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部分后牙锁者的咀嚼运动轨迹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颜朝云 王美青 +1 位作者 陈金武 姚秀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8-562,共5页
目的 :探讨单侧部分后牙锁牙合对咀嚼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 :16名单侧部分后牙锁牙合者 ,12名正常牙合对照 ,K6 Ⅰ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 ,测试分别以左、右侧重复咀嚼 5次口香糖时的运动轨迹和速度。结果 :①对照组冠状面咀嚼运动呈规... 目的 :探讨单侧部分后牙锁牙合对咀嚼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 :16名单侧部分后牙锁牙合者 ,12名正常牙合对照 ,K6 Ⅰ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 ,测试分别以左、右侧重复咀嚼 5次口香糖时的运动轨迹和速度。结果 :①对照组冠状面咀嚼运动呈规则的环形 ,锁牙合组多为垂直出入形 ( 5 9.3 8% )或咀嚼侧出入型 (同出同入型 ,2 1.88% )咀嚼环 ;②锁牙合组咀嚼时向后运动的幅度、咬合引导轨迹与水平面的夹角、随意咀嚼终点平均速度 ,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单侧部分后牙锁牙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He 咀嚼运动 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
下载PDF
咀嚼运动促进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欢 吕桂芬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22期2079-2080,共2页
目的探讨咀嚼运动对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法,将90例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术后早期咀嚼口香糖)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腹胀、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 目的探讨咀嚼运动对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法,将90例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术后早期咀嚼口香糖)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腹胀、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腹胀、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恶心呕吐、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术后早期进行咀嚼运动可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 咀嚼运动 肠功能恢复
下载PDF
第三磨牙伸长者咀嚼运动轨迹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美青 张兆芬 +3 位作者 陈金武 胡敏 姚秀芳 颜朝云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1-344,共4页
目的 探讨与对颌第二磨牙远中有密切接触的、伸长的第三磨牙对咀嚼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 应用K6 I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 ,分别记录 11名第三磨牙伸长者和 12名正常者用左、右侧咀嚼口香糖时的运动轨迹。结果 ①正常者冠状面和水... 目的 探讨与对颌第二磨牙远中有密切接触的、伸长的第三磨牙对咀嚼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 应用K6 I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 ,分别记录 11名第三磨牙伸长者和 12名正常者用左、右侧咀嚼口香糖时的运动轨迹。结果 ①正常者冠状面和水平面咀嚼运动呈规则环形 ,期轨迹明显 ,矢状面开闭口期轨迹多数重合。② 63 6%的第三磨牙伸长者冠状面期轨迹出现内外向约0 2~ 1 0mm的平台 ,5 0 %的水平面轨迹有前后向约 0 2~ 0 5mm的台阶 ,72 7%的矢状面开闭口期轨迹不重合 ;冠状面出现平台与矢状面不重合及水平面出现台阶的异常轨迹明显相关。③第三磨牙伸长者咀嚼运动中向后运动的幅度及咀嚼速度均明显增大。结论 第三磨牙伸长对咬合运动形式与咀嚼的幅度、速度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 咀嚼运动 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
原文传递
骨性Ⅲ类错患者咀嚼时下颌运动特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许妍 杨晓江 高晓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7-571,共5页
目的: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咀嚼不同食物时的下颌运动。方法:对成人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患者14例,不伴有下颌偏斜患者10例,以及10例正常对照组,利用下颌定位仪测量咀嚼运动时双侧髁突运动中心点以及切牙点在矢状向、冠状向、... 目的: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咀嚼不同食物时的下颌运动。方法:对成人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患者14例,不伴有下颌偏斜患者10例,以及10例正常对照组,利用下颌定位仪测量咀嚼运动时双侧髁突运动中心点以及切牙点在矢状向、冠状向、水平向的移动范围的面积比值。结果:咀嚼软食时,从矢状方向和水平方向看,偏斜组双侧髁突点的运动轨迹与非偏斜组和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而3组样本切牙点运动轨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咀嚼脆食时,3组样本在三个方向上的差异更加明显。咀嚼韧食时,在矢状方向上偏斜组偏斜侧髁突点和切牙点运动面积比值明显高于非偏斜组和正常组(P<0.01),而非偏斜侧髁突点运动面积比值仅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下颌运动受食物形态和质地的影响相对较大,下颌偏斜患者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 三维超声定位技术 下颌运动特点 咀嚼运动
