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置换通风与辐射冷顶板复合空调系统的室内热环境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蕾 袁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8-562,共5页
以办公室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置换通风、顶板辐射供冷及其复合系统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室内热环境,给出了不同负荷条件下,室内的垂直温度及流场分布.结果表明,复合系统的舒适性最好,而且其冷板表面结露的危险也比顶板... 以办公室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置换通风、顶板辐射供冷及其复合系统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室内热环境,给出了不同负荷条件下,室内的垂直温度及流场分布.结果表明,复合系统的舒适性最好,而且其冷板表面结露的危险也比顶板辐射供冷单独运行时小,可适用的冷负荷范围广.负荷较小时,复合系统的通风效率与置换通风单独运行时相当.随着室内冷负荷的增加,其通风效率有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通风 顶板辐射 舒适性 通风效率
下载PDF
供冷参数对复合空调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蕾 张佩东 +1 位作者 袁锋 杨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4-259,共6页
供冷参数的不同组合会导致置换通风与辐射冷板复合空调室内热湿环境及系统运行费用的不同.因此,选取合适的送风和冷板组合供冷参数对复合空调系统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针对采用复合空调系统的办公室的室内温、湿度及速度场进行了CFD仿真... 供冷参数的不同组合会导致置换通风与辐射冷板复合空调室内热湿环境及系统运行费用的不同.因此,选取合适的送风和冷板组合供冷参数对复合空调系统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针对采用复合空调系统的办公室的室内温、湿度及速度场进行了CFD仿真,揭示了送风温度、相对湿度及速度、冷板表面温度及冷板与天花板面积比等参数变化对室内热湿环境及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给出了通风系统与冷顶板供冷量随各参数的变化情况.按正交试验设计法安排了5因素5水平模拟试验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各供冷参数与热舒适性指标PMV的相关性,提出了使室内热环境和通风效率最佳的组合供冷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空调系统 辐射供冷 置换通风 热舒适 通风效率
下载PDF
某体育馆下送风气流组织模拟研究及其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傲 郑庆红 《建筑节能》 CAS 2010年第8期24-27,共4页
建立某体育馆比赛大厅下送风方式数值模拟实验模型,利用CFD软件FLUNT,对圆形直叶片及旋流两种下送风风口的夏季不同工况分别进行模拟实验。分析流场内温度及速度分布规律和特点;对比得出相对最优的下送风空调方案。针对仅采用下送风空... 建立某体育馆比赛大厅下送风方式数值模拟实验模型,利用CFD软件FLUNT,对圆形直叶片及旋流两种下送风风口的夏季不同工况分别进行模拟实验。分析流场内温度及速度分布规律和特点;对比得出相对最优的下送风空调方案。针对仅采用下送风空调时出现上层观众席后排温度较高的问题,提出采用下送风加局部冷辐射顶板的空调方式,并对这种空调方式进行了模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送风 冷辐射板 数值模拟 气流组织
下载PDF
复合空调系统供冷参数与房间动态响应的研究
4
作者 赵蕾 张佩东 刘庆荣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22,共4页
针对采用复合空调系统的办公室进行了CFD仿真,通过极差法和方差分析法得出了送风温度、送风速度、送风相对湿度、冷顶板表面温度及冷顶板占天花板面积比等参数对室内热舒适影响的主次关系,并对最显著的影响因素——送风速度的变化进行... 针对采用复合空调系统的办公室进行了CFD仿真,通过极差法和方差分析法得出了送风温度、送风速度、送风相对湿度、冷顶板表面温度及冷顶板占天花板面积比等参数对室内热舒适影响的主次关系,并对最显著的影响因素——送风速度的变化进行了动态模拟,分析了室内工作区和非工作区的温、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室内热湿状况再次达到稳态所需的响应时间长,不建议采用变风量调节方案;辐射冷顶板表面出现结露的可能性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空调系统 辐射供冷 置换通风 供冷参数 送风速度
下载PDF
蛇形冷板运行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尹锦艳 曹蓉秀 赵蕾 《建筑节能》 CAS 2008年第6期13-17,共5页
金属辐射冷板的供冷能力和表面温度是冷板设计和运行的关键参数。建立了蛇形辐射冷板的稳态传热数学模型,分析了冷板供水量、供水温度、室内空气温度、非供冷壁面温度等运行参数对金属辐射冷板供冷能力和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 金属辐射冷板的供冷能力和表面温度是冷板设计和运行的关键参数。建立了蛇形辐射冷板的稳态传热数学模型,分析了冷板供水量、供水温度、室内空气温度、非供冷壁面温度等运行参数对金属辐射冷板供冷能力和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供水量增加,管内水流速增大以及水温降低,冷板供冷能力将提高。但综合考虑水路阻力损失和冷板表面结露等问题,建议取管内流速0.3m/s,供水温度不低于16℃;室温和非供冷壁面温度升高,冷板供冷能力亦增大,表明冷板有自调节能力,当冷负荷变化较小可不考虑调节冷板的供冷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供冷 金属辐射冷板 供冷能力 运行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