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气中CO_2化学吸收法脱除技术分析与进展 被引量:114
1
作者 晏水平 方梦祥 +2 位作者 张卫风 骆仲泱 岑可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18-1024,共7页
介绍了烟气中CO2化学吸收法脱除技术,分析了其存在的技术难点,并对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了化学吸收法脱除技术研究中两种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CO2 分离 化学吸收法 烟气
下载PDF
有机胺CO_(2)吸收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25
2
作者 陆诗建 贡玉萍 +5 位作者 刘玲 康国俊 陈曦 刘苗苗 张娟娟 王风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4-54,共11页
CO_(2)排放量迅速增加,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及气候变化,如何减少碳排放量是关注热点。化学吸收法是捕集CO_(2)的主要方法之一,其脱除CO_(2)的实质是利用碱性吸收剂溶液与烟气中CO_(2)逆向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稳定盐类,而盐类在... CO_(2)排放量迅速增加,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及气候变化,如何减少碳排放量是关注热点。化学吸收法是捕集CO_(2)的主要方法之一,其脱除CO_(2)的实质是利用碱性吸收剂溶液与烟气中CO_(2)逆向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稳定盐类,而盐类在一定条件下会逆向分解释放出CO_(2)而再生,从而实现CO_(2)从烟气中分离脱除。以醇胺溶液为吸收剂的化学吸收法技术开发相对成熟,且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在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醇胺溶液是化学吸收法的核心,目前应用于工业减排的醇胺溶液包括一级醇胺溶液、二级醇胺溶液、三级醇胺溶液以及空间位阻胺等。综述了4种典型的醇胺溶液和低浓度烟气吸收法胺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国外三菱重工的KM-CDR工艺、壳牌康索夫脱硫脱碳工艺、陶氏化学Ucarsol溶剂的配套工艺、西门子氨基酸盐溶液的配套工艺、Powerspan的ECO_(2)工艺,同时对阿尔斯通的富氧燃烧技术进行了总结;国内在碳捕集方面研究时间较短,在“双碳”计划推动下,碳减排成为近年来国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论述了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以及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和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调研结果表明国外应用规模达到百万吨级,国内技术水平接近,可达10万t级,应用规模尚有较大差距;目前,化学吸收法已有工业应用,国内已建成多个碳捕集示范工程,系统介绍了华电句容电厂1万t/a CO_(2)捕集示范工程、国华锦界电厂15万t/a CO_(2)捕集示范工程以及胜利油田4万t/a燃煤CO_(2)捕集与驱油示范工程等典型案例。当前国内外燃煤电厂CO_(2)捕集示范工程的规模总体较小,仅有3项百万吨级示范工程,其中中石化建成了我国首套百万吨级的碳捕集项目,这对我国碳捕集行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有机胺捕集CO_(2)领域,应重点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吸收 有机胺 化学吸收法 碳捕集 能耗 脱碳工艺
下载PDF
化学吸收法捕集二氧化碳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3
作者 吴彬 黄坤荣 刘子健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11期11-14,共4页
化学吸收法是目前电厂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以醇胺、热钾碱溶液、氨水等为吸收剂的化学吸收法,从目前的研究现状、吸收原理及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未来二氧化碳捕集研究的方向,化学吸收法捕集CO_2的... 化学吸收法是目前电厂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以醇胺、热钾碱溶液、氨水等为吸收剂的化学吸收法,从目前的研究现状、吸收原理及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未来二氧化碳捕集研究的方向,化学吸收法捕集CO_2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吸收剂的探寻中,同时,离子液体、金属有机骨架、膜分离技术等其他捕集技术的发展大大推进了二氧化碳捕集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吸收法 二氧化碳 捕集
下载PDF
化学吸收法CO_2捕集解吸能耗的分析计算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克舫 刘中良 +1 位作者 王远亚 李艳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008-3014,共7页
推导出了化学吸收法CO2捕集工艺解吸总能耗的准确计算公式,根据年产量100万吨CO2的捕集工艺流程的节点参数,分析计算了解吸能耗中各项能耗的大小,并与Leites、晏水平、王海波等能耗估算公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推导的能耗计... 推导出了化学吸收法CO2捕集工艺解吸总能耗的准确计算公式,根据年产量100万吨CO2的捕集工艺流程的节点参数,分析计算了解吸能耗中各项能耗的大小,并与Leites、晏水平、王海波等能耗估算公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推导的能耗计算公式适用于设计后或运行时的能耗计算,在捕集工艺设计前可采用Leites、晏水平、王海波等公式估算解吸能耗。其中晏水平公式考虑了循环倍率,因此能耗估算公式的适用性强,循环倍率和比热容取值偏差不大时,估算精度较高。通过对推导出的解吸能耗公式的分析,即使吸收剂质量浓度、溶液的再生度、贫富液换热器的性能一定,仍能进一步降低解吸总能耗,并提出了进一步降低解吸总能耗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吸收法 二氧化碳 捕集 解吸能耗 分析计算
