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大气小颗粒物的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97
1
作者 张晶 陈宗良 王玮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2-67,共6页
1992年11月至1993年2月在北京市5个采样点采集了大气小颗粒物(<20μm)样品和总悬浮颗粒物样品,并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小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将其结果应用于化学质量平衡法解析污染源.主要结果,秋季各污染源... 1992年11月至1993年2月在北京市5个采样点采集了大气小颗粒物(<20μm)样品和总悬浮颗粒物样品,并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小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将其结果应用于化学质量平衡法解析污染源.主要结果,秋季各污染源的贡献率:尘土为159%、燃煤为283%、燃油(汽车尾气)为541%、钢铁工业为15%:冬季各污染源的贡献率:尘土为192%、燃煤为377%、燃油(汽车尾气)为426%、钢铁工业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颗粒物 北京 污染源 大气污染
下载PDF
近十年土壤污染物源解析研究综述 被引量:79
2
作者 李娇 吴劲 +3 位作者 蒋进元 滕彦国 何立环 宋柳霆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242,共11页
加强土壤污染物源解析技术研究是防治土壤污染,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前提。归纳了近十年国内外在土壤污染物源解析方面的研究概况、主要研究对象、源解析的常用方法。重点总结了特征比值法、主成分/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正定矩... 加强土壤污染物源解析技术研究是防治土壤污染,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前提。归纳了近十年国内外在土壤污染物源解析方面的研究概况、主要研究对象、源解析的常用方法。重点总结了特征比值法、主成分/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绝对因子得分-多元线性回归法、非负约束因子分析法、UNMIX法、化学质量平衡法、同位素法等的基本原理、各自特点及其在土壤污染物来源解析上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各种源解析方法在应用上的优势和局限。最后指出土壤污染物源解析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源解析 多元统计法 化学质量法 同位素法
原文传递
北京PM_(2.5)化学物种的质量平衡特征 被引量:63
3
作者 杨复沫 贺克斌 +4 位作者 马永亮 张强 Cadle S H Chan T Mulawa P A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6-333,共8页
以北京 2个采样点连续采集的样品对PM2 5中的元素、水溶性离子和含碳组分进行分析 .车公庄和清华园PM2 5中有机物的含量分别为 2 7 8%和 30 9% ,是含量最丰富的物种 ,其次是二次无机粒子、土壤尘、元素碳和微量元素 .PM2 5中约有 2 ... 以北京 2个采样点连续采集的样品对PM2 5中的元素、水溶性离子和含碳组分进行分析 .车公庄和清华园PM2 5中有机物的含量分别为 2 7 8%和 30 9% ,是含量最丰富的物种 ,其次是二次无机粒子、土壤尘、元素碳和微量元素 .PM2 5中约有 2 4 %的质量未能鉴别成分 ,相关性分析表明 ,含碳物种的估算所引起的偏差可能是主要的原因 .采暖期重污染周和春季沙尘周PM2 5的化学物种构成悬殊 ,反映了季节性变化的源排放和特殊气象条件的综合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化学物种 污染源 质量平衡法 分析方法 有机物 微量元素 大气污染
下载PDF
土壤污染物源解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4
作者 张长波 骆永明 吴龙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0-195,共6页
本文介绍了污染物源解析的方法体系,重点对化学质量平衡法、多元统计模型、混合方法、分子标志物与同位素技术等受体模型研究方法的原理与应用进展加以总结,论述了化学质量平衡法和多元统计模型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应用现状;指出以这... 本文介绍了污染物源解析的方法体系,重点对化学质量平衡法、多元统计模型、混合方法、分子标志物与同位素技术等受体模型研究方法的原理与应用进展加以总结,论述了化学质量平衡法和多元统计模型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应用现状;指出以这两种方法为基础形成的混合方法可避免前者选择排放源种类时的主观性,同时又可检验后者在鉴别过程中是否遗漏其他未知源,从而能够发挥最大的优势;最后对源解析方法的发展趋势及土壤学应用加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解析 受体模型 化学质量平衡法 多元统计模型
下载PDF
成都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淑兰 柴发合 +1 位作者 周来东 王琴玲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7-721,共5页
通过对成都市能源结构及产业布局的分析,对可吸入颗粒物来源进行了定性识别和分类,确定了对可吸入颗粒物可能产生贡献的源类的化学成分谱,用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对成都市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进行定量解析,确定了成都市PM10的主要... 通过对成都市能源结构及产业布局的分析,对可吸入颗粒物来源进行了定性识别和分类,确定了对可吸入颗粒物可能产生贡献的源类的化学成分谱,用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对成都市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进行定量解析,确定了成都市PM10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化学质量平衡 受体模型 来源解析
