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气细粒子PM_(2.5)的化学组成 被引量:117
1
作者 杨复沫 贺克斌 +6 位作者 马永亮 张强 姚小红 Chak K. Chan Steven Cadle Tai Chan Patricia Mulawa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605-1608,共4页
为了解北京大气细粒子(PM2.5)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在车公庄和清华园进行了连续1年、每周1次同步采样和全样品分析。2个采样点PM2.5的化学组成相似。含碳组分和水溶性离子是主要的组分,其质量浓度之和超过PM2.5的50%。有机碳、元素碳... 为了解北京大气细粒子(PM2.5)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在车公庄和清华园进行了连续1年、每周1次同步采样和全样品分析。2个采样点PM2.5的化学组成相似。含碳组分和水溶性离子是主要的组分,其质量浓度之和超过PM2.5的50%。有机碳、元素碳和细粒子PM2.5的季节变化一致,即冬季质量浓度最高,夏季最低。夏季NO-3的质量浓度最低且在采样过程中从特氟隆滤膜上有近50%的挥发。SO2-4不同于PM2.5的季节变化主要取决于SO2的转化率。地壳元素的质量浓度从冬季到春季大幅度上升,春季沙尘天气频是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PM2.5 城市大气细粒子 化学组成 含碳组分 水溶性离子 季节变化 大气污染
原文传递
印染废水治理技术进展 被引量:63
2
作者 汪凯民 靳志军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62-67,共6页
印染废水治理技术进展主要在生物技术的改进和新型化学药剂的研制方面.本文概括介绍“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该方面研究成果,它们均已通过中试或生产性验证.包括: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生物铁法、优良脱色菌和PVA降解菌的筛选和应用、新... 印染废水治理技术进展主要在生物技术的改进和新型化学药剂的研制方面.本文概括介绍“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该方面研究成果,它们均已通过中试或生产性验证.包括: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生物铁法、优良脱色菌和PVA降解菌的筛选和应用、新型高效混凝剂、高压脉冲电解法等.上述方法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达到COD_(Cr)去除70—90%、脱色70%以上,且经济合理、便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印染废水 治理
下载PDF
北京冬季雾霾天气下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60
3
作者 常清 杨复沫 +3 位作者 李兴华 曹阳 王欢博 田密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3-370,共8页
为认识雾霾天气下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利用13级低压撞击采样器采集北京城区冬季一次典型雾霾天气下的大气颗粒物,采用离子色谱和元素碳/有机碳分析仪分析了PM10中不同粒径的水溶性离子、元素碳和有机碳组分,获得了颗粒物... 为认识雾霾天气下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利用13级低压撞击采样器采集北京城区冬季一次典型雾霾天气下的大气颗粒物,采用离子色谱和元素碳/有机碳分析仪分析了PM10中不同粒径的水溶性离子、元素碳和有机碳组分,获得了颗粒物及其化学成分的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天气下颗粒物质量浓度大小为:雾霾>多云>雪天>晴天,4种天气下PM2.5/PM10均大于74%,说明冬季污染主要是由细颗粒物污染引起.SO2-4、NO-3、NH+4、Cl-、Ca2+是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SO2-4、NO-3、NH+4在0.76μm出现单峰;Ca2+和Mg2+在0.31和5.13~8.09μm出现双峰,主要分布在粗模态;Cl-和K+在0.76和5.13μm出现双峰,主要分布在细粒径段.OC、EC也富集于细粒子,显单峰结构.随污染程度增加,二次无机离子及碳组分浓度均显著增加,SO2、NO2的表观转化率(SOR、NOR)以及OC/EC在灰霾期间都远远高于二级良,可见二次无机源及有机源是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空气流动性差的灰霾持续期,机动车尾气排放的EC等一次污染物贡献增加.分析NO-3/SO2-4的粒径分布发现,机动车尾气对爱根核模态及凝结模态的亚微米模态(<1μm)贡献大于固定源,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贡献已十分凸显.此外,燃煤污染的区域输送对污染的形成也有重要贡献,重污染期间土壤扬尘的贡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化学组成 粒径分布 雾霾天气
原文传递
稻鸭共作及其它控草措施对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56
4
作者 魏守辉 强胜 +5 位作者 马波 韦继光 陈建卫 吴建强 谢桐洲 沈晓昆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67-1071,共5页
