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F-NMR方法分析电子束辐照技术影响大豆浓缩蛋白粉水分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松毅 李幸芳 +2 位作者 邢杰 梁荣 张鸣镝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52,88,共6页
本研究借助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测定经不同电子束辐照(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EBI)剂量处理后的大豆浓缩蛋白粉的水分分布信息,并通过热变性实验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本研究借助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测定经不同电子束辐照(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EBI)剂量处理后的大豆浓缩蛋白粉的水分分布信息,并通过热变性实验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初步探究了EBI对大豆浓缩蛋白粉水分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机制。结果表明,大豆浓缩蛋白粉中的主要水组分为与大豆蛋白分子紧密结合的结合水(T_(21),占97.0%±0.7%)。随着EBI剂量的增加,结合水和总水分含量均先增大后减小,在5.40 kGy时达到最大值。经热变性实验和FT-IR光谱图分析得知EBI处理不会改变大豆浓缩蛋白粉的变性温度,但是能引起结合水中的O-H基团与氨基酸中的C=O所形成的分子内H键以及分子间H键振动增强。这些结果不仅表明EBI可通过改变大豆蛋白分子内和分子间的H键作用来影响其水分分布及含量,还为进一步探究经EBI处理的蛋白类食品中的水分迁移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EBI)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 大豆浓缩蛋白粉 水分变化
原文传递
苏轼“天工与清新”创作观念探析
2
作者 朱卉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27-29,共3页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领域自成一家,他的创作观念是"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神与万物交""不留于一物"是苏轼的创作灵感之源;"尽水之变"、追求形似和"求物之妙"、形神兼备标...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领域自成一家,他的创作观念是"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神与万物交""不留于一物"是苏轼的创作灵感之源;"尽水之变"、追求形似和"求物之妙"、形神兼备标志其创作观念的形成;而苏轼创作观念的成熟表现在其诗词文论追求清新自然,作品自然天成,"天工与清新"浑然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创作观念 神与万物交 不留于一物 尽水之变 求物之妙 天工与清新
下载PDF
五里湾长6油藏中低含水阶段含水变化规律研究
3
作者 沈焕文 王碧涛 +3 位作者 马国梁 莫磊 杨学武 张鹏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1年第4期31-34,共4页
通过应用油藏工程分析法结合数理统计深入研究五里湾长6油藏中低含水阶段含水变化规律,找出控制含水上升的主控因素,对科学制定五里湾长6油藏开发技术政策,实现油田持续、高效、稳定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长6油藏 含水变化规律 含水上升控制因素
下载PDF
长春市水体覆盖变化的检核验证研究——以朝阳公园为例
4
作者 冯国强 冷亮 叶应辉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5年第6期215-216,224,共3页
水体覆盖变化研究是地表覆盖及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长春市朝阳公园为例,结合水体遥感影像数据,设计并开发了互联网检核验证系统,通过用户间的交流互动,完成水体数据检核,最终实现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 水体变化 交互检核 数据验证
下载PDF
淮河流域(河南段)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34
5
作者 杨琴 汤秋鸿 张永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19-1530,共12页
水质的定量评估有利于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水污染防治政策.为研究近期淮河流域行政区划尺度上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受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以淮河流域(河南段)为研究区,根据2009—2017年31个水质站点的水质周测浓度,结合土地利用遥感监... 水质的定量评估有利于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水污染防治政策.为研究近期淮河流域行政区划尺度上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受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以淮河流域(河南段)为研究区,根据2009—2017年31个水质站点的水质周测浓度,结合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利用季节性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及Spearman相关分析法,对ρ(CODCr)、ρ(NH4^+-N)和ρ(T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在时间上,ρ(CODCr)、ρ(NH4^+-N)和ρ(TP)在大部分地区呈下降趋势,但各水质指标依然较高,ρ(CODCr)和ρ(TP)在丰水期略高于枯水期,ρ(NH4^+-N)在枯水期高于丰水期.②在空间上,水污染比较严重的有沱河、浍河、惠济河、涡河、贾鲁河、清潩河、颍河中游、黑茨河、汾泉河和洪汝河,大部分站点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或Ⅴ类水质,部分站点甚至属于GB3838—2002劣Ⅴ类水质;而颍河上游、北汝河、沙河、淮河干流及史灌河的水质较好,基本属于GB3838—2002Ⅰ类或Ⅱ类水质.③土地利用类型与水质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为ρ(CODCr)、ρ(NH4^+-N)、ρ(TP)与旱地和城镇面积占比均呈正相关,与林地、草地和荒地面积占比均呈负相关,与水域面积占比也呈负相关但不显著.研究显示,淮河流域(河南段)水质有所改善,但部分地区水污染问题仍然比较严重,旱地与城镇用地是造成研究区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林地、草地、荒地和水域能够缓解水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河南段) 水质时空变化 土地利用 季节性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
