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17
1
作者 计秉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117,共7页
对国内外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发展作了概述,着重阐述了改善水驱、稠油热采、化学驱、气驱、微生物采油和物理法采油6个方面。目前,改善水驱、稠油热采、化学驱和气驱4类技术已进入矿场规模化应用,热采和气驱技术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化学驱... 对国内外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发展作了概述,着重阐述了改善水驱、稠油热采、化学驱、气驱、微生物采油和物理法采油6个方面。目前,改善水驱、稠油热采、化学驱和气驱4类技术已进入矿场规模化应用,热采和气驱技术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化学驱技术主要应用在中国,而微生物采油和物理法采油技术尚处于探索、试验阶段。综合国外经验和我国具体情况,指出目前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攻关方向和发展趋势。研究认为,改善水驱技术通过层系细分重组和井网井型立体优化,建立合理、有效的注采系统,探索驱替剖面的均匀控制。稠油热采技术综合应用复杂结构井、蒸汽和各类助剂,改善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气驱技术应用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随着温室气体减排的要求,CO2驱油埋存项目不断增加。化学驱技术向高温高盐油藏、大孔道油藏和聚合物驱后油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水驱 化学驱 稠油热采 注气 技术进展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化学物质组学与中药方剂研究——兼析清开灵复方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63
2
作者 罗国安 梁琼麟 +3 位作者 张荣利 王义明 刘清飞 胡坪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1期6-15,共10页
本文在总结中药复方化学研究体系的基础上借鉴系统生物学,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学研究方法-化学物质组学。化学物质组是指一定条件下输入生物体系的所有化学物质(化学成分)组成的复杂化学体系,而化学物质组学就是研究化学物质组的组成及其... 本文在总结中药复方化学研究体系的基础上借鉴系统生物学,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学研究方法-化学物质组学。化学物质组是指一定条件下输入生物体系的所有化学物质(化学成分)组成的复杂化学体系,而化学物质组学就是研究化学物质组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作为新学科萌芽的探讨,作者提出了层次化的化学物质组学的研究策略和相应的技术,应用于中药方剂的研究,并以清开灵为例从三个层次阐述了化学物质组研究方法,介绍了中药方剂化学物质组学研究的过程。作者认为:化学物质组学为复杂化学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方法支持,是现有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和补充,为研究生物复杂系统与外部的化学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必要条件;中药方剂作用于人体的过程正是最典型的两个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因此,化学物质组学的应用对于中药方剂研究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物质组学 化学物质组 中药方剂 系统生物学 清开灵注射液
下载PDF
金属水反应水冲压发动机系统性能估算 被引量:32
3
作者 罗凯 党建军 +1 位作者 王育才 张宇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5-498,共4页
使用金属 水反应燃料是推进水下超高速航行器的最佳途径,分析了单次注水和二次注水的铝 水反应燃料水冲压发动机系统,得出了燃料质量配比、燃烧室温度、燃烧室压强、系统有效推力、效率等关键技术性能指标。指出了二次注水系统的优越性... 使用金属 水反应燃料是推进水下超高速航行器的最佳途径,分析了单次注水和二次注水的铝 水反应燃料水冲压发动机系统,得出了燃料质量配比、燃烧室温度、燃烧室压强、系统有效推力、效率等关键技术性能指标。指出了二次注水系统的优越性并提出了一种二次注水系统的实施方案。分析结论与实际系统性能指标相吻合,证明了分析的正确性,可以为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水反应燃料^+ 水冲压发动机^+ 性能
下载PDF
聚山梨脂80的化学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谭志高 巢志茂 +3 位作者 刘海萍 王淳 吴晓毅 孙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1-254,共4页