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稻鸭共作、人工除草、化学除草3种控草措施对稻田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及其对田间杂草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稻鸭共作显著降低了田间杂草的发生密度,对稻田主要杂草鸭舌草(Monochoriavaginalis)、异型莎草(Cyperus... 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稻鸭共作、人工除草、化学除草3种控草措施对稻田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及其对田间杂草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稻鸭共作显著降低了田间杂草的发生密度,对稻田主要杂草鸭舌草(Monochoriavaginalis)、异型莎草(Cyperusdifformis)、矮慈姑(Sagittariapygmaea)的防效均达到95%以上,总体控草效果显著优于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稻鸭共作使稻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略有降低,但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提高,表明群落物种组成有了很大的改变,降低了原来优势杂草的发生危害.在不同控草措施作用下,稻田杂草群落的结构组成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稻鸭共作区群落组成为陌上菜(Linderniaprocumbens)+异型莎草+水虱草(Fimbristylismiliacea),Whittaker群落指数显著高于化学除草、人工除草及对照区,表明稻鸭共作对田间杂草群落结构影响较大.从Sorensen群落相似性指数及以其为距离测度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中也可得到同样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作 人工除草 化学除草 物种多样性 均匀度 相似性
下载PDF
地球化学模拟及其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5
作者 文冬光 沈照理 钟佐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9-104,共6页
从正向地球化学模拟、反向地球化学模拟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三方面系统概述了地球化学模拟的研究进展;结合笔者近年来的科研实践,对其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作了介绍,并着重讨论了在地下水化学组分存在形式、矿物饱和指数的计算、水化学... 从正向地球化学模拟、反向地球化学模拟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三方面系统概述了地球化学模拟的研究进展;结合笔者近年来的科研实践,对其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作了介绍,并着重讨论了在地下水化学组分存在形式、矿物饱和指数的计算、水化学组分预测及地下水地球化学演化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指出了这一领域中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模拟 水化学预测 地下水 水文地质
下载PDF
北京城区大气PM_(2.5)主要化学组分构成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刘保献 杨懂艳 +4 位作者 张大伟 陈添 赵红帅 陈圆圆 陆皓昀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46-2352,共7页
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期间,对北京市城区石景山、车公庄、东四和通州这4个点位开展为期一年的PM2.5化学组分研究,共获得样本220组,使用化学质量重构方法进行组分重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化学质量重构方法获得的PM2.5质量和实际测定PM2.5... 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期间,对北京市城区石景山、车公庄、东四和通州这4个点位开展为期一年的PM2.5化学组分研究,共获得样本220组,使用化学质量重构方法进行组分重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化学质量重构方法获得的PM2.5质量和实际测定PM2.5质量浓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其中春季、秋季和冬季相关系数均大于0.95以上,夏季稍差(0.77);采样期间4个点位的PM2.5主要组分OM、EC、SO2-4、NO-3、NH+4、Cl-、地壳元素、微量元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1.4、3.8、19.9、21.6、14.4、4.0、15.4、2.9μg·m-3,分别占总组分的25.1%、3.0%、15.9%、17.2%、11.5%、3.2%、12.3%、2.3%,除地壳物质外各组分呈东高西低的趋势;2013年1月11日至14日重污染期间,OM、SO2-4、NO-3、NH+4的浓度是全年平均的1.9、5.0、3.2、4.2倍,SO2-4成为本次污染过程中最主要的组分.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城区PM2.5最大的组分均为OM,采暖期相对非采暖期OM、NH+4、NO-3、SO2-4均有较大增幅,但地壳物质和EC相差不大,两个时期差异最大的组分为具有较强燃煤指示性的Cl-(4.4倍).对于化学质量重构结果的未知组分,其中城区PM2.5中水份约占6.0%,夏季颗粒物的水份最大(6.5%),春季和冬季相当,秋季较少(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城区 质量重构 化学组分 未知组分
原文传递
富铬酵母中铬的化学种态及结合形态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丁文军 钱琴芳 +3 位作者 柴之芳 侯小琳 丰伟悦 陈春英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061-1064,共4页
