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镇江下蜀土剖面的化学风化强度与元素迁移特征 被引量:143
1
作者 李徐生 韩志勇 +3 位作者 杨守业 陈英勇 王永波 杨达源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74-1184,共11页
对镇江下蜀土剖面的化学风化强度及元素迁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与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晚第三纪红粘土以及安徽宣城风成红土等典型风成堆积剖面的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镇江下蜀土剖面经历了中等强度的化学风化,明显强于... 对镇江下蜀土剖面的化学风化强度及元素迁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与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晚第三纪红粘土以及安徽宣城风成红土等典型风成堆积剖面的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镇江下蜀土剖面经历了中等强度的化学风化,明显强于洛川黄土以及古土壤,显著弱于宣城风成红土,而与西峰晚第三纪红粘土非常接近。下蜀土的化学风化过程及其与其他风成堆积剖面风化强度的差异主要受气候条件的控制,气候条件通过年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对化学风化的地球化学环境起重要的影响,其中降水因素在化学风化过程中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制约作用。(2)镇江下蜀土剖面风化过程中,绝大部分常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表现为迁移淋失,仅Fe和Ti轻微富集,元素的活动性由强至弱依次为:P>Na>Ca>Mg>K>Fe2+>Si>Mn>Al>Ti>Fe3+;常量元素的迁移特征揭示下蜀土的化学风化已经完成初级阶段的去Ca、Na过程,并初步进入到去K风化的中级阶段;微量元素除Sr、Ga迁移淋失外,Th、Ba、Cu、Zn、Co、Ni、Cr、V等均表现出富集特征,这可能与下蜀土风化成壤过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粘粒、有机质对微量元素的吸附作用有关。(3)元素迁移在剖面中的变化特征揭示,在0.24Ma之前的中更新世早、中期,该区气候较为暖湿,兼有干湿交替的特征;中更新世晚期气候偏干凉,风化淋溶最弱;至晚更新世早期则又出现一段明显暖湿的成壤时期,形成下蜀土剖面中的S1古土壤层。总之,中更新世以来本区气候整体上向干凉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蜀土 化学风化 元素迁移 镇江
下载PDF
化学风化作用中的稀土元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4
2
作者 马英军 霍润科 +2 位作者 徐志方 张辉 刘丛强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7-94,共8页
地表风化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是地球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焦点问题。风化作用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不但有助于对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有助于许多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的解决。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风化作用... 地表风化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是地球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焦点问题。风化作用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不但有助于对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有助于许多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的解决。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风化作用中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和最新进展,着重介绍了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Ce异常成因、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和迁移方式、影响稀土元素分布和循环的主要因素,以及风化作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最后,分析指出有机质和微生物作用对稀土行为的影响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化学风化 风化壳 地球化学
