市场与技术驱动"维度向兼顾"人文精神与哲学思考引领"的意义维度转变。首次提出了"有意义的创新"这一以东方哲学智慧引领新时代人文精神复兴的全新创新范式,阐述了其概念定义,讨论了过程机制,明确了理论定位,总结了贡献及启示。有意义的创新的核心关切,是强调人文精神的回归以及科技与人性相统一的哲学思考,将企业从关注短期利益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之转而聚焦中长期收益和外部社会福利,实现具有引领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意义的伟大创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意义的创新 创新范式 人文精神 哲学思考 中国情境
下载PDF
走向真实世界的实验经济学——田野实验研究综述 被引量:47
19
作者 罗俊 汪丁丁 +1 位作者 叶航 陈叶烽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53-884,共32页
本文对于经济学田野实验的研究方法、核心思想、发展脉络、分类界定进行了细致梳理,进而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田野实验在四个重要的经济学科领域的应用实例,并展望了田野实验在中国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国内经济学界更好地认识田野实验... 本文对于经济学田野实验的研究方法、核心思想、发展脉络、分类界定进行了细致梳理,进而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田野实验在四个重要的经济学科领域的应用实例,并展望了田野实验在中国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国内经济学界更好地认识田野实验研究,在复杂性和多样性并存的中国情境下,利用田野实验研究方法开展面向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研究提供可能的研究思路和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实验 田野实验 中国情境
原文传递
中国情境下创业网络对创业学习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5
20
作者 单标安 蔡莉 +1 位作者 陈彪 鲁喜凤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9-906,914,共9页
在现有理论研究基础上,将创业学习划分为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等不同维度,并基于中国独特的制度、市场和文化背景构建创业网络对创业学习的影响模型,深入探讨创业网络对创业学习的作用机理。来自于杭州和长春企业样本数据的实... 在现有理论研究基础上,将创业学习划分为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等不同维度,并基于中国独特的制度、市场和文化背景构建创业网络对创业学习的影响模型,深入探讨创业网络对创业学习的作用机理。来自于杭州和长春企业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创业网络是创业学习(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的重要前因,但不同类型的创业网络(个体关系、商业关系和政治关系)对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网络 创业学习 中国情境 新企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