对富铬酵母中铬的化学种态进行了分析和初步探讨.在铬的化学种态测定中,使用离子交换和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富铬酵母中的Cr(Ⅲ)和Cr(Ⅵ),方法快速简便,定量回收.结果表明,总铬含量为1582μg/g的富铬酵母中,无机态铬占16%,其中Cr(Ⅲ)为... 对富铬酵母中铬的化学种态进行了分析和初步探讨.在铬的化学种态测定中,使用离子交换和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富铬酵母中的Cr(Ⅲ)和Cr(Ⅵ),方法快速简便,定量回收.结果表明,总铬含量为1582μg/g的富铬酵母中,无机态铬占16%,其中Cr(Ⅲ)为232μg/g、Cr(Ⅵ)为24.5μg/g.酵母细胞富铬过程中,84%以上的无机铬化合物转化成有机铬.说明铬参与了酵母细胞的生物合成,促进生物转化,对提高富铬酵母的生物效应极为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铬酵母 化学种态 结合形态 有机铬
下载PDF
稀土矿山水系中Pb、Cd、Cu、Zn的化学形态及其迁移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志澄 赵淑媛 +3 位作者 黄丽彬 黄小涛 洪华华 陈炳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0-225,共6页
对南方稀土矿山水系环境中Pb、Cd、Cu、Zn的化学形态进行研究,探讨4种重金属在此水系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NH+4的存在容易引起CU、Zn、Cd再生污染,不利于Cu、Zn、Cd从水相向固相转化,而Pb受影响... 对南方稀土矿山水系环境中Pb、Cd、Cu、Zn的化学形态进行研究,探讨4种重金属在此水系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NH+4的存在容易引起CU、Zn、Cd再生污染,不利于Cu、Zn、Cd从水相向固相转化,而Pb受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稀土矿山 水系 PB CD CU ZN
下载PDF
湖南主要树种木材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茜文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90-194,共5页
采用我国木材化学成分分析国家标准,对湖南40种主要树种木材的化学成分组成进行了分析测定.并结合各树种木材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对其在工业方面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所测得的数据,可供各地开发利用各种木材作为参考.
关键词 树种 木材 化学成份 分析
下载PDF
珠江口及附近海域夏季氮的化学形式分布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王先伟 温伟英 刘翠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53,共5页
根据 1998年夏季对珠江河口及附近海域的水质调查 ,研究了氮的各种化学形式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关系数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 :珠江河口中 ,无机氮含量很高 ,占总氮的 85 % ;而硝酸氮占无机氮的 95 % ,NO-2 N和NH+ 4 N含量很低。... 根据 1998年夏季对珠江河口及附近海域的水质调查 ,研究了氮的各种化学形式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关系数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 :珠江河口中 ,无机氮含量很高 ,占总氮的 85 % ;而硝酸氮占无机氮的 95 % ,NO-2 N和NH+ 4 N含量很低。在外海 ,则以有机氮为主 ,占总氮的 80 %。NH+ 4 N和NO-2 N在伶仃洋河口中部出现最大值 ,在外海的值最小 ;其它形式的氮从伶仃洋内河口到外海 ,其浓度都逐渐降低。NO-3 N是各种形式氮中的主要因素 ,它与各形式氮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NH+ 4 N和NO-2 N与其它形式氮之间的相关性都很差 ,而其余各种形式氮之间都有较好的相关性。涨潮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与小潮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化学形式 空间分布特征 相关系数 环境条件 水质 伶仃洋河口 珠江河口
下载PDF
燃煤过程中矿物质变化与颗粒物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刘小伟 徐明厚 +2 位作者 于敦喜 俞云 隋建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04-108,共5页
该文利用沉降炉研究了燃煤过程中矿物质变化与可吸入颗粒物的生成特性.实验煤种为平顶山烟煤,煤粉粒径小于63um,燃烧温度分别为1100℃、1250℃和1400℃,炉内燃烧气氛分别是空气和[N2]:[O2]=1:1.燃烧生成的灰样采用低压撞击器(LPI)按不... 该文利用沉降炉研究了燃煤过程中矿物质变化与可吸入颗粒物的生成特性.实验煤种为平顶山烟煤,煤粉粒径小于63um,燃烧温度分别为1100℃、1250℃和1400℃,炉内燃烧气氛分别是空气和[N2]:[O2]=1:1.燃烧生成的灰样采用低压撞击器(LPI)按不同粒径大小从0.03~10μm分别采集,共分为13级.试验研究了颗粒物的排放浓度,颗粒粒径分布和元素构成.结果显示:排放的颗粒物粒径呈现双峰分布,峰值分别在0.1μm和4.3μm左右;随着燃烧温度的提高,PM10(10μm以下颗粒物)浓度增加很大;在[N2]:[O2]=1:1条件下燃烧与在空气条件下生成的PM10变化很大.文中分别对PM1.0(1.0μm以下颗粒物)和PM1.0+(1.0μm以上颗粒物)的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XRF分析得知,峰值在0.1μm左右的颗粒其主要是硫酸盐类,SiO2和Al2O3在粒径为4.3μm左右的峰值中含量很大,表明后一个峰值主要是硅铝酸盐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燃煤 颗粒物 粒径分布 矿物质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改进BCR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矿产品堆场土壤中镉砷铅的化学形态 被引量:26
