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日两国官方史学及其近代转型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乔治忠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6-122,共7页
中国古代的官方史学,具有制度化、组织化并且纳入政权机制的特点,这是区别于西方史学的重要特征。这种文化传统影响古代日本,使之也出现官方史学。但中日两国的传统官方史学存在着明显区别,这表现于修史的组织机制、修史成果格局和史学... 中国古代的官方史学,具有制度化、组织化并且纳入政权机制的特点,这是区别于西方史学的重要特征。这种文化传统影响古代日本,使之也出现官方史学。但中日两国的传统官方史学存在着明显区别,这表现于修史的组织机制、修史成果格局和史学理念三个方面。时至近代,中日两国官方史学先后转型,但表现不同。中日两国都未能彻底摆脱官方史学传统,也不能完全将之保持,特别是日本明治时期做出复兴官方修史的努力,终归失败,说明官方史学虽然影响力很大,却不是史学发展的普遍方式,难免走向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两国 官方史学 近代转型 史学理念
下载PDF
《论语》解释的近代转变——读姚永朴《论语解注合编》 被引量:1
2
作者 石云孙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91-95,共5页
姚永朴是桐城派嫡脉,曾任前安徽大学教授,潜心朴学,经学大师。《论语解注合编》采录何晏《集 解》、朱熹《集注》,附载诸家说解及编著者按语而成。取其会通,求其真是,又述又作,不存门户之见,开《论语》解 释的近代转变,是一部简明实用... 姚永朴是桐城派嫡脉,曾任前安徽大学教授,潜心朴学,经学大师。《论语解注合编》采录何晏《集 解》、朱熹《集注》,附载诸家说解及编著者按语而成。取其会通,求其真是,又述又作,不存门户之见,开《论语》解 释的近代转变,是一部简明实用的集释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永朴 论语 解注合编 近代转变
下载PDF
从经世致用到融合中西——晚清莲池书院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靳志朋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4期50-54,共5页
坐落在古城保定的莲池书院创建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制消亡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作为清代直隶省的省会书院和最高学府,其发展变革的历史较为清晰地反映了整个清代文化趋向不断转变的足迹。咸丰十一年(1861年)以后,几任院长都很注重... 坐落在古城保定的莲池书院创建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制消亡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作为清代直隶省的省会书院和最高学府,其发展变革的历史较为清晰地反映了整个清代文化趋向不断转变的足迹。咸丰十一年(1861年)以后,几任院长都很注重经世致用之学,尤其是在"光绪三杰"———黄彭年、张裕钊、吴汝纶先后担任院长期间,扩建学舍、设立"学古堂",开展书法教育,开办东文学堂和西文学堂,莲池书院进入了鼎盛时期,一度闻名遐迩,成为海内外学子向往的文化教育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变革 文化转型 莲池书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