下载PDF
小清河入海口近十年水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范新凤 韩美 +2 位作者 王磊 李秀萍 周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19-1628,共10页
根据2008~2017年小清河入海口水体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选取13个污染因子,利用污染指数评价法、相关系数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等对入海径流水质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研究影响水质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8~2017年,小清河入海口水质呈... 根据2008~2017年小清河入海口水体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选取13个污染因子,利用污染指数评价法、相关系数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等对入海径流水质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研究影响水质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8~2017年,小清河入海口水质呈好转状态,污染状况大大减轻;不同污染因子超标情况有所差异,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污染物超标情况最严重,磷类污染物次之,其他污染物基本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砷等污染物的污染程度整体呈下降趋势,磷、硝酸盐氮以及重金属中的铜、镉、铅、锌、汞和六价铬等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污染物排放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是小清河水质整体上较差的主要因素,污水处理率的提高以及水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是小清河水质明显改善的重要原因,温度、日照时长、降水和瞬时径流等气候和水文因素也间接影响小清河入海径流的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清河 水质变化 污染指数 污染物排放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污水处理
原文传递
三峡水库运行前后洞庭湖水资源量变化 被引量:17
7
作者 贺秋华 余德清 +4 位作者 余姝辰 李长安 罗伟奇 杨柳 邹娟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3-307,共15页
为研究三峡水库运行前后洞庭湖水资源量变化情况,通过利用1994—2019年165个时相的多平台中高分辨率(15~30 m)卫星遥感数据,城陵矶多年日观测水位数据和洞庭湖区降水量、蒸发量等资料,采用掩膜处理、K⁃Means聚类分析提取水面信息,结合... 为研究三峡水库运行前后洞庭湖水资源量变化情况,通过利用1994—2019年165个时相的多平台中高分辨率(15~30 m)卫星遥感数据,城陵矶多年日观测水位数据和洞庭湖区降水量、蒸发量等资料,采用掩膜处理、K⁃Means聚类分析提取水面信息,结合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1994年以来洞庭湖水面面积与湖容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运行后洞庭湖年均水面面积由1077.46 km^2减少到857.13 km^2,减幅达20.45%,但是2011年后当城陵矶水位大于26.34 m时水面有所增加;三峡水库对下泄量的调控在缓解洞庭湖洪涝灾害隐患的同时,也使得低枯水位提前1个月,且对洞庭湖枯水期的补给水量极其有限;三峡水库运行后洞庭湖湖容明显减小,且当城陵矶水位越高时,洞庭湖湖容减幅越大;当水位小于20 m时三峡水库运行前后两个时段的湖容逐渐接近.洞庭湖水资源量变化主要受出入湖径流影响,“四水”径流是影响洞庭湖水资源量的主要因素,“三口”径流的减少也对洞庭湖水资源量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湖区年均降水量的减少和蒸发量的增加也是引起洞庭湖水资源量减少的原因之一.研究成果为三峡工程运行后治湖思路调整、洞庭湖区水资源保护和长江流域生态修复提供了客观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洞庭湖 遥感 水面面积 湖容 水资源量变化
原文传递
超大地下室施工期抗浮破坏机理分析与应对思考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海东 罗雨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538-2546,共9页
针对近年地下室特别是超大地下室抗浮失效事故屡见不鲜,而且大多数事故发生在施工期的问题,其破坏机理及应对受到广泛关注。以长沙某住宅小区超大地下室短时间内连续发生2次抗浮事故为例,通过OpenSees模拟计算及现场检测结果验证,分析... 针对近年地下室特别是超大地下室抗浮失效事故屡见不鲜,而且大多数事故发生在施工期的问题,其破坏机理及应对受到广泛关注。以长沙某住宅小区超大地下室短时间内连续发生2次抗浮事故为例,通过OpenSees模拟计算及现场检测结果验证,分析抗浮破坏机理,得到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应对中,建议在设计中按不同地质情况不同施工状态确定抗浮设防水位,并提出结合BIM技术与实时地下水位监测结果建立施工期地下水位预警机制,以达到处理措施到位,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室 不透水层 上浮 事故分析 水位反复变化
下载PDF
1954—2013年太湖水位特征要素变化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磊之 胡庆芳 +2 位作者 胡艳 王银堂 林荷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9,共7页
采用1954—2013年的逐日水位资料,系统分析和比较了太湖年内最高水位、最低水位及年平均水位共3种水位特征要素的年际变化规律,结合太湖流域降水资料和工程引水资料,揭示了导致三者发生阶段性变化的控制性因素。结果表明:(a)1954—2013... 采用1954—2013年的逐日水位资料,系统分析和比较了太湖年内最高水位、最低水位及年平均水位共3种水位特征要素的年际变化规律,结合太湖流域降水资料和工程引水资料,揭示了导致三者发生阶段性变化的控制性因素。结果表明:(a)1954—2013年,太湖年内最高水位总体上不具有显著的变化趋势,其年际变化主要受控于汛期降水的年际周期性振荡;太湖年内最低水位、年内平均水位均具有显著的上升趋势,尽管两者在2000年之前的年际变化主要受控于太湖流域降水丰枯振荡,但在2000年之后的"引江济太工程"等大规模引水活动已成为两者在流域降水整体偏枯情况下仍保持较高水平的主导性因素。(b)沿江引水使太湖的年内最低水位出现时间的季节性分布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水位要素变化规律 成因解释 小波分析