下载PDF
偏侧咀嚼者咀嚼肌肌电特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贾玲 王云 邓超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17-19,22,共4页
目的分析偏侧咀嚼者在下颌运动中的肌电特征。方法通过咀嚼肌表面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检测技术,比较偏侧咀嚼和正常咀嚼人群在下颌姿势位(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MPP)、最大张口运动和咀嚼运动中咬肌(MM)和二腹肌前腹(DA... 目的分析偏侧咀嚼者在下颌运动中的肌电特征。方法通过咀嚼肌表面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检测技术,比较偏侧咀嚼和正常咀嚼人群在下颌姿势位(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MPP)、最大张口运动和咀嚼运动中咬肌(MM)和二腹肌前腹(DA)的肌电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偏侧咀嚼组大张口运动中左二腹肌前腹(LDA)、右二腹肌前腹(RDA)平均肌电峰值低于双侧咀嚼组(P<0.05),咀嚼运动中左咬肌(LMM)平均肌电峰值低于双侧咀嚼组(P<0.05);(2)偏侧咀嚼组在MPP、最大张闭口运动和咀嚼运动中MM活动不对称指数高于双侧咀嚼组(P<0.05),MPP、咀嚼运动时DA活动对称性低于双侧咀嚼组(P<0.05)。结论长期偏侧咀嚼造成了MM和DA对称性的改变,咀嚼肌做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咀嚼 张闭口运动 咀嚼运动 肌电图
下载PDF
Relevance of a standard food model in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jaw movement recording on human mastication pattern analysis
6
作者 Gregor Slavicek Mikhael Soykher +2 位作者 Marina Soykher Haymo Gruber Peter Siegl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0年第2期68-78,共11页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the possibilities of analyzing human masti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 standardized food model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search an elastic food...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the possibilities of analyzing human masti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 standardized food model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search an elastic food model was created with the aim of standardizing size and elastic properties. Three different eatable jellied products were chosen, created by a changing of the amount of gelatin (260 Blooms) related to the total mass of the standard jellied food. The different hardness were classified in soft, medium and hard, flavored identically, but stained with different colors: soft-green, medium-yellow, hard-red. A cylindrical form was chosen with a height of 1 cm and a diameter of 2 cm. A standard protocol for analyzing chewing patterns in men was created. The condylographic data off several patient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s to demonstrate the possible clinical implementation. The newly developed standard food model (SFM) showed the capability to serve in experimental settings to analyze human mastication, although only a few patients have been examined. In addition, strength and size of the newly developed SFM load the masticatory system in an extent;it should be possible to disclose sub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in a short time of examination. The diagnostic procedure of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 (TMD) should be endorsed by this new method. The condylographic data created by a standardized protocol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to enhance the clinical functional analysis of patients previous to restorative dental proced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MASTICATION STANDARD Food Model MANDIBULAR movement EMG Condylography Biomechanics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SWALLOWING chewing chewing Muscle Activity Craniomandibular System Nutrition Tooth Loss
下载PDF
咀嚼运动对食品物料破坏效果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莉 孙永海 +1 位作者 刘晶晶 谢高鹏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7-152,共6页
采用逆向工程技术重构了切牙和在咀嚼运动中起主要作用的上、下第一磨牙的三维模型,结合现代牙合理论与颞下颌关节运动理论构建了咀嚼运动的简化模型,将咀嚼运动分为三种模式:切割模式、杵压模式、研磨模式,仿真了咀嚼破碎食品的过程;... 采用逆向工程技术重构了切牙和在咀嚼运动中起主要作用的上、下第一磨牙的三维模型,结合现代牙合理论与颞下颌关节运动理论构建了咀嚼运动的简化模型,将咀嚼运动分为三种模式:切割模式、杵压模式、研磨模式,仿真了咀嚼破碎食品的过程;基于食品物料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引入联合强度理论,分析了咀嚼运动规律对食品物料破坏程度的影响。匀速运动模式取5个不同的速率,结果表明在研磨模式下,较高的咀嚼速率对食物的破坏效果较好,其中咀嚼0.3 s时产生的剪切应力和密赛斯应力最大,分别为16.07 MPa和14.20 MPa;变速运动模式的仿真时间均取0.2 s,结果表明加速度变化对咀嚼效果的影响相对较弱,其中,匀加减运动能产生较大的剪切应力和密赛斯应力,分别为15.64 MPa和13.86 MPa,其更适合于研磨弹性和韧性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运动 仿真分析 应力集中
原文传递
优势咀嚼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婷 林雪峰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79-181,共3页
咀嚼是口颌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优势咀嚼侧功能的健全是保证良好咀嚼功能发挥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对优势咀嚼侧的发生及影响因素、优势咀嚼侧的测定方法及评价指标等进行回顾和总结。
关键词 咀嚼运动 优势咀嚼侧 脑半球优势或偏侧化
原文传递
正常青少年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苏剑生 石四箴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2-363,366,共3页
目的 分析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的特征。方法 采用SGG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来描记和测量20名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并用吸光度法来测定其咀嚼效能。结果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 目的 分析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的特征。方法 采用SGG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来描记和测量20名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并用吸光度法来测定其咀嚼效能。结果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范围为最大开口幅度(12.18±3.64)mm,最大侧移幅度(5.68±1.62)mm,男性均大于女性(P<0.05)。咀嚼效能与咀嚼运动范围呈正直线相关(P<0.05)。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可分为三型,以轨迹大部分分布在工作侧,小部分在非工作侧的类型最多见。结论 分析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特征,可为临床诊治青少年口颌系统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He 额状面 咀嚼运动 青少年 咀嚼效能 口颌系统疾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基于仿口腔平台的食品咀嚼效果评定方法研究
10
作者 张奋楠 周星宇 +2 位作者 俞经虎 钱善华 杨涛涛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3-171,共9页
食品在口腔加工中的形变过程以及口腔加工能力与形成可吞咽食团的相互关系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测试人员的食品口腔加工过程难以直接观察,咀嚼实验的相关数据难以获取;并且口腔加工能力不易重复量化,使得咀嚼效果难以评定。为解决... 食品在口腔加工中的形变过程以及口腔加工能力与形成可吞咽食团的相互关系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测试人员的食品口腔加工过程难以直接观察,咀嚼实验的相关数据难以获取;并且口腔加工能力不易重复量化,使得咀嚼效果难以评定。为解决这些问题,基于前期开发的仿口腔平台,以石蜡和花生作为试验样品,分别通过仿口腔平台和测试人员进行咀嚼实验,并将收集的食团进行咀嚼效果指数测定和比较。数据分析表明:体内和体外咀嚼实验与咀嚼次数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不同咀嚼次数下体内组和体外组的花生中值粒径d_(50)、石蜡咀嚼效果指数MEI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当咀嚼次数达到食团吞咽所需的次数时,体外实验得到的食团样品与测试者口腔中收集的样品咀嚼效果评定指标具有高度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拟人类食品口腔加工并生成食团的仿口腔平台进行食品咀嚼实验来评定咀嚼效果,可有效替代实验人员,减少实验成本,增加实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口腔加工 仿口腔平台 咀嚼效率 食团 咀嚼运动