对聚山梨酯(吐温)80及其配伍和制剂存在的化学不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文献整理和分析。以吐温80为关键词,系统检索了到目前为止的Pub Med,Wiley Online Library,Science,Science Direct,Highwire,Biomed Central,CNKI等国内外多个数据... 对聚山梨酯(吐温)80及其配伍和制剂存在的化学不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文献整理和分析。以吐温80为关键词,系统检索了到目前为止的Pub Med,Wiley Online Library,Science,Science Direct,Highwire,Biomed Central,CNKI等国内外多个数据库,引用35篇相关的参考文献,按有机化学反应的分类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吐温80体现在不稳定方面的化学性质包括水解反应、络合反应、自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光降解反应和其他尚不明确的反应现象。在制备含有吐温80的注射液时应充分考虑到吐温80和药物成分可能的相互作用,充分考虑到从原料选取到临床使用多个环节的过程和条件,防止不稳定现象的发生,以期研制出安全和稳定的含有吐温80的注射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温80 化学性质 稳定性 安全性 注射液
原文传递
海上稠油油藏弱凝胶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23
5
作者 潘广明 张彩旗 +2 位作者 刘东 吴金涛 李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0-143,共4页
针对非常规稠油油田弱凝胶连续注入过程中出现的注入能力逐年变差、增油效果逐年降低的问题,探索了适用于海上非常规稠油的弱凝胶调驱技术。基于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矿场实践,认识到弱凝胶连续注入后剖面反转是必然规律,高、低渗管的阻... 针对非常规稠油油田弱凝胶连续注入过程中出现的注入能力逐年变差、增油效果逐年降低的问题,探索了适用于海上非常规稠油的弱凝胶调驱技术。基于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矿场实践,认识到弱凝胶连续注入后剖面反转是必然规律,高、低渗管的阻力系数的变化特征不同是剖面反转的原因;为抑制剖面反转,提出弱凝胶(水)交替注入模式,交替注入开发效果优于继续连续注入,交替注入下低渗层采出程度更高;交替模式在矿场应用后化学剂用量降低50%,注入能力提高20%,日产油提高149 m^3/d,含水率下降14个百分点,降水增油效果明显。研究表明,连续注入转弱凝胶(水)交替注入对开发非常规稠油是行之有效的。该项研究为类似稠油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化学驱 弱凝胶 稠油油藏 交替注入 BN油田
下载PDF
稠油注蒸汽热采中添加化学剂技术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德远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1-46,共6页
方法在注蒸汽热采稠油中,往油层中添加相应的化学剂,对油藏进行处理。目的解决稠油热采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提高稠油热采效益和采收率。结果该技术在以下几方面已获得好效果:改善油层吸汽剖面;提高驱油效率;抑制底水和边水入侵... 方法在注蒸汽热采稠油中,往油层中添加相应的化学剂,对油藏进行处理。目的解决稠油热采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提高稠油热采效益和采收率。结果该技术在以下几方面已获得好效果:改善油层吸汽剖面;提高驱油效率;抑制底水和边水入侵;改善稠油流动性能;保持和提高油层渗流能力;防止油层出砂。结论添加化学剂技术已成为提高注蒸汽热采效益和采收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并已形成系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注蒸汽 化学剂 热力采油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三维实验模拟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周守为 李清平 +1 位作者 陈伟 付强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共9页
调研了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研究进展,基于无量纲相似分析方法研制了三维可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模拟实验系统。以甲烷、水和石英砂为实验介质,开展了降压、注热、注剂等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法三维实验模拟分析。根据室内模拟实验和... 调研了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研究进展,基于无量纲相似分析方法研制了三维可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模拟实验系统。以甲烷、水和石英砂为实验介质,开展了降压、注热、注剂等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法三维实验模拟分析。根据室内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提出了海上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的技术思路,以期为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及深水工程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三维实验模拟 降压 注热 注剂 开采
下载PDF
护理环节管理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邵云霞 朱文娣 梁桂霞 《河北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457-459,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环节管理在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对245例病人,静滴5-Fu、长春新碱、表阿霉素、环磷酰胺、丝裂霉素、顺铂等药物,分别选用手背静脉、前臂静脉、手指小静脉、桡静脉注射,进行加强护理环节管理。结果:245例中未发生药液渗... 目的:探讨护理环节管理在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对245例病人,静滴5-Fu、长春新碱、表阿霉素、环磷酰胺、丝裂霉素、顺铂等药物,分别选用手背静脉、前臂静脉、手指小静脉、桡静脉注射,进行加强护理环节管理。结果:245例中未发生药液渗漏的240例占97%;发生渗漏的5例占3%。其中对于发生药液渗漏的病人,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均未发生皮下组织坏死。结论:建立严密的环节管理责任制度,严格掌握技术操作方法,能有效的防止化疗药液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静推 药液渗漏