下载PDF
黄海近岸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来源解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薛荔栋 郎印海 +1 位作者 刘爱霞 刘洁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69-1375,共7页
采集了黄海近岸(日照岚山海域)12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分析了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结果显示16种PAHs含量范围在76.384~27512.023ng·g^-1,平均值为2622.576ng·g^-1。低... 采集了黄海近岸(日照岚山海域)12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分析了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结果显示16种PAHs含量范围在76.384~27512.023ng·g^-1,平均值为2622.576ng·g^-1。低环PAHs组分所占比重较大,中高环PAHs相对较小。利用比值法定性解析PAHs的来源,初步判断PAHs可能来自燃煤、燃油、焦化、柴油泄漏等污染源。进一步引用相关源成分谱,应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MB8.2)对PAHs的来源进行定最解析,拟合计算结果表明研究海域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主要来源为燃煤源、燃油源(主要为柴油燃烧)和焦炉源,其相对贡献率分别为53.99%、25.57%和13.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多环芳烃 来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
下载PDF
基于水质特征因子和Monte Carlo理论的雨水管网混接诊断方法 被引量:31
7
作者 徐祖信 汪玲玲 尹海龙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15-1721,1727,共8页
基于水质特征因子法,引入蒙特卡罗理论,建立了分流制排水系统雨污混接诊断的定量分析方法.以上海市某混接分流制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安赛蜜和总氮、氟化物、硬度分别作为表征生活污水、半导体工业废水和地下水混接的水质特征因子,... 基于水质特征因子法,引入蒙特卡罗理论,建立了分流制排水系统雨污混接诊断的定量分析方法.以上海市某混接分流制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安赛蜜和总氮、氟化物、硬度分别作为表征生活污水、半导体工业废水和地下水混接的水质特征因子,对雨水管网混接来源进行了解析.与观测值对比验证表明,由于蒙特卡罗方法考虑了混接来源中多个混接点空间质量浓度差异性以及测量误差等不确定性因素,与目前采用的确定性解析方法相比,可以显著提高解析结果的可靠性,在实现解析结果闭合的同时,解析误差能够控制在10%以内.据此,提出了建立水质特征因子数据库的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特征因子 雨污混接 旱流污染 蒙特卡罗分析 化学质量平衡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二重源解析技术的方法改进 被引量:23
8
作者 郝明途 侯万国 +1 位作者 屈小辉 刘春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8-141,共4页
在二重源解析技术基础上,改进了扬尘对受体贡献值的计算方法,并对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扬尘对受体的贡献值在方法改进后有所下降,扬尘与土壤风沙尘对受体的贡献值之和,比方法改进前扬尘对受体的贡献值略低,这与推测结果完全吻合.
关键词 源解析 二重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法
下载PDF
应用受体模型(CMB)对北京市大气PM_(2.5)来源的解析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杨妍妍 李金香 +6 位作者 梁云平 陈添 刘保献 孙峰 程刚 粟京平 张大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93-2700,共8页
为研究影响北京市大气环境PM2.5污染水平的主要来源,于2012年8月—2013年7月,依托北京市大气地面观测网络在10个监测点采集的491 d(次)大气PM2.5有效样本,对其化学组分进行了测试分析;从城市大气污染源组成出发,建立和完善了5类固定点源... 为研究影响北京市大气环境PM2.5污染水平的主要来源,于2012年8月—2013年7月,依托北京市大气地面观测网络在10个监测点采集的491 d(次)大气PM2.5有效样本,对其化学组分进行了测试分析;从城市大气污染源组成出发,建立和完善了5类固定点源、2类流动源、4类无组织面源的PM2.5排放成分谱.应用受体模型(CMB)开展了来源解析研究.结果显示:1观测期间大气环境PM2.5的来源主要包括:一次来源机动车(16%)、燃煤(15%)、土壤尘(6%)、二次硫酸铵和硝酸铵(36%),以及有机物(20%)和其他未识别来源(7%);与历史解析结果相比,燃煤源分担率有所下降,二次无机盐与有机物分担率上升,且二次硝酸盐有赶超二次硫酸盐之势;2从主要组分的来源看,观测期间环境大气PM2.5中近25%的硫酸盐来自于燃煤锅炉和电厂排放,17%的有机物来自机动车排放;3北京市PM2.5来源类型大致相同,但各点位PM2.5来源种类和分担率具有一定差异,对一些排放量较大的局地排放源有比较明确的响应.研究表明,开展区域性PM2.5治理、大力削减前体物、严格控制本地机动车、燃煤等PM2.5排放都是改善北京市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质量平衡 大气PM2.5 来源解析 二次源 机动车 区域性
原文传递
Secondary organic carbon quantification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M_(10) in Kaifeng, China 被引量:27
10