下载PDF
漫湾电站建成后澜沧江下游水质变化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榆霞 刘嘉麒 王立前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1-506,共6页
随着澜沧江流域水电资源的开发,其水质变化及其跨境影响,越来越受到下湄公河流域国家及许多国际组织的关注.以漫湾电站为例,利用澜沧江下游1988~2002年6个断面、21个项目的水质监测资料,采取对比分析法,评价分析了漫湾电站建设和运行1... 随着澜沧江流域水电资源的开发,其水质变化及其跨境影响,越来越受到下湄公河流域国家及许多国际组织的关注.以漫湾电站为例,利用澜沧江下游1988~2002年6个断面、21个项目的水质监测资料,采取对比分析法,评价分析了漫湾电站建设和运行15年来,整个下游干流的水质状况和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漫湾电站的建设和运行,目前对澜沧江下游干流水质总体还没有明显影响,但漫湾水库受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污染,水库水质趋于下降.主要污染物MnO -4指数、NH -4-N、Hg、Pb和Cd的污染呈下降趋势;TP的污染有所加重.重金属Pb、Cd的污染主要集中于嘎旧(漫湾)断面和景临桥断面;MnO -4指数、TP和NH -4-N产生的有机污染主要集中在版纳水文站断面和勐罕渡口断面;澜沧江出境断面关累水质良好,基本达到该断面水环境功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湾电站 水质变化 下游 MnO4^- 主要污染物 水质监测资料 澜沧江流域 2002年 对比分析法 水电资源 国际组织 电站建设 评价分析 变化趋势 水质状况 漫湾水库 水库水质 有机污染 功能要求 重金属 断面 河流域 水文站 水环境
下载PDF
白洋淀环境生态变迁及其对雄安新区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程伍群 薄秋宇 孙童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8年第2期113-120,共8页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浅水湖型湿地,研究该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对维持华北平原生态平衡和雄安新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白洋淀经过多个朝代的改造和治理,特别是清代千里堤的修建,形成了现在的基本格局。为了给白洋淀环境生态系统修复和...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浅水湖型湿地,研究该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对维持华北平原生态平衡和雄安新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白洋淀经过多个朝代的改造和治理,特别是清代千里堤的修建,形成了现在的基本格局。为了给白洋淀环境生态系统修复和雄安新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多年来对白洋淀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梳理分析掌握的数据和资料,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相应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以白洋淀为核心,从历史、水资源、水质、生态及社会生产系统等多个角度论述白洋淀的变迁及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探讨白洋淀环境生态与雄安新区建设的内在联系;分析认为雄安新区防洪工程体系的建设和白洋淀环境生态系统的改造在系统功能上相互制约,在规划布局上要融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雄安新区 河道变迁与防洪 水量水质变化 水-生态-社会系统
下载PDF
1986-2015年小浪底水库运行前后黄河下游主槽调整规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彦君 吴保生 申冠卿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11-2427,共17页
基于黄河下游1986-2015年的水沙和沿程实测大断面数据等资料,统计分析了小浪底水库运行前后下游主槽断面形态参数(河宽、水深、河相系数)的调整过程。结果表明:1986-1999年小浪底运行前主槽持续淤积萎缩,主槽河宽和水深均减小,河宽与水... 基于黄河下游1986-2015年的水沙和沿程实测大断面数据等资料,统计分析了小浪底水库运行前后下游主槽断面形态参数(河宽、水深、河相系数)的调整过程。结果表明:1986-1999年小浪底运行前主槽持续淤积萎缩,主槽河宽和水深均减小,河宽与水深调整强度高村以上段河宽大于水深、断面河相系数明显减小,高村以下段河宽小于水深、河相系数小幅增加;2000-2015年小浪底水库运行后主槽持续冲刷,主槽河宽和水深增加,沿程各段水深调整强度均大于河宽,河相系数减小;各段断面形态调整方式淤积期表现为艾山以上游荡段和过渡段既有横向萎缩又有垂向淤高、艾山以下弯曲段以垂向淤高为主,冲刷期游荡段和过渡段为横向展宽和垂向冲深、弯曲段以垂向冲深为主;河宽淤积期减小速率明显大于冲刷期增加速率,水深淤积期减小速率略小于冲刷期增加速率,经过一轮淤积和冲刷后,断面形态向窄深方向发展;主槽断面形态调整规律与水沙条件密切相关,断面河相系数除游荡段淤积期与流量呈正相关、与含沙量呈负相关外,游荡段冲刷期、过渡段和弯曲段淤积与冲刷不同阶段,河相系数与流量呈负相关,与含沙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水沙变化 小浪底水库 主槽断面形态
原文传递
Adjustment in the main-channel geometry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of the Xiaolangdi Reservoir from 1986 to 2015 被引量:9
13
作者 WANG Yanjun WU Baosheng ZHONG Dey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0年第3期468-486,共19页
