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首乌提取物对人正常肝细胞L02周期阻滞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0
1
作者 张瑞晨 刘斌 +1 位作者 孙震晓 徐冬艳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54-561,共8页
目的:分析何首乌中致人肝细胞损伤物质的化学成分,初步探讨其致肝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生、制何首乌用70%乙醇提取,提取物经AB-8型大孔树脂吸附分离,依次用水、50%乙醇和95%乙醇洗脱得到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水洗脱物、50%乙醇洗脱物和95... 目的:分析何首乌中致人肝细胞损伤物质的化学成分,初步探讨其致肝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生、制何首乌用70%乙醇提取,提取物经AB-8型大孔树脂吸附分离,依次用水、50%乙醇和95%乙醇洗脱得到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水洗脱物、50%乙醇洗脱物和95%乙醇洗脱物;生、制何首乌直接水煎煮得到水提物。体外培养人正常肝细胞L02,用含何首乌洗脱物和水提物的细胞培养液与细胞共同孵育一定时间后,检测药物对L02细胞生长的影响,筛选致肝细胞损伤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有明显细胞毒作用的洗脱物进行成分分析,噻唑蓝法检测其对L02细胞增殖的影响,Giemsa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L02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生、制何首乌95%乙醇洗脱物对L02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其他组分对L02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成分分析显示,生、制何首乌95%乙醇洗脱物中大黄素含量最多,分别为(18.53±2.96)%和(10.28±1.34)%;何首乌95%乙醇洗脱物及大黄素可使L02细胞阻滞于S期,并诱导L02细胞凋亡。结论:何首乌95%乙醇洗脱物是何首乌中导致肝细胞损伤的主要物质,而大黄素是导致肝细胞损伤的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肝细胞 细胞毒性 肝损伤 成分分析 蒽醌 大黄素 细胞周期
下载PDF
新能源制氢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黄格省 阎捷 +2 位作者 师晓玉 卢红 鲜楠莹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9年第5期289-296,共8页
介绍了化学链制氢、生物质制氢、利用弃风/弃光电解水制氢、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等新型清洁能源制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对各种制氢技术的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化石原料制氢(包括工业副产氢气... 介绍了化学链制氢、生物质制氢、利用弃风/弃光电解水制氢、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等新型清洁能源制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对各种制氢技术的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化石原料制氢(包括工业副产氢气及化合物热分解制氢)仍将是制氢技术中的主流工艺路线,而生物质制氢、“绿电”电解水制氢、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等新能源制氢是化石原料制氢的重要补充,未来的氢气生产将呈现化石原料路线和可再生原料路线优势互补、多元化并存发展的格局。为推动新型清洁制氢技术的快速发展,建议我国政府应从国家层面持续做好顶层设计,对新能源制氢产业化项目给予产业政策扶持;国内科研院所应加强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合作,加大开发绿色、低碳、低成本制氢技术,推动制氢技术进步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快速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化学链 生物质 电解水 风能 太阳能 燃料电池 发展前景
下载PDF
温和化学渗透法破碎酵母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夏兰 蔡婀娜 曾明荣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3-27,共5页
对温和化学渗透法破碎酵母细胞以释放乙醇脱氢酶 (ADH)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 ;研究了温和化学渗透剂 (甘氨酸、丙氨酸 )进行细胞破碎时 ,其破碎时间、化学渗透剂浓度、溶液pH值、添加表面活性剂 (TritonX 10 0 )的浓度对细胞破碎率及目的... 对温和化学渗透法破碎酵母细胞以释放乙醇脱氢酶 (ADH)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 ;研究了温和化学渗透剂 (甘氨酸、丙氨酸 )进行细胞破碎时 ,其破碎时间、化学渗透剂浓度、溶液pH值、添加表面活性剂 (TritonX 10 0 )的浓度对细胞破碎率及目的蛋白质的影响 ;建立了细胞破碎的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化学渗透剂 酵母细胞 乙醇脱氢酶
下载PDF
苏木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焕新 白虹 +2 位作者 李巍 李军 王元书 《食品与药品》 CAS 2010年第5期176-180,共5页
目的研究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ODS柱层析等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结合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8种化合物:鸢尾苷(t... 目的研究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ODS柱层析等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结合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8种化合物:鸢尾苷(tectorigenin)(1),苏木酮A(sappanone A)(2),3-去氧苏木酮B(3-deoxysappanone B)(3),苏木查尔酮(sappanchalcone)(4),3-去氧苏木查尔酮(3-deoxysappanchalcone)(5),原苏木素B(protosappanin B)(6),(-)-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7),表苏木醇(episappanol)(8)。结论化合物1系首次从苏木中分离所得。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4对H2O2所致内皮细胞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木 化学成分 内皮细胞