作者 WU Lin FENG Yinchang +5 位作者 WU Jianhui ZHU Tan BI Xiaohui HAN Bo YANG Weihong YANG Zhiqi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1353-1362,共10页
During 2005, the filter samples of ambient PM10 from five sites and the source samples of particulate matter were collected in Kaifeng, Henan Province of China. Nineteen elements, water-soluble ions, total carbon (TC... During 2005, the filter samples of ambient PM10 from five sites and the source samples of particulate matter were collected in Kaifeng, Henan Province of China. Nineteen elements, water-soluble ions, total carbon (TC) and organic carbon (OC) contained in samples were analyzed. Seven contributive source type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ambient PM10 were estimated by chemical mass balance (CMB) receptor model. Weak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organic carbon and element carbon (EC)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sampling periods, indicating that there was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pollution in the urban atmosphere. An indirect method of "OC/EC minimum ratio" wa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concentration of secondary organic carbon (SO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C contributed 26.2%, 32.4% and 18.0% of TC in spring, summer-fall and winter, respectively, and the annual average SOC concentration was 7.07 μg/m^3, accounting for 5.73% of the total mass in ambient PM10. The carbon species concentrations in ambient PM10 were recalculated by subtracting SOC concentrations from measured concentrations of TC and OC to increase the compatibility of source and receptor measurements for CMB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source apportionment secondary organic carbon chemical mass balance
下载PDF
应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解析西宁大气PM2.5的来源 被引量:26
11
作者 窦筱艳 赵雪艳 +6 位作者 徐珣 高海鹏 李婷 丁梅梅 刘宇 韩斌 白志鹏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4,共8页
为研究影响西宁市大气环境PM_(2.5)污染水平的主要来源,于2014年采暖季、风沙季和非采暖季依托西宁市大气地面观测网络在11个监测点采集大气PM_(2.5)样品,对其化学组分(元素、离子和碳)进行分析。研究同步采集了4类固定源、14类移动源和... 为研究影响西宁市大气环境PM_(2.5)污染水平的主要来源,于2014年采暖季、风沙季和非采暖季依托西宁市大气地面观测网络在11个监测点采集大气PM_(2.5)样品,对其化学组分(元素、离子和碳)进行分析。研究同步采集了4类固定源、14类移动源和4类开放源的PM_(2.5)样品,并构建源排放成分谱。应用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开展源解析研究。源解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西宁市PM_(2.5)主要来源包括城市扬尘(分担率为26.4%)、燃煤尘(14.5%)、机动车尾气(12.8%)、二次硫酸盐(9.0%)、生物质燃烧(6.6%)、二次硝酸盐(5.7%)、钢铁尘(4.7%)、锌冶炼尘(3.4%)、建筑尘(4.4%)、土壤尘(4.4%)、餐饮排放(2.9%)和其他未识别的来源(5.2%)。大力开展城市扬尘为主的开放源污染控制,严格控制本地燃煤、机动车等污染源的PM_(2.5)排放,是改善西宁市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质量平衡 PM2.5 来源解析 西宁
下载PDF
晋城城市扬尘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燕 彭林 +4 位作者 李丽娟 王毓秀 张腾 刘海利 牟玲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7,共6页