下载PDF
渤南油田采油污水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尹先清 伍家忠 +2 位作者 高新华 孙灵念 陈景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4-156,共3页
在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渤南油田结垢性含油污水的方法。在 45~ 5 0℃下在渤南首站污水中依次加入以活性Ca(OH) 2 为主要成分的助凝剂CH 2和等量PAC、PAM组成的复合絮凝剂JPM 1,短时间搅拌后静置沉降 5 0~ 6 0min ,上清水... 在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渤南油田结垢性含油污水的方法。在 45~ 5 0℃下在渤南首站污水中依次加入以活性Ca(OH) 2 为主要成分的助凝剂CH 2和等量PAC、PAM组成的复合絮凝剂JPM 1,短时间搅拌后静置沉降 5 0~ 6 0min ,上清水经砂滤后清澈透明 ,浊度 <0 .5NTU ,pH值上升至 8.0~ 8.5 ,各项水质测定值 (含油量 ,悬浮物 ,腐蚀速率 ,粒度中值 ,SRB和TGB菌数 )均符合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A3级指标。CH 2加量为 2 80~ 40 0mg/L ,JPM 1加量为 15 0~ 2 0 0mg/L ,随污水含油量 (39~ 112mg/L)增加而增加。未处理污水失钙镁率为 17.7% ,有结垢性 ,处理后水及其与未处理水的 2∶3和 3∶2混合水失钙镁率 <1% ,无结垢性。此方法工艺简单 ,可利用原有设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油田 采油污水处理方法 研究 油田采出水 净水剂 化学混凝 结垢性
下载PDF
污染场地修复中原位热脱附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耦合联用的意义、效果及展望 被引量:14
10
作者 韩伟 叶渊 +3 位作者 焦文涛 张海涛 李彦希 申屠雷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02-2310,共9页
在有机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原位热脱附技术因具有土方不开挖、不转运、对周围环境干扰小以及污染物去除彻底等诸多优势,故其应用范围逐渐增多。但该技术也存在修复施工成本相对较高的弊端,且此弊端主要是由于采用单一热脱附技术能耗很... 在有机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原位热脱附技术因具有土方不开挖、不转运、对周围环境干扰小以及污染物去除彻底等诸多优势,故其应用范围逐渐增多。但该技术也存在修复施工成本相对较高的弊端,且此弊端主要是由于采用单一热脱附技术能耗很高的原因造成的。原位热脱附技术与化学氧化、微生物降解以及蒸汽注射等手段的耦合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尤其是针对大型的复杂有机污染场地。针对目前原位热脱附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了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与案例的基础上,梳理了原位热脱附与化学氧化、微生物降解及其他原位热处理等技术耦合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原位热脱附耦合技术的工程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原位热脱附 化学氧化 微生物降解 蒸汽注射
原文传递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木材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朱涛 林金国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60,共4页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因其高灵敏性以及分离效率高等特点,已广泛用于复杂混合物的分离。基于GC-MS技术,采用间接导入和直接导入两种不同进样方式,从化学分类的角度识别木材,为快速准确鉴定木材树种提供了新思路,并分析该技术应...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因其高灵敏性以及分离效率高等特点,已广泛用于复杂混合物的分离。基于GC-MS技术,采用间接导入和直接导入两种不同进样方式,从化学分类的角度识别木材,为快速准确鉴定木材树种提供了新思路,并分析该技术应用于木材识别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木材识别 化学成分 直接导入法 间接导入法
下载PDF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药用玻璃相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叶永彬 许慧 +1 位作者 谢新艺 方旻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12期50-52,共3页
