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前路减压术后颈椎重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黄平 陈德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41-842,共2页
颈前路减压后重建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高度及稳定性对保证手术疗效、避免手术并发症较为重要。文中综述了颈前路经间隙椎间盘切除减压和椎体次全切减压后的颈椎重建。经间隙减压后颈椎重建有单纯骨块植骨、骨块植骨钛板内固定、椎间融合... 颈前路减压后重建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高度及稳定性对保证手术疗效、避免手术并发症较为重要。文中综述了颈前路经间隙椎间盘切除减压和椎体次全切减压后的颈椎重建。经间隙减压后颈椎重建有单纯骨块植骨、骨块植骨钛板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植骨、椎间融合器植骨钛板内固定以及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椎体次全切减压颈椎重建有单纯骨块植骨、骨块植骨钛板内固定、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椎间融合器和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颈椎融合术后部分患者存在椎间高度丢失和植骨不融合是两个主要的问题。人工椎间盘可保留椎节运动,但适应证较窄。颈椎彻底减压后应选择最合适的方式重建颈椎椎间高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 颈椎重建 融合器 钛网 人工椎间盘置换
下载PDF
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术中钛网应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马维虎 徐荣明 周雷杰 《脊柱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钉板系统联合钛网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前路减压钉板系统联合钛网治疗5 6例患者 ,脊髓型颈椎病 4 8例 ,孤立型后纵韧带骨化症 8例。 2个节段 2 8例 ,3个节段 2 0例 ,4个节段 8例。Orion钢板 31例 ,Zephir钢板...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钉板系统联合钛网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前路减压钉板系统联合钛网治疗5 6例患者 ,脊髓型颈椎病 4 8例 ,孤立型后纵韧带骨化症 8例。 2个节段 2 8例 ,3个节段 2 0例 ,4个节段 8例。Orion钢板 31例 ,Zephir钢板 2 5例。 结果 颈椎矢状面的正常曲度恢复增加了 4 4 .2 % ,手术后患者获得的颈椎前凸平均为 7.2 8° ,范围为 2°~ 16°。随访 6~ 2 1个月 ,92 .8% (5 2 / 5 6 )的患者没有任何并发症的表现。 4例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有改善 ,6个月后症状复发 ,侧位X线片显示钛网的尾端有透光晕的出现 ,CT显示有假关节形成 ,行二次翻修手术后改善。结论 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联合钛网内植骨治疗颈椎病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可提高植骨融合率 ,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 ,满足术后颈椎即刻和长期稳定的要求 ,为顺利骨性愈合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前路减压术 钛网融合器 椎体间融合 钉板系统
下载PDF
儿童寰椎椎弓根螺钉最佳进钉点及进钉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丁延 宋瑞鹏 +5 位作者 蔡一鸣 范道洋 薛登 肖阳 孙俊辉 王卫东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14-2116,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寰椎椎弓根螺钉理想进钉点及进钉角度。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颈椎64层CT扫描的2~6岁儿童,从中筛选出153例符合标准的儿童,每个年龄段中23~45例,平均30例,将符合要求的儿童按性别分为两... 目的探讨儿童寰椎椎弓根螺钉理想进钉点及进钉角度。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颈椎64层CT扫描的2~6岁儿童,从中筛选出153例符合标准的儿童,每个年龄段中23~45例,平均30例,将符合要求的儿童按性别分为两组,男100例,女53例。测量双侧寰椎椎弓根螺钉在不同内倾角度时可利用间隙宽度。以及在可利用间隙宽度用达到最宽时的椎弓根螺钉钉道长度、进钉点到侧块与后弓内缘交点的水平距离,以及内倾角度。通过Sudentt检验分析性别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当钉道内倾角度与前后弓交点所在直线平行时,螺钉可利用间隙宽度最大(8.02±1.06)mm。钉道与侧块和前后弓内缘交点的连线平行时,钉道长度为(24.75±3.34)mm,进钉点距侧块与后弓内缘交点水平距离为(5.70±1.10)mm,最佳内倾角角度为(20.93±3.07)°。不同性别,患儿椎弓根螺钉钉道长度(P>0.05),进钉点至侧块与后弓内缘交点水平距离(P>0.05),进钉最佳内倾角度(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岁以下儿童寰椎椎弓根螺钉时,选择距侧块与后弓内缘交点水平距离为(5.70±1.10)mm做垂线与后弓水平中线交点为进钉点是安全可行的,钉道内倾角度选为钉道与前后弓交点所在直线平行(20.93±3.07)°时为进行儿童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最佳内倾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寰椎椎弓根 颈椎重建术 儿童 计算机断层扫描 儿科 椎弓根螺钉 体层摄影术 上颈椎病