下载PDF
多晶硅太阳电池表面化学织构工艺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百川 孟凡英 崔容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9-762,共4页
用化学腐蚀方法织构多晶硅片的表面 ,利用SEM分析了化学腐蚀后多晶硅片表面状态 ,通过反射谱的测试 ,分析了多晶硅片表面陷光效果。结果表明酸溶液腐蚀的硅片表面相对平整 ,有均匀的腐蚀坑 ,反射率很小。在没有任何减反射膜的情况下 ,在... 用化学腐蚀方法织构多晶硅片的表面 ,利用SEM分析了化学腐蚀后多晶硅片表面状态 ,通过反射谱的测试 ,分析了多晶硅片表面陷光效果。结果表明酸溶液腐蚀的硅片表面相对平整 ,有均匀的腐蚀坑 ,反射率很小。在没有任何减反射膜的情况下 ,在 5 0 0~ 10 0 0nm波长范围内 ,反射率在 16%以下 ,有较好的表面陷光效果。而用碱溶液和双织构腐蚀方法得到的多晶硅表面陷光作用都不很理想 ,反射率高于酸溶液腐蚀硅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构工艺 表面织构 化学腐蚀 多晶硅 太阳能电池
下载PDF
太阳能电池浆料用亚微米球形银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黄惠 赖耀斌 +2 位作者 付仁春 陈步明 郭忠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97-1501,共5页
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AgNO3为银盐,聚乙二醇4000(PEG-4000)为分散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亚微米球形银粉。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抗坏血酸浓度、分散剂加入方式以及溶液pH值对银粉粒度的影响。分析得出制备亚微米球形银粉的优化条件... 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AgNO3为银盐,聚乙二醇4000(PEG-4000)为分散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亚微米球形银粉。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抗坏血酸浓度、分散剂加入方式以及溶液pH值对银粉粒度的影响。分析得出制备亚微米球形银粉的优化条件为:pH=5,AgNO3浓度为0.5 mol/L,AgNO3和抗坏血酸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半分散剂,抗坏血酸的浓度为0.9 mol/L,PEG-4000/AgNO3(质量比)为1.2,反应温度为室温。通过激光粒度仪、XRD及SEM表征,表明在较优实验条件下制备的亚微米级银粉纯净,粒度分布均匀,呈球状。并将优化条件下所得银粉调制成太阳能电池用浆料,通过丝网印刷在硅片上并烧结,烧结膜银栅线的表面方阻为0.721 m/□,可满足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还原法 球形银粉 正交设计 太阳能电池 浆料
原文传递
中药九眼独活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包柏林 《药学实践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34-38,共5页
本文综述了中药九眼独活鉴定、资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组织培养、酶及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九眼独活 鉴定 资源 化学成分 中药
下载PDF
紫金山金铜矿明矾石的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翠芝 阙洪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9-336,共8页
紫金山金铜矿中火山机构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特征的明矾石。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岩相学、矿相学、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电子探针、粉晶衍射、热差分析等手段,对紫金山金铜矿中的脉石矿物明矾石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 紫金山金铜矿中火山机构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特征的明矾石。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岩相学、矿相学、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电子探针、粉晶衍射、热差分析等手段,对紫金山金铜矿中的脉石矿物明矾石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矾石分为岩浆热液、岩浆蒸汽、蒸汽加热三种成因类型。岩浆热液型明矾石呈鳞片状分布明矾石化花岗岩中或呈柱、粒状分布于矿体中;岩浆蒸汽型明矾石多呈脉状分布于矿体上部,晶体呈页片状;蒸汽加热型明矾石呈粉末状分布在潜水面附近。明矾石有多种颜色,与铜矿石矿物共生的明矾石多呈玫瑰色,而蚀变花岗岩中或潜水面附近粉末状的明矾石多呈粉红色、肉红色或灰白色。电子探针显示明矾石化学成分相对理论值具有富Al,贫K、SO3,富Na、Ca、Ba、Ti等微量元素,且火山口附近明矾石含钠较高,而远离火山口的北西矿带及深部含钠较低。粉晶衍射显示北西矿带中明矾石的晶胞参数从火山口由近到远,从浅部到深部,晶胞参数增大。热差分析显示火山口处明矾石的吸热谷较深。这些特征显示火山口附近明矾石形成温度较高,远离火山口的西北矿带及深部明矾石形成温度较低,其形成与潜火山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金铜矿 明矾石 化学成分 晶胞参数 热差分析
下载PDF
蓖麻秆化学组成及纤维形态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潘明珠 周定国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9-42,共4页