Based on the measured discharge,sediment load,and cross-sectional data from 1986 to 2015 for the lower Yellow River,changes in the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width,depth,and cross-sectional geomorphic coefficient)of the... Based on the measured discharge,sediment load,and cross-sectional data from 1986 to 2015 for the lower Yellow River,changes in the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width,depth,and cross-sectional geomorphic coefficient)of the main channel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 that before the operation of the Xiaolangdi Reservoir(XLDR)from 1986 to 1999,the main channel shrunk continually,with decreasing width and depth.The rate of reduction in its width decreased along the river whereas that of depth increased in the downstream direction.Because the rate of decrease in the width of the main channel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channel depth,the cross-sectional geomorphic coefficient decreased in the sub-reach above Gaocun.By contrast,for the sub-reach below Gaocun,the rate of decrease in channel width was smaller than that in channel depth,and the cross-sectional geomorphic coefficient increased.Once the XLDR had begun operation,the main channel eroded continually,and both its width and depth increased from 2000 to 2015.The rate of increase in channel width decreased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and the depth of the main channel in all sub-reaches increased by more than 2 m.Because the rate of increase in the depth of the main channel was clearly larger than that of its width,the cross-sectional geomorphic coefficient decreased in all sub-reaches.The cross-sectional geometry of the main-channel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exhibited different adjustment patterns before and after the XLDR began operation.Before its operation,the main channel mainly narrowed in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and silted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in the sub-reach above Aishan;in the sub-reach below Aishan,it primarily silted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After the XLDR began operation,the main channel adjusted by widening in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and deepening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in the sub-reach above Aishan;in the sub-reach below it,the main channel adjusted mainly by deepening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Compared with the rates of decrease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er Yellow River changes in water and sediment conditions Xiaolangdi Reservoir geometry of main channel
原文传递
汾河上游流域沿程典型水样点水质变化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俊英 李素清 韩锦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3期59-64,共6页
为研究25年来汾河上游流域的水环境变化是否影响太原居民正常供水,以确保该流域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汾河上游流域1985—2010年水质资料和5个水样点(汾河头马营、宁化、东寨、河岔、汾河水库)的水样,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据水质... 为研究25年来汾河上游流域的水环境变化是否影响太原居民正常供水,以确保该流域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汾河上游流域1985—2010年水质资料和5个水样点(汾河头马营、宁化、东寨、河岔、汾河水库)的水样,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据水质评价标准,确定水质类别)和综合评价指数法对该流域沿程水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汾河上游水质在2002年前后变化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水质类型普遍升高,大多从Ⅱ、Ⅲ类水上升为Ⅳ类以上水质。宁化到河岔间超Ⅲ类水的比例增大,汾河水库水质类型变化不很明显,基本处于Ⅱ、Ⅲ类水质。这主要是由于上游炼焦、洗煤废水排放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使高锰酸盐指数、BOD5和氨氮上升,导致水质类型发生年际变化。2)汾河上游水质污染指标中,高锰酸钾和氨氮沿程都呈上升趋势,说明沿程水域中亚硝酸盐过高,水环境不适合水中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导致水质恶化。3)汾河上游流域水质综合情况是有机污染物浓度和种类发生了变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硬度日趋增高,主要原因是由于流域用水量增加和污染物处理不当,导致污染严重。整体来看,汾河上游水质在不断恶化,采取各项措施保护汾河上游流域水环境是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类型 年际变化 水质沿程变化 综合评价 汾河流域
下载PDF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long-term gravity changes at Wuhan station 被引量:8
15
作者 XU JianQiao ZHOU JiangCun LUO ShaoCong SUN HeP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8年第13期2033-2040,共8页