下载PDF
即刻与再次全口义齿修复者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剑生 郑光榕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评价即刻全口义齿修复效果。方法:采用SGG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对20例行即刻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在额状面上描记其修复3个月时以及再次全口义齿修复3个月时的下颌切点咀嚼运动轨迹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即刻全口义齿修复3... 目的:评价即刻全口义齿修复效果。方法:采用SGG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对20例行即刻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在额状面上描记其修复3个月时以及再次全口义齿修复3个月时的下颌切点咀嚼运动轨迹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即刻全口义齿修复3个月时,患者咀嚼运动范围明显小于其再次全口义齿修复3个月时的咀嚼运动范围(P<0.001)。戴用即刻全口义齿的患者其下颌切点咀嚼运动范围受限制。结论:即刻全口义齿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性、治疗性义齿,患者戴用3个月后必须再次全口义齿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全口义齿 义齿 咀嚼运动 下颌切点 测量
下载PDF
咀嚼运动轨迹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症状和咬合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振 王美青 +1 位作者 张俊华 任燕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的下颌咀嚼运动轨迹特点,及其与症状和咬合异常的关系。方法:23名无症状大学生志愿者和130名TMD患者,取研究模,记录咀嚼运动期轨迹。结果:无症状对照组和TMD组咀嚼运动期轨迹的形态没有显著差异(...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的下颌咀嚼运动轨迹特点,及其与症状和咬合异常的关系。方法:23名无症状大学生志愿者和130名TMD患者,取研究模,记录咀嚼运动期轨迹。结果:无症状对照组和TMD组咀嚼运动期轨迹的形态没有显著差异(P>0.05)。TMD组矢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的ICP稳定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冠状面上咀嚼运动轨迹的ICP稳定比例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TMD组矢状面期轨迹分型与近远中向咬合关系的3级计分存在明显相关关系(P<0.01),近远中向咬合关系不正常者出现不重合型轨迹的比例较高。疼痛和关节弹响症状与咀嚼运动期轨迹形态无关。结论:近远中向咬合关系对咀嚼运动有明显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运动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咬合
下载PDF
个别后牙反时咀嚼运动轨迹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葛晶 李冬梅 +4 位作者 常平 刘奕 杨彦春 王美青 张旻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2-123,共2页
目的 :研究个别后牙反对咀嚼运动轨迹的影响 .方法 :8名个别后牙反者和 12名同龄正常咬合对照者 ,采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 SGG 记录咀嚼口香糖时的运动轨迹 .结果 :个别后牙反者的咀嚼运动环偏离正中矢状面的程度明显大于正常对... 目的 :研究个别后牙反对咀嚼运动轨迹的影响 .方法 :8名个别后牙反者和 12名同龄正常咬合对照者 ,采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 SGG 记录咀嚼口香糖时的运动轨迹 .结果 :个别后牙反者的咀嚼运动环偏离正中矢状面的程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 ,有些咀嚼运动环呈现如 8 字形等异常状态 ,说明后牙的反关系明显影响了咀嚼运动环的类型和方向 ,这种影响可能能够通过神经反馈机制 ,增加咀嚼肌负荷 ,并可进一步影响关节的受力情况 .结论 :个别后牙反可以影响咀嚼运动环的类型和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HE 咀嚼运动 下颌运动轨迹 描记仪 SGG
下载PDF
偏侧咀嚼对张闭口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贾玲 王云 汪萌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87-889,893,共4页
目的:分析偏侧咀嚼患者在最大张闭口运动中的下颌运动轨迹特征。方法:通过下颌运动轨迹描记检测技术,比较偏侧咀嚼和正常咀嚼人群在大张口运动中的运动轨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偏侧咀嚼组在大张口运动时开闭口轨迹多数分离,开口型与... 目的:分析偏侧咀嚼患者在最大张闭口运动中的下颌运动轨迹特征。方法:通过下颌运动轨迹描记检测技术,比较偏侧咀嚼和正常咀嚼人群在大张口运动中的运动轨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偏侧咀嚼组在大张口运动时开闭口轨迹多数分离,开口型与与双侧咀嚼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偏侧咀嚼组张闭口运动时垂直向和矢状向位移显著低于双侧咀嚼组(P<0.01)。结论:最大张闭口运动中偏侧咀嚼组开口型多数偏向工作侧,50%的人群开闭口轨迹分离,开口度减小,说明长期偏侧咀嚼会导致张闭口运动轨迹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咀嚼 张闭口运动 下颌切点运动轨迹