12
作者 胡德新 武素茹 +4 位作者 刘跃勇 王虹 王向东 李权斌 谷松海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9-373,共5页
矿产品堆场土壤中重金属在环境中富集,随着元素的迁移、转化及地下水的循环,成为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将改进的顺序提取法( BCR)应用于矿产品堆场土壤中Cd、As、Pb的化学形态分析,结合这三种元素的性质,将堆场土壤中Cd、As、Pb分为... 矿产品堆场土壤中重金属在环境中富集,随着元素的迁移、转化及地下水的循环,成为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将改进的顺序提取法( BCR)应用于矿产品堆场土壤中Cd、As、Pb的化学形态分析,结合这三种元素的性质,将堆场土壤中Cd、As、Pb分为可交换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其含量。采用形态分析标准参考物质GBW 07436验证了三步提取态的准确性,并对6个矿产品堆场土壤中Cd、As、Pb形态含量进行分析,三步提取态加上残渣态质量分数之和与重金属总量进行了比较,回收率为85.54%-102.88%。通过对矿产品堆场土壤实际样品分析,Cd、As、Pb三种元素非残渣态含量顺序为Cd(79.40%-94.94%)﹥Pb(24.27%-37.73%)﹥As(22.89%-31.51%),表明Cd元素较为容易进入生物圈。该方法解决了港口堆场土壤中重金属化学形态提取问题,对污染土壤的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品堆场土壤 化学形态 改进BCR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下载PDF
海藻中碘的化学种态研究Ⅰ 被引量:16
13
作者 侯小琳 柴之芳 +3 位作者 钱琴芳 丁文军 严小军 范晓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8-54,共7页
用化学分离结合中子活化法研究了海带、网翼藻、海黍子、松藻、石莼、礁膜和江篱7种海藻中总碘及水溶性碘、有机碘、I和IO3等不同形态碘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藻中碘及其化学种态差别较大,海带中碘含量最高,达734×106(... 用化学分离结合中子活化法研究了海带、网翼藻、海黍子、松藻、石莼、礁膜和江篱7种海藻中总碘及水溶性碘、有机碘、I和IO3等不同形态碘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藻中碘及其化学种态差别较大,海带中碘含量最高,达734×106(湿重),且99.2%的碘为水溶性碘.其他几种海藻中碘含量较低,且水溶性碘仅占16.5%~40.8%.海藻浸出液中碘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占浸出总碘量的61.0%~92.7%,其次为有机碘占5.5%~37.4%,IO3含量最少,仅占1.4%~4.5%.该研究结果提示不同海藻的富碘机制可能不尽相同.从食用的角度看,其中碘的生物利用度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化学种态分析 中子活化分析
下载PDF
南大洋磷虾富氟机制Ⅰ.氟的化学赋存形态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潘建明 张海生 刘小涯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8-64,共7页
通过对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进行活体生长培养,对其不同部位及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样品进行了氟的形态赋存分析,研究表明磷虾中90%的氟集中在甲壳中,在其生长脱壳周期中,甲壳和肌肉中的氟含量呈相对... 通过对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进行活体生长培养,对其不同部位及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样品进行了氟的形态赋存分析,研究表明磷虾中90%的氟集中在甲壳中,在其生长脱壳周期中,甲壳和肌肉中的氟含量呈相对应的周期性变化,在脱壳后最初新甲壳和肌肉中氟含量较低,通过生物主动吸收,海水中氟迅速被有效吸收和转化,而磷虾所吸收的氟最终又以存在于旧甲壳中随磷虾脱壳而丢失.在磷虾的生长周期中甲壳和肌肉中的不同化学形态氟赋存变化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最后提出了磷虾富氟机制的一个过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氟富集 赋存形态 磷虾
下载PDF
地下水化学组分存在形式的计算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东胜 曾溅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8-51,共4页
地下水化学组分形式的定量研究是水岩作用模拟计算的基础,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利用化学热力学平衡理论定量计算化学组分形式的理论与方法,并计算石家庄平原地下水中化学组分形式的分布,结果表明:构成地下水化学组分形式主要为络阴离子... 地下水化学组分形式的定量研究是水岩作用模拟计算的基础,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利用化学热力学平衡理论定量计算化学组分形式的理论与方法,并计算石家庄平原地下水中化学组分形式的分布,结果表明:构成地下水化学组分形式主要为络阴离子和单一离子,但CaSO04,MgSO04 和CaCHO+3 是地下水化学组成不可忽视的络合形式,这些络合组分随着TDS和SO2-4 总量的升高从上游到下游所占比例逐渐升高,络合形式的存在不仅对重新认识地下水的化学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形式 平衡计算 地下水 水化学意义
下载PDF