对蓖麻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蓖麻秆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综纤维素75.48%,木质素18.68%,灰分2.4%。蓖麻秆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蓖麻秆结构中含CH3、CH2、OH及C=O等官能团,经纤维分离后,羟基缔合程度有所降低,游离羟基数... 对蓖麻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蓖麻秆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综纤维素75.48%,木质素18.68%,灰分2.4%。蓖麻秆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蓖麻秆结构中含CH3、CH2、OH及C=O等官能团,经纤维分离后,羟基缔合程度有所降低,游离羟基数目有所增加;蓖麻纤维形态研究表明,蓖麻纤维的长度分布范围为0.95~1.38mm,宽度范围为21.80~30.11μm,长宽比范围为40~45,平均腔径为21.83μm,平均壁腔比范围为0.13~0.22,属于较好的纤维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纤维 化学成分 纤维形态
下载PDF
稀土发挥生物效应的机制及其作用物种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晓改 范云周 +2 位作者 冯敏 刘会雪 王夔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1-530,共10页
稀土在工业、医药领域、基础研究以及在我国的广泛农用引起了人们对其生物效应机理以及可能毒性的关注.在稀土生物学效应机理及毒性的研究中,无论是在动物水平还是细胞层次,引起生物学效应的稀土物种都是一个关键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 稀土在工业、医药领域、基础研究以及在我国的广泛农用引起了人们对其生物效应机理以及可能毒性的关注.在稀土生物学效应机理及毒性的研究中,无论是在动物水平还是细胞层次,引起生物学效应的稀土物种都是一个关键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以动物、细胞为模型的生物效应研究中的实验条件进行分析,对生理条件下引起稀土生物学效应的可能物种提出"稀土离子池"(rare earth ion pool)模型,并对其引起生物学效应的活性物种以及与细胞膜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阐明复杂生物学体系中稀土化合物的作用机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化学物种细胞膜细胞周期稀土离子池含稀土生物微粒胞吞
原文传递
水稻镉安全材料分蘖期根部镉积累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芹 张曼 +2 位作者 张锡洲 余海英 李廷轩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3-452,共10页
【目的】镉(Cd)低积累作物的培育和应用是减少土壤中Cd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Cd处理下水稻分蘖期根部Cd的积累分布特征,揭示水稻Cd安全材料根部Cd的固持机理,为水稻Cd安全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C... 【目的】镉(Cd)低积累作物的培育和应用是减少土壤中Cd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Cd处理下水稻分蘖期根部Cd的积累分布特征,揭示水稻Cd安全材料根部Cd的固持机理,为水稻Cd安全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Cd安全材料D62B为供试材料,普通材料Luhui17为对照,进行水培试验。水稻秧苗于三叶一心时移栽至盆中(40 cm×60 cm×15 cm),以CdCl_2·2.5H_2O加入营养液,设0 (CK)、0.5 (Cd0.5)、1.0 (Cd1)、2.0 (Cd2) mg/L 4个Cd浓度处理,30天后收获,分为根和地上部测定其Cd全量。采用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和差速离心法分别测定根部Cd化学形态和亚细胞分布特征,并进一步结合细胞壁多糖,研究其对Cd的响应特征。【结果】1) Cd处理下D62B各部位Cd含量显著低于Luhui17,转移系数较小,其根部Cd向地上部转移较少。2)随Cd处理浓度升高D62B根部水提取态Cd分配比例降低,盐酸提取态Cd、残渣态Cd分配比例升高,Cd移动性减弱。D62B根部Cd以氯化钠提取态为主(48.9%~52.1%),高浓度Cd处理(2.0 mg/L)下其分配比例是Luhui17的1.11倍,水提取态是Luhui17的82.3%,其根中Cd的移动性弱于普通材料。3) D62B根部Cd主要分布于可溶部分和细胞壁,其中细胞壁Cd分配比例为38.6%~41.8%,高于Luhui17。随Cd处理浓度升高,D62B根细胞壁Cd分配比例降幅小于Luhui17,其细胞壁对Cd的固持作用有限但强于普通材料。4) D62B根细胞壁半纤维素1的Cd含量是果胶的7.74~8.40倍,Cd主要与细胞壁中半纤维素1结合。半纤维素1 Cd含量随Cd处理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加,2.0 mg/L Cd处理下D62B和Luhui17半纤维素1单位总糖Cd结合量较1.0 mg/L Cd处理分别增加32.6%、11.2%,D62B根细胞壁半纤维素1的Cd结合能力强于Luhui17。【结论】水稻Cd安全材料D62B各部位Cd含量低于Luhui17,其转移系数较小。D62B根中Cd主要为氯化钠提取态,随Cd处理浓度升高,根部Cd向移动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镉安全材料 化学形态 细胞壁 半纤维素1
下载PDF
化学消毒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清平 韦明肯 +1 位作者 吴军林 阙绍辉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7-121,共5页
细胞壁的屏障作用是微生物降低对消毒剂敏感性的普遍机制。消毒剂对细胞膜的作用导致膜的通透性增加,胞内物质泄漏,呼吸链被破坏等。一些消毒剂能直接改变、破坏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但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可能比结构本身对消... 细胞壁的屏障作用是微生物降低对消毒剂敏感性的普遍机制。消毒剂对细胞膜的作用导致膜的通透性增加,胞内物质泄漏,呼吸链被破坏等。一些消毒剂能直接改变、破坏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但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可能比结构本身对消毒剂更加敏感。流式细胞仪、单细胞凝胶电泳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消毒剂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消毒剂 作用机理 细胞膜 蛋白质 核酸