采集晋城市城市扬尘及其他污染源样品,分析其中元素、离子、碳含量,选取富集因子分析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分析城市扬尘化学组成及来源,为制定有效的城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晋城市城市扬... 采集晋城市城市扬尘及其他污染源样品,分析其中元素、离子、碳含量,选取富集因子分析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分析城市扬尘化学组成及来源,为制定有效的城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晋城市城市扬尘中主量成分包括Si、TC、Ca、OC、Al、Mg、Na、Fe、K和SO_4^(2-),质量分数总和为61.14%.地壳元素在城市扬尘中含量最丰富,离子更易在细颗粒上富集.OC在PM_(2.5)上的质量分数较高,EC在PM_(10)上的质量分数较高,说明二次有机污染物主要集中在细颗粒上.城市扬尘PM_(2.5)和PM_(10)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为极强,且PM_(2.5)比PM_(10)具有更强的生态危害性.城市扬尘中Pb的富集因子最大,在PM_(2.5)中达196.97,其次为As、Cr、Ni、V、Zn、Cu,且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因子均在10以上,表明这几种元素显著富集,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土壤风沙尘、建筑水泥尘、机动车尾气尘、煤烟尘是城市扬尘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扬尘 富集因子 潜在生态风险 化学质量平衡
原文传递
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及其在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先国 范莹 冯丽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5-228,共4页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已成为重要的颗粒物源解析模型之一。简述了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的发展概况和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的基本原理,对该模型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的进展情况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受体模型 化学质量平衡 源解析
下载PDF
郑州市PM_(2.5)组分、来源及其演变特征 被引量:19
14
作者 赵孝囡 王申博 +3 位作者 杨洁茹 马秋红 刘洋 张瑞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633-3643,共11页
为探究郑州市PM_(2.5)主要来源以及季节差异特征,本研究于2019年进行PM_(2.5)周期采样,并分析PM_(2.5)中的无机水溶性离子、碳组分和元素浓度.结果表明,郑州市2019年采样膜样品的PM_(2.5)平均浓度为(67.0±37.2)μg·m^(-3),冬... 为探究郑州市PM_(2.5)主要来源以及季节差异特征,本研究于2019年进行PM_(2.5)周期采样,并分析PM_(2.5)中的无机水溶性离子、碳组分和元素浓度.结果表明,郑州市2019年采样膜样品的PM_(2.5)平均浓度为(67.0±37.2)μg·m^(-3),冬季浓度最高,夏季最低.PM_(2.5)中主要组分依次为:硝酸根、铵根、硫酸根、有机物(OM)、地壳物质和元素碳,春秋季节受地壳物质影响较大,夏季主要受硫酸盐影响,冬季有机物与硝酸盐浓度显著增高.二次转化是硫酸盐和硝酸盐的主要来源,夏季受光化学反应贡献显著,冬季受高湿条件下的液相反应影响明显.NO_(3)^(-)/SO_(4)^(2-)和OC/EC的值表明郑州市PM_(2.5)受汽车尾气排放、煤炭燃烧以及生物质燃烧影响较大.源解析结果表明,2019年二次源贡献最高(49.8%),其中在冬季贡献达到56.5%;一次源中,扬尘在春季(15.2%)和秋季(11.4%)占比略高,机动车源在夏季贡献最大(12.3%),冬季受燃煤源影响较大(13.2%).2014~2019年郑州市PM_(2.5)受二次源影响逐年升高;工业源、生物质燃烧源和燃煤源整体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市 PM_(2.5) 二次无机盐 碳质组分 化学质量平衡法
原文传递
宁波城市扬尘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方小珍 孙列 +3 位作者 毕晓辉 吴建会 冯银厂 周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59,79,共6页
为有效制定城市扬尘的防治措施,系统研究宁波城市扬尘污染的化学组成特征和来源,选取宁波为研究区域,采集了城市扬尘、土壤风沙尘、煤烟尘和机动车尾气尘4种源类样品,进行了元素、离子和碳3大类分析,并与其他城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为有效制定城市扬尘的防治措施,系统研究宁波城市扬尘污染的化学组成特征和来源,选取宁波为研究区域,采集了城市扬尘、土壤风沙尘、煤烟尘和机动车尾气尘4种源类样品,进行了元素、离子和碳3大类分析,并与其他城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宁波城市扬尘的主量成分包括Ca、Si、Fe、Al、K、总碳(TC)、有机碳(OC)和SO2-4,质量分数总和为44.14%,其中Ca、Si、Fe、Al、K等地壳元素含量较高。宁波城市扬尘化学组成与其他典型城市相差较大,其中Si、Al和Mg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城市,而Na、K、Ni等元素含量总体较高。(2)分歧系数计算结果为0.471,说明城市扬尘与土壤风沙尘的化学组成相似度不高,受人为来源类的影响较大。(3)宁波的城市扬尘中Zn富集因子最大,达23.10,其次为Ca、Cu、Pb、Ni、As,且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因子均在5之上,表明Zn、Ca、Cu、Pb、Ni、As显著富集,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4)土壤风沙尘对城市扬尘的贡献最大(分担率达34.88%),其次为建筑水泥尘(分担率达25.01%)、煤烟尘(分担率达20.19%)。说明城市扬尘中大部分化学组分来自土壤风沙尘、建筑水泥尘和煤烟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扬尘 分歧系数 富集因子 化学质量平衡
下载PDF
污染物的源解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方璇 耿长君 +1 位作者 徐友海 吕继萍 《化工科技》 CAS 2007年第3期60-64,共5页