下载PDF
CO_(2)化学吸收系统污染物排放与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方梦祥 狄闻韬 +2 位作者 易宁彤 王涛 王勤辉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6,共9页
CO_(2)化学吸收技术因其捕集效率高、技术相对成熟和适应性好,是目前最具工业应用潜力的CO_(2)捕集技术,然而,CO_(2)化学吸收系统在使用吸收剂捕集烟气中CO_(2)的同时,部分吸收剂及其降解产物随烟气排出,不仅增加吸收剂损耗,且在大气中... CO_(2)化学吸收技术因其捕集效率高、技术相对成熟和适应性好,是目前最具工业应用潜力的CO_(2)捕集技术,然而,CO_(2)化学吸收系统在使用吸收剂捕集烟气中CO_(2)的同时,部分吸收剂及其降解产物随烟气排出,不仅增加吸收剂损耗,且在大气中进一步反应生成强致癌物硝胺和亚硝胺。因此,有必要对CO_(2)化学吸收系统污染物排放进行有效控制。目前,通常通过调节系统运行参数、使用污染物控制手段对污染物进行控制,但缺乏普适性的控制方法,还未建立污染物排放的控制目标值。介绍了CO_(2)化学吸收系统污染物的3类排放形式,包括物理夹带、气体和气溶胶,其中气溶胶具有较高的排放量且难以被传统方式控制;梳理了研究机构测量到的排放情况,不同规模的CO_(2)化学吸收系统普遍具有较高的排放量;分析了气溶胶生成生长机理,气溶胶排放主要通过非均相成核产生,依赖于凝结核的存在和过饱和的环境;基于试验和模拟2种方法综述了烟气凝结核、贫液进口温度、贫液负荷、烟气CO_(2)含量等因素对气溶胶主导的有机胺排放影响。简要介绍了对降解产物排放的研究,包括氧化降解和热降解;最后对当前污染物排放控制手段的控制效果及优缺点进行了总结。传统水洗方法能有效控制有机胺气态排放,传统除雾器对大粒径气溶胶颗粒控制效果好,但对小颗粒脱除效率低。湿式电除尘、蒸汽注入、干床等方法虽有一定脱除效果,但成本较高。酸洗能解决氨气排放问题,但难以回收有机胺。胶质气体泡沫法对气溶胶脱除效率高,但缺乏工业级研究。未来对于污染物的排放需要开发新型控制手段,这一手段既要有效减少气相和气溶胶形式的污染物排放,又要控制工业投资成本,这将成为建立先进碳捕集工艺系统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化学吸收 污染物 气溶胶 控制手段
下载PDF
吸收CO_2新型混合化学吸收剂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金莲 方梦祥 +2 位作者 晏水平 骆仲泱 岑可法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630-2636,共7页
以吸收剂吸收速率和再生程度为指标,在小型实验装置台上研究了3种混合吸收剂不同配比的吸收和再生特性,以确定其吸收剂主体和添加剂的合适配比.结果表明,在甲基二乙醇胺(MDEA)中添加哌嗪(PZ),当混合吸收液CO2负荷为0.2mol.mol-1时,MDEA... 以吸收剂吸收速率和再生程度为指标,在小型实验装置台上研究了3种混合吸收剂不同配比的吸收和再生特性,以确定其吸收剂主体和添加剂的合适配比.结果表明,在甲基二乙醇胺(MDEA)中添加哌嗪(PZ),当混合吸收液CO2负荷为0.2mol.mol-1时,MDEA∶PZ=1∶0.4(m∶m)混合液CO2吸收速率比MDEA∶PZ=1∶0.2(m∶m)混合液提高了约70%.再生40 min,PZ相对浓度为0的吸收液再生程度为91.04%,PZ相对浓度为0.2、0.4和0.8时,混合吸收液的再生程度分别降低为83.06%、77.77%和76.67%.综合比较,MDEA∶PZ=1∶0.4(m∶m)是该混合吸收液合适的配比,吸收速率和再生特性都有较好改善.在10%一级胺中添加2%三级胺既能保持高吸收效率,又能略微降低再生能耗.在10%二乙醇胺(DEA)中加入2%2-氨基-2-甲基-1-丙醇(AMP),混合液表现出DEA/AMP混合吸收剂中较好的吸收和再生特性.3种配方中,在一级胺中添加少量三级胺吸收速率最高,二级胺和少量空间位阻胺混合吸收剂的再生性能最好.而综合吸收和再生2个指标,三级胺和中量活化剂的混合液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吸收剂 化学吸收法 CO2 新型
下载PDF
膜分离法、化学吸收法以及联合法分离CO_2/CH_4试验比较 被引量:16
7
作者 凌凡 张忠孝 +1 位作者 樊俊杰 安海泉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5-250,共6页
在中空纤维膜和化学吸收塔的试验台上,分别采用膜分离法、化学吸收法进行了CO2/CH4混合气体的分离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联合法新型CO2脱除技术,并在中空纤维膜串联化学吸收塔的试验台上进行了CO2/CH4混合气体分离试验,重点考察了各影... 在中空纤维膜和化学吸收塔的试验台上,分别采用膜分离法、化学吸收法进行了CO2/CH4混合气体的分离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联合法新型CO2脱除技术,并在中空纤维膜串联化学吸收塔的试验台上进行了CO2/CH4混合气体分离试验,重点考察了各影响因素对各分离方法脱碳效果的影响,并对各分离方法脱碳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膜分离法的脱碳效率低且CH4损失率高,适用于处理小流量且对脱碳效率要求不高的工艺;化学吸收法的脱碳效率和CH4回收率高,适用于分离纯度要求高的工艺;联合法脱碳效率偏低但CH4损失率低,适用于处理大流量且对脱碳效率要求不高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法 化学吸收法 联合法 CO2脱除
下载PDF
钢厂烟气CO_2捕捉技术的开发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毛艳丽 曲余玲 +2 位作者 李博 景馨 朱剑兵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10,共5页