下载PDF
太阳能电池浆料用银粉的制备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富春 赵玲 +3 位作者 张红斌 熊庆丰 晏廷懂 李晓龙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5,共6页
用水合肼(N2H4.H2O)化学还原制备超细银粉,通过分散剂的用量控制银粉的粒径,制备出平均粒径为1μm左右的超细银粉。银粉配制成太阳能电池用浆料,烧结后在扫描电镜(SEM)下观察银层的形貌结构,并与进口银浆进行对比,说明该银粉基本能够满... 用水合肼(N2H4.H2O)化学还原制备超细银粉,通过分散剂的用量控制银粉的粒径,制备出平均粒径为1μm左右的超细银粉。银粉配制成太阳能电池用浆料,烧结后在扫描电镜(SEM)下观察银层的形貌结构,并与进口银浆进行对比,说明该银粉基本能够满足太阳能电池浆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银粉 化学还原法 太阳能电池 浆料
下载PDF
碳纳米管的电化学储氢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连权 马常祥 +1 位作者 张玉洁 王帅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用电化学方法使碳纳米管储氢,是把碳纳米管当作储氢负极,形成Ni MH电池·用碳纳米管与镍纳米粉做成负极试样,电解液采用KOH溶液·实验中,对Ni MH电池充放电的50个循环进行测试,通过测量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和能量,来测量碳纳米管... 用电化学方法使碳纳米管储氢,是把碳纳米管当作储氢负极,形成Ni MH电池·用碳纳米管与镍纳米粉做成负极试样,电解液采用KOH溶液·实验中,对Ni MH电池充放电的50个循环进行测试,通过测量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和能量,来测量碳纳米管的储氢性能·测试过程由Arbin公司的BF 2043系列电池测试系统控制·实验表明,相对每克碳纳米管,当充电电流为120mA时,电池容量可达126 368mA·h·g-1,而且电池放电非常平稳,放电平台利用率高达97%·可见,碳纳米管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储氢材料·本研究对利用碳纳米管制做储氢电池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电化学 化学电池 Ni—MH电池 储氢材料
下载PDF
赖氨大黄酸盐的合成工艺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林雅军 甄永占 +1 位作者 魏洁 胡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10-1012,共3页
目的制备水溶性大黄酸衍生物。方法以大黄酸为起始原料,制备大黄酸的赖氨酸水溶液,在30℃反应24 h,然后加入一定量丙酮使其结晶析出,得到晶体物质。根据2005年药典方法检测其在水中溶解度,用MTT法检测新化合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目... 目的制备水溶性大黄酸衍生物。方法以大黄酸为起始原料,制备大黄酸的赖氨酸水溶液,在30℃反应24 h,然后加入一定量丙酮使其结晶析出,得到晶体物质。根据2005年药典方法检测其在水中溶解度,用MTT法检测新化合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目标化合物经HPLC、红外光谱和1H-NMR确证。赖氨大黄酸在水中溶解度为15 g.L?1,其在抑制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增殖方面与大黄酸相当。结论获得了水溶性好的大黄酸衍生物——赖氨大黄酸,并且其活性与大黄酸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 赖氨大黄酸 溶解度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FOXO蛋白的修饰与细胞凋亡和癌变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学斌 谢庄 石放雄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00-606,共7页
Fox蛋白家族是2000年才发布统一命名的蛋白质家族.由于其在生物体内所起的重要作用,已迅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发现其家族成员有100多种,其中,FOXO亚家族在动物细胞的凋亡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凋亡与动物的长寿、繁殖、代谢... Fox蛋白家族是2000年才发布统一命名的蛋白质家族.由于其在生物体内所起的重要作用,已迅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发现其家族成员有100多种,其中,FOXO亚家族在动物细胞的凋亡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凋亡与动物的长寿、繁殖、代谢、肿瘤发生及免疫有重要关系,对Forkhead(Fox)蛋白分子的命名进行了回顾、对其分类与结构特征进行了总结,并重点对FOXO的化学修饰、活性调节及其在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O蛋白 化学修饰 细胞凋亡 癌变 信号转导
下载PDF
谷氨酰胺在杂交瘤细胞培养中的降解与代谢 被引量:6
17
作者 辛艳 杨艳 +2 位作者 李强 孔健 曹竹安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8-480,共3页
The chemical decomposition of glutamine is a first-order reaction. Its reaction constants under storage and culture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as 0 0009 h\+\{-1\} and 0 0032 h\+\{-1\} respectively. Batch culture of hy... The chemical decomposition of glutamine is a first-order reaction. Its reaction constants under storage and culture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as 0 0009 h\+\{-1\} and 0 0032 h\+\{-1\} respectively. Batch culture of hybridoma cell C50 with different initial contents of glutamine helped to understand its real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glutamine is lower than 5 mmol/L, more than 80% is used by cells. And the lower the initial content, the more being used. As the initial glutamine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the ratio of its utilization decreases. When it reaches 10 mmol/L, the ratio decreases dramat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化学降解 杂交瘤细胞 培养条件 降解 代谢