Reconstructed Light Extinction Coefficients Using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PM_(2.5) in Winter in Urban Guangzhou, China 被引量:22
16
作者 陶俊 曹军骥 +4 位作者 张仁健 朱李华 张涛 施思 陈尊裕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359-368,共10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construct light extinction coefficients (b ext ) according to chemical composition components of particulate matter up to 2.5 μm in size (PM 2.5 ). PM 2.5 samples were colle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construct light extinction coefficients (b ext ) according to chemical composition components of particulate matter up to 2.5 μm in size (PM 2.5 ). PM 2.5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the monitoring st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of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SCIES, Guangzhou, China) during January 2010, and the online absorbing and scattering coefficients were obtained using an aethalometer and a nephelometer. The measured values of light absorption coefficient by particle (b ap ) and light scattering coefficient by particle (b sp )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R 2 0.95) with values of b ap and b sp that were reconstructed using the Interagency Monitoring of Protected Visual Environments (IMPROVE) formula when RH was 70%. The measured b ext had a good correlation (R 2 0.83) with the calculated b ext under ambient RH conditions. The result of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b ext showed that ammonium sulfate [(NH 4 ) 2 SO 4 ] was the largest contributor (35.0%) to b ext , followed by ammonium nitrate (NH 4 NO 3 , 22.9%), organic matter (16.1%), elemental carbon (11.8%), sea salt (4.7%), and nitrogen dioxide (NO 2 , 9.6%). To improve visibility in Guangzhou,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secondary particles like sulfates, nitrates, and ammonia should be given more attention in urb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 extinction coefficients PM 2.5 aerosol chemical species
下载PDF
基于BCR和HG-ICP-AES的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永华 杨林生 +2 位作者 王丽珍 王五一 李海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34-1836,共3页
建立了基于BCR法(连续提取法)和HG-ICP-AES技术的土壤重金属形态含量的检测方法。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HG-ICP-AES对Hg,Pb和As的检测限分别达到0.6,1.5和0.8 ng.mL-1。对国家标准沉积物样品中Hg,Pb和As的含量进行对照测定,检测结果与推... 建立了基于BCR法(连续提取法)和HG-ICP-AES技术的土壤重金属形态含量的检测方法。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HG-ICP-AES对Hg,Pb和As的检测限分别达到0.6,1.5和0.8 ng.mL-1。对国家标准沉积物样品中Hg,Pb和As的含量进行对照测定,检测结果与推荐值一致,标准物质中Hg,Pb和As多次重复测定的RSD均<8%。应用本法实测了湘西某有色金属矿区土壤中Hg,Pb和As各形态的含量,发现矿区土壤中Hg,Pb和As均以残渣态为主,有机态和Fe-Mn氧化态次之,酸交换态含量较少;与对照区相比,矿区土壤中酸交换态、Fe-Mn氧化态、有机态、残渣态Hg,Pb和As的含量分别增加1.2,3.0,47,272倍(Hg);1.2,4.6,8.1,4.5倍(Pb);1.5,2.9,3.3,2.2倍(As);表明湘西矿区土壤同时存在Hg,Pb和As的复合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化学形态 BCR法 HG-ICP-AES
下载PDF
Effect of manganese oxide-modified biochar addition on methane production and heavy metal speciation during the anaerobic digestion of sewage sludge 被引量:20
18