原文传递
颈椎退行性不稳症的外科干预及其疗效分析
4
作者 曾腾辉 顾洪生 +3 位作者 李振宇 阎洪印 田长庆 周文钰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退行性不稳症的诊断、手术适应证、稳定重建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8月至2006年12月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随访,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20.7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43&... 目的:探讨颈椎退行性不稳症的诊断、手术适应证、稳定重建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8月至2006年12月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随访,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20.7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43±1.36、术后为14.81±3.21,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疗效为优21例、良1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4.5%。结论:退行性颈椎不稳症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者,应尽早行前路减压、椎体间融合以重建颈椎的稳定性,恢复颈椎间隙高度和生理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退行性颈椎不稳 诊断 颈椎重建
下载PDF
经关节突螺钉固定治疗下颈椎退变性失稳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周文钰 李振宇 +2 位作者 沈哲 顾洪生 颜滨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5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关节螺钉固定治疗在下颈椎退行性不稳的稳定性重建的疗效。方法:2008年8月-2010年8月,收集17例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患者。15例确诊为单节段不稳。病变节段C3/4节段1例,C4/5节段2例,C5/6节段7例,C6/7节段5例。2例确诊为双节段... 目的:探讨经关节螺钉固定治疗在下颈椎退行性不稳的稳定性重建的疗效。方法:2008年8月-2010年8月,收集17例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患者。15例确诊为单节段不稳。病变节段C3/4节段1例,C4/5节段2例,C5/6节段7例,C6/7节段5例。2例确诊为双节段不稳,均为C5/6、C6/7。所有患者均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为:颈肩痛、眩晕或神经根压迫征、或上述症状并存。17例患者均行经关节突螺钉固定手术。结果:全部病例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4.7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43±1.36)、术后为(14.8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颈后路关节螺钉固定可以有效的重建下颈椎的稳定性。其手术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关节螺钉固定 退行性颈椎不稳 颈椎重建
下载PDF
钛网融合器配合钉板系统在颈椎前路重建中的应用
6
作者 姚女兆 王文军 曹盛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18-1719,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间前路减压钛网联合钉板系统治疗颈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颈椎疾病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同时采用钛网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6~24个月),植骨均在6个月达到临床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 目的探讨颈椎间前路减压钛网联合钉板系统治疗颈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颈椎疾病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同时采用钛网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6~24个月),植骨均在6个月达到临床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不良现象.术后疗效按JOA评分,术前5~13分,术后提高4~6分,脊髓功能平均改善率为82.4%.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术同时采用钛网融合器植骨联合钉板系统内固定可使颈椎得到即刻稳定,重建颈椎正常解剖结构,有利于骨性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网 椎体间融合 颈椎重建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在后路下颈椎重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康意军 孔金海 +3 位作者 吕国华 王冰 王万春 李晶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6-910,920,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后路重建治疗下颈椎疾患的疗效。方法:2001年11月至2003年7月,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疾患31例,颈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为上位椎体下关节突下端略下方,椎间小关节中央部的略外方(即由侧块...