下载PDF
长江下游下蜀黄土化学风化的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87
3
作者 杨守业 李从先 +1 位作者 李徐生 王爱萍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2-406,共5页
根据元素含量、K2O/Na2O、K2O/CaO、Al2O3/Na2O、CIA及ACNK图解等指标对长江下游地区下蜀土的化学风化作用进行了研究。下蜀土比西北黄土经历了较强的化学风化过程,Ca、Sr、Na和Mg大量迁移淋失,不仅表现为碳酸盐矿物的迅速风化... 根据元素含量、K2O/Na2O、K2O/CaO、Al2O3/Na2O、CIA及ACNK图解等指标对长江下游地区下蜀土的化学风化作用进行了研究。下蜀土比西北黄土经历了较强的化学风化过程,Ca、Sr、Na和Mg大量迁移淋失,不仅表现为碳酸盐矿物的迅速风化,而且硅酸盐矿物如斜长石也明显风化,脱Ca、Na过程显著,而钾长石的风化很弱,脱K不明显。下蜀土与西北黄土的原始沉积物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下蜀土较强的化学风化过程可能受长江下游地区较强的季风性气候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风化 地球化学 黄土 长江 碳酸盐矿物 硅酸盐矿物 季风性气候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河流的研究——碳酸盐岩溶解控制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4
4
作者 韩贵琳 刘丛强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406,共13页
测量了喀斯特地区乌江、沅江两大水系的河流枯水期的主元素、Sr2+离子浓度和Sr同位素比值。这些河流的化学组成代表了流经碳酸盐岩地层的河水的化学组成。这些河流及其支流有高的溶解盐,TZ+变化范围为: 2. 1~6. 3meq/L,高于全球河流的... 测量了喀斯特地区乌江、沅江两大水系的河流枯水期的主元素、Sr2+离子浓度和Sr同位素比值。这些河流的化学组成代表了流经碳酸盐岩地层的河水的化学组成。这些河流及其支流有高的溶解盐,TZ+变化范围为: 2. 1~6. 3meq/L,高于全球河流的平均值(TZ+ =0. 725meq/L)。河水含有较高的溶质浓度,河水水化学组成以Ca2+和HCO-3 为主,其次为Mg2+和SO2-4 ,Na+ +K+和Cl- +Si分别只占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5% ~10%。这些河流的化学和同位素组成主要受其自流盆地的地质特征控制。流经碳酸盐岩地层的乌江水系河流具有较高的Sr浓度(1. 1~9. 70mol/L)和较低的87Sr/86Sr比值(0. 7077 ~0. 7110),与流经碎屑岩地层的沅江水系的清水江河流中较高的87Sr/86Sr比值(0. 7090 ~0. 7145)及较低的Sr浓度(0. 28~1. 32mol/L)形成鲜明的对比。流域盆地的地理岩性控制了河水的化学组成和同位素组成。对河水的化学计量分析表明河水化学组成受碳酸盐岩溶解控制,而碳酸盐岩主要受碳酸和硫酸作用而溶解。乌江流域受硫酸作用特别明显,表明硫酸主要来源于燃煤或流域盆地硫化物矿物氧化而形成的大气输入。化学元素和同位素比值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3个主要来源为:石灰岩、白云岩和硅酸盐岩的风化。同时估计了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化学风化速率,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化学风化 水化学 河水 喀斯特 贵州
下载PDF
长江水系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主要离子的化学成因 被引量:91
5
作者 王亚平 王岚 +5 位作者 许春雪 杨忠芳 季俊峰 夏学齐 安子怡 袁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6-456,共11页
在分析长江流域76个位点的水化学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吉布斯(Gibbs)图、三角图、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岩性对长江水系河水中离子化学特征的影响和流域的主要风化过程。结果表明,长江水系的主要离子化学特征受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其中碳酸盐... 在分析长江流域76个位点的水化学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吉布斯(Gibbs)图、三角图、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岩性对长江水系河水中离子化学特征的影响和流域的主要风化过程。结果表明,长江水系的主要离子化学特征受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其中碳酸盐和蒸发岩矿物对干流水系溶质的贡献率分别为43.6%和37.9%,而对支流水系溶质的贡献率分别为33.1%和39.1%。干流流域内主要的风化反应以白云石和方解石的溶解为主,而支流流域内Cl-/(Na++K+)接近1:1,体现出蒸发岩风化的显著特性。Si/K比值较低,表明长江流域内的风化反应是在表生环境中进行的,且产物是富含阳离子的次生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Gibbs图 主成分分析 化学风化
