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草栽培对李园土壤温度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牟蕴慧 张英臣 +2 位作者 周野 刘通 刘万达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6期58-59,共2页
李园生草不仅可以抗旱、保墒,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而且能够增强果园的观赏效果,是现代果业生产的重要栽培管理技术。研究表明:李园生草平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9%,全氮含量提高43%,速效氮、磷、钾分别提高22.7%、19.3%、19.9%;还... 李园生草不仅可以抗旱、保墒,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而且能够增强果园的观赏效果,是现代果业生产的重要栽培管理技术。研究表明:李园生草平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9%,全氮含量提高43%,速效氮、磷、钾分别提高22.7%、19.3%、19.9%;还可增加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孔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草 李园 土壤温度 理化性质
下载PDF
陕北榆林定边县采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子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琴 赵敏 朱妍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3-946,共4页
对采油区钻井口石油污染和未污染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比较。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16S r DNA克隆文库等方法,结合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石油污染土壤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粒度、总氮、有效磷、速效钾和p H无显著变化... 对采油区钻井口石油污染和未污染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比较。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16S r DNA克隆文库等方法,结合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石油污染土壤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粒度、总氮、有效磷、速效钾和p H无显著变化。污染和未污染土壤中的细菌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石油污染土壤中优势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且变形菌门细菌比例升高。研究揭示了陕北地区石油污染和未污染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DGGE 16S r DNA克隆文库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