近年来,许多国家(地区)开展钢铁工业CO_2捕捉与封存(CCS)技术研究。在CCS成本中,CO_2捕捉成本约占70%,因此,降低CO_2捕捉成本是CCS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钢厂开发的CO_2捕捉工艺主要以化学吸收法和物理吸附法为主,并在试验规模取得成... 近年来,许多国家(地区)开展钢铁工业CO_2捕捉与封存(CCS)技术研究。在CCS成本中,CO_2捕捉成本约占70%,因此,降低CO_2捕捉成本是CCS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钢厂开发的CO_2捕捉工艺主要以化学吸收法和物理吸附法为主,并在试验规模取得成本降低的效果。介绍日本新日铁和JFE、韩国浦项、中国台湾中钢等开发的CO_2捕捉技术,并对CO_2捕捉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捕捉 化学吸收法 物理吸附法 钢厂
原文传递
二氧化碳捕集研究进展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文佳 王万福 王文思 《绿色科技》 2013年第1期60-63,共4页
指出了全球极端天气频发,CCS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最具发展前景的解决方案之一。国内外目前CO2捕集主要有3条技术路线:燃烧前分离、燃烧后分离和富氧燃烧脱碳。其中,燃烧后捕集技术较成熟,主要有溶剂吸收法、膜分离法、吸附法和低温分离... 指出了全球极端天气频发,CCS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最具发展前景的解决方案之一。国内外目前CO2捕集主要有3条技术路线:燃烧前分离、燃烧后分离和富氧燃烧脱碳。其中,燃烧后捕集技术较成熟,主要有溶剂吸收法、膜分离法、吸附法和低温分离法。国内正在运行的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中,电厂CO2捕集主要的源头,以燃烧后捕集方式为主,年减排量在万吨级别。碳捕集技术的研究主体主要集中在油气行业、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中国已量化202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可以预见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未来将承担相应的减排任务。传统石油天然气生产商在开发利用CCS技术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应把握时机促进国家在CCS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重视技术研发与国际合作,降低高昂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碳捕集 燃烧后捕集 化学吸收法
下载PDF
化学吸收法捕集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沈海燕 李芳芹 +3 位作者 任建兴 吴江 官贞珍 潘卫国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9,44,共10页
近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剧增,进而引起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因此,研究更有效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及更高效的二氧化碳吸收剂迫在眉睫。众多学者综合考虑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和富氧燃烧3种二氧化碳捕集工艺技术后... 近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剧增,进而引起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因此,研究更有效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及更高效的二氧化碳吸收剂迫在眉睫。众多学者综合考虑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和富氧燃烧3种二氧化碳捕集工艺技术后,发现燃烧后捕集工艺技术最适合工业应用。化学吸收法作为燃烧后捕集二氧化碳的一项高效节能、相对成熟的新兴技术,是目前电厂应用最广和最具潜力的捕集技术之一。首先介绍了碳捕集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着重阐述了目前碳捕集技术中备受关注的4种化学吸收剂,即有机胺溶液吸收剂、离子液体吸收剂、氨水溶液吸收剂和新型相变吸收剂,并分别探讨了这4种吸收剂的捕集原理、研究现状、各自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吸收法 CO_(2)捕集 吸收剂 氨水溶液 离子液体 相变
下载PDF
基于化学吸收法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嘉伟 顾文波 张富龙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106,共11页
化学吸收法是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中最具潜力、应用最广泛的碳捕集技术,但再生能耗高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加大了碳捕集的成本,制约了化学吸收碳捕集技术的推广。从化学吸收剂(胺类吸收剂、两相吸收剂、均相少水吸收剂、离子液体与低共熔溶剂... 化学吸收法是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中最具潜力、应用最广泛的碳捕集技术,但再生能耗高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加大了碳捕集的成本,制约了化学吸收碳捕集技术的推广。从化学吸收剂(胺类吸收剂、两相吸收剂、均相少水吸收剂、离子液体与低共熔溶剂)和工艺(吸收工艺优化、解吸工艺优化与复合工艺优化)两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对化学吸收法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分析表明,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是开发新型混合胺体系,研发低共熔溶剂,降低两相吸收剂、少水吸收剂与功能化离子液体的黏度与成本以及实现吸收剂低能耗再生;改进吸收工艺与解吸工艺时要充分利用系统中的余热,复合工艺改进需合理耦合若干个单一工艺优化方法,以最大程度降低系统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化学吸收法 新型吸收剂 捕集工艺优化