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后路重建治疗下颈椎疾患的疗效。方法:2001年11月至2003年7月,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疾患31例,颈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为上位椎体下关节突下端略下方,椎间小关节中央部的略外方(即由侧块的外缘向内约3—5mm),矢状面上内倾30°-45°,钉长为18~26(平均22,3)mm。结果:本组病例置钉193枚,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术后改善率为84.5%。随访9—28(平均17)月,X线、CT复查示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无断钉,植骨9—12个月左右达到满意的融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7分提高到术后平均16.3分。结论:颈椎椎弓根螺钉后路重建治疗下颈椎疾患稳定性良好,是可供选择的术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弓根螺钉 下颈椎重建 后路手术
下载PDF
小儿下颈椎稳定性的外科重建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浩 宋文锴 +2 位作者 宋跃明 彭明惺 刘文英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 探讨因创伤、结核或肿瘤引起的下颈椎不稳定的重建方法。方法 针对 8例年龄 2~ 7岁 ,平均4 .1岁的患儿行前路减压 ,大块髂骨植骨 ;后路棘突钢丝内固定 ,植骨融合术。结果 术后随访 6个月~ 4年 3个月 ,脊髓神经功能完全恢复 3... 目的 探讨因创伤、结核或肿瘤引起的下颈椎不稳定的重建方法。方法 针对 8例年龄 2~ 7岁 ,平均4 .1岁的患儿行前路减压 ,大块髂骨植骨 ;后路棘突钢丝内固定 ,植骨融合术。结果 术后随访 6个月~ 4年 3个月 ,脊髓神经功能完全恢复 3例 ,部分恢复 4例 ,1例死于并发肺部感染。植骨完全融合 5例 ,处于融合阶段 2例。结论 采用前路减压加大块髂骨植骨 ,后路棘突钢丝内固定融合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 大块髂骨植骨 后路棘突钢丝内固定 小儿 下颈椎稳定性 外科重建
下载PDF
“人工颈椎复合关节系统”的优化设计及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宝君 雷伟 +2 位作者 吴子祥 赵雄 余剑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013-2016,共4页
目的:优化"人工颈椎复合关节系统"("artificialcervical joint complex"ACJC)并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在前期设计的基础上,以及通过测量工作得到的关于正常人体颈椎解剖和运动学参数,优化ACJC.新鲜的人体颈椎标本1... 目的:优化"人工颈椎复合关节系统"("artificialcervical joint complex"ACJC)并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在前期设计的基础上,以及通过测量工作得到的关于正常人体颈椎解剖和运动学参数,优化ACJC.新鲜的人体颈椎标本14具,随机取出7具作为正常颈椎组,在MTS858Mini Bionix II生物材料实验系统进行稳定性实验并测定各节段椎间活动度.随后将标本随机分为钢板固定组和假体植入组,每组7例,对每组标本分别进行实验前处理:钢板固定组依次行前路C5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假体植入组依次行C5椎体次全切、假体植入术.试验同正常颈椎组.结果:稳定性实验显示假体植入组与正常颈椎组相比,下颈椎在三维六自由度的ROM均无显著差异.而钢板固定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中的活动范围(ROM)均小于显著其余两组.手术节段活动度测定显示,钢板固定组的各向ROM均显著小于其余两组,而假体植入组仅在后伸运动中ROM显著大于正常颈椎组,其余活动中均与正常颈椎组无显著差异.临近椎间活动度测定显示,三组间下位椎间隙活动度无显著差异;对于上位椎间隙,假体植入组与正常颈椎组无显著差异.钢板固定组前屈、后伸活动度均较其余两组显著增大.结论:应用该系统进行颈椎前柱重建,既重建了颈椎稳定性,又一定程度地保留了手术节段活动度,更符合颈椎生理性重建的要求.同时该方法避免了手术邻近节段椎间隙活动代偿性增大,对避免远期邻近节段退变加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次全切除术 生物力学 颈椎前路内固定 榷体间融合 颈椎重建
下载PDF
游离空肠移植颈部食管重建术
10
作者 张兴义 王荣有 +4 位作者 汪建忠 徐沛然 田荣阁 邵国光 郭喜平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49-51,共3页
本文报告选用20条杂种成犬行游离空肠移植颈部食管重建术。一种以空肠血管与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行端一侧吻合;一种以空肠血管与颈横动脉及颈外静脉行端一端吻合。空肠移植颈部食管重建,术后血供好,并发症少,符合生理要求。两种方... 本文报告选用20条杂种成犬行游离空肠移植颈部食管重建术。一种以空肠血管与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行端一侧吻合;一种以空肠血管与颈横动脉及颈外静脉行端一端吻合。空肠移植颈部食管重建,术后血供好,并发症少,符合生理要求。两种方法术后肠管均存活良好,且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与后种方法相比,前一种方法可以克服颈部受区血管选择时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几乎任何情况均可选用,在使手术适应证扩大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且临床应用后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移植 颈部食道重建术 血管吻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