下载PDF
尼洋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85
6
作者 张涛 蔡五田 +5 位作者 李颖智 张智印 耿婷婷 边超 赵淼 蔡月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537-4545,共9页
为研究尼洋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2014年先后采集河水7组,井水13组,泉水10组,共计30组水样.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和离子比等方法,分析了尼洋河流域河水、泉水和井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尼洋河流域... 为研究尼洋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2014年先后采集河水7组,井水13组,泉水10组,共计30组水样.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和离子比等方法,分析了尼洋河流域河水、泉水和井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尼洋河流域的水化学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河水、井水及泉水中阳离子均以Ca^(2+)、Mg^(2+)为主,占阳离子总量的84%以上;阴离子以HCO_3^-和SO_4^(2-)为主,占阴离子总量的97%以上;TDS介于79.11~290.48 mg·L^(-1)之间,平均值为165.21 mg·L^(-1),矿化度较低;水化学类型以HCO_3·SO_4(SO_4·HCO_3)-Ca·Mg(Mg·Ca)型水为主;水化学样品均分布在Gibbs模型左中部,说明该流域水化学离子组成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主成分分析及相关分析表明,尼洋河流域水化学组分受硅酸盐岩的溶解控制,碳酸盐岩的溶解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主要离子 离子来源 元素比值 化学风化 因子分析 尼洋河
原文传递
甘肃西峰晚第三纪红粘土的化学组成及化学风化特征 被引量:67
7
作者 陈旸 陈骏 刘连文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67-175,共9页
通过对甘肃西峰红粘土样品的地球化学研究 ,发现其碳酸盐含量较高 ,而Si、Al、Fe等元素含量相对较低。为消除碳酸盐的影响 ,样品经酸溶处理后其化学组成十分均一 ,反映物质来源的一致性。稀土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分布形式揭示出红粘土与第... 通过对甘肃西峰红粘土样品的地球化学研究 ,发现其碳酸盐含量较高 ,而Si、Al、Fe等元素含量相对较低。为消除碳酸盐的影响 ,样品经酸溶处理后其化学组成十分均一 ,反映物质来源的一致性。稀土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分布形式揭示出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 -古土壤风成成因的相似性。研究表明 ,红粘土的化学风化尚处于脱Ca、Na为主的早期阶段 ;CIA值和酸不溶物中的Na K比及Rb Sr比参数一致地指示了红粘土化学风化程度高于第四纪的黄土和古土壤 ,反映出晚第三纪以来黄土高原的气候由相对温暖湿润向第四纪逐渐变干变冷演化的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粘土 化学组成 化学风化特征 化学组成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下载PDF
黄河流域化学风化作用与大气CO_2的消耗 被引量:60
8
作者 李晶莹 张经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3-49,共7页
通过对黄河水化学的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到大气CO2、碳酸盐、蒸发盐、硅酸盐风化过程对黄河水溶解质的贡献率分别为:9 78%、37 3%、37 6%和7 54%,表明黄河流域碳酸盐和蒸发盐的溶解是最主要的风化过程,对河水化学的总贡献率达到74 9%... 通过对黄河水化学的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到大气CO2、碳酸盐、蒸发盐、硅酸盐风化过程对黄河水溶解质的贡献率分别为:9 78%、37 3%、37 6%和7 54%,表明黄河流域碳酸盐和蒸发盐的溶解是最主要的风化过程,对河水化学的总贡献率达到74 9%。黄河水中约90%的HCO3-来自碳酸盐风化过程,10%来自硅酸盐化学风化。由此对流域现代风化率和大气CO2消耗量进行了估算,得到黄河流域化学风化率和CO2消耗率分别为33 6t/km2·a和143 85×103mol/km2·a,其中碳酸盐和硅酸盐风化过程消耗的CO2分别为117 70×103和26 15×103mol/km2,黄河流域每年消耗的大气CO2总量达到108×109mol。与世界流域盆地年均消耗CO2量相比,虽然黄河流域的化学风化率属世界平均水平,但黄河流域风化作用的CO2消耗率却比世界平均值低约41%,这是因为黄河流域是世界上蒸发盐含量最高的地区之一,流域蒸发盐、碳酸盐风化作用占主导地位,而硅酸盐风化作用很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风化作用 CO2消耗 水化学 黄河流域