下载PDF
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的化学吸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大李 王聪 +1 位作者 刘新伟 于一夫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4,112,共12页
近年来,在全球大力推进碳中和的背景之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在整个CCUS产业链条中,碳捕集既是首要环节也是重要节点。常用的碳捕集方法有化学吸收法、膜分离法和物理吸附法等,其中化学吸收法被认为是... 近年来,在全球大力推进碳中和的背景之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在整个CCUS产业链条中,碳捕集既是首要环节也是重要节点。常用的碳捕集方法有化学吸收法、膜分离法和物理吸附法等,其中化学吸收法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市场应用前景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但高能耗与高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发展。目前化学吸收法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吸收剂的优化,以降低能耗。对近年来报道的多种化学吸收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主要聚焦各类化学吸收剂的吸收性能、吸收机理、优缺点和增强途径等方面,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对高效化学吸收剂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碳捕集 化学吸收法 吸收剂 燃烧后捕集
下载PDF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驱油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勇 朱瑞松 +5 位作者 魏弢 王皓 高飞 刘陶然 孙启虎 胡雪生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3,共9页
控制二氧化碳(CO_(2))排放对保护环境至关重要。综述了目前主流的CO_(2)捕集技术,包括吸收法和吸附法。介绍了膜分离、离子液体和超重力等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分别结合吸收法和吸附法在CO_(2)捕集中的研究进展。CO_(2)驱油(CO_(2)-EOR)是CO... 控制二氧化碳(CO_(2))排放对保护环境至关重要。综述了目前主流的CO_(2)捕集技术,包括吸收法和吸附法。介绍了膜分离、离子液体和超重力等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分别结合吸收法和吸附法在CO_(2)捕集中的研究进展。CO_(2)驱油(CO_(2)-EOR)是CO_(2)捕集后重要的封存及利用方式,介绍了化学吸收法CO_(2)捕集应用于CO_(2)-EOR项目的典型案例。指出需要进一步降低目前CO_(2)捕集技术的能耗和成本、提高CO_(2)-EOR注入气源的质量和纯度,并对未来CO_(2)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化学吸收法 化工过程强化 工业应用
下载PDF
化学吸收法分离烟气二氧化碳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桂红 余云松 张早校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5-39,67,共6页
文中介绍了化学吸收法分离二氧化碳的基本原理,从吸收剂、吸收工艺和吸收过程装备3个方面对国内外化学吸收法分离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目前该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并指出未来二氧化碳控制技术中化学吸收法的... 文中介绍了化学吸收法分离二氧化碳的基本原理,从吸收剂、吸收工艺和吸收过程装备3个方面对国内外化学吸收法分离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目前该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并指出未来二氧化碳控制技术中化学吸收法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吸收法 吸收剂 烟气 二氧化碳
下载PDF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力婕 张英 黎晓璇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12期73-81,共9页
CO_(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如何有效解决CO_(2)引起的气候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试图从源头上降低碳排放,但由于短期内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对能源的消耗,要做到完全脱碳是不现实的。... CO_(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如何有效解决CO_(2)引起的气候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试图从源头上降低碳排放,但由于短期内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对能源的消耗,要做到完全脱碳是不现实的。事实上,二氧化碳不仅是一种温室气体,也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因此,如何捕集并有效利用CO_(2)成为业界一直在探索关注的研究方向。通过介绍和分析化学吸收法、多孔固体吸附法、膜分离法、深冷分离法、水合物法和微生物法等各类CO_(2)捕集技术的研究现状、适用场景和技术发展重点,总结对比不同CO_(2)捕集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针对不同技术的未来前景和建议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CO_(2)捕集和利用途径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推动CO_(2)捕集技术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化学吸收法 膜分离法 深冷分离法