We consid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term changes in non-tidal gravity and their implication to the local perturbations in barometric pressure and water storage and to the local vertical crustal movement using the ... We consid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term changes in non-tidal gravity and their implication to the local perturbations in barometric pressure and water storage and to the local vertical crustal movement using the long-term continuous gravity observations from a superconducting gravimeter (SG) at Wu-han station,together with the co-site measurements from 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receiver and an absolute gravimeter FG5. The observ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obvious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long-term gravity changes measured with the SG. About 70 percent of the whole sea-sonal changes come from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local disturbances in air pressure and water storage,while over 95 percent of the annual changes are attributed to the loading effects of these environmental perturbations. Due to the absence of direct measurements of the local water storage,especially those of the underground water,the global assimilating models of land water LaD (Land Dynamics) and GLDAS (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cannot virtually describe the real hydrologic distur-bances around the station. The resulting gravity changes,which are simulated theoretically by means of convolution integration of the loading Green’s functions and water models LaD and GLDAS,show significantly time delay of about 55 days from those measured with the SG.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absolute gravity with the FG5,the long-term drift rate of the SG is determined as about 17.13 nms-2/a. From the co-site GPS measurements,it is found that the local crust is slowly subsiding at a rate of 3.71±0.16 mm/a,and the related gravity variation is estimated as 13.88±0.22 nms-2/a. In other words,the ratio of the changes in gravity and altitude related to the local vertical crustal movement is about -37.41 nms-2/cm. It implies that a considerable mass adjustment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local vertical crustal movement,and its dynamic mechanism should be investigated fur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重力计 潮汐引力 气压 水储存量
原文传递
东洞庭湖水面面积变化监测及其与水位的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彭焕华 张静 +1 位作者 梁继 陈浩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70-2780,共11页
开展东洞庭湖水面面积长时间变化监测研究对于湖区洪涝旱灾监测、灾害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0~2017年的经过辐射一致性校正的Landsat Collection 1遥感数据集,在ENVI遥感数据处理平台下采用4种常见的水体提取方法(单波段阈值、多... 开展东洞庭湖水面面积长时间变化监测研究对于湖区洪涝旱灾监测、灾害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0~2017年的经过辐射一致性校正的Landsat Collection 1遥感数据集,在ENVI遥感数据处理平台下采用4种常见的水体提取方法(单波段阈值、多波段谱间关系、水体指数、支持向量机)开展了水面面积遥感提取方法比较及东洞庭湖区长时间序列水面面积提取,以此数据为基础开展了东洞庭湖区近18年来湖区水面面积年内和年际变化研究,并探讨了水面面积与城陵矶水文站水位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Landsat Collection 1遥感数据集具有较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可以满足东洞庭区长时间序列水面面积提取,且水面面积提取精度较好;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提取的湖区多年水面面积平均值为569.9 km^(2),丰水期水面范围波动较大,而枯水期变化较小;湖区水面面积变化与城陵矶水位变化存在紧密相关关系,不管线性模型还是多项式模型均能准确地描述两者变化关系,受湖区地形分布特征影响,水面面积与水位之间的关系在丰水期较紧密,而枯水期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三峡工程 水位变化 水体提取
原文传递
我国泥沙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向 被引量:8
17
作者 胡春宏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共5页