作者 Jianhua Li Min Zhang +1 位作者 Zhiyin Ye Changming Y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67-277,共11页
Low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high heavy metal levels severely inhibit the anaerobic digestion(AD) of sewage sludge.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added manganese oxidemodified biochar composite(MBC) on methane produc... Low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high heavy metal levels severely inhibit the anaerobic digestion(AD) of sewage sludge.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added manganese oxidemodified biochar composite(MBC) on methane production and heavy metal fractionation during sewage sludge AD was examined. The MBC could increase the buffering capacity,enhance the methane production and degradation of intermediate acids, buffer the pH of the culture, and stabilize the sewage sludge AD process. The application of MBC positively impacted methane production and the cumulative methane yield increased up to 121.97%,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MBC addition can improve metal stabilization in the digestate. An optimum MBC dose of 2.36 g was recommended, which would produce up to 121.1 L/kg volatile solids of methane. After the AD process, even though most of the metals accumulated in the residual solids, they could b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bio-available fractions to a more stable fraction. The total organic-and sulfide-bound and residual fraction content at a 3 g dose of MBC that is 0.12 g/g dry matter were 51.06% and 35.11%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MBC coul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D and promote stabiliz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ewage sludge post the AD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WAGE sludge Anaerobic digestion Manganese oxide-modified BIOCHAR (MBC) Methane production Heavy metals chemical species
原文传递
铀在特定场址地下水中存在和迁移形态研究及其沉积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东 李宽良 +2 位作者 康厚军 傅依备 石正坤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47,共5页
将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模式与地球化学条件相结合,应用铀元素水文地球化学迁移形式热力学分析方法,计算出某特定场址地下水中铀的化学形态和迁移形态。结果表明:UO2(CO3)2-2占84.1%,UO2(CO3)0占8.7%,UO2(CO3)4-3占6.5%。
关键词 特定场址地下水 化学形态 迁移形态 沉积热力学分析 水文地球化学 放射性废物 填埋处置
下载PDF
引进树种印度黄檀解剖构造变异性质及其化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石雷 孙庆丰 邓疆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216,共5页
采用木材定量解剖方法和木材化学性质分析方法,对引进的印度黄檀解剖构造性质径向变异特征和化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印度黄檀木材纤维长度和宽度均值分别是1430.87、18.02μm,导管分子长度和直径平均值分别是204.13、146.46... 采用木材定量解剖方法和木材化学性质分析方法,对引进的印度黄檀解剖构造性质径向变异特征和化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印度黄檀木材纤维长度和宽度均值分别是1430.87、18.02μm,导管分子长度和直径平均值分别是204.13、146.46μm,微纤丝角平均值是12.24°。印度黄檀的解剖构造特征的径向变异趋势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印度黄檀木材pH值为5.39,其结果为开发和培育印度黄檀优质材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黄檀 解剖构造 变异 化学性质 引进树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