下载PDF
恒牙初期前牙反治疗前后下颌咀嚼运动轨迹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成忠 彭适生 +1 位作者 陈荣敬 叶少波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7-128,共2页
目的 :评价恒牙初期前牙反及其正畸治疗对下颌咀嚼运动的影响 .方法 :在磁电转换式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 MKG 的基础上 ,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对 15名恒牙初期前牙反病人正畸治疗前后的下颌咀嚼运... 目的 :评价恒牙初期前牙反及其正畸治疗对下颌咀嚼运动的影响 .方法 :在磁电转换式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 MKG 的基础上 ,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对 15名恒牙初期前牙反病人正畸治疗前后的下颌咀嚼运动轨迹进行了研究 ,并与 30名正常青少年进行对照 .结果 :前牙反的咀嚼运动轨迹向前下者居多 ,闭口末集中性不佳 ,轨迹不规则 ,不稳定 ,缺乏接触的侧向滑动 ,循环为垂直上下 ,缺乏闭口时的侧移 ,与正常青少年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经正畸治疗后的咀嚼运动轨迹全部变为向后下 ,闭口末集中性改善 ,轨迹规则 ,稳定 ,有一定的侧向滑动 ,与正常青少年的表现相似 .结论 :前牙反经正畸治疗后咀嚼运动有明显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反HE 错HE 咀嚼运动 正畸治疗
下载PDF
齿根阻尼特性的测量方法
16
作者 王海涛 罗秋凤 RichterE.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阻尼特性 力传感器 牙齿咀嚼运动 位移传感器 体内测量
下载PDF
偏侧咀嚼患者大张口运动特性分析
17
作者 贾玲 王云 汪萌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26-831,共6页
目的:分析偏侧咀嚼患者在最大张闭口运动中的下颌运动特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皖南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2011-2012级在校本科学生进行偏侧咀嚼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偏侧咀嚼者30名,双侧咀嚼者30名。通过下颌运动轨迹描记(elec... 目的:分析偏侧咀嚼患者在最大张闭口运动中的下颌运动特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皖南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2011-2012级在校本科学生进行偏侧咀嚼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偏侧咀嚼者30名,双侧咀嚼者30名。通过下颌运动轨迹描记(electrognathography,EGN)和咀嚼肌表面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同步检测技术,比较偏侧咀嚼和双侧咀嚼人群在大开口运动中的运动轨迹和肌电情况;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偏侧咀嚼组左二腹肌前腹(left anterior digastric muscle,LDA)、右二腹肌前腹(right anterior digastric muscle,RDA)平均肌电峰值(the average electromyogram peak,Amp)低于双侧咀嚼组(P〈0.05)。偏侧咀嚼组在大张口运动时开闭口轨迹多数分离,开口型与与双侧咀嚼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侧咀嚼组张闭口运动时垂直向和矢状向位移明显低于双侧咀嚼组(P〈0.01)。咬肌Amp与右侧方位移呈正相关。结论:最大张口运动中偏侧咀嚼组LDA,RDA,左咬肌的Amp降低;开口型多数偏向工作侧,50%的人群开闭口轨迹分离,开口度减小;偏侧咀嚼导致肌肉性能改变的同时引起运动轨迹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咀嚼 张闭口运动 肌电图 下颌切点运动轨迹 相关性
下载PDF
后牙锁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颖捷 邵博 +2 位作者 贾梦莹 辜文妍 龚忠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8-582,共5页
目的:探讨后牙锁[牙合]牙位、锁[牙合]牙数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颞下颌关节疾患伴后牙锁[牙合]患者77例,统计锁[牙合]发生牙位、牙数等,通过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骨关节病的发生与磨牙锁[牙合]有显著的相... 目的:探讨后牙锁[牙合]牙位、锁[牙合]牙数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颞下颌关节疾患伴后牙锁[牙合]患者77例,统计锁[牙合]发生牙位、牙数等,通过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骨关节病的发生与磨牙锁[牙合]有显著的相关性( P =0.02);第二、三磨牙锁牙合较第一前磨牙锁[牙合]引起的骨关节病均有显著的相关性( P <0.05);后牙锁[牙合]牙数多者与骨关节病的发生显著相关( P =0.03)。结论:锁[牙合]发生的牙位越后,锁[牙合]牙数越多者,与骨关节病的发生越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咬合异常 锁[牙合] 咀嚼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