下载PDF
物理溶剂型相变吸收剂捕集CO_(2)研究进展
16
作者 金宋 尹少武 +2 位作者 童莉葛 刘传平 王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25-1636,共12页
近年来,为进一步降低燃煤电厂产生CO_(2)造成的碳捕集能耗,基于传统有机胺化学吸收剂研发的相变吸收剂成为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研究热点,相较于传统有机胺相变吸收剂,物理溶剂型相变吸收剂具有更优异的性能。首先,从传... 近年来,为进一步降低燃煤电厂产生CO_(2)造成的碳捕集能耗,基于传统有机胺化学吸收剂研发的相变吸收剂成为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研究热点,相较于传统有机胺相变吸收剂,物理溶剂型相变吸收剂具有更优异的性能。首先,从传统相变吸收剂研究现状出发,阐述了传统相变吸收剂存在的不足;然后,以此为切入点,结合溶剂组成和相变机理,重点综述了物理溶剂型相变吸收剂,主要包括醇胺混合类、砜胺混合类和醚胺混合类溶剂的研究进展,从分相情况和性能提升等方面对其进行介绍和分析,比较其优缺点;最后,结合研究现状和工业应用需求,指出物理溶剂型相变吸收剂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CO_(2)捕集 化学吸收法 相变吸收 物理溶剂型吸收剂
下载PDF
基于速率模型的胺法碳捕集系统吸收塔内传热传质耦合模型
17
作者 李东航 董文峰 +1 位作者 杨凯翔 刘炳成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31-33,共3页
为研究化学吸收法碳捕集系统吸收塔内CO_(2)化学吸收过程中,搭建了一套基于速率模型的传热传质耦合模型,用以分析塔内热质耦合过程和吸收塔吸收性能。与Aspen Plus工艺模拟软件比对后,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模型对某电厂CCUS示范项目... 为研究化学吸收法碳捕集系统吸收塔内CO_(2)化学吸收过程中,搭建了一套基于速率模型的传热传质耦合模型,用以分析塔内热质耦合过程和吸收塔吸收性能。与Aspen Plus工艺模拟软件比对后,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模型对某电厂CCUS示范项目中,吸收塔气液比、填料高度对传热传质、吸收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气液比与填料高度可提高吸收性能,过大则会引起CO_(2)吸收速率降低,导致吸收性能提升不再明显。研究为吸收塔内复杂的热质耦合过程研究提供新方法,对实际工程应用中吸收塔工艺参数优化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吸收法 吸收塔 热质耦合 Aspen Plus
下载PDF
工业原料气净化与绿色化工相关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葛志颖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2年第4期1-6,共6页
从绿色化工的原则出发,以气体净化的主要单元操作脱硫、脱碳为例,对工业原料气净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就气体净化与绿色化工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给出了结论和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 气体净化 绿色化工 脱硫脱碳 物理化学吸收 干法湿法 生物法
下载PDF
热电厂排放的CO_2回收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易超 董军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4年第2期63-65,共3页
介绍了我国热电厂CO2排放的现状和排放的控制方法,讨论了烟气中CO2的回收方法,重点介绍了国外使用的膜分离和化学吸收这两种值得推广的回收技术,并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热电厂 化学吸收法 膜分离 环境保护 CO2排放 排放控制 回收利用
下载PDF
二氧化碳脱除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烨 王兴旺 +3 位作者 楚海强 孙岩 南学日 金明哲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884-887,共4页
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的逐年加剧带来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二氧化碳的脱除技术也逐渐受到重视。介绍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脱除技术的分类方法,从研究现状、捕集原理和优缺点等方面对常见的物理吸收法、化学吸... 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的逐年加剧带来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二氧化碳的脱除技术也逐渐受到重视。介绍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脱除技术的分类方法,从研究现状、捕集原理和优缺点等方面对常见的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固体吸附法和膜分离法进行总结,并着重介绍了工业上应用广泛的化学吸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脱除技术 化学吸收法 吸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