下载PDF
蛤蟆通河流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65
9
作者 张涛 何锦 +5 位作者 李敬杰 曹月婷 龚磊 刘金巍 边超 蔡月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981-4990,共10页
为研究蛤蟆通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主要离子来源,2017年先后采集地下水样品59组,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和离子比等方法,分析了蛤蟆通流域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蛤蟆通流域的水化学演化规律及主要离子来源... 为研究蛤蟆通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主要离子来源,2017年先后采集地下水样品59组,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和离子比等方法,分析了蛤蟆通流域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蛤蟆通流域的水化学演化规律及主要离子来源.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阳离子以Ca^(2+)为主,占阳离子总量的质量分数为22. 1%~72. 4%,平均为48. 7%;阴离子以HCO_3^-为主,占阴离子总量的质量分数为35. 3%~97. 5%,平均为80%; TDS介于93. 3~521. 1 mg·L^(-1),平均值为219. 1 mg·L^(-1),均为淡水;地下水类型以HCO_3-Ca、HCO_3-Ca·Mg和HCO_3-Ca·Na型水为主;地下水样品均分布在Gibbs模型左中部,说明该流域水化学离子组成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通过离子来源分析,该区主要离子来源于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的风化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主要离子 离子来源 元素比值 化学风化 蛤蟆通河
原文传递
贵州乌江水系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9
10
作者 韩贵琳 刘丛强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5-43,共9页
乌江水系河流的水化学组成代表了典型碳酸盐岩地区河流的相应化学组成 ,显示了与世界主要河流不同的水文化学特征 :河水含有较高的溶质浓度 ,河水水化学组成以 Ca2 +和 HCO3 -为主 ,其次为 Mg2 +和 SO4 2 -,Na+ +K+和 Cl-+Si分别只占阳... 乌江水系河流的水化学组成代表了典型碳酸盐岩地区河流的相应化学组成 ,显示了与世界主要河流不同的水文化学特征 :河水含有较高的溶质浓度 ,河水水化学组成以 Ca2 +和 HCO3 -为主 ,其次为 Mg2 +和 SO4 2 -,Na+ +K+和 Cl-+Si分别只占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 5%~10 %。这表明乌江流域河水中水化学组成主要来源于碳酸盐风化 ,硅酸盐、蒸发盐风化对水中溶质的贡献很小 ,农业活动、开矿和工业污染对水体化学组成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 化学风化 河水 乌江水系
下载PDF
贵州清水江流域丰水期水化学特征及离子来源分析 被引量:53
11
作者 吕婕梅 安艳玲 +2 位作者 吴起鑫 罗进 蒋浩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65-1572,共8页
对清水江流域丰水期河水离子浓度及组成特征分析表明,流域水化学组成以Ca2+、HCO-3离子为主,其次为Mg2+、SO2-4;TDS均值213.96 mg·L-1,高于世界流域均值.根据海盐校正分析得出,研究区大气降水中海盐输入对流域水化学的贡献率为2.2... 对清水江流域丰水期河水离子浓度及组成特征分析表明,流域水化学组成以Ca2+、HCO-3离子为主,其次为Mg2+、SO2-4;TDS均值213.96 mg·L-1,高于世界流域均值.根据海盐校正分析得出,研究区大气降水中海盐输入对流域水化学的贡献率为2.23%,低于世界河流均值3%.Gibbs图结合离子比值分析表明,流域水化学主要受碳酸盐岩风化影响,越往下游硅酸盐岩化学风化贡献越明显,碳酸和硫酸同时参与了流域岩石风化过程.离子来源分析表明,Ca2+、Mg2+、HCO-3离子主要来自于白云石、方解石等碳酸盐岩风化溶解,Na+、K+、Cl-主要来源于硅酸盐岩风化;SO2-4和NO-3主要来源于大气酸沉降和城镇废水输入.人为活动影响分析表明上游工矿企业活动对清水江流域水化学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化学风化 离子来源 影响因素 清水江流域