下载PDF
红海榄叶的化学组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旭红 李怀标 +2 位作者 陈虹 李萍 叶波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74-978,共5页
T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of Rhizophora stylosa,one kind of mangrove plants distributed in the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areas of the world.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taraxerone(1),taraxero... T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of Rhizophora stylosa,one kind of mangrove plants distributed in the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areas of the world.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taraxerone(1),taraxerol(2),β-sitosterol(3),careaborin(4),cis-careaborin(5),β-daucosterol(6),isovanillic acid(7),protocatechuic acid(8),astilbin(9) and rutin(10),among which compound 9 and 10 were reported in this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Of these compounds,compound 2 has been confirmed to have the abilities to inhibit the growth of Hela and BGC-823 with IC50 of 73.4 μmol·L-1 and 73.3 μmol·L-1,respectively.Compound 5 could inhibit the growth of BGC-823 and MCF-7 with IC50 of 45.9 μmol·L-1 and 116.0 μmol·L-1,respectively.Compound 9 and 10 were firstly reported to stimulate the proliferation of mice splenic lymphocytes markedly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海榄 叶片 化学成分 肿瘤细胞 脾淋巴细胞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在硫化氢保护PC12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孟金兰 陈雅嘉 +5 位作者 陈红 董艳芬 邢德刚 梁燕玲 兰爱平 冯鉴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PC12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及该通路在H2S神经保护中的作用。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处理PC12细胞诱导Akt磷酸化的水平;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PC12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及该通路在H2S神经保护中的作用。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处理PC12细胞诱导Akt磷酸化的水平;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应用不同浓度NaHS处理PC12细胞30 min,在50~400μmol.L-1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地上调Akt磷酸化的水平,但随着NaHS浓度的增加,磷酸化Akt表达量逐渐下降;Ly294002明显抑制了NaHS对Akt磷酸化水平的上调作用。NaHS预处理可以保护PC12细胞对抗600μmol.L-1CoCl2诱导的损伤,使细胞存活率提高及细胞凋亡率降低。而在预处理前使用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则明显地减弱了H2S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结论 H2S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保护PC12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化学性缺氧 PI3K/AKT信号通路 神经保护 细胞信号 PC12细胞
下载PDF
紫杉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楠 吕扬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6年第3期56-68,共13页
自本世纪70年代从欧洲红豆杉树皮中提取分离得到具有抗癌活性的天然产物紫杉醇以来,关于红豆杉属植物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进展。本文就1990年以后发表的有关文献。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合成方法、细胞培养技术及构效关系研究进行... 自本世纪70年代从欧洲红豆杉树皮中提取分离得到具有抗癌活性的天然产物紫杉醇以来,关于红豆杉属植物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进展。本文就1990年以后发表的有关文献。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合成方法、细胞培养技术及构效关系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柴杉类化合物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