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司桂福 刘涛 +1 位作者 徐国永 周双生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2-64,共3页
以姜黄素、2-氯甲基吡啶和2-氯-5-氯甲基吡啶等为原料,制备了三种新型含氮杂环类姜黄素衍生物A、B和C,经核磁,质谱确定了这些目标化学物的结构,并使用MTT法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三种目标化合物均具有比5-氟尿嘧啶(5-Fu)... 以姜黄素、2-氯甲基吡啶和2-氯-5-氯甲基吡啶等为原料,制备了三种新型含氮杂环类姜黄素衍生物A、B和C,经核磁,质谱确定了这些目标化学物的结构,并使用MTT法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三种目标化合物均具有比5-氟尿嘧啶(5-Fu)更强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衍生物 氮杂环 表征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全球的流行 被引量:21
2
作者 罗静 何宏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3-550,共8页
小反刍兽疫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严重影响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942年首次发现于西非科特迪瓦,逐渐扩散至非洲及亚洲大部,涉及四十余国家.2007年7月首... 小反刍兽疫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严重影响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942年首次发现于西非科特迪瓦,逐渐扩散至非洲及亚洲大部,涉及四十余国家.2007年7月首次传入中国西藏阿里地区,并于2008年6月再度爆发,且呈由边境逐渐向内传播的趋势.该地区有多种珍贵濒危野生反刍动物,是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潜在宿主,它们随季节迁徙及夏季产仔的习性更增加其受小反刍兽疫感染并传播小反刍兽疫的可能.因此,对小反刍兽疫病毒的生物学特征、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进行综述,必将有利于正确评估小反刍兽疫对野生有蹄类动物的威胁并采取合适的措施预防与控制小反刍兽疫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分子生物学特性 流行 野生有蹄类动物
下载PDF
微米级铝颗粒热氧化特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架皓 刘建忠 +4 位作者 周禹男 王健儒 许团委 杨卫娟 周俊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67-674,共8页
利用同步热分析技术,以10 K·min^(-1)的加热速率将3种微米铝粉从室温加热至1110℃,分析获得的热重-微商热重-差热分祈曲线,并通过Satava-Sestak积分法计算得到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及最可几机理函数;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 利用同步热分析技术,以10 K·min^(-1)的加热速率将3种微米铝粉从室温加热至1110℃,分析获得的热重-微商热重-差热分祈曲线,并通过Satava-Sestak积分法计算得到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及最可几机理函数;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不同阶段的氧化产物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粒径越小的铝粉,越容易被氧化,其氧化程度也越深。微米铝粉的氧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阶段Ⅰ,温度低于550℃,反应非常缓慢,Al颗粒表面的无定形氧化铝层缓慢生长;阶段Ⅱ,550~670℃,氧化层由无定形氧化铝向γ-Al_2O_3转变,新形成的γ-Al_2O_3层不能在Al颗粒表面形成一个连续完整的外壳,裸露的Al与氧气接触,因此在阶段Ⅱ开始时,氧化速率迅速增大,当γ-Al_2O_3层完全覆盖Al核后,氧化速率迅速降低;阶段Ⅲ,670~1110℃,在内部熔融态Al受热体积膨胀及氧化铝由γ-Al_2O_3向α-Al_2O_3转变引起表面积收缩的共同作用下,颗粒表面氧化壳层产生裂缝或破碎,活性Al释放,氧化反应非常剧烈,最终生成稳定的α-Al_2O_3。粒径越小的Al粉,其氧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越低,反应越容易进行;3种样品的热氧化反应均符合边界控制模型函数R3:G(α)=G(α)=1-(1-α)^(1/3),温度适用范围550~1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铝粉 热氧化特性 动力学 微观形貌 表观活化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