原文传递
岱海的“中世纪暖期” 被引量:40
12
作者 金章东 沈吉 +1 位作者 王苏民 张恩楼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9-216,共8页
内蒙古岱海沉积物近 2 2 0 0a来Rb/Sr比值、CaCO3和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展现了包括中世纪暖期 (MWP)及小冰期 (LIA)等典型气候事件在内的环境演化过程 ,总体表现为暖期的沉积物Rb/Sr比值低、冷期的则高 ;CaCO3和有机碳含量则相反 .这里 ,... 内蒙古岱海沉积物近 2 2 0 0a来Rb/Sr比值、CaCO3和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展现了包括中世纪暖期 (MWP)及小冰期 (LIA)等典型气候事件在内的环境演化过程 ,总体表现为暖期的沉积物Rb/Sr比值低、冷期的则高 ;CaCO3和有机碳含量则相反 .这里 ,以单一流域化学风化记录表明我国北方存在明显的中世纪暖期 ,发生时间约 90 0 - 12 0 0aB P ,主要环境特征表现为流域化学风化的显著增强 (低Rb/Sr比值 )、生物生产力逐步提高 (高有机碳 )、湖泊水位大幅度抬升的湖泊沉积记录 ,其间经历的化学风化是近两千年内最强的 ,并且其发生时间与全球其他地区基本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 化学风化 气候变迁 中世纪暖期 岱海 古气候 有机碳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Rb/Sr比值的古气候含义 被引量:46
13
作者 金章东 张恩楼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2年第3期20-22,共3页
由于 Rb、Sr 在表生过程中地球化学性质的明显差异,不同的封闭湖盆接纳的各种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连续沉积物具有明显不同含量的 Rb、Sr,沉积物 Rb/Sr 比值的变化序列可以反映流域经历的化学风化及气候演变历程。利用湖泊沉积物记录的 Rb/... 由于 Rb、Sr 在表生过程中地球化学性质的明显差异,不同的封闭湖盆接纳的各种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连续沉积物具有明显不同含量的 Rb、Sr,沉积物 Rb/Sr 比值的变化序列可以反映流域经历的化学风化及气候演变历程。利用湖泊沉积物记录的 Rb/Sr 比值反演流域古环境变迁比利用海洋沉积物、黄土-古土壤更直接,减少了不确定性,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RB/SR 比值 化学风化 气候变化
下载PDF
然乌湖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50
14
作者 张涛 王明国 +2 位作者 张智印 刘廷 何锦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003-4010,共8页
为研究然乌湖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离子来源,在然乌湖流域采集了地表水样品和雨水样品,综合利用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和Gibbs模型等方法,分析了该区地表水主要离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揭示了该区地表水水中的主要物质来源.结果表明,... 为研究然乌湖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离子来源,在然乌湖流域采集了地表水样品和雨水样品,综合利用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和Gibbs模型等方法,分析了该区地表水主要离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揭示了该区地表水水中的主要物质来源.结果表明,然乌湖流域地表水pH为7.54~8.48,呈弱碱性,并具有较低的溶解性总固体(59.89~96.75 mg·L^-1),阳离子主要以Ca^2+和Mg^2+为主,Ca^2+当量浓度占阳离子总量的63.3%~76.2%,均值为67.2%,Mg^2+当量浓度占阳离子总量的23.4%~36.2%,均值为31.4%,Ca^2+和Mg^2+约占阳离子总量的98.5%.阴离子以HCO^-3为主,HCO^-3占阴离子总量的74.31%~84.29%,均值为78.21%,SO42-占阴离子总量的9.59%~19.37%,二者约占阴离子总量的93.55%.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和HCO3^-Ca·Mg型,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弱,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主要离子来源于碳酸盐岩及硅酸盐岩的风化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离子来源 元素比值 化学风化 然乌湖