近年来,因发生药用玻璃"脱片"问题引发注射剂被召回的事件越来越多,引起了社会对药用玻璃容器的质量的极大关注。本文从我国使用药用玻璃的特点及与注射剂发生相互作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注射剂与药用玻璃相容性研究的目的及意... 近年来,因发生药用玻璃"脱片"问题引发注射剂被召回的事件越来越多,引起了社会对药用玻璃容器的质量的极大关注。本文从我国使用药用玻璃的特点及与注射剂发生相互作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注射剂与药用玻璃相容性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然后,讨论了注射剂与药用玻璃相容性研究的法规要求和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市场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药品注射剂 药用玻璃 相容性指导性原则
下载PDF
黄斑星天牛化学防治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周晓彬 陈辉 王录元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12-19,共8页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注入40%氧化乐果乳油、40%乐果乳油和60%3911乳油的方法,对黄斑星天牛幼虫一次性防治,可收到70%以上的杀虫效果;而以2.5%功夫乳油、25%菊乐合酯乳油、5%来福灵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50~200倍液喷孔一次性防...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注入40%氧化乐果乳油、40%乐果乳油和60%3911乳油的方法,对黄斑星天牛幼虫一次性防治,可收到70%以上的杀虫效果;而以2.5%功夫乳油、25%菊乐合酯乳油、5%来福灵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50~200倍液喷孔一次性防治小幼虫,杀虫率可达90%~97%;对该虫种成虫采用树干药环法一次性防治杀虫率在82%以上的药剂有5.7%百树德乳油+柴油(1:10)、2.5%功夫乳油+柴油(1:10)和50%敌敌畏乳油+柴油(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星天牛 药剂防治
下载PDF
高原高寒冻土隧道渗漏水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传富 梅志荣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9,共6页
文章从高海拔、高寒、冻土隧道的特殊水文地质环境条件出发,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及试验研究,论述了其渗漏水防治技术的基本原则、方法,以及防治工程中注浆材料的选择、注浆技术参数的设计和施工工艺等问题,并对进一步改进注浆效果检验方法... 文章从高海拔、高寒、冻土隧道的特殊水文地质环境条件出发,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及试验研究,论述了其渗漏水防治技术的基本原则、方法,以及防治工程中注浆材料的选择、注浆技术参数的设计和施工工艺等问题,并对进一步改进注浆效果检验方法等需要今后加强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隧道 高寒隧道 冻土 化学注浆 防水 试验研究 防治技术 冻土隧道 渗漏水 高寒
下载PDF
痤疮后遗皮损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巧玲 李利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痤疮后遗皮损是痤疮炎症得到控制、皮肤自行修复损害后留下的皮损。主要分为痤疮后红斑、色素沉着、萎缩性瘢痕和增生性瘢痕四种。痤疮后遗皮损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检索分析相关治疗文献,对各型痤疮后遗皮损的... 痤疮后遗皮损是痤疮炎症得到控制、皮肤自行修复损害后留下的皮损。主要分为痤疮后红斑、色素沉着、萎缩性瘢痕和增生性瘢痕四种。痤疮后遗皮损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检索分析相关治疗文献,对各型痤疮后遗皮损的最新治疗方法及疗效做一综述,涉及各类激光、化学剥脱法、注射填充以及放射治疗等的选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 色素沉着 瘢痕 激光 果酸换肤 注射填充 浅层X线
下载PDF
吐哈盆地吐玉克深层稠油油田开发方式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健 徐君 +1 位作者 崔英怀 杨文战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23-325,共3页
针对吐玉克油田埋藏深,原油粘度高,储集层物性差,世界上尚无成功开采先例的特点,从应用于稠油开发的各种开采方式机理着手,筛选出了可应用于吐玉克油田的开采方式,并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衰竭式、注水、注化学剂几种开采方式进行了... 针对吐玉克油田埋藏深,原油粘度高,储集层物性差,世界上尚无成功开采先例的特点,从应用于稠油开发的各种开采方式机理着手,筛选出了可应用于吐玉克油田的开采方式,并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衰竭式、注水、注化学剂几种开采方式进行了优选、对比,同时对注化学剂开发的敏感性参数进行了分析。另外针对吐玉克油田原油为塑性流体的特点,提出了拟塑性流体的产能方程,为吐玉克油田的经济、有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机理 化学处理剂 稠油油田 开发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废水中间苯二酚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丽清 吴远远 +1 位作者 封满良 吕九如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4-335,共2页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废水中间苯二酚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流动注射技术研究了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与间苯二酚的化学发光行为,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了实验和探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间苯二酚的新方法。