以在第九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大会发言为基础,回顾了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系列学术会议关注的热点问题,介绍了近年来泥沙专业委员会对促进泥沙研究开展的主要工作;扼要评述了我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及解决重... 以在第九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大会发言为基础,回顾了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系列学术会议关注的热点问题,介绍了近年来泥沙专业委员会对促进泥沙研究开展的主要工作;扼要评述了我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及解决重大工程问题的实践;提出了今后泥沙研究的发展趋向及应该关注的若干重大问题,主要包括:江河水沙变化与治理方略、江河水沙调控与水库群联合调度、河流物质通量研究等。为推动河流泥沙与流域泥沙研究的紧密结合、泥沙基础理论与工程泥沙问题紧密结合,泥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研究进展 泥沙研究新趋向 水沙变化 水沙调控 河流物质通量
下载PDF
近50年人类活动引起的杭嘉湖平原区水位变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光来 许有鹏 +1 位作者 罗贤 尹义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62-1268,共7页
针对杭嘉湖地区洪涝灾害日益加剧的现状,基于1960-2007年日降水和日水位资料,采用Spearman检验、有序聚类分析和线性模拟方法,研究了近50 a来降水和水位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降水和人类活动对特征水位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区域近50 ... 针对杭嘉湖地区洪涝灾害日益加剧的现状,基于1960-2007年日降水和日水位资料,采用Spearman检验、有序聚类分析和线性模拟方法,研究了近50 a来降水和水位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降水和人类活动对特征水位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区域近50 a降水变化未见明显趋势,水位呈增加趋势,年最高水位、年平均水位和年最低水位增率分别为0.03 m/10a、0.05 m/10a和0.09 m/10a,且平均水位和最低水位增加达到显著性水平。8个代表站点特征水位均呈增加趋势。空间上沿水流方向,线性坡度值增大。水位降水响应率和平水年水位序列分析显示人类活动是水位变化的重要原因。人类活动对最高水位、平均水位和最低水位变化的贡献值分别为39.0%、56.2%和8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水位序列 特征水位变化 人类活动 平原河网 杭嘉湖地区
下载PDF
水环境变迁与徐州城市兴衰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戴培超 沈正平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61,共7页
水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严重水灾可能会酿成"城毁人亡"的悲局。历史上徐州饱受水灾之苦,特别是黄河决口南徙打乱了原本水系,使得境内水灾频仍,经济和社会发展受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城市的衰落。但另一方面,沂、沭、泗以及故... 水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严重水灾可能会酿成"城毁人亡"的悲局。历史上徐州饱受水灾之苦,特别是黄河决口南徙打乱了原本水系,使得境内水灾频仍,经济和社会发展受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城市的衰落。但另一方面,沂、沭、泗以及故黄河所带来的便利灌溉条件则促进了境内古代农业生产;而运河开凿又使徐州处于全国重要的水运枢纽位置,因此带来商贸繁荣、工业发展、人口集聚和城市兴盛。本文在对历史上徐州水系变迁、尤其是水灾频发及其产生原因作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境内水环境变化对徐州城市兴衰主要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黄河对徐州水系变迁和城市兴衰影响巨大,直接时间持续近700年;②良好的水环境对历史上徐州境内工农业生产、商品贸易和城市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城市的繁荣兴旺与农田水利的风调雨顺、水上运输的川流不息往往处于同一个时期;③建国后徐州境内水系得到逐步治理与恢复,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京杭运河(徐州段)实现全年通航后,其城市发展的水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打造山水生态园林城市提供了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变迁 水利 水灾 城市兴衰 徐州
下载PDF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干旱扬水灌区水土环境变迁响应评估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存东 连海东 +1 位作者 聂俊坤 刘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0-886,共7页
受大量的外调水资源和人工灌溉的影响,干旱扬水灌区的水土环境变迁过程具有独特性,其对区域环境要素的响应是长期、潜在而缓慢的,该过程可通过科学的评估与分析描述其发展的趋势。评价过程是否合理,评价结果是否准确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 受大量的外调水资源和人工灌溉的影响,干旱扬水灌区的水土环境变迁过程具有独特性,其对区域环境要素的响应是长期、潜在而缓慢的,该过程可通过科学的评估与分析描述其发展的趋势。评价过程是否合理,评价结果是否准确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应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干旱扬水灌区水土环境变迁响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干旱扬水灌区水土环境变迁响应因子都属于"微敏感"因子;地表水对水土环境的变迁响应相对较为强烈,其次为地下水、区域气候,而土地利用最为迟缓;18个响应因子中最为敏感的是灌区提水量及灌溉用水量,次之为地下水水位及回归水水质。该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当前灌区水土环境变化现状相吻合,验证了改进层次分析法在干旱扬水灌区水土环境变迁响应评价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可为灌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环境变迁 层次分析法 响应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