原文传递
流域盆地的风化作用与全球气候变化 被引量:35
15
作者 李晶莹 张经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11-419,共9页
介绍了岩石风化作用与流域盆地的物质输送对于研究全球海—陆物质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讨论了运用河流的颗粒相和溶解相载荷分别去估算机械剥蚀率和化学风化率的科学性及各种计算方法。从全球的观点对岩性、径流、地势、气候... 介绍了岩石风化作用与流域盆地的物质输送对于研究全球海—陆物质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讨论了运用河流的颗粒相和溶解相载荷分别去估算机械剥蚀率和化学风化率的科学性及各种计算方法。从全球的观点对岩性、径流、地势、气候、植被以及人为活动 6个因素对于岩石风化作用及河流颗粒相和溶解相物质输送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得到岩性是决定机械剥蚀率和化学风化率的主导因素 ,径流和地势是影响河流颗粒物输送的重要因素 ,而径流和气候则对河流溶解离子的输送影响较大 ,此外植被和人为活动对河流化学及颗粒物输送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探讨了岩石化学风化作用消耗的CO2 量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盆地 机械剥蚀率 化学风化率 全球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中国南方碳酸盐岩上覆红土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6
作者 徐则民 黄润秋 +1 位作者 唐正光 费维水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36,共8页
碳酸盐岩上覆红土在中国南方分布广泛,已提出的用于解释其形成机制的有溶蚀-残积说、溶蚀-交代说和外来沉积说,溶蚀-残积说应该是红土形成的真正机制。形成红土消耗的原岩可能是质纯碳酸盐岩,但更可能是含有泥质碳酸盐岩,甚至碎屑岩或... 碳酸盐岩上覆红土在中国南方分布广泛,已提出的用于解释其形成机制的有溶蚀-残积说、溶蚀-交代说和外来沉积说,溶蚀-残积说应该是红土形成的真正机制。形成红土消耗的原岩可能是质纯碳酸盐岩,但更可能是含有泥质碳酸盐岩,甚至碎屑岩或粘土岩。红土中粘土矿物来源应该有二,一是原岩所夹粘土矿物,二是原岩中硅酸盐矿物溶解形成的次生粘土矿物;铁氧化物应该来自原岩中黄铁矿的次生演化。完整的红土剖面应该由红土层、杂色粘土层和碳酸盐岩腐岩组成。碳酸盐岩腐岩形成于包气带,由原岩中的碳酸盐溶解后再次沉淀形成,主要由钙华和残余碳酸盐晶体组成。红土地区的石漠化趋势主要与红土向地下岩溶空间渗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 碳酸盐岩 形成机制 化学风化 石漠化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Rb/Sr比值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42
17
作者 曾艳 陈敬安 +1 位作者 朱正杰 李键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5-810,共6页
Rb和Sr在赋存矿物和表生地球化学行为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各种记录体中的Rb/Sr比值被广泛应用于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湖泊沉积物中的Rb、Sr主要包括2部分来源:一是流域物理侵蚀直接带来的陆源碎屑组分,在沉积物中多以残渣态(碎屑矿物... Rb和Sr在赋存矿物和表生地球化学行为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各种记录体中的Rb/Sr比值被广泛应用于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湖泊沉积物中的Rb、Sr主要包括2部分来源:一是流域物理侵蚀直接带来的陆源碎屑组分,在沉积物中多以残渣态(碎屑矿物)形式存在;二是流域化学风化带来的溶解态物质,在湖泊水体中通过物理吸附、化学沉淀和生物吸收等过程沉降至湖泊沉积物中,多以非残渣态形式存在(包括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弱有机结合态等)。沉积物中不同赋存形态的Rb、Sr记录了不同的环境过程与信息,笼统地利用沉积物全样的Rb/Sr比值来反演古气候/古环境往往存在偏差,尤其是在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呈反向变化的地区,采用沉积物全样Rb/Sr比值反演的古环境信息可能是混淆的,甚至是错误的。开展湖泊沉积物不同赋存形态Rb/Sr比值的研究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并可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流域物理搬运与化学风化信息:非残渣态Rb/Sr比值反映流域化学风化作用,适用于相对低分辨率(10年际)的研究;而残渣态Rb/Sr比值反映了流域物理搬运作用,可用于年际甚至更高分辨率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Rb/Sr比值 古气候/古环境 化学风化 物理风化