结果 方法的检出...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废水中间苯二酚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流动注射技术研究了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与间苯二酚的化学发光行为,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了实验和探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间苯二酚的新方法。结果 方法的检出限为0.06μg/ml,线性范围为0.2-80μg/ml,对4.0μg/ml间苯二酚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3%。结论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可用于测定废水中间苯二酚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二酚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废水监测
下载PDF
注入位置对化学电渗法加固软黏土效果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任连伟 曹辉 孔纲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05-2712,2721,共9页
电渗法是低渗透软黏土地基加固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传统电渗法也存在耗电量大、加固效果不均匀等方面的不足。在电渗加固软基后期注入硅酸钠(Na2SiO3)及氯化钙(CaCl2)溶液,可提高软基加固均匀性、缩短电渗时间从而降低耗电量;开展化... 电渗法是低渗透软黏土地基加固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传统电渗法也存在耗电量大、加固效果不均匀等方面的不足。在电渗加固软基后期注入硅酸钠(Na2SiO3)及氯化钙(CaCl2)溶液,可提高软基加固均匀性、缩短电渗时间从而降低耗电量;开展化学电渗法加固软黏土模型试验,实测电渗及化学电渗过程中排水量、排水速率等,着重分析试剂注入位置对土样电阻、电流等能耗系数,以及含水率、土样强度等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结合电镜扫描(SEM)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ICP-MS),初步探讨化学电渗法加固土样微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试验条件下,在土样阳极和中间同时注入化学试剂CaCl2溶液与Na2SiO3溶液,化学电渗排水和加固效果相对最优;与传统电渗相比,排水量增加了25.5%,抗剪强度值提高了168.8%,且同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电渗法存在的加固效果不均匀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化学电渗法 软黏土 注入位置 模型试验
下载PDF
静脉结合皮下注射葡萄糖酸钙治疗氢氟酸烧伤 被引量:10
19
作者 胡祖良 张元海 +6 位作者 王新刚 叶春江 张建芬 刘利平 蒋瑞明 倪良方 韩春茂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结合皮下注射葡萄糖酸钙(CG)治疗氢氟酸烧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13年8月共收治82例氢氟酸烧伤患者。在入院时创面皮下一次性注射CG,剂量为30-45 mg/cm^2者9例,10-30 mg/cm^232例,5-10 mg/cm^2 41例;Ⅰ... [目的]探讨静脉结合皮下注射葡萄糖酸钙(CG)治疗氢氟酸烧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13年8月共收治82例氢氟酸烧伤患者。在入院时创面皮下一次性注射CG,剂量为30-45 mg/cm^2者9例,10-30 mg/cm^232例,5-10 mg/cm^2 41例;Ⅰ度创面按0.25-5.00 mg/cm^2的剂量皮下注射或采用2.5%CG溶液湿敷。皮下注入CG总量1-5 g者57例,5-10g 14例,10-20g 10例,20-30g 1例。同时动态监测血钙,根据血钙调整静脉补钙速度。[结果]82例氢氟酸烧伤患者均治愈。5例低钙血症患者在入院后4 h内得到纠正,71例患者血钙维持在正常范围,6例患者出现高钙血症。所有患者经过1个月以上随访,注射区域未见感染、皮下结节形成和皮肤坏死,也未见创面明显加深现象。[结论]静脉结合皮下注射CG是救治氢氟酸烧伤的有效方法,但皮下注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伤情加以调整,避免剂量过大发生高钙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氟酸 化学烧伤 葡萄糖酸钙 皮下注射 静脉灌注
原文传递
煤矿井筒重复破坏的化学注浆治理 被引量:7
20
作者 蔡荣 姜振泉 +2 位作者 梁媛 李正龙 官云章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48,共3页
兴隆庄矿西风井井筒事隔 5a后第二次发生破坏 ,原因是松散层失水造成第四系压缩下沉。经分析论证 ,采用地面注水泥浆 -化学浆复合注浆工艺 ,通过浆液在裂隙中流动、凝胶、劈裂、充填 ,可实现对岩体裂隙的封堵 ,达到控水、增强。
关键词 化学注浆 井筒 重复破坏 兴隆庄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