环境科学中污染物来源的数学模型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污染源为对象的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另一种是以污染区域为对象的受体模型(receptor model)。简介了受体模型的定义、研究方法、应用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并对我国源... 环境科学中污染物来源的数学模型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污染源为对象的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另一种是以污染区域为对象的受体模型(receptor model)。简介了受体模型的定义、研究方法、应用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并对我国源解析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解析 受体模型 化学质量平衡
下载PDF
基于质量平衡法的有机物纯度测量技术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庆合 杨吉双 +1 位作者 焦慧 李秀琴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31-939,共9页
有机物纯度是化工、医药等行业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参数,纯度标准物质是化学测量溯源和校准标准的源头,纯度结果的准确可靠对于科技和产业至关重要。近年来,有机物纯度测量技术和不确定度水平随仪器技术同步发展,定量核磁法、质量平衡法... 有机物纯度是化工、医药等行业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参数,纯度标准物质是化学测量溯源和校准标准的源头,纯度结果的准确可靠对于科技和产业至关重要。近年来,有机物纯度测量技术和不确定度水平随仪器技术同步发展,定量核磁法、质量平衡法等纯度测量方法取得很多突破。质量平衡法是通过测量样品中有机和无机杂质、水分、挥发性溶剂等杂质总量而获得纯度的一组测试方法,在纯度测量国际比对、标准物质研制、产品检测中应用很广。总结了国际计量局物质量咨询委员会-有机分析工作组有机物纯度国际比对,质量平衡法测试的原理与要求,有机杂质响应因子的研究进展,水分、挥发性溶剂、无机杂质测量方法及其溯源性要求,为有机物纯度准确测量和标准物质定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纯度 质量平衡法 响应因子 计量溯源性 标准物质
下载PDF
抚顺市空气环境可吸入颗粒物来源解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贾轶然 王寒梅 《辽宁化工》 CAS 2006年第3期184-185,共2页
应用受体模式的化学质量平衡法对抚顺市城区空气环境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来源进行解析,得出了各排放源类对PM10的贡献率,揭示了治理PM10污染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法
下载PDF
废弃物填埋场土壤污染分析及重金属离子化学形态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8
19
作者 苗芳芳 张一梅 +1 位作者 李鱼 林千果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4-100,共7页
为了减少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以江苏省某固体废弃物填埋场为研究对象开展健康风险评估。采集研究区域土壤样品,分析As、Ni、Cd、Zn、Pb、Hg等重金属含量,分别应用克里金插值、化学质量平衡形态模拟、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方... 为了减少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以江苏省某固体废弃物填埋场为研究对象开展健康风险评估。采集研究区域土壤样品,分析As、Ni、Cd、Zn、Pb、Hg等重金属含量,分别应用克里金插值、化学质量平衡形态模拟、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对目标重金属浓度空间分布、重金属形态种类及区域健康风险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受固体废弃物填埋及农田过量施肥污染。其中,Cd和Zn含量均超过土壤背景值,汞含量接近背景值。模拟获得Cd金属形态15种,Zn金属形态21种,对金属形态浓度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得出CdCO_(3)、Cd^(2+)具有致癌风险,总贡献率分别为38.4%和31.9%;Zn_(2)S_(3)^(2-)具有非致癌风险,总贡献率为91.66%。Cd^(2+)的致癌风险值在10^(-6)~10^(-4),其致癌风险水平不可忽视。因此,研究区域重金属形态对人体的毒性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质量平衡 空间插值 金属形态 健康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泰莱盆地地下水化学特征分类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田明刚 徐建 +2 位作者 赵耘 郑梦琪 徐秋林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8-82,共5页
泰莱盆地地下水类型丰富,水化学特征复杂,传统的水化学方法不适合大量数据的客观归类研究,复杂特征的地下水成因缺少全面认知。利用聚类分析对大量枯水期地下水数据分成ABC三大组,再细分成10小组,并结合含水层岩性分析水化学特征。利用G... 泰莱盆地地下水类型丰富,水化学特征复杂,传统的水化学方法不适合大量数据的客观归类研究,复杂特征的地下水成因缺少全面认知。利用聚类分析对大量枯水期地下水数据分成ABC三大组,再细分成10小组,并结合含水层岩性分析水化学特征。利用Gibbs图分析得出三组地下水主要受岩石控制,同时也受不同程度的蒸发作用。利用离子比值端元图得出ABC三组分别以溶滤硅酸岩、硅酸盐及碳酸盐、硅酸盐及蒸发岩控制为主。最后通过质量平衡模拟10小组类型水中多种矿物质成分的溶解量,发现人类活动对地下水Cl-含量影响较大。研究加深了研究区地下水复杂水化学特征分析及成因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莱盆地 水化学类型 聚类分析 水岩作用 质量平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