原文传递
延安地区黄土堆积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最近13万年东亚夏季风气候的波动 被引量:36
18
作者 赵锦慧 王丹 +5 位作者 樊宝生 鹿化煜 张小曳 屈文军 汶玲娟 李东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5-500,共6页
黄土地球化学残积系数、钠钙比和化学风化指数数值增大、退碱系数数值减小时,指示化学风化作用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当时具有较强的夏季风活动。延安地区延长剖面末次间冰期残积系数、钠钙比和化学风化指数的曲线具有三峰两谷,揭示... 黄土地球化学残积系数、钠钙比和化学风化指数数值增大、退碱系数数值减小时,指示化学风化作用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当时具有较强的夏季风活动。延安地区延长剖面末次间冰期残积系数、钠钙比和化学风化指数的曲线具有三峰两谷,揭示了一系列亚轨道时间尺度的夏季风波动变化,能分辨出多个次级气候旋回。因此,黄土的地球化学参数可以作为本区指示夏季风波动的敏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元素 化学风化 黄土剖面 夏季风波动 气候旋回 延安地区
下载PDF
青藏高原淡水湖泊水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41
19
作者 王鹏 尚英男 +2 位作者 沈立成 伍坤宇 肖琼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74-881,共8页
青藏高原淡水湖具有高生态价值和高脆弱性并存的特点.以海拔5 080 m±10 m的打加芒错湖水为研究对象,测试及分析了湖水化学组分,探讨了其主要离子来源、控制因子和湖泊水化学演化趋势.结果表明,湖水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阴离子以H... 青藏高原淡水湖具有高生态价值和高脆弱性并存的特点.以海拔5 080 m±10 m的打加芒错湖水为研究对象,测试及分析了湖水化学组分,探讨了其主要离子来源、控制因子和湖泊水化学演化趋势.结果表明,湖水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为HCO3-Ca型水;TDS为71.2~199.8 mg·L-1,矿化度低;受地表径流的稀释作用和富铝贫钙的地质背景约束湖区东南部水体的EC、Ca2+和HCO3-浓度均较低.湖水的Na+/(Na++Ca2+)为0.08~0.75,Cl-/(Cl-+HCO3-)为0.11~0.35,Ca/Na值为0.58,Mg/Ca值为0.12,HCO3/Na值为1.46,据Gibbs模型和元素化学计量分析表明,其化学组成主要受硅酸盐岩风化控制.湖区流域参与风化的矿物岩石包括斜长石(钙长石、钠长石)、钾长石、云母、石膏、盐岩等,但以斜长石风化为主,湖水的K/Na值平均为0.059,表明流域钾长石风化程度较低.湖水中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石膏等矿物饱和指数(SI)大于0,石盐的SI则小于0,揭示了青藏高原上淡水湖泊演变成咸水湖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淡水湖 主要离子 元素比值 化学风化 打加芒错
原文传递
可可西里苟仁错湖泊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35
20
作者 吴艳宏 李世杰 夏威岚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64-68,共5页
 湖泊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比值,有效地揭示了湖泊沉积物物源区的化学风化程度,已成为反映古气候波动的有效指标。根据可可西里苟仁错湖泊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通过CIA,ICV等元素比值的结果,揭示该地区1400AD以来化学风化...  湖泊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比值,有效地揭示了湖泊沉积物物源区的化学风化程度,已成为反映古气候波动的有效指标。根据可可西里苟仁错湖泊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通过CIA,ICV等元素比值的结果,揭示该地区1400AD以来化学风化作用十分微弱,因此湖泊沉积物元素组成,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研究表明1400AD以来该地区气候经历多次冷暖波动,且呈干旱化的趋势,1420AD左右进入小冰期,其中1480~1520AD最为寒冷,1900AD后干旱化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元素地球化学 小冰期